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就是大秀肌肉,向全国百姓传达出朝廷兵强马壮的信息,进一步震慑那些野心家。

    每个时代的人。智力都是正常的。

    明末时期叛乱扎堆,主要还是明王朝一连窜的军事失败,导致很多野心家以为机会来了,从而开始上蹿下跳。

    自从朱由校登基以来,先是灭了建奴,又打败了蒙古,内部叛乱也成功镇压,如今朝廷又练了新军,确实是兵强马壮,给人一种政权统治极其稳固的信号,如今那些野心家算是被震慑住了。

    山东改革则依旧在持续,孔胤植上蹿下跳依旧没什么卵用。山东百姓在经过朝廷的大力宣传之下,对改革是举双手拥护与支持。孔胤植联合的那些江南士族,在这一点上帮不上他什么忙。同时山东乡绅地主、商人对新政也不支持,但同样也没阻挡不了改革的滚滚车轮。

    相比之下,那些商人则比较聪明,没有再公然唱反调。还有一部分商人对新政还持有了支持态度。

    北直隶改革的成果,对于山东商人来说,那是十分熟悉的。毕竟山东就挨着北直隶,北直隶的变化那些到处跑的商人来说已经非常了解。

    改革之后的北直隶,如今的商业无比繁荣,相较之前不征税的时候,繁荣了不知道多少倍。

    如果山东也能进行改革,那么山东市场很快就会随着大量建项目的开工,迅速被提振起来。

    在新政制度之下,商人虽然要交税,但是市场却是变大了。对于那些中小商人来说,他们是受益最大的。因为中小商人的商业税本身就不重,如果市场能够繁荣,他们就是直接的受益者。

    只有那些大商人,以及一些行业的商人,他们面临着被国有资本清场出局的可能。以至于北直隶新政改革过后,很多商人已经不是人云亦云的对新政产生排斥。

    而且新政施行之下,还会产生大量的机会。这将是一场市场洗牌,有些人会被出局,有些人则会获得更多的利益。

      孔胤植也不敢起兵造反,在随着朝廷将大批部队调入山东维稳,山东改革迅速进行,而且这是一场强制性的改革,孔胤植纯粹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丈量土地制定农业税、收取商税的活动在山东迅速展开,一些乡绅土霸还试图暴力抗法,结果官府直接呼叫军方支持,把军队开了过去,抓住那些乡绅土霸,直接把土地没收得一干二净,还要服刑个几年,把其他的乡绅土霸吓得屁滚尿流。

    与此同时,这年冬天山东严打战役拉开序幕,这年头地皮流氓实在太多,已经到了不打不行的地步。

    北直隶严打过后,严打流程已经很完善了,经验也甚是丰富。

    但凡鱼肉乡里、鸡鸣狗盗之辈,一律抓起来服刑。那些已经人神共愤的则直接拉去问斩,还能挽救一下的青少年,判刑都会轻一些,主要以改造目的为主,一般就是劳改个两三年。

    那些年纪大的,已经是成年人的还乱七八糟的,直接判个十年八年,充当免费劳动力,丢到矿洞挖矿,或者派到采石场、伐木场、工地上做苦力。

    此次严打,山东百姓人人拍手称快。

    朝廷还对山东地区的囚犯进行了重审,顿时又翻出了一堆的冤案,于是该平反的平反,该追责的追责。

    治黄、禁赌同样也在进行,朝廷设立红灯区,取缔民营妓院、青楼,并查封赌场。

    一条条改革方案被迅速执行了下去,朱由校在北直隶进行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了出来了。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流程之后,只要培养出足够多的新政行政人员,在其他省份进行改革就非常迅速,并且有条不紊。

    在改革持续的同时,山东公路、水利、工业区等工程也开始规划、施行。

    公路要求能够贯通整个山东,省级、州县级、乡镇级、村级,各级公路或朝廷直接拨款,获地方留下一定税款进行建设。

    水利则普降甘霖,不论是地主还是小农土地,朝廷水利该怎么修就怎么修,能多惠及一亩土地就多惠及一亩。

    山东第一个工业区则设立在胶州湾,以造船业为主要产业。此时胶州湾的造船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已经比较庞大了。

    在大量工程陆续开工建设的同时,则向农民提供种子、农具、农机、农用牲畜等方面的无息贷款。从此之后,山东农民购买生产资料,不必再问地主老财借高利贷了。

    这样的政策,可以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将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普及下去,从而使得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到工地上打工。

    新政最大的不同的就是,农民到工地上去打工,不再是服徭役,而是能拿到工钱,而且不是强制性的要去。

    新的制度,避免了很多悲剧的发生。

    首先是即便农村受灾,农作物歉收的时候,不可能再饿死人了。农民只需要到工地上去做事,一口饱饭总是能吃得上的。(~^~)请访问

    。。。

第317章:撞到枪口上的叶尔羌汗国() 
天启六年,大明北方形势总体平稳,不稳定的社会因素被大量消除。大量百姓移民东北,解决了地方生存压力,获得了新的资源。

    山东也开始进行改革,各种改革措施开始施行,严打扫黑更是把山东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梳理了一遍。

    随着山东改革的持续,还能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从周边省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过来。

    最大的**桶自然边镇军户,如今九边经过不断裁撤,只剩下了甘肃镇、宁夏、固原三镇。

    剩下这三镇边军此时也非常稳定,因为朝廷每个月都给边镇军户直接发放粮食,确保他们能够吃饱。

    同时在朝廷的大力宣传之下,这三镇边军的军户都对裁撤边镇很是期待,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转型为国企工人,或者移民获得土地。

    九边这个**桶基本上是解决了,最后这三镇边军的生活状况还是可以的,最主要的**桶还是之前裁撤的延绥镇。

    剩下的三个边镇,朱由校决定在两年之内裁撤掉,安顿他们的地方现在还不太好安排。

    东北地区经过一番分地之后,已经比较饱和。不是没有土地,而是越往北基础设施越差,而且土地因为气候寒冷,产出也越少。

    外东北地区却是可以移民,但那里却是太过寒苦。

    澳洲地区倒是可以移民,不过目前大明在南洋高速扩张之后,商船开始不够用了,向澳洲大规模移民还要等几年。

    而且向澳洲的移民方式,主要还是移民工人。开发澳洲的主力还是国企,个体比较少。

    朱由校留着这三个镇的边军。也主要是向把这些边军移民到西域去,也就是后世的新疆地区。

    对于叶尔羌汗国占领的西域,朱由校已经窥视很久了。

    此时正在往甘肃修建公路,这个工程已经开工两年了,到天启六年的时候,已经修好了大部分路段。这条公路倒不是很难修。毕竟原先就有官道,加固、扩宽一番就可以。

    ≯style_txt;西域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棉花产地,大明如今在上商品棉的来源上有点跟不上发展节奏。

    主要还是北直隶发展比较迅速,对棉花需求量连年增长。

    棉花这个东西再多也不怕,因为可以向海外出口纺织品,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各国、南洋各岛,还有葡萄牙人,都需要纺织品。即便满足了这些市场,还可以把纺织品出口到印度、中东、非洲。

    纺织品是一个很广阔的市场。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在国家力量的投入研发下,还有朱由校提供的明确研究方向,蒸汽机的性能每个月都有提升。

    显然用不了几年,工业革命就可以拉开序幕。

    到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原材料供应,那是个很尴尬的局面。不仅仅是海外纺织品市场广阔无比,大明境内随着改革的推行,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对纺织品的需求量也会提高,其中棉花纺织品将是绝大部分。丝绸和麻类显然是比不上棉花的需求的。

    朱由校如今对棉花供应上是多管齐下,首先是增加内部棉花种植面积,同时在南洋、澳洲建立大面积的棉花种植业。同时提高纺织品出口关税,先满足内部需求再部分出口,出口附加值必须足够高才行,只比大明境内价格高一点点是不行的。

    最后一步。就是建立西域棉花产区。

    不过西域此时被叶尔羌汗国占据,不属于大明的疆界。随着公路修到甘肃,朱由校已经开始筹备对叶尔羌汗国的战争,从而收复西域,恢复西域版图。

    就在朱由校准备对叶尔羌汗国动刀的时候。叶尔羌汗国却在这年冬天进犯了玉门关,试图冲关进入大明境内劫掠。

    大明对叶尔羌汗国进行贸易封锁已经有四年左右的时间了,叶尔羌汗国在大明的封锁之下,连铁器都没办法获得。随着大明消灭后金、击败蒙古,叶尔羌汗国更加坚定的禁止向大明出口战马。

    不过大明封锁贸易确实是一个麻烦事,别说什么丝绸茶叶了,连吃饭的铁器都搞不到。当然他们可以到乌思藏和蒙古人那里购买,但毕竟是二道贩,价格高得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叶尔羌汗国决定向大明发难,希望通过军事行动让大明妥协,重新开放边境贸易。

    叶尔羌汗国来势汹汹,纠结了七八万骑兵。然而到了玉门关却是悲剧了,玉门关不仅城墙高得吓人,上面还换上了从北直隶运来的重炮。被城墙上的重炮一轰,把叶尔羌汗国的骑兵吓得屁滚尿流。

    这些重炮确实太过吓人,威力大不说,射程还远。而且城墙上除了重炮,还有一排的中型火炮。

    叶尔羌汗国是游牧模式,虽然游得没蒙古人厉害。但马背上的民族本身就不善攻城,大明开国后高筑墙政策,从生产力上直接碾压了那些游牧民族,任何游牧民族都不可能靠强攻打下几座大明的城池,即便后来进关的满清,也是靠驱赶汉军打下的江山。

    何况如今还多了这么多性能先进的火炮,更是在生产力上把这些游牧民族碾压成渣渣了。

    最后叶尔羌汗国的这次进犯,变成了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他们根本不敢绕过玉门关,虽然玉门关绕还是能绕过去,但要是被明军断了后路来一个关门打狗怎么办?

    而且见识了明军的犀利火器之后,一个个心惊胆战。即便是突入大明境内,显然也无法攻破什么城池。

    大明的每一座城池都有城墙,只是高度不一,但都是难啃的骨头。如果这些城池上面都架上这些性能强悍的火炮,那连靠近都没办法。

    在总总考虑之下,叶尔羌汗国只好休兵罢战。

    然而叶尔羌汗国主动进犯大明玉门关,对朱由校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人家都打到家门口来了,这还不是最好的制裁理由么?

    任何军事行动,总得找个由头,然后高举正义的大旗,将自己包装成正义的代表。朱由校之前还发愁找不到什么理由把叶尔羌汗国灭了,原本打算大打历史牌,宣扬西域有史以来就是华夏疆土什么的。结果叶尔羌汗国自己作死,主动进犯大明玉门关。

    这简直就是睡觉送枕头。

    叶尔羌汗国罢兵休战之后,还不知道他们已经主动撞到了枪口上。(。)

    。。。

第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