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到,甚至击毙。

    反而举报私盐活动,成了回报率比较高的行为。

    那些私盐贩子,甚至可能别内部人员出卖。举报同伙不仅可以拿钱。还能免罪。这让私盐活动,简直就无法进行下去了。他们不仅要防备路人的举报,还要防备内部可能会出现内鬼。

    在这场打击之中,前前后后被抓了将近三千人,被击毙的私盐贩子,达到两千余人。在这样的惨烈打击之下,天津私盐几乎为之禁绝。

    很快内阁又出台了《北直隶食盐法案》,彻底将盐引淘汰出北直隶。该法案规定,北直隶食盐市场,盐引制度正式出局。食盐将由官营为主。由官府将食盐运至各州县,城镇之内禁止民营。农村市场,允许民营批发零售

    不管城镇还是农村,市场价一律文。分销批发价。则是文。最低批发量,为一千斤。

    这意味着,一个村庄如果能一次性购买一千斤食盐,就能享有批发价。或者说,十几个村庄联合购买,也能享有这样的价格。

    但城镇之内。则一律都是文的售价。

    农村就简单了,有人分销零售的话,同样也是文的售价。但如果没有,各个农村可以联合购买食盐。

    同时《北直隶食盐法案》还规定了食盐的纯度,纯度必须达到%,并严禁零售过程中掺杂泥沙。

    零售价格,一律文,高于文就是犯法。

    碰上违反《食盐法案》的,同样可以举报。这样的举报,同样也有奖励。而官盐的销售,一律与地方官府分离,由皇家盐业公司全权负责。

    在《食盐法案》出台之前,皇家盐业公司的食盐销售,已经在北直隶的各个城镇全面铺开。

    盐引模式下的官盐,已经正式退出了城镇市场,只能农村生存。

    如今盐引都被淘汰出局,私盐同样也被基本淘汰出局。剩下的,只有皇家盐业公司的官盐。城镇直销,农村批发销售。农村市场的文钱的差价,是给商贩还是农民,看他们自己运作,有较高的自主性。

    北直隶万人口,都被纳入了盐税征收范畴。皇家盐业公司经过一番计算,得出结论是,每年北直隶食盐销售额,将会达到万元左右。这显然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据了,这仅仅是一个省。

    而官盐价格,却是下降了很多。文的价格,可谓是非常便宜了。比之前的官盐价格,起码下降了一倍以上。

    也正是价格的下降,让私盐贩运失去了那么高的暴利。走私的风险又大大增加,一旦被抓到,成本实在太过高昂,实在犯不着再去贩卖私盐了。

    一番打击手段下来,简直是立竿见影。

    被逮捕的那些私盐贩子们,很快都被朱由校亲自分配到了各个矿洞、工地,当免费劳动力去了。

    如今的北直隶,普通工人每个月元的收入。这三千多人,每个月不仅能创造劳动价值,还能省下4元的支出,实在是一个极为划算的买卖。

    “日后那些罪犯,除了穷凶极恶,会极大危害社会的。其他的就不要问斩了,全部贬为官奴做苦力去吧!”朱由校对厂卫吩咐了一番,按照以前的律法,贩卖私盐是要被砍头的,这次抓到的一个没砍。

    砍了之后太血腥,又浪费劳动力价值。

    留着做苦力,一年下来也能多压榨出五六万元的价值。如果人数多了,那就更可观了。在这个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代,总有大量的脏活累活,交给这些劳改犯去做显然非常不错。

    “皇上,我们已经把这些私盐贩子的幕后东家给审问出来了,这些人的东家,有的是在职官员,有的是勋贵,更多的则是商人。其中天津商人通州商人都不少。”田尔耕对朱由校禀报道,然后询问道:“是否可以把这些人都抓了?”

    “抓,一个都不要放过。”朱由校手上有大批军队,腰杆子自然硬起来了。此时的北直隶,基本上是随便他怎么搞的节奏了。如果说以前还要掂量掂量,现在还怕个毛线啊!抓住把柄,把他们往死里干就行了。(。)

    。。。

第174章:白莲教造反() 
此时的东厂和锦衣卫,对于那些官员和商人来说,简直就是催命符。随着朱由校的下令,厂卫再度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抓获活动。

    这次抓获行动,让那些参与到私盐生意的商人、权贵们几乎毫无准备。

    几乎是一夜之家,锦衣卫和东厂,一共抓捕了三十多个大小商人,二十多名权贵。长期在长芦盐场周边从事私盐活动的商人权贵,几乎被一网打尽。

    抓捕的同时,宅子、产业都被稀疏查封,简直是大难临头。所有被抓获的商人和权贵,全都面如死灰,被东厂和锦衣卫抓紧劳改局一顿严刑拷打,纷纷招供认罪。

    对于此次严打私盐,《大明日报》没有任何的报道,主要是不想太过惊动其他省份的私盐利益团伙。

    此时几乎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不管皇帝在北直隶怎么搞,但皇帝不越界,其他省份的商人也就继续观望。

    舆论上的抨击自然是有的,北直隶盐商全军覆没,私盐商人和权贵被悉数抓捕和查抄,很快就传到了江南地区。江南地区对朱由校的抨击活动,再次形成了一个热潮。

    皇帝贪得无厌、与民争利。还有什么大肆挥霍,穷奢极欲。各种传言,各种版本,在江南地区广为流传。

    与之相反,北直隶地区的风评就完全不同了。

    经过一番建设工程的开工,大笔银子砸下。以及朱由校完善北直隶的各种社会基本保障,加上反腐行动,让北直隶的百姓对朱由校产生了热烈的拥戴。同时北直隶也有大批厂卫的市井‘水军’,这些市井水军,平日里都在有意无意的宣传皇帝的各种英明神武。并驳斥各种市井谣言。

    南北的对立,是明末的一个重大问题。这和南方士族、财阀形成高度自治有关,双方因为发展的不均衡。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需求。但是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差不多都是水深火热。只是说南方百姓。饿不死罢了。但同样也是富者阡陌连绵,贫者无立锥之地。

    相比之下,南方的贫富差距更加恐怖。北方因为商业资本没有南方那么发达,普通百姓反倒是还有一定的立锥之地。

    整个大明的老百姓,都等着朱由校去拯救。

    这次查抄了不少通州商人,以及天津商人,也对北直隶的商人产生了极为严重的震慑,一时间有点人心惶惶。

    北直隶的商人。发现他们好像根本没有‘人权’,皇帝想抓就抓,毫无安全感。一些北直隶商人在这次抓捕行动过后,纷纷向南迁徙,从此不在北直隶定居。

    田尔耕很快把这个现象报告给了朱由校。

    “通州商会,还有天津商会,此次抓捕过后,剩下的商人去之大半,有的举家前往扬州,有的举家前往南直隶。还到处宣扬。再不走早晚要掉脑袋。”田尔耕报告道。

    “他们爱走就走吧!地球又不是离了他们就不转了。”朱由校毫不在意的说道,田尔耕迟疑道:“但是这些商人迁移之后,带走了很多银子。”

    “这倒是个问题。”朱由校不由思考起来。这种现象相当于是财富外流。如果说一个国家的财富,就如同一个装满水的水桶。一旦商人大量抽逃资本,就相当于财富外流,水桶漏水了。

    这些抽逃的商人,就是那种没有国界的商人,是永远都靠不住的。

    田尔耕虽然不太明白具体理论,但也有略微的意识。

    “既然他们要抽逃,那他们就别想再染指北直隶市场,马上把他们淘汰出局。”朱由校当即决定道。

    很快朱由校就行动了起来。又颁布了几条政令,对税务局的税率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这次改革。就是划分本省企业,与外省企业。从而在税收上进行区别对待。

    首先是拉高外省企业在北直隶的税率,拉高15到30个百分点。本省企业,则享有更优惠的税率,但同时又出台了各种资本抽逃清算政策。

    就如同后世的美国佬那样,资本要想从美国抽逃,先清算一遍。要想走可以,先让你脱层皮。

    北直隶的清算政策,则没有定得像美国佬那么严格,但资金抽逃出去,也要被收取20%的税率。

    这样的清算,必须配合银行。

    因为银子在银行,人家抽逃资金的时候才能捏得住。但当前没有纸币,银行还是捏不住的。

    反正政策先出台了,金圆券、银圆券之类的东西,可以后面再搞。

    这个政策很快就出台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暂时来说,意义并不是太大的政策。但是规定了,北直隶本省企业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户籍,二是是否在北直隶定居。

    那些举家迁徙出去的商人,不少也是注册了企业的。这些企业,很快就被打上了‘外企’的标签,被征收更高的税率,竞争力上马上逊色北直隶本省企业一大截。

    与此同时,民政局也对籍贯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所有外省商人要想在北直隶成立企业,必须缴纳2000块银元办理北直隶‘暂住证’。

    北直隶市场逐渐繁荣,有商人外迁,却有更多的商人削减了脑子要挤进来。2000块银元,类似后世100万元的农产品购买力。

    北直隶,正式成为国中之国。

    暂住证对商人来说,就是进入北直隶掘金的‘入场券’,但仅仅只是一个入场券。类似于美国佬后世的绿卡制度,其他国家的商人要到美国去经商,先交个几百万美元再说,还要创造出多少就业岗位。

    民政局为此成立了一个‘移民办’,专门对籍贯申请进行审核。移民北直隶需要门槛,只是针对商人。

    申请北直隶籍贯的大明百姓,只要不是经商的,都可以免费通过。这些普通群体,如果要经商的话。经营资产不超过1000元。享有相同税率。但要想把生意做大,超过1000元,税务局就会把这些人的企业划入外企进行收税。同时追缴2000元的‘入场费’,如果取得籍贯已经超过5年。则不再需要缴纳这2000元。如今在北直隶经商都要进行登记、注册,民政局的档案放在那,想蒙混过关几乎是没门。

    但是这些外省企业,要想享受本省企业一样的税率,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和皇家资本合资了,成为皇家财团的一部分,这个时候才能享有本省企业的优惠税率。

    相当于外部资本想要进入北直隶经商,就只能交更高的税。除非是融入皇家财团,成为红顶商人。

    如果南方商人大规模涌入北直隶经商,资本实在太过恐怖,皇家财团此时正处于孵化阶段,这样的孵化过程不仅仅是皇家资本在发展,那些受皇家资本扶持、合股的民资商人,与皇家资本构成了皇家财团。

    一个资本财团的孵化期,是最为脆弱的阶段,必须有国家机器提供保护伞。

    这个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是用来清算那些抽逃的商人。一方面又是防止北直隶市场遭到外来资本的冲击。

    如今的皇家财团,已经是初步编织出来了。但北直隶这一个省的地盘,却还没有彻底消化。还处于一个囫囵圈下的阶段。

    皇家财团暂时还在孵化期,消化能力还不强,要想将整个北直隶消化掉,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当财团将地盘消化完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