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将蒙古人拖进商品化经济泥潭的进城。

    ps:今天就一更,刚刚下午回来,晚上还要去和朋友聚会,小夏我先闪了,并向各位小伙伴报以诚挚的歉意,鞠躬!

第204章:二十万中央军() 
这一年秋天,八月二十三日,朱由校正式将五弟朱由检封为信王,遣英国公张惟贤持节、内阁首辅沈潅捧册,百官于皇极门外东庑行礼。

    朱由检已经十二岁了,确实到了该封王的年纪,但是封地方面却也没有定下,明代皇子都是先封王,等成婚之后再前往封地就藩。就在朱由检被封为信王的第二天,朱由校就把他给打发到皇城外边的十王府去住了。

    此时的朱由校是个西贝货,因此对这个弟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可能是出于愧疚,或是心虚,所以朱由校选择了在物质上善待这个弟弟,朱由检搬到十王府居住后,朱由校让魏忠贤给信王送了五万元过去给他当零花钱。

    把这个弟弟打发出了紫禁城,朱由校安心多了,心里也祝愿他能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享受人生,就不要来趟明末政治的这谭浑水了。等局势稳定了,再给他找个繁华点的封地,免得封到什么小城里被憋疯。

    明代的藩王衣食无忧,不过为了防止藩王发动政变,这些藩王就藩之后,就不能离开封地所在的城池半步。

    所以说这些藩王,也相当于是在坐牢。顶多能站到城墙上望望风,所以一些被封到小地方的藩王,很多都被憋得心理不健康,甚至人格都扭曲了。倒是那些被封到比较繁华的城市的藩王,心理会正常很多。毕竟一个城池比较繁华的话,吃的喝的玩的花样也多,而且城市也大不少,有很多地方能去逛荡,人格自然也就正常许多。

    当前朱由校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去改变这样的制度,这种混吃等屎的制度很好啊!消除了多少政变的隐患啊!

    把朱由检送出了紫禁城。朱由校算是安心了许多,马上开始抓紧军事上的动作,以图早日反攻辽东。

    一是建立骑兵。二是建立各省的守备旅,三是组建炮兵部队。

    骑兵方面再组建3万。加上辽东组建的6000骑兵,以及原先两个骑兵师,兵力将达到4。2万。

    骑兵师进行了兵力的扩充,从此前的3000人为一个师,变成5000人一个师,4。2万骑兵将组建成8个骑兵师,番号从015~023师。同时4个师为一个军,组建‘腾骧骑兵军’、‘武骧骑兵军’。李维与王国雄晋升军长,剩下2000骑兵则是军级编制。两个骑兵军只要组建出来,大明将重新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守备旅则是为了镇压内部叛乱,经过最高统帅部商议的方案,即在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四川六省,各成立一个守备混成旅。

    守备混成旅,即是一种混合兵种的地方守备部队,主要是用于镇压地方的叛乱。每个旅兵力5000人左右,步兵4000左右,骑兵1000左右。同时装备步兵炮若干。这样的兵种搭配,加上精良的装备,以及严格的训练。镇压地方叛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皇上,这是此次的征兵方案,此次征兵名额6。5万人,依旧是采取募兵制,优先从边镇招募,另外再从各省招募一批。”孙传庭汇报道。朱由校接过方案看了一遍,然后说道:“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募兵,不过可以从四川、湖广、江浙地区多招募一些兵员,每个师都要安排一些不同省份的士兵。增进一下友谊。”

    “臣遵旨。”孙传庭领命道。

    此次征兵主要从边军当中招募是肯定的,毕竟几十万边军就像是定时炸弹。先吸纳了其中的精华改编了再说,剩下不合格的兵员。日后在安排他们正式转业。不过军队中只有北方士兵也是不行的,也得有一批南方各省的士兵,让南北各省士兵相互了解、发展友谊,免得南北的对立情况带到军队当中去。

    南北之间的对立、仇视,是最愚蠢的行为,中国这种南北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最好的相互补充,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缺了哪边都不行。

    而且南方兵在北方作战,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就如朝鲜战争期间,辽东兵跑了不少,南方兵因为离家路途太遥远了,没有几个跑路的,同时戚家军也是以南方兵为主。

    孙传庭接着继续汇报道:“炮兵部队的组建方案是成立五个炮兵团,此前装备重型十斤炮的炮营,改编为‘战略炮兵团’,另外再组建四个炮兵团,则装备皇家军工厂研制的新式十斤炮,每个团装备野战炮七十二门。”

    “就按照这个方案执行。”朱由校通过了这个炮兵组建方案。皇家军工厂研制的十斤炮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此前镇压闻香教乱军就投入使用的1500斤级别的十斤炮,有效射程达到了3公里。这种重量极大的十斤炮,显然不太适合当成野战炮来使用,但是用来攻城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所以将组建一个战略炮兵团,专门负责攻城拔寨。

    最新研制的十斤炮,重量为466斤,有效射程为900米,作为野战炮显然是非常合适的。装在四轮车上,可以在战场上快速的转移。

    野战炮兵团同时还将装备大量马匹,不仅是用来牵引火炮,同时也给炮兵提供骑乘的马匹,也可以理解为‘骑炮兵’,进而在战场上取得足够的机动性,从而能够跟上步兵的脚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从这一年秋天开始,中央军区的骑兵、炮兵,以及守备混成旅都在抓紧组建,预期一年之后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同时皇家军校、皇家科技学院,也开始大量招生。

    最先组建出来的还是守备混成旅,直接从各个步兵师和骑兵师当中抽调兵力组建,六个守备旅被迅速派往制定省份,对地方流贼、土匪进行重点清剿。被朱由校派出去的那些步兵师,则被逐一召回京师继续训练。

    经过一番动作,中央军区很快就将拥有14个步兵师、8个骑兵师、4个炮兵团,兵力将上升到20万。

    ps:酒喝太多了,今天状态不佳,依旧估计只有一更,看一会能不能写得动。

第205章:恶心死建奴的战略() 
朱由校七拼八凑的,终于是整出了二十万大军。加上孙承宗在辽东也整编了十二万大军,以及毛文龙的东江镇的三万官军编制,加在一起,朱由校可以用于对付野猪皮的军队达到了三十五万。

    只不过这三十五万大军,一时半会是不可能全部投入辽东战场的,征兵工作都还没有完成呢!起码得训练过一年。

    一年得时间还是保守估计,毕竟此时朱由校手上没有那么多的基层军官。所以必须由皇家军校培养出足够的基层军官之后,才能算是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否则就算是有精良的装备,以及士卒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缺乏足够的战场指挥也只能算是乌合之众罢了。

    朱由校的大肆扩军,显然给北直隶的经济又添了一把火。毕竟朱由校组建的这些军队,与之前的明军是不同的。

    此前明军的军事装备都比较一般,成本比较低。另外士兵的待遇也没有这么好,不仅对军用物资有更大的需求,而且士兵每个月还能拿到一笔足以养活一家人的军饷。

    军事物资的订单,以及士兵的军饷,都能带动就业。

    中国过去的观念是战争会劳民伤财,但是此时对于大明来说,却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人口的增加,毕竟太多人没事干了。能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自然能够拉动经济。

    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此时朝廷组建军队,什么事情都花钱,并非像此前那样,规定谁谁谁一定要参与到战争活动当中,并且还不给钱。

    天启二年的北直隶经济。可谓是繁盛无比。大量的农业基础建设活动,以及公路等方面的基建活动,以及军事上的扩充。让经济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

    北直隶的商人几乎全部都乐开花了,特别是那些抱上大腿的合资商人。因为与皇家资本合股,得到了不少市场特权,在天启二年迅速占领北直隶的民用商品市场。

    不过皇家资本对北直隶依旧没有完全消化,毕竟皇家资本刚成立两年时间,此时虽然一口吞下了北直隶,但差点就消化不良了,此时还在消化之中,暂时是没有向外扩张的资本需求。

    这天朱由校对杨国瑞问道:“我们皇家资本还要多久才能将北直隶市场彻底消化?”

    “预计还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我们皇家资本才能彻底消化掉北直隶市场。目前北直隶的各种产业还刚起步,基础设施也还没有建设完,各种矿产等资源还没有彻底开发出来。如果有足够多的资本支撑,三年之内就可以大致上消化掉北直隶市场,到时候就能整合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投入到外部扩张当中了。”杨国瑞对朱由校回答道。

    “三年!”朱由校心下一对比,正好练兵也需要一两年,再和建奴打个一两年,时间正好也差不多。

    一时间,朱由校也不着急马上就要消灭建奴。等皇家资本将北直隶市场消化掉,到时候辽东无疑是最好的扩张方向。

    正好练兵还要起码一年的时间,与资本的扩张比较合拍。

    拥有明确目的性的朱由校。军事上的建设活动便有条不紊的进行了起来。朱由校很快又召开了一次最高统帅部会议,提出了‘四年灭虏’的战略目标。

    参谋部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出了明军在辽东的作战节奏。

    “明年,我们将继续贯彻当前的战略,以牵扯建奴主力,避免正面大规模决战。同时伺机进行小规模作战,不以收复失地为目标,而是以杀伤建奴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战法。同时全面封锁建奴的走私通道,让建奴无法从大明买到任何的物资。甚至是后年。我们还可以继续试行这样的战略。”孙传庭将这个方案对朱由校进行了汇报。

    朱由校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比较赞同这个战略方案。孙传庭继续说道:“在持续的消耗中。我们大明可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进行后续的补充,而建奴因为人口的劣势。有生力量一旦被我们持续消耗,将很难快速补充。另外建奴的生产一旦被我们破坏,只要一两年过后,建奴就会处于崩溃的边缘。”

    “届时,我们的骑兵也训练得差不多了,我们大明将以绝对的实力,对建奴形成碾压的局势,这时候建奴若是与我们正面决战,我们将会很轻松就击败建奴。建奴如果不与我们决战,我们也将很轻松的收复辽东各个城池,将建奴赶出辽河地区。”

    “好,就按照这个计划进行布置。”朱由校直接拍板同意了,身为皇帝,他并不需要指挥前线的将士使用什么战术去作战,只要制定好战略就可以了。选择一个正确的战略方向,是一切胜利的基础。

    与建奴作战,无非就是扬长避短。

    只要死抓建奴人口不多,只能靠抢劫发展的弱点。只要这个时候不去强行送温暖,而是选择与建奴进行持续性的消耗,以建奴的人力物力,根本耗不过大明。

    消耗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一波解决建奴了,绝对能把建奴恶心死。

    在这个过程中,朱由校只要保证兵力和物资上的补充就可以了,战略上不出错误,以明军当前优良的装备和严格的训练,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