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也完全不在意,反而是等着看笑话,期待着皇帝会练出一支什么样的乌合之众。

    另一边,朱由校经过精心筹备的银行,也在天启元年二月初正式开业运营。

第018章:大明皇家银行() 
二月初的北京城,冰雪逐渐开始融化,春季已经来临。

    对于北京城的百姓来说,北京城里出现了一个新奇的东西,那就是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上,出现了四家‘大明皇家银行’。

    开业当天,不少老百姓新奇的进去看了几眼,马上得知可以把钱存进‘大明皇家银行’里面,每年有10%的利率。同时还可以在银行借贷,只要有抵押就能贷款,每年的贷款利率为15%。

    同时一两银子就可开户,开户无需成本。

    这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这样的银行简直从来就没见过的。那些山西票号尽管方便,但是把钱存在山西票号里是面,不仅没有利息,而且人家还是要收取费用的。

    把闲钱存进银行,存一年的有5%的利息,存三年有7%的利率,存五年则能得到10%的利率,这让很多老百姓都十分动心,然而并没有发生争相存钱的现象。

    很多老百姓还是有疑虑,要是银子存进去拿不出来怎么办?

    天下都是皇帝的,万一皇帝说这些钱也是他的,那不是倒了血霉了吗?所以很多老百姓开始观望起来。

    不过还是有人尝试着将钱存进银行,结果……结果也就是那样,想用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出。只是取钱超过100两,需要提前两天进行预约。

    朱由校在大明皇家银行开业当天没有去军营,而是来到街头观察。人是进去了不少,可是存钱却不是那么多。

    得知老百姓的顾虑,朱由校当场郁闷了,原本还以为皇家信誉会让老百姓很放心的把钱存进银行,没想成反倒成了一些老百姓所顾虑的问题。

    “李进忠,你让人到银行去挂个牌子,在上面写个‘君无戏言’。”朱由校郁闷之余,只能开动脑筋,随即灵机一动,马上对李进忠吩咐道。

    “是,皇上。”李进忠一躬身,连忙前去安排。

    当这个牌子挂出来之后,银行生意顿时来了个大爆发。许多老百姓终于是有了勇气,纷纷将钱存入大明皇家银行。

    每年10%的利息啊!这对很多老百姓来说是极大的吸引力。如果存个10两银子进去,那么每年就能多出1两银子。

    如果是存个100两银子进银行,每年就有10两银子的利息,相当于是不用干活就能得到一笔足够维持生活的经济来源。

    话说这10%的利息确实比较高,为了把民间闲散资金聚拢起来,朱由校也是没办法才开出这么高的利息。

    银行与储户,同样存在一种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关系。当银行不普及的时候,银行要吸引人们把资金存进银行,就必须开出较高的利息。这个时候就是储户方面占优势,而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已经离不开银行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银行占优势,国家可以不断的降薪,甚至把利息降低到几乎没有的程度。

    朱由校也想开出零点几的利息,但那样根本无法吸引储户。

    10%的年利率虽然高,但相比可以赚取的投资回报来说,还是完全可以支撑的。毕竟皇帝拥有很多官方权力,10%的盈利都赚不到,那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为了吸引储户,大明皇家银行还向老百姓发放存钱盒,老百姓平时可以将碎银、铜钱攒下来,然后拿到银行开户存款。

    至于其他业务,暂时还没有。

    相比银票互相通用的山西票号,刚刚成立的大明皇家银行更像是后世的担保公司,存钱之后开个户头,和后世担保公司打个条子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大明皇家银行毕竟是银行制度,只要规模扩大了,各种业务都会陆续完善。加上存款可以拿到利息,拥有钱庄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京城内四家大明皇家银行开业后,头一天就吸纳了83万两存款。加上朱由校出100万两本金,已经有了183万的资本。

    第二天,吸引存款顿时暴增到了320万两,很多勋贵、商人纷纷把钱存入大明皇家银行吃利息。

    大明皇家银行的行长叫杨瑞国,层是山西票号的掌柜,被皇家高价挖来,在组建银行的时候,与朱由校进行了很多经营理念上的交流,是个精明能干的人才。

    吸纳了存款,自然要进行放贷。

    放贷方面杨瑞国和皇帝商定的条件是必须抵押,从而严格控制风险。大明皇家银行作为皇室开办的银行,要是出现大量死账而倒闭,那名声可就臭大街了。

    所以大明皇家银行向民间发放贷款的时候,抵押资产的评估执行非常严格。一栋值100两银子的宅子,抵押给大明皇家银行,也只能贷款到60两白银。换不起贷款,抵押资产就由银行没收。

    民间放贷并非主力,主力还是自身投资。

    曹金玉那边的粮行也已经开办起来了,在京畿地区,利用皇店的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个销售渠道。

    不过这个粮行并非是打皇家名号,依旧是以民资商人的身份进行经营。与此同时,朱由校以买马有功的理由,下旨允许曹金玉参与各州县折粮买卖,并需优先卖给曹金玉。

    东林党人得知这道圣旨后,倒也没有多想。只以为曹金玉是因为买马有功,才得到了这个特权。所以东林党并未反对,毕竟一个小商人,就算是能够优先购买官府折粮,范围也不可能太大,毕竟财力有限嘛!

    只是东林党不知道的是,曹金玉的粮食生意是有皇帝占股的,资金方面随着大明皇家银行的成立,更是毫无后顾之忧。

    朱由校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已经基本成功了。拿到圣谕的曹金玉,今年北方夏收的时候,就可以在各州县购买折粮。

    不过投资农业是朱由校早就计划好的项目,孙承宗当初就指出,北方水利年久失修,加上天灾不断导致土地大量抛荒。

    既然有大量荒地,而且北方还有很多流民。

    那么投资农业显然是有利可图的,而且皇庄是不用交税的,地租方面皇家可以制定。北方的粮食价格较高,但是北方经济并不发达,这意味着北方是处于一种缺粮的状态,粮食生产出来是不愁销路的。

    日后要发展工业,也是离不开农业的。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人们得吃饱肚子才能搞工业。最重要的是,投资农业还可以安民,这是稳定北方的关键所在。

    朱由校打定主意,立即分别召见曹金玉、孙承宗等人,询问屯田事宜。

第019章:三成佃租() 
“启禀皇上,民间佃租,一般都在四成,有些甚至高达五成。若是发展屯田,皇上可招募流民,只需给他们一口饭吃,就可以进行屯垦。等土地屯垦出来了,牛、耕具、种子皆可以借贷的方式发给流民。进而不仅有佃租之利,耕牛等方面的本钱也可陆续收回。”曹金玉觐见后,对朱由校建议道,“而最大的开支,主要还是水利修缮,北方之所以抛荒严重,便是水利年久失修,水患、旱灾、蝗灾频发所致。”

    “若是我皇家组织屯垦,这佃租几成合适?”朱由校又问道。

    “四成、五成皆可,若是一户流民给地30亩,北方小麦亩产1石左右,夏收之时便有30石小麦。若是五成佃租,还有15石可自用,基本上也能吃饱饭。”曹金玉说道,朱由校皱眉问道:“那衣着呢?流民过冬什么的也要有棉衣的。”

    “省一省也就有了。”曹金玉说道。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朱由校点了点头,曹金玉的建议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不过剥削力度有点大。

    但是国家又缺乏财政,如果才能做到又能赚到钱,又能让农民日子好过一些,这是一个平衡问题,必须得仔细想想。

    “臣告退。”曹金玉退了下去,不一会孙承宗也来了。朱由校招呼着孙承宗坐下,然后询问屯田之事。

    “皇上若要屯田,必先修缮水利,所需财政支撑较大。”孙承宗说道。

    “老师,资金方面朕已经有了,不过是银行揽储的民间闲散资金。投入屯垦之中,必须有所盈利,否则银行就要倒闭。”朱由校说道,孙承宗连忙问道:“这银行如今揽储了多少银子?”

    “将近五百万。”朱由校说道,“而且仅是京城一地,银行接下来还会向京畿各地扩张,到时候揽储金额就会更多了。”

    “500万?也就是说,一年就要50万的利息?”孙承宗吃惊不已,根本没想到皇帝成立的银行吸纳了如此庞大的资金。

    “是啊!所以朕要赶紧找项目投资。而屯田可以安民产粮,所以朕想要在北方进行屯垦。”朱由校说道,孙承宗不太放心银行的隐患,询问了一番银行的运作方式。

    “银行利率尽管达到10%,但就算是亏损一些,拆东墙补西墙还是可以维持。同时银行日后可以发行‘银圆券’来替代白银,铸币利润丰厚。只要投资不出问题,银行是不太可能倒闭的,唯一就怕有人制造谣言,导致储户挤兑。”朱由校说道:“现在能够投资的项目也多,加上是以皇家出面经营,利息是绝对能够赚到的。”

    孙承宗听完银行运作方式,脑子思考了一番,不由拍称赞手道:“皇上真乃圣天子,这银行绝对是国家利器。有了钱,北方水利失修之患便可解决了。”

    “只是朕对屯田之事,一时不知该如何下手。”朱由校对孙承宗说道。

    “皇上无序担忧,只要有银子,屯田还是很简单的。”孙承宗说道,“皇上所虑,不过是投资回报和安民之间的尺度难以把控。”

    “请老师赐教。”朱由校连忙问道。

    “安民之核心,重在稳定。佃租方面皇上定为五成皆问题不大,如果一般年景,农民皆可生存,重点在于农民受灾、伤病之时交不起佃租的时候,如何保障农民不再抛荒。例如遭灾、伤病之时,可免除佃租。实在还不起银行借贷,也可免除农民债务,让其能够安心耕种。”孙承宗说道。

    “那如何核定受灾、伤病呢?”朱由校问道。

    “皇上可以推行保甲制,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保甲制不仅可以防匪盗,受灾、伤病也可以由甲长上报保长,再由保长上报管理机构,重点在于管理之人必须廉洁。”

    “至于水利,可重金招募擅水利之人,再招募流民进行施工。”孙承宗说道,“如今北方流民、荒地众多,条件皆已具备。另外京营不堪一战的士卒众多,也可整顿京营,进行军屯,亦可获利。”

    “好。”朱由校顿时豁然开朗,对孙承宗说道:“屯垦一事,还请老师帮朕主持,他人朕不放心。”

    “臣遵旨。”孙承宗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在北方重振农业,这是关乎国家财政的问题,孙承宗也不放心皇帝把屯垦交给其他官员主持。尽管这次屯垦,将以皇庄的名义进行,但在东林党把持朝政的背景下,绕过朝廷行政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皇庄还有个好处就是,土地不会被权贵侵占,而军屯往往会被权贵据为己有。

    朱由校直接给了孙承宗300万两启动资金,银行的钱尽管可以用来投资,不过还是得留有银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