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天启二年七月中旬,大明‘最高统帅部’成立,朱由校担任统帅部司令,下设参谋部,孙传庭出任参谋长。

    军饷的发放、武官的任命、军队的调动、指挥,全部归于‘最高统帅部’,最高统帅部成立之后,迅速又制定了军衔制。军衔分为3等11级,分别为将、校、尉三等。

    将:一等上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上尉、中尉、少尉。

    对应到职位,便是排长为少校军衔。

    新的军衔制度,只用于新军。过去的旧式军队及武官,依旧用九品制。

    士兵则分为上等兵、二等兵、列兵。同时增加士官编制,士官不分等级,不算军官行列。属于预备军官,缺少基层军官的时候,将从士官抽调。

    同时于京师成立‘中央军区’。所有京营部队归入中央军区成为‘中央军’,此时的中央军。拥有步兵师14个,番号为001~014。腾骧骑兵师,与武骧骑兵师,同样也隶属中央军区编制,番号定为015、016,军队调动期间,一切书面文字,皆用番号。以避免泄露军事机密。敌人凭借番号,也很难区分兵种。

    军饷方面进行了重新的制定,军饷方面,列兵为每月2元,二等兵为2。5元,上等兵为3元,士官为5元。少尉20元,中尉30元,上尉40元,少校60。中校100元,上校150元,大校200元。少将260元,中将350元,上将500元,一等上将1000元。

    这样的军饷待遇,绝对十分丰厚。同时朱由校还搞出了简章,以用于区分军官的级别,军官的军服则是一个款式,只有简章不同。

    经过一番改革,兵部只负责做军费预算等方面的工作。不再插手具体的军事行动。

    谁都能看出,朱由校此番改革。是在军事上进行中央集权。可是此时朝堂之上,已经没有谁能阻挡朱由校‘大步向前’的改革行为了。

    正在时刻关注政局的叶向高。得知皇帝成立了最高统帅部之后,不得不感叹:“皇帝又练出十万京营,可谓羽翼已丰,北直隶已无人可以违逆皇权,我等文臣,还是不要再想着操控皇帝了。”

    经过大起大落的叶向高,已经明白朱由校并不是他们能够掌控的。东林党本身就是一个文官利益集团,手上是没有军权的。如果碰上傻乎乎一点的皇帝,还能通过洗脑的方式对皇权进行操纵。可当今天子朱由校,仁义道德忽悠不了他,就死盯着利益。

    居住在北京的方从哲,看到当前皇帝搞军事集权,算是彻底安心在家养老了。沈潅拜访他的时候,方从哲悠闲的坐在院子晒太阳,一边喝着茶,对沈潅说道:“如今天子的施政如此高明,手上又有了将近十六万大军,大明无忧诶,老夫也不用操心什么国家大事了,在家安度晚年即可。”

    “天子确实是圣明之君,不仅了解民间疾苦,还懂得如何解决。特别是擅长发展商业,如今北直隶商业繁荣,民生已经不成问题。”沈潅也不由感慨道,接着一脸担忧的说道:“只是最近天子在大肆厉兵秣马,恐怕是要下决心要在辽东和建奴大干一场了,就怕到时候财政撑不住啊!”

    “皇帝又干什么了?”方从哲问道。

    “皇帝要买马,而且是要大批战马,而且亲口说了,最好是有两三万匹,只要能买到,银子都无所谓。这银子,估计经不起这么折腾。”沈潅有些肉疼的说道,战马的价格实在不菲啊!两三万匹战马,这要是买起来,起码要一二百万两。接下来扩编骑兵,又是一大笔钱。

    “皇帝的性格还是很谨慎的,否则不会等到手上掌控了兵权之后再进行大举改革。既然皇帝这么做了,那么你就不用担心银子。”方从哲淡定的说道,朱由校自从登基以来,还是做出不少‘出格’的举动的,现在已经让人不感到吃惊了。

    朱由校确实是要买马,在组建了‘最高统帅部’之后,立即让参谋部前去乌思藏(西藏)、地面(新疆叶尔羌汗国),以及蒙古诸部购买战马。

    此时大明的外交环境还是不错的,西藏经常进贡,尽管是为了能低价采购茶叶。而叶尔羌汗国方面,也与大明通商。蒙古诸部尽管还是时不时的南下劫掠,但官方关系还过的去,此时蒙古人也遭到了野猪皮的威胁,还没有被野猪皮狼狈为奸,共同南下劫掠。

    朝廷缺乏战马,一是正进贡太过频繁,使得西藏等地区能通过进贡的方式换取茶叶,从而不愿意接收朝廷的茶马贸易定价。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民间走私贸易,使得明王朝对这些少数民族的不对等贸易地位被打破。

    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他们肯卖战马就行,大不了多花点银子。大明什么都不多,就是钱多。

    以前朝廷没钱,不代表此时朱由校没钱。

    而且大明实在缺乏战马,捏着鼻子也要买。反正先买到战马再说,日后再把那些广袤的草原抢过来。

    没有骑兵,想要攻占那些草原,显然有点痴人说梦。

    ps:第二更到!晚上应该还有一章

第191章:出使蒙古() 
“皇上,真的要买两三万匹战马?”孙传庭有些为难的对朱由校说道:“要是一下买那么多,价格方面估计不便宜。”

    “只要价格不超过100两一匹,我们都是可以接受的。”朱由校非常淡定的说道,孙传庭说道:“那军费?”

    “财政预算不是还抛出了800万做为预留军费?先用这笔钱顶上。另外北直隶食盐外销各省,今年也能增加上千万元的预算,这些银元都可以作为军费。”朱由校说道。

    “一千八百万元的军费,倒是足够再组建三万骑兵。只是这成本,实在太高。”孙传庭还是一脸肉痛。

    真要是价格不低于100两都买,那估计这三万骑兵组建下来,起码得花出去四百万元,其中还要包括组建骑兵的成本,人吃马嚼,再加上军饷、装备,成本之高,确实让人肉疼。

    朱由校也有些肉疼,但是明军没有骑兵,对付野猪皮还是不保险。

    “爱卿啊!我们来算笔账。只要我们组建了三万骑兵,加上当前辽东的一万骑兵,以及腾骧骑兵师的三千骑兵,就能拥有四万三千名骑兵了。有了这支部队,我们反攻辽东就十拿九稳了。到时候就能抢回来大批的土地,最重要的是,辽东现在没有多少汉人了,我们可以建立新的体系。到时候只需要随便经营一番,就能获得强大的国力。”朱由校说道。

    “可万一……”孙传庭连忙住嘴,他想说,万一失败了呢?朱由校何尝听不出来,说道:“万一失败了也不要紧,我们用源源不断的兵力,耗都能耗死建奴。统帅部不是已经决定成立皇家军校了吗?只要再过两年,我们就能培养出大批各级军官,只要这些军官还在,我们的军队就是源源不断的。”

    孙传庭被彻底说服了,因为他看到了皇帝的决心。

    经过将近两年的‘卧薪尝胆’。朱由校手上终于是有一些本钱了,还能坐视通古斯野猪皮肆虐东北?

    以大明的国力,只要朝廷有钱,再有一支像样点的军队。随便都能耗死通古斯野猪皮。最让朱由校无法忍受的是,此时明王朝的资源太少了。

    实际上不是资源少,而是人口多。加上贫富差距大,大量的资源被权贵、商人、地主所掌握。

    如果能把辽东抢回来,就能获得‘海量‘的资源。

    朱由校决定备战。孙传庭也只能执行到底。

    战马,买买买!

    明代时期,中国的外部环境相比宋代的咄咄逼人相比,是好了许多。宋代之所以被群狼环饲,主要是唐代的少数民族政策造成的,把那些少数民族给养肥了,一个个贪婪成性,野蛮不堪。

    明代周边的游牧民族,大多都已经是安生过日子的节奏,很少再去想着牧马中原了。这主要是因为蒙古人横扫亚欧。屠杀了很多民族。元代蒙古人在中国接触到了汉文化,野蛮习气减少了很多,蒙古人被赶回草原的时候,一开始甚至不懂如何放牧,当然后来又会了。

    再又一个就是,火器的发展。

    明成祖朱棣用火炮加骑兵的战术,把蒙古人打得溃不成军,使得农耕文明在与游牧民族的正面交战中处于上风。外加明王朝的‘高筑墙’政策,缺乏攻城能力的蒙古人,只能彻底的望墙兴叹。

    于是乎。大家都安生过日子咯!

    既然没有那么多的军事冲突,明王朝和蒙古人的军事素养,都在不断的倒退。

    如果没有明王朝内部发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疯狂挖国家墙角。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以及资本主义的妥协本性,根本不可能让满清捡了便宜。

    在这种大家都安心过日子的环境下,通古斯野猪皮从蛮荒一般的通古斯一路跑到了大明,以野蛮的本性,吸收了大明的文化,加上李成梁养寇自重。才出现了这么一群穷凶极恶的强盗团伙。

    说白了,都是内部的。

    这么多的爆发,实际上也暴露出了,此时明王朝的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败坏了。人们不信礼法了,变得自私自利。

    经过一番改革的北直隶,已经初步缓解了阶级矛盾。这个时候,朱由校是时候抽出手来对付野猪皮了。

    除了辽东野猪皮不对付,蒙古、叶尔羌、西藏和大明的关系都还比较缓和,购买战马显然不是什么问题,就是价钱高低的区别。

    在朱由校不计血本的投入下,购买战马的决定就落实了下去。

    统帅部立即派遣使者,和蒙古贵族、叶尔羌汗国,以及西藏的喇嘛直接谈生意。

    大明是如今世界上衣食荟萃之地,蒙古贵和叶尔羌汗国、西藏的喇嘛们,你们想要享受什么东西东西?只要开出条件,在物质上给予满足,大明只要战马。

    一匹战马要多少绫罗绸缎,还是要多少铁锅、茶叶、香料,又或者要多少大明各地的优良特产?

    反正这次出使的大明使者,带上大量能够用于享受的玩意,说白了就是奢侈品,给那土鳖国贵族们送了一点样品过去,然后就以这些东西作为交易物品,和他们谈战马的购买事宜。

    这次朱由校派遣使者出使,还是很快收到了效果。蒙古的林丹汗此前与明王朝就属于‘盟友’,说是盟友,实际上更像是明王朝出银子雇佣蒙古人作战,蒙古人嘴上是信誓旦旦,实际上根本靠不住,一是没决心,二是战斗力比较渣。

    历史上的广宁之败,巡抚王化贞敢兴冲冲的去进攻野猪皮,实际上就坚信了蒙古人所谓的‘40万大军’会支援明军,结果变成了一场‘小学生花式越塔’一般的战争。两个小学生相互壮胆,结果被对面双杀。广宁之败后明王朝为了安抚蒙古人的损失,还花了上百万两白银。

    朱由校穿越后,广宁之败没有发生。因为朱由校把孙承宗派到辽东,所以广宁之败已经不可能发生。

    蒙古人和大明,因为有了野猪皮这个共同的敌人,当前关系还是不错的。深层次的,蒙古人实际上是贪图大明的银子。

    蒙古人很缺钱,这是显而易见的。明王朝曾经悬赏4000两白银,就把蒙古人拉进了辽东战场,虽然兵力不多,但却让蒙古人与野猪皮逐步交恶。。

    ps: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