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有资本此时需要投资的地方太多了,东北地区还没有完全消化,还要消化一个南洋,更有澳大利亚等待开。

    国有资本的步伐已经迈得很大了,再大就要扯到蛋了。

    因此目前国有资本的主力依旧是在开东北地区,先将东北地区大面积的耕地开出来,从而获得大量的商品粮,以及各种原材料资源。

    同时在南洋的开上,也只是先开沿海交通便利的精华部分,而太过内6需要修剪道路的地区,目前基本上处于暂不开的状态。

    对澳洲的开也同样如此,都是先开沿海交通便利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都比较低。

    吕宋群岛能开出来的耕地多达1。5亿亩,西班牙人留下了不少种植园,目前在开的农业资源也仅有5ooo万亩左右,其中将近一半是国有资本开的,还有一半是民资开的种植园。

    先开大岛屿,中小岛屿都先搁置开。

    对岛上的土著驯化也都是在慢慢进行,毕竟饭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的。那些不愿意进入种植园被汉人管理的土著,暂时都在土著政权的管理之下,大明同样对这些内6的土著进行收税。

    而对后世印尼群岛的开程度那就更低了,基本上也就是延续了荷兰人对爪洼岛的统治模式,三品九等的种植园模式暂时只计划开出3ooo万亩。(。)

    。。。

第312章:黄金部队在行动() 
朱由校成立的黄金部队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天启六年开春后,黄金部队在黑龙江流域再度勘探到了不少金矿,而且发现越往北,进入西伯利亚地区之后,金矿资源就越是丰富。

    去年黄金部队在黑龙江流域已经开采了黄金将近十万两,天启六年随着开采范围的北移,仅仅半年下来就开采了十五万两黄金,全年下来开采三十万两黄金非常轻松。

    这里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黄金,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什么掌握了黄金开采技术的民族进入,在将地表黄金开采完毕之后就不知道怎么开采地表下面的黄金了。

    实际上全世界都是如此,美洲、澳大利亚还有南洋很多岛屿都是这样的情况。

    天启六年还有一支黄金部队在后世的美洲阿拉斯加地区登陆,成功在阿拉斯加发现了金矿。

    同时在南洋台湾、吕宋、婆罗洲等地,朱由校成立的黄金部队都发现了金矿,并进行了开采。黄金部队在吕宋的探矿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铜矿,这些铜矿位于吕宋北岛的山区,以及吕宋南部。

    吕宋的铜矿非常丰富,铜这个东西在大明比黄金还要紧缺。大明暂时没有黄金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对铜的需求却是太大了。不仅铸造铜钱需要大量的铜材,民间对铜材的需求量也很大。铜可以用来制造铜器,这些铜器不论是内部还是出口,都是非常受市场欢迎的东西。

    更别说军事上也要用铜,而且朱由校已经开始让人研究电报了,这玩意研究出来之后,铺设电报线也需要铜。

    吕宋的铜矿确实是比较丰富,在世界上是有排名的。

    黄金部队在天启六年还在澳大利亚展开了金矿勘探,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很多狗头金,并成功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发现了金矿,立即申报朝廷进行开采。

    而在大明国内,对金矿的勘探规模并不大。但是已发现的那些金矿、银矿,都在黄金部队的开采范围之内,开矿的劳动力很充足,因为如今大明开始施行义务兵制度了。

    天启六年。又组建了八个农业生产兵团,三个建设兵团,以及一个矿业生产兵团,专门负责采挖银矿、金矿。

    这些农业生产兵团都被派遣到边疆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同时还进行军事训练以及夜校教育。服役时间为四年。义务兵服役期满之后,经过四年的文化教育,也就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并且夜校的教材主要是以国家政策、法律,以及能够激发民族荣誉感的历史教材为主。

    从而让他们懂得国家政策对百姓的好处,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并且具备民族荣誉感。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义务兵,还可以送到京城深造,有的深造之后提拔为基层军官,有的则调入政法大学深造。有的会送入一些农业、建设类的大学专业去深造。

    这让那些出身普通家庭的义务兵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普通义务兵在农业、矿业生产兵团、建设兵团也能学到东西,农业和矿业生产过程中都是用上最好的生产设施及技术,建设兵团的士兵也能学会如何施工作业。

    就如农业来说,这些农业生产兵团用的都是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机械制造厂有什么新的农业设备都是先在生产兵团中推广,并且有充足的畜力供他们使用。服役个四年之后,耳濡目染、手把手操作之下,也能懂得最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农业生产兵团的生产模式并不是精细化农业,而是追求个人劳动效率最大化的农业。这些士兵推移后很适合移民到殖民地去,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最大效率的进行农业生产。同时生产兵团种植的农作物也比较多。粮食、棉花、蔬菜、水果都会种一些,还会养殖一些牲畜,从而用来改善伙食。

    组建这些生产兵团对于朝廷来说很划算,一来可以让普通家庭子弟在军队里得到锻炼、学习。对社会有积极作用。二来可以让朝廷源源不断的发现优秀的人才,对于这些优秀的人才,可以提升为基础军官,也可以送到各个领域进行深造。可以去当警察,也可以吸纳到国企之中。

    第三点就是组建这些生产兵团成本低,例如农业生产兵团。每年这些义务兵劳动所得的农产品不仅可以养活这些义务兵,还能生产出一大堆商品化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可以卖出去,也可以囤积起来当做战略储备,其价值已经超过了在这些生产兵团上投入的军费。

    第四就是战争期间,这些生产兵团都可以投入作战,随着火器的普及,这些生产兵团的士兵走上战场也是可以作战的。

    那些建设兵团则是负责建设公路、水利设施等工程,军事化管理的高效率,在建设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义务兵免费帮朝廷干了四年的活,退伍的时候自然是有比较好的待遇的。首先是国企有大量的职位率先考虑这些义务兵,同时这些义务兵如果移民到开发地区,也能分到土地,还能拿到无息贷款。

    就算是退役后成为普通工人,也能随便迁移户籍。

    这些义务兵因为可以吃饱肚子,就吸引了不少地区的青年报名加入。服兵役给那些来自穷困地区的普通子弟极大的开拓了视野,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出路,退役之后有很多选择可以考虑。

    如果肯吃苦,黄金部队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黄金部队不仅是勘探黄金,还负责勘探白银、铜矿,同时负责探险、绘制地图、记录各种自然资源等工作。

    天启六年有三个生产兵团是被派到南洋开荒的,同时也是镇压土著的重要力量。

    朱由校和孙传庭等人商议之后,决定明年再成立十个生产兵团,派遣七个到南洋各岛,派遣三个生产兵团到澳洲。

    生产兵团的模式绝对好用,那些生产兵团(和谐)派遣到南洋和澳洲之后,他们很可能就会留在那里。

    大明对外扩张中,必然会遭遇很多土著势力,如果全部都让老百姓直接面对,那很可能会被土著欺负。

    但是派一群军事化管理下的年轻人过去,那些土著只要敢跳,大明就能立即把那些土著教训一顿。(。)

    。。。

第313章:衍圣公的黑刀子() 
自从王恭厂大爆炸回到京师之后的朱由校,此时日子倒是过得很舒服,随着外部扩张的进行,各种各样的珍奇都在不断的往京城送。

    什么虎皮、象牙、宝石、翡翠、香料各种各样的东西一大堆,那些山珍海味也更多了,天南地北的都往光禄寺送。

    这些东西朱由校和皇后几个人也用不完,所以基本上都是到处送,后宫的那些娘娘们,还有朝中的大臣,经常拿到朱由校的赏赐。

    对外扩张使得官方获得了很多海外奢侈品,这些天然奢侈品在过去并不是那么多,价格比较昂贵。如今这些掌握在官方手上,赏赐起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对于肯做事的官员,朱由校从来都是不吝啬赏赐的,只不过以前没这么多资源,所以多是赏赐钱财为主。如今不同了,有了大量的奢侈品,赏赐起来的格调也高了不少。

    朱由校此时手上能动用的钱也更多了,特别是发行了纸币之后,这玩意可以避免市场通货紧缩,当然也不能乱发钱,所以如今赏赐那些大臣什么的,钱财上的赏赐都降低了一些。这些钱要通过建设工程,然后发到老百姓手上,这样才算是用在了正确的地方。

    发行纸币之后,还要确保纸币的币值。这不仅需要白银作为支撑,也需要黄金储备。虽然大明目前是出口大于进口的国家,贵金属基本上很少外流,其中白银大量流入。所以黄金储备虽然不是太急着筹备。但总的是有备无患。

    如果有足够的黄金。完全可以不用白银作为货币,白银这个玩意毕竟大量掌握在欧洲人手上,他们能够从美洲开采大量的白银,这样的贸易对大明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好处。

    从派遣到各地的黄金部队的上报情况来看,天启六年黄金开采规模应该可以达到八十万两,也就是28。8吨。

    这样的黄金开采量并不算多,不过明年黄金开采规模却是可以迅速扩大了,因为外东北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以及阿拉斯加都发现了金矿,明年的开采足以扩大好几倍了。

    官方挖掘金矿的好处在于,不会让个别民间群体迅速暴富,从而导致贫富差距。所以黄金是必须由官方进行开采,那些比较难开采的小金矿倒是可以交给民资去开采。但是比较容易开采的金矿,绝对是要由官方进行采挖的。

    黄金在未来三四百年内都是可以当成货币来使用的东西,即便没有了货币价值,依旧是贵金属,这玩意储备起来还是很有好处的。

    朱由校正在养心殿看书,内阁送来了一封奏折。

    一般普通的奏折都不会送到朱由校这里。皇后她们就能处理掉。

    这封奏折是新任山东巡抚 高邦佐上报的,奏折中说山东已经完成了官场改革。乡镇级政府都已经组建到了大部分地区,并奏请山东进行全面改革。内阁首辅沈潅在上面写上了准许的处理意见,就等皇帝批红通过了。

    “山东官场既然已经改革完毕,是要进行全面改革了。”朱由校心里思考道,山东经济发展潜力比北直隶还要大,后世山东可是北方各省中经济最强的,是机械制造等重工业的主力省份。

    山东经济潜力之所以强,首先是山东地区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山东半岛有很多出海口,发展海洋贸易都比北直隶要方便。再则山东人口众多,地方上有勤劳节俭的习惯。

    山东如果完成改革,发展重工业的潜力非常巨大。

    随即朱由校通过了高邦佐的这个奏请,让内阁实施下去。为了确保山东改革的顺利进行,朱由校还派了两个步兵师进驻山东,随时应付可能爆发的动乱。

    会阻碍改革的,都是那些利益既得群体。而普通老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