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土著比较懒,自然是承担不起建设据点的任务,这些土著的作用一般就是在种植园里做一些比较繁琐又体力劳动不大的事情。

    但是建造、开荒之类的事情,这些土著就没什么能力。所以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在不断的利用大明的劳工。

    荷兰人殖民印尼还没多久,所以还在强行抓捕汉人过去。菲律宾的汉人则比较多了,引起了西班牙人的忌惮,所以煽动土著对汉人进行屠杀。

    不过屠杀汉人的好日子已经差不多过到头了,大明已经开始涉足这片土地。

    海军陆战队登陆之后,马上开始到处攻占林加延湾地区的种植园,西班牙人对马尼拉附近的平原地区开发程度还算可以,虽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不过在林加延湾附近的种植园还是不少的。

    西班牙人开辟的种植园主要就是种植甘蔗、棉花和水稻,以及胡椒这些东西。汉人在开辟这些种植园中发挥了重要角色,因为汉人会组织开荒。土著和西班牙人的组织能力都差了许多。

    所以在吕宋岛上,也有很多属于汉人的种植园。不过在屠杀发生之后,很多种植园已经变成了西班牙人直接拥有的了。

    海军陆战队开始大量圈地,一个个种植园被划分出来,接下来将会被出售给那些农业公司。

    同时也有移民拥有的种植园,这些移民的种植园大小,取决于他们能开出多少荒地。

    为了开荒,海军陆战队开始大量抓捕土著,他们在军中接受的思想灌输中就有这些土著如何屠杀汉人的教材,对这些屠杀过汉人的土著,海军上下非常厌恶。把土著杀光自然是不可能的,奴役方式靠奴隶制也不是完全靠谱的。

    不过据点刚刚成立,大明对这些土著的统治地位还未建立。这个时候最有效果的就是奴隶制,直接对土著劳动力进行抓捕,然后投入到种植园的生产当中。

    大明并未将西班牙人赶出吕宋岛,但这并不妨碍大明在吕宋岛上进行殖民。地方这么大,西班牙人有本事把皇家陆战队敢下海吗?以西班牙人几千的兵力来说,过来就是找死。

    一边殖民一边打,步步为营之下,西班牙人不论是正面对决,还是打消耗战都不可能玩的过大明,大明攻占整个吕宋岛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第271章:殖民吕宋:

第272章:林丹汗归来() 
天启四年,对于明王朝来说,是个难得的喘息之机。尽管这年夏收,北方各省灾害不断。

    如北直隶冬季无雪,不过夏收还算可以。

    在地下水的支撑下,华北平原中西部地区的粮食依旧是获得了丰收,东部地区因为地下水被海水渗透,钻井成本比较高,所以筒井没有完全普及,部分地区受到了干旱影响。

    不过因为提前预料到了这一点,东部沿海地区在天启四年春季种下了大规模的红薯,这玩意非常耐旱,实在干旱得不行,用水漫灌个一两次就行。北直隶的水利设施此时是很完善的,水塘、水渠、水车都有,即便没有雪水浸润土地,也不影响这些红薯生长。

    随着夏收的来临,朱由校又免除了各个受灾地区的田赋。

    内阁则在这一年开始在北方各省不断的加强行政监管力度,取消了各种苛捐杂税。主要措施还是加强吏员待遇,并禁止私派。

    帝制实际上并不是落后的制度,一个皇帝再怎么昏庸无度,也不可能希望把自己的国家搞到灭亡。

    真正会使国家灭亡的,实际上都是那些下面的管理阶级。

    这些管理阶级作为皇帝手下的打工仔,很多时候并不在意老百姓的死活,因为他们动摇的是皇帝的统治地位,又不是他们自己的。

    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个皇帝的大旗,从而让他们的统治利益变得名正言顺。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把皇帝一脚踢开,公然的进行暗箱操作。

    所以说皇帝的利益,实际上是和普通百姓的利益有着共同点。而官僚阶级却是不同,这些官僚阶级才是罪魁祸首。

    此时朱由校最大的敌人,同样也就是这些高级打工仔。

    南方地区这些高级打工仔的势力太强,朱由校暂时不敢乱动。但是在北方各省,朱由校和内阁已经开始钝刀子割肉。慢慢来。开始一刀接一刀的限制官僚利益。

    这样的结果很明显,北方各省的民生逐渐稳定了下来。但是朱由校的名声却是开始变臭了。这些高级打工仔就是这样。当碰上那些限制他们利益的皇帝,他们如果无力改变,那么就提起笔杆子骂!

    就算是现在不敢骂,以后也会骂。

    就像是太祖朱元璋,就被骂得很惨。因为朱元璋整治贪污,站在普通百姓的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

    为什么后面的满清会被那些上流社会不断歌颂?

    因为满清入关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动摇那些官僚阶级的利益。只要那些官僚阶级肯投靠他们。他们不仅不财产安全,还能跟在满清屁股后面抢老百姓的钱。结果改朝换代下来,财富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变多了。

    满清王朝自打成立开始,就是一个允许官僚贪污的政权,从而拉拢汉人官僚。要钱给钱,要官给官。只要你不造反,不要军权。所以满清政权,是官僚阶级的天堂。因此镇压普通百姓造反的时候,那些官僚阶级也是无比的心狠手辣。

    因为满清给足了那些官僚阶级利益,因此什么康乾盛世就被那些掌握舆论的官僚阶级给吹出来了。

    对他们来说确实是盛世。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地狱。

    此时朱由校显然正在走向一条会招惹骂名的道路,就如同万历皇帝一般。但朱由校下手明显比万历皇帝要狠得多,目前这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从年初开始,朱由校和沈潅就加紧了对基层官员的提拔任用。那些原本的上层高官,大部分都是享受到了**利益的,他们的胃口太大了。就算是用高薪养廉的方式,也无法换取他们的忠心。

    但是那些基层官员却是不同,他们享有的**利益不大,很多甚至还比较廉洁。把这些官员提拔起来,给予更高的待遇。并加强监管,**问题就能遏制。

    反腐力度在天启四年变得更加严厉。基本上每个月都有那么几个省级高官落马,一旦查实贪污,直接抄家、劳改。

    在中央的反腐高压之下,北方各省的行政变得廉洁了许多,起码没有人敢再明目张胆的进行贪污了。

    “陛下,这是从下面选上来的吏员名单,都是一些比较正直的吏员,而且在基层也待了多年。”沈潅将一份名单呈递给了朱由校,然后继续说道:“您看要是没有问题,就从中补缺。”

    “嗯!名单先放着吧!朕让厂卫核实一下。”朱由校点头道,这是第一批挑选出来的吏员,如果没有问题,那么接下来将会把这些人任命为各地县令和知州。

    因为反腐力度的提高,落马官员开始变多了。这段时间落马的官员不再只是朝堂之上的京官,而是各省都有。因此出现了较多空缺,出现空缺之后自然是逐级选择廉洁的官员进行提拔,基层的地方一把手也就出现了空缺。

    出现空缺之后怎么补呢?

    从那些进士中挑选的话,显然也没有那么多人。但是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官员还找不到不成?

    大明各地吏员多得很,每个衙门里都有许多文书。这些在官府里从事文书工作的,多是一些没有考上进士的读书人,要说他们的文化实际上也不低。而且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对基层的行政也非常熟悉。

    那些文书的功名实际上也不低,很多都是秀才,还有一些举人什么的。

    还有一些师爷,实际上比那些官员还要了解行政,不过这些师爷很多都油滑得很,因此倒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也有一些是不错的。

    反正人是多得很,朱由校完全不担心把官员抄家多了,会没人给他打工。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想要当官的读书人多得去了。而且很多读书人想当官也不是想要钱,而是想要坐在那个位置上,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现在高薪养廉,只要廉洁自律,物质生活上总不会差。

    随着高薪养廉的制度推广。朱由校和沈潅发现行政成本提高了不少。为此开始改变制度,即确定官员清廉才发高薪。

    所以如今的地方官员不是所有都高薪了。而是确定了其廉洁才发高薪。而那些没有确定清廉的官员,则是厂卫反腐的主要目标。

    接下来要么确定这些官员清廉,要么确定他们**。一批接一批的审查过去,最终完成吏治上的梳理。

    不过厂卫反腐却是引发了很多非议,但却也把北方各省那些贪污官员搞得闻风丧胆了,天天在家里担惊受怕。

    这不朱由校的案头上,又堆了一叠反对言官反对厂卫反腐的奏章。

    在那些官员看来。这些厂卫完全就是一群文盲,没有资格去从事反腐活动。反对理由无非就是什么不公正、不透明。

    “爱卿,最近反对厂卫反腐的声音不断高涨,朕决定把反腐审查交给大臣们去做,内阁先拟个名单吧!接下来成立一个什么纪律检查委员会。日后官员**问题都将由这个新部门负责审查,另外各地死囚行刑之前,也必须由这个部门过问,任何证据不足的死囚犯,都不能进行处决。”朱由校对沈潅吩咐道。

    “陛下圣明。各地冤案错案确实也是比较频发。”沈潅对皇帝的这个决定十分赞同,这个时代的大明刑侦和后世差不多,对于那些重大的恶性案件破不了的话。刑侦人员是要遭到处罚的。

    破不了案不仅很可能要扣钱,而且还要挨板子。实在逼急了。随便拉一个替死鬼过来应付了事也是可能的。

    这样的情况绝对是有的,不过总体上也不会那么多。更多的还是地方官员为了利益,与当地富贵之家相互勾结,收了贿赂之后故意陷害。

    基本上每个府都有一些这样的冤案错案,这些冤案错案接下来都是要梳理清楚的。但在梳理清楚之前,那些喊冤入狱的百姓不能先被砍了。这样的模式,也是后世所采用的。

    几天之后,纪检委成立的消息就正式发出去了。

    纪检委不仅负责审查**官员,也负责审查死囚。在那些官员的反对浪潮之中,皇帝总算是做出了一些让步。厂卫正式从**官员审查的程序中退了出来。

    当然这并意味着厂卫从此就无法对付那些贪腐官员了,锦衣卫依旧有逮捕权力,逮捕之后再移交给纪检委审查,实际上也就是换汤不换药。纪检委的官员,都是汉皇党的官员。

    同时汉皇党内部也出台了一个更严厉的纪律要求,对党内官员要求更加严格,并且开始全力剔除党内贪腐份子。

    当初汉皇党成立的时候,就混入了一些贪腐官员。那时候朱由校羽翼未丰,如今却是彻底不需要这些家伙了。

    朱由校必须保证这个政党的作风廉洁,以及高效率的工作能力。如果鱼龙混杂,肮脏不堪,那么未来必定变成一个软弱、脆弱的政党。

    此时朱由校有了小皇子,他也必须为后代考虑一下了。他需要一个能够延续国策的政党。

    纵观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