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朱由校上朝的频率要高出了一些。从之前的七天上一次又变成了三天一次早朝。三天一次早朝,这样的频率并不算是太勤政。但实际上。政务都处理掉了。内阁和后宫处理不了的,这才需要朱由校亲自处理。

    一番叩拜过后,朱由校询问了一番今日的一些政务施行进展。朝臣们也上报了一些事情进行商讨,朝堂之上的风气此时倒是好了不少,自从把东林党打压下去之后,朝堂之上的党争之势倒是平息了不少,愿意安心做事的官员比以前更多了。

    “启禀皇上,户部给事中一职空缺。臣以为壬戌科甲榜眼蒋德璟颇有理财之道,可当但此任。”吏部尚书王绍徽在朝堂之上提出了这个任命方案,“另外吏部侍郎之位亦有空缺,臣以为壬戌科甲状元黄周道为人正直,深得治吏之法,可担任此职。”

    聪明人自然听出来了,这是皇帝的意思,王绍徽虽然是吏部尚书,但谁不知道这家伙现在唯皇帝马首是瞻,根本不考虑其他。

    但也有不聪明的。跳出来反对。

    “臣以为,黄周道与蒋德璟资历恐怕不足,岂有如此任命之法。”有官员跳出来直接反对。朱由校扫了一眼,是个叫不上名字的御史。

    这家伙难道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么?黄周道和蒋德璟乃是朱由校亲自选拔出来的人才,自然是要大力培养一番了。培养路线朱由校都想好了,先让蒋德璟入户部,干一段时间熟悉了户部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之后,再提拔成户部尚书,直接帮他管钱袋子。

    黄周道那边则先入吏部,熟悉了吏部之后,让他主持官员的考评。日后是担任吏部尚书还是入阁,就再看情况。

    最重要的是。黄周道和蒋德璟都只有三十多岁,只要培养起来。能给他打工几十年呢!

    “何谓资历不足?所谓资历,乃是官场陋习。当今天子圣明,自当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如此方能不会庸人上位、埋没人才。”

    “不错,如今朝堂之上,尸位素餐者不知凡几。且朝廷人才,渐有青黄不接之势。此时自当唯才是举,方是圣明之举。”

    不用朱由校跳出来,自然有一群马仔出场给朱由校解决麻烦。

    一个个都是大肆鼓吹,这样的决定才是英明的,朱由校自然愿意当个英明的君主,于是便顺水推舟,道:“既然众位爱卿都推举此二人,那便如此照办吧!”

    “皇上圣明。”众臣躬身唱诵。

    汉皇党此时的势力是越来越大了,朝中许多官员都加入了汉皇党。朝中尽管还有不少东林党,不过这些东林党都是一些没什么把柄的官员,尽管初步抱团,过了一盘散沙的状态,但影响已经有限。

    特别是东林党那些大佬的贪污行为,被《大明日报》不断连载曝光之后,东林党的名声也是越来越臭,以至于现在很多官员甚至不屑于与东林为伍。

    在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什么势力可以制衡朱由校的皇权了,任命黄周道和蒋德璟,只是走个过场。

    黄周道和蒋德璟,是朱由校掌控六部的第二步,那便是把六部换上自己称心的官员,能办实事的官员,而不是混吃等死的官员。

    等他把六部都换上一心办事的官员,那么大明的行政体系就能焕然一新了。

    “没什么事就退朝吧!”朱由校见已经快到午时了,便起身说道。

    “退朝!”

    随着太监的高喧,朱由校抖了抖袖子,昂首正步的走了。下面一群臣子,则跪地恭送。

    朱由校回到后宫,路上宫女们看到朱由校,不少走过去之后都是捂嘴低笑。

    “听说皇上昨天晚上在坤宁宫留宿了一夜呢!”一名宫女看着皇帝的背影,对身边几个宫女笑道。

    “有哪个皇上不在坤宁宫过夜的。”一个小宫女迷糊的说道,旋即反应过来,“啊!你是说皇上他……”

    一群宫女顿时嬉笑起来。

    “以前皇上还未成年,只是个小男人,现在可是真正成年了,日后就是真正的男人了。”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皇后娘娘就能生个大胖小子。”

    皇帝昨天晚上在坤宁宫过夜的消息,今天一早就传遍了紫禁城,顿时成了近来宫中少有的‘大事件’。

    上完早朝,朱由校便直奔坤宁宫去了。

    “皇上,午膳是坤宁宫吃吗?”杨光问道。

    “嗯!就在坤宁宫吧!”朱由校自然是要过去陪陪皇后的,杨光问道:“皇上,那下午我们还要出宫吗?”

    “当然要了,机械制造厂造出了大摆钟,朕自然是要去看看的。”朱由校说道,大摆钟在这年头可是西方人的优势产品,在大明颇受欢迎,现在大明自己有能造了。

    ps:第二更到!

第216章:谈判条件() 
来到坤宁宫,朱由校发现良妃和纯妃也在,都是来探望皇后的,于是中午便一起留在坤宁宫吃饭了。

    今年朱由校已经十六岁了,皇后张炎十七岁,良妃十八岁,三人都已经成年了。只有纯妃十三岁,还要过一年才算成年。不过还是太小,朱由校计划着等纯妃十六岁再说。

    看着眼前这三个漂亮的媳妇,而且还都是风格不同的美丽,朱由校实际上已经很满足了,因此没有其他更多的想法,小日子也开始过得有滋有味。

    “若此时是大明盛世,那日子就更舒服了。”朱由校不由心想,不过这只是一个奢望。

    该忙活的还是得忙活,这大明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根本无法闲暇下来好好品味这般美妙的小日子。

    和皇后她们吃完了午饭,统帅部那边送来了一张奏报。

    “皇上,澎湖大捷,澎湖大捷。”

    朱由校听到太监的喊声,顿时精神一震。连忙将奏报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哈哈,好!好!”朱由校看了奏报后,顿时兴奋的拍了好几下大腿。皇后和良妃她们也围了过来,对朱由校问道:“皇上,可是打了什么胜仗了?”

    “是打了胜仗了,登莱水师在澎湖把大败荷兰人。朕原本以为大败荷兰人是没什么问题,但却没想到是如此得大胜,整个澎湖的荷兰人被我登莱水师全歼,还俘虏了快舰三艘,炮舰六艘。这下我大明海军是真的有眉目了。”朱由校兴奋无比的说道。

    “荷兰人?就是皇帝哥哥说的那些红毛啊?这些红毛也是够无聊的,不远万里的来到我们大明的地界,就是为了派个千余人的兵力来骚扰我们大明海疆。”纯妃嘟着嘴评价道,神态可爱极了,顿时把朱由校给逗笑了。

    “呵呵!爱妃说的不错,这些红毛就是蛋疼。朕要是不教训一下他们,他们还得骑到我们大明头上掀风作浪不可。”朱由校笑道,然后对杨光说道:“看来下午是看不成大摆钟了。派人去通知一下,下午统帅部会议。”

    “是,皇上。”杨光勤快的跑去安排了。

    下午统帅部又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就是商议对这些荷兰人的处置问题。既然俘虏了这些荷兰人。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按照红夷人的惯例,赎回战俘应该缴纳赎金。就向荷兰人索要一笔赎金吧!当然,主要的还是要把那些被荷兰人掳走的澎湖百姓要回来,再让荷兰人赔偿一笔军费,要是他们不愿意赔钱。就别想和我们贸易。”朱由校说道。

    “那陛下以为,谁去谈判比较合适?”孙传庭问道。

    “统帅部派个人过去,宫内也会派一个过去,另外皇家贸易公司也会派人过去。这次如果荷兰人能够接受我们的条件,海贸还是很重要的。明年朝廷有没有足够的银子,就指望海贸了。”朱由校指示道。

    “是,陛下。”

    “另外这次俘虏的炮舰,送到造船厂去,让造船厂直接仿制便可。再让水师习练软帆炮舰的海上操作,争取早日学会使用炮舰作战。”朱由校又交到了一番。

    “对了。孙义国在捷报奏章中提及,澎湖风浪较大,不适宜作为大型商船的货物装卸。恐怕在澎湖与荷兰人经商是有不妥。另外荷兰人要求我们大明禁止到吕宋和西班牙人做交易,这个条件显然有些过分。”孙传庭接着对朱由校请示道。

    “我大明想和谁贸易就和谁贸易,还轮不到一个小小的东印度公司来指手画脚。不过荷兰人既然和西班牙人是死对头,倒是可以答应荷兰人的要求。西班牙人在吕宋屠杀我海外子民数万人,这笔账朕日后还要和西班牙人好好清算一下。”朱由校说着回过神来,道:“你要是不说,朕还差点忘了。荷兰人要和我大明通商也可以,那他们在巴达维亚必须确保大明海外子民的权益。”

    “另外嘛!荷兰人不允许我们和西班牙人交易。我们大明同样不允许他们和倭国进行贸易,这些都是荷兰人必须答应的条件。荷兰人要是答应了,就让他们进入澳门,在澳门进行贸易吧!”朱由校打的是什么主意。自然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海洋贸易的市场啊!

    这年头和日本贸易的利润应该是比较丰厚的,小日本的贵金属还有不少,而且大规模的铜矿资源也刚刚发现,正处于扩大铜矿开采的阶段。这个时候要是能垄断对日贸易,那利润自然是丰厚无比。

    因此朱由校在听到荷兰人不允许大明到菲律宾和西班牙人贸易的时候。顿时受到了启发,脑子开了窍。

    荷兰人敢这么要求大明,大明自然也可以这样要求荷兰人。

    目前和日本有贸易关系的,也就是荷兰人,以及福建那个亦商亦盗的李旦。不过李旦这股势力,并不是全部都是李旦说的算,只是说这是一个海盗联盟,只是李旦在其中的威望最高。

    大明的海船实际上还是不少的,但为什么只有福建地区在和日本直接贸易?

    一来是门路,这年头的小日本不是和所有海商贸易。二来是武力,福建的那些海盗在海上可以抢夺正经的海商船只。别人自然吃不消,自然也就只能让李旦这群海盗联合起来垄断对日贸易。不过后来荷兰人冒出来了,这些荷兰人有炮舰,李旦这些海盗又不太能对付这些荷兰人,于是荷兰人也和日本此时的德川幕府确定了贸易关系。

    只要大明这个时候把荷兰人与日本的贸易截断了,再把福建那些海盗收拾了。再打通和日本贸易的门路,这垄断的生意就太好做了。

    “这样的条件有些严苛,就是不知道荷兰人是否答应了。”朱由校说道:“不过他们不答应也不打紧,直接来硬的就好了,尽管我们目前没什么船。但这毕竟是在我大明的海域,我们大明才是真正的霸主。”

    朱由校确实一点不担心,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都是远渡重洋过来的,能抽调的力量十分有限。而福建的那些海盗,毕竟还不是郑芝龙被招抚之后的情况。不管是这些欧洲人还是本土海盗,都不能调用多少人力物力。

    而朝廷却可以调集大批的人力物力,只要银子砸下去,就必定能有大批船只制造出来,力量足以碾压掉他们。。

第217章:皇家海军() 
澎湖一战,实际上给予了朱由校很大的信心。这原本就意识到,荷兰人这种东印度公司,和大明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但毕竟大明多年不兴海事。

    很快朱由校就进行了一番布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