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家银行国有化非常容易,无非就是将皇家银行的高层变成政府公职人员,其他就没什么了。

    毕竟皇家银行是皇帝独资成立的。

    皇家银行国有化后,皇室只保留5%的股份,同时拥有决策权。

    纸币实际上早就印刷好了一大堆,这玩意从朱由校成立皇家银行开始就进行准备了,几年下来皇家银行也成功研制出了一些新技术用于纸币的防伪。

    春节一过,皇家银行就可以正式国有化,并发行名为‘天启宝钞’的纸币。(。)

第296章:大明中央银行() 
天气越来越冷了,但是这一年北直隶依旧没有雪,北直隶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下雪了,市井中倒是起了流言,说是东林党那群贪官污吏还没有彻底整干净,才导致了冬季无雪。

    这样的谣言在被滞留很有市场,此时东林党的名声在北直隶确实是彻底的臭了。这样的谣言显然是厂卫的‘水军’放出来的。

    毕竟这年头老百姓都把这些怪异的现象联想到政治上,或者说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文化阶级经常靠这玩意来造谣,导致了这个思维习惯。朱由校干脆以其道还治其身,继续把东林党往死里黑。

    皇宫里烧起了暖和的炭火,倒是不感觉冷。

    老百姓什么的,家里有粮倒也不慌。北直隶经济发展得比较好,几年下来民生已经大大改善。

    北方各省的百姓,受灾的都得到了赈济,也能度过这个冬天。

    天气寒冷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即便是领下几十度,人们也能安全过冬。寒冷气候对农业虽然有一定影响,但实际上影响也不是那么大。影响最大的还是小冰河时期的异常气候导致天灾频发,天灾对农业的破坏力才是最大的。

    朱由校此时对这个小冰河气候已经不是很担心了,只要抓好农业生产,并避免市场出现通货紧缩,再搞救灾和粮食的供应,天灾还能撑过去的。

    最怕的就是无良奸商在饥荒爆发的时候屯粮居奇,如此一来马上就会在当地形成严重的通货紧缩。因为普通百姓的钱都为了买这些高价的粮食而花光了,跑到了少部分人手中。当地老百姓没钱了,第二年也买不起粮食了,当地农业生产马上就因为市场不足而出现规模降低的市场现象。

    一旦进入这样的恶性循环,自然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没饭吃,从而不得不反。

    朱由校如今通过官府赈济,以及济民粮行垄断粮食供应市场的方式来维持粮价的平稳。

    同时通过普及红薯和玉米,以及土豆的方式来进行备荒。又通过酒水专卖,以及对酿酒行业的征税来减少酒水的消费量。减少被浪费在酿酒上的粮食。

    春节又来临了,这一年春节光禄寺的贡品又多了不少,除了各地的山珍海味、优质农产品。还有来自东北、蒙古、镇东省和台湾、吕宋的贡品。

    要说当皇帝的福利,这可以吃到的好玩意。还真是这年头世界上最多的。那些商人即便穷奢极欲,也不可能有品类这么齐全的各种山珍海味。

    而市井百姓,餐桌上则多了腌鱼。

    这玩意便宜,沿海港口地区这种腌鱼一斤只要4文钱,内陆一些的地方一斤则是5文钱。

    价格可谓是非常便宜。

    同时北直隶直接从台湾输入了大米和蔗糖。天启六年输入北直隶的大米达到了800万石,而甘蔗输入大陆各省的规模则达到了将近1。6亿斤,其中有将近1亿斤被运回了北直隶。

    冰糖、白砂糖的价格有了比较大的下降,普通百姓也买得起了,这玩意同样能为人提供热量,可以减少粮食消耗。

    这些蔗糖只不过是一百多万亩左右的产量,明年台湾的甘蔗种植面积以及水稻种植面积还会继续提升。

    经过明王朝几年下来对台湾的努力开发,此时台湾已经变成了一个商品粮基地,也是朱由校第一个建立起来商品粮生产基地,以及第一个商品糖生产基地。

    因为有了台湾地区的粮食输入。以及镇东省的大量渔产输入,北直隶和辽东地区的粮食供应都是非常充足的。

    北直隶也的小麦等粮食,则在向北方其他省份输出,特别是受灾地区。从而基本上实现了粮食供应稳定。

    这一年春节,朱由校算是过了一个安稳年,或者说他没在过年的时候再去折腾那些贪官污吏和旧有利益集团。

    不过年一过完,一个让人很多人感到震惊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首先是朱由校将大明皇家银行改组为‘大明中央银行’,95%的股份收归国有,皇室只持有5%的股份。

    随之而来的是皇家银行旗下的各个直接控股企业,也变成了国有企业。像皇家农业公司。改组成了大明农业公司。皇家钢铁公司,也改组成了大明钢铁公司。

    改组并没有太大的人员变动,不过这些企业的管理层都获得事业单位编制。对于新增的事业单位编制概念,同样采取了品级制。

    工商出仕的路子一下就打开了一个口子。当然这个所谓工商出仕,可不是商人当官,而是国有事业单位内的工商管理层可以工商出仕。但要想成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也是禁止他们和其家人经商的。

    同时工商大学也成立了,日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主要从工商大学挑选,当然还是从基层往上爬的。一开始也是没有品级的。

    消息一公布,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了这条新闻,迅速成为了头版头条。

    北直隶一家民办财经报纸评论道:“皇家银行改组为国有银行,意味着朝廷将重返商业领域,较之开国之初规模更大,民营经济领域将被进一步压缩。”

    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没有错,过去皇家资本用政策对行业进行垄断还有些遮掩,而改组成了国有银行之后,企业就可以直接用政策对行业进行垄断了。

    而对于那些与皇家资本合股的民营企业来说,倒是没什么影响。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行业准入资格。

    这些进入垄断行业的红顶商人,他们所占股份不多,普遍只有10~20%的股份,主要是为了增加良性竞争。

    增加的几个国企中,金融、钢铁、矿业、军工、机械、造船、农业、盐业、交通属于比较大的产业。

    另外还有一大堆轻工业方面的国有资本合资企业。

    改组之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局面,变成了以国有企业为带头,合资民营企业跟在后面进行冲锋陷阵的‘国有财团’。

    经过这些年对资源的垄断和消化,这个财团已经垄断了北直隶大部分的资源和主要市场。

    自从民勋制度一公布,那些财团内的商人纷纷捐了民勋。朱由校又根据他们对国家的贡献,又赏了民勋。

    有了民勋的商人,意味着具备了行业准入门槛。

    肯交税,肯出力,朝廷就给你资源让你经营,能不能发财又是看自己。而那些没有进入这个圈里面的民资商人,只能在一般的行业混迹,根本无法

    获得更多的资源,发点小财是没问题,生意想要做大却是没太大可能。

    随之而来的,则是朝廷宣布在新政地区发行‘天启宝钞’,新政地区不再使用白银进行直接的货币流通。

    天启宝钞与白银进行挂钩,天启宝钞与银元的兑换比例为1:1,天启宝钞最低面值1元,最大面值为500元。

    天启宝钞在新政地区流通时,不对新政地区兑换银元,只有离开新政地区的资金可以到银行兑换银元。

    同时规定私自将白银运出新政地区属于‘非法走私’行为,官府可以对走私的白银进行没收,还要处以罚款。

    锁链已经套上了,如今商人要想从新政地区抽逃,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果能正常兑换出白银的,只有对外贸易的企业。商人要抽逃资金,从银行换走白银,只能被征收一笔高额的抽逃税。

    地下钱庄是肯定会出现的,但朝廷也是可以进行打击的。朝廷真要打击,没有几个地下钱庄能逃得掉,朝廷只是愿不愿意让这些地下钱庄存在的问题。(。)

    。。。

第297章:天启通宝发行() 
当消息正式公布的时候,北直隶及各新政省份大明中央银行网点,已经开始向外发行天启宝钞。

    只不过刚开始,人们还可以从银行取出银元。

    主要是大明过去发行的宝钞因为发行过量而一文不值,百姓很容易因为不能取出银元而产生恐慌情绪。

    所以给了半个月时间进行过度。

    经济活动持续进行,很快天启宝钞就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朝廷文武百官的俸禄,还有官兵的军饷,还有国企员工,以及财团中的各个商人管理的企业,全部都用上了天启宝钞。

    “天启宝钞?这东西真的能买东西吗?”一名皇家矿业公司的煤矿工人拿着三张面额1元的天启宝钞翻来覆去的看。

    当然,皇家矿业公司如今已经改组成了大明矿业公司,皇室的色彩正在褪去。

    天启宝钞的正面印着一条龙环绕一团火焰的图案,那团火焰也象征着大明的火德,龙则象征着皇权。

    左边则印着一个蒸汽机,右边则印着一艘船,代表着大明即将开启工业革命和大航海时代的新变革。

    火焰图案中心,则是一个‘壹元’的字样。

    最上面则是‘大明中央银行’几个字。

    背面则印上《刑律》中刚刚加入的《反伪造法》,即:伪造钞票为重罪,不论数额高低一律死刑、家属充为官奴。同时买卖钞票用纸、雕刻钞票模板皆为犯罪。发现有人伪造钞票不举报者,罚徒刑三年,按照伪造纸币规模大小,赏举报者黄金百两到千两不等,并赏民勋高低不等。同时伪钞制作团伙内部成员举报可以免罪,且赏赐不变。

    下面则是宝钞印刷年份、编号。

    同时背面还带有好几个印章,一个是‘大明中央银行北直隶分行’,一个是‘京师支行’。

    防伪技术总体上就是采取几个方法,一个是用优质的特质白纸,并严禁民间仿造、买卖。

    一个是雕版图案复杂、文字较多。伪造者仿造雕版的时候一复杂就仿得不像了。当然不排除个别工匠有些逆天的手艺,可以仿得很像,但概率非常小。

    三是盖章,每一地区发行的纸币。都有层层盖章。本地居民只使用本地盖章的纸币,外地盖章的纸币也能流通,但进入银行系统之后会被发回盖章地。从而外地盖章纸币在当地流通数量就少,当地百姓接收到的时候可以认真留意是否是假币。一旦发现有某个外地印章纸币出现假币,则当地银行会规定该地印章纸币必须到当地银行进行兑换才能在当地流通使用。

    也就意味着。假币制造者在制造假币的时候,还得仿制各种印章,而且每个州县都有自己的印章。仿制的印章少了,假币就只能在某地流通,不会直接波及到全国。

    同时加上重赏、重罚、以及策反犯罪团伙成员的方式使团伙内部互相猜疑,从而打击伪钞制造。

    并且朝廷会到处设立辨钞人,这种辨钞人并不需要朝廷支付什么工钱,反正只是认个钱。不过帮忙认钱可以收取费用,辨认一次收钱1文,最高不超过10文。

    像什么退伍军人、公务员、以及市井中名声较好的百姓。都可以当这个辨钞人。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