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离开了炮兵和骑兵,明军此时的步兵师只有火枪兵,面对骑兵的时候确实没什么战斗力。

    但如果有炮兵和骑兵,那结果就不完全不一样了。骑兵可以给步兵提供掩护,炮兵可以轰击敌军骑兵。

    作为假想敌的蒙古骑兵只要冲不垮步兵。那么接下来就会陷入被明军骑兵屠杀的局面。

    此时中央军的步兵师想要追上并消灭骑兵确实不可能,但在开拓的草原地形上抵挡骑兵冲锋还是非常轻松的。

    这年冬天朝廷开始在北方各省大量征召义务兵,之所以义务兵招收大部分都在北方各省,主要还是离战场和边疆更近。士兵前来服役,退役返家都更加方便。

    只有海军陆战队以及布置在南方的两个步兵师征召的是南方的义务兵。

    由于生产兵团需要大量兵员,所以在征兆数量上,从原来的二十万上升到了三十五万。

    计划在天启四年,正式成立十五个生产兵团,全部都布置到辽东以北,也就是后世的吉林省去搞军事屯田。

    在入冬之前。皇家科技学院完成了新一期的招生,第三期招生一共录取了五百多人。

    朱由校一个月前则公布了皇家军校的招生信息,并任命卢象升为主考官,带领招生小组前往各省招生。

    皇家军校招生也算是朱由校近期最关注的事情了。

    这次皇家军校招生标准比较严格。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秀才功名,同时年龄还不能超过二十五岁。

    随着对后金的军事胜利,以及朝廷公布了赏赐情况,使得军校招生不再像之前那么无人问津。

    很多具备功名的年轻秀才,得知皇家军校招生后,开始有一部分决定弃笔从戎。

    不过因为报考标准比较高。最终参加招生考试的年轻秀才只有三百多人,而皇家军校最终只招收了四十三人,其他都没有通过考试。这四十三人都是对军事有兴趣,研读过兵书,同时身体比一般读书人要强壮。

    军校自然不可能招收一群对军事没有兴趣,身体又弱的读书人进入军校。能招收到这四十三人,已经是放宽标准了。

    朱由校收到卢象升呈报上来的招生情况后,倒也比较满意。虽然只招收到了四十三人,当以后报考军校的读书人绝对会越来越多。

    以文入仕的机会就只有那么多,而且前途未必比进皇家军校要好。进入皇家军校,毕业出来就能获得军衔,从而入军服役。对于这种有文化的军官,起步基本上都是营级以上。

    “启禀陛下,机械制造厂上报,蒸汽机已经研制出来了,您要不要去看看?”杨光脚步轻快的跑进乾清宫报喜来了。

    听到蒸汽机的消息,朱由校当即坐不住了,连忙吩咐道:“快去备驾。”

    “是,陛下。”

    很快朱由校就在宫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然后走出乾清宫,坐上皇帝銮驾前往机械制造厂。

    来到机械制造厂,徐光启已经在外面迎驾了。朱由校风风火火的进了机械制造厂,徐光启开始给他演示大明第一台具备实用功能的蒸汽机。

    这台蒸汽机非常原始,什么分离式冷凝器、汽缸绝热层、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这些东西完全没有。但是这台蒸汽机却能带动成功带动水泵。一阵哐哐哐的声响中,水泵被运转的蒸汽机流畅的带动起来。

    见到了蒸汽机的朱由校有些激动,不过一想到锅炉爆炸事故,连忙问道:“锅炉会爆炸吗?”

    “陛下放心。我们这台蒸汽机功率比较低,所以发生损坏时都是向内收缩,使用起来非常安全。”徐光启回答道,“不过这台蒸汽机耗煤比较大,有很大一部分热量在进入气缸的时候。在刚被水冷却过的汽缸壁上冷凝而损失掉大量热量。接下来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有文化顿时就不同了,徐光启把朱由校写出的数理化著作学了一遍后,很快就发现了蒸汽机存在的问题。

    “好,继续改进。不过这个型号也可以先投入生产,在煤价比较低的矿区先推广。”朱由校吩咐道,这样做可以培养制造业人才,同时还可以开始培养维修人员。使蒸汽机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大明的经济增长,显然就要靠蒸汽机所产生的工业革命来带动。

    “另外我们现在还没有合格的润滑油,我们试过不少油,可在高温之下很快就失去了效果。”徐光启说道。

    “润滑油?”朱由校愣了愣。西方人工业革命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牌子的润滑油?貌似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石油化工吧!

    那他们用什么油来着?

    “鲸鱼油?”朱由校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了西方人大规模捕杀鲸鱼的历史,鲸鱼的脂肪是上好的灯油,经过高温炼制之后还能成为天然的润滑油来使用。

    朱由校这个时候才想起,大明貌似还没有捕鲸业。

    捕鲸显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如果捕到一头成年蓝鲸,就能获得70吨左右的脂肪。

    产油量方面是1蓝鲸=2长须鲸=2。5座头鲸=6大须鲸。

    如果能获得大量鲸油,那么肯定是很畅销的。大明不缺的就是富人,他们绝对愿意为点燃后烟臭味的鲸油买单。

    另外鲸鱼皮也能制革,鲸肉可以食用。鲸骨粉、内脏可以用来当做肥料。鲸须也是良好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商品。

    还有抹香鲸的结石还是制作成香水。

    想到这里,朱由校顿时想到了更多的自然资源,海豹、水獭、鳄鱼、野牛。这年头生产力尽管没有后世那么高,但是在那些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大陆上,却有着很多自然资源。

    西方人正是依靠掠夺这些自然资源,才让他们完成了血腥的工业革命。

    海洋中还有大量的鱼群,只要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大明何愁粮食不够吃。与其纠结如何在土里刨食。不如到海上去寻觅资源,到海外那些富饶的土地上去开发资源。

    当然,海洋里的鱼确实很多。但是如何捕捞上来,又如何把鱼运回来,都是一个问题。这年头可没有冰箱、冷库。

    猎杀野生动物当然是血腥的,不过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金字塔顶层,猎杀并没有错。毕竟天生天杀,没有之生不杀的道理。不过要注意的是,捕杀野生动物必须适量,不能赶尽杀绝。捕杀的动机也要正确,你要吃它才杀它,那并没有什么错。如果只是为了看某只野生动物不爽就把人家杀了,那也叫造孽。

    捕鲸什么的,可以由官方发放牌照,规定每年的捕杀数量。没有获得牌照的不能捕鲸,沿海鲸鱼就不会因为捕杀而大量减少。

    回到皇宫,朱由校立即下令成立渔业公司,并研究捕鲸方法。

    没过几天,海军方面传来了一个让朱由校很高兴的消息,经过数个月的努力,皇家海军终于在北海道建立了第一个据点,并且移民了三百多人过去。

    日本海域什么玩意多?渔业资源多啊!同样鲸鱼也多。

    中国沿海也有鲸鱼,不过多是一些鳁鲸、须鲸,而且数量并不是太多,小日本那里的鲸鱼才叫多。

    依托北海道发展捕鲸业显然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还可以在北海道上发展牧业、林业。

    天启三年末,朱由校手上已经有了三百多条远洋商船,因为海军还在发展,和西班牙、荷兰人关系不好,所以并没有到南阳去跑贸易,所以还在沿海各省跑运输。

    不过东北亚海域却是没什么威胁,到处都可以跑。完全可以先把北海道、库页岛,甚至北美洲的阿拉斯加的自然资源先粗略的开发一遍。(。)

第261章:罐头厂() 
京城内,在寒冬来临之际,却是谣言四起。

    因为这一年冬天,北直隶竟然没有下雪。正所谓瑞雪兆丰年,冬季没有下雪就意味着来年开春地里没有足够的雪水浇灌,农业生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人说,这是皇帝大肆打压东林,导致天气反常。也有人说,这是天下大乱的征兆。

    一种看不见的恐慌情绪,在这些谣言喧嚣尘上之时让人们挥之不去。就连作为皇帝的朱由校,同样也感觉到了一丝焦虑。

    要说天下大乱没有征兆,那是扯淡的。这两年大明到处都是地震和反常气候,对于一个农业文明来说,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当人们因为这些天灾而吃不饱饭的时候,又有人趁机制造**,那么天下大乱自然不可避免了。

    不过太医院的御医却是给朱由校报了一个喜讯,皇后已经成功怀孕了。这个消息让朱由校高兴了许久,来到这个时代,自己也算是成家立业了,不就得将来连子女都有了。

    为了避免历史上的悲剧,朱由校又在紫禁城里里外外把制度和管理又反复的整顿了一遍。

    御膳房显然是重中之重,当然皇后的坤宁宫里也有厨房和厨师,不过怀孕期间皇后的伙食都将由御膳房全部负责。

    禁卫森严的紫禁城内,御膳房是最为严格的地方,同样也是待遇最好的地方。朱由校制定了各种保险措施,将人为下毒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皇帝看似至高无上,实际上也都是人。本质上并不能超然于人道之上,自然也会被人弄死。

    弑君是不对的?

    显然不是谁都这么认为,所以永远也不要以为自己是皇帝,就觉得可以为所欲为。并且天下无敌了。

    来到这个时代的朱由校,可谓是步步小心。不过这也让他非常健康的活到了现在,由于每天都坚持习武锻炼,并且心境还算平和,也没有纵情酒色,加上十分年轻。所以身体十分强壮,精力也无不旺盛。

    皇后怀孕对于朝堂之上那些想要把朱由校弄死的野心家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东林党的野心家都清楚,皇帝一天不死,他们就一天没有翻身之日。但是弄死了皇帝,还有一个年幼的皇子,必然还是皇后说的算。

    要是换做一个无知妇人,倒也无所谓了。可是当今皇后显然不是什么无知妇人,很多政务实际上都是皇后带着后宫两位皇妃一起处理。在处理政务上已经越来越轻车熟驾。内阁大部分政务都是后宫批的。只有那些真正的大事,才送到皇帝手上做主。

    所以那些想要通过谋害皇帝而重新翻身的东林党势力,皇后显然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毕竟他们是文官集团,不可能发动武装政变。那么政变过程中,一切表面上看去都要合法才行。

    皇帝死了,皇后一旦生了个太子出来,而太子又年幼,那么皇后必然成为名正言顺的监护人。

    所以张嫣肚子里的孩子一旦成功出世。东林党那些野心家想要翻身的希望就几乎破灭了。

    张嫣肚子里的孩子,也存在稳定政权的重大意义。因此朱由校将宫内管理再度加强。为了防止宫内人员被收买,朱由校再度提高了太监宫女的待遇,与此同时也加强监管和惩处措施。

    一味的增加待遇,而不加强监管,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反而会让那些太监宫女骄奢起来,甚至可能骑到主子头上。毕竟万事万物从来都是物极必反。提升了待遇自然也要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

    宫内各个部门经过不断的人事调整之后,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起来。资源分配变得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