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伊宏平不理解的说,他觉得自己都能进林业车队,赵卫东的父亲还是县领导,给自己的小孩子安排一个工作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干嘛要把小孩子送到农村去当农民,当农民多苦啊,象自己当驾驶员多好,职业好,什么人碰到都是师傅长、师傅短的,工资又高,外快还不少,运木头的时候随便买一付床板带到外面卖,都可以兼十几块钱,一个月带几次就能多兼一个月的工资,如果胆子大还能赚得更多,他觉得这些人真傻,有权力都不懂得用。

    “小伊,我老爸认为越是艰苦的环境,就越能煅练人,所以就让我来下乡插队当农民,我也愿意接受艰苦的煅练。”赵卫东兴致勃勃的说。

    “真是搞不懂你们。”伊宏平不解的说着。

    ……

    从县城到周坑才五十多公里的路程,由于路又小、路况比较差因此行车速度也就比较慢,当然县至县公路、县至公社公路都有专门养路段养护,路况相对比较好,而公社至大队的路,特别是不通客车的福桥公社到周坑的路更是差,基本算是拖拉机路,主要是被拖拉机走坏的,拖拉机爬坡非常会损坏道路,还有下雨的流水冲刷对道路的破坏,又没有专门的养路队伍,路况之差是可以想象的。

    赵卫东一路上都在提心吊胆,特别是最后的一段路更让他担惊受怕,还好伊宏平是林业车队的驾驶员,这个路对于走贯路况极端恶劣的林区便道的伊宏平来说就是不算什么了,经过二个多小时的行车,十分顺利到达赵卫东此行的目的地周坑大队,快到进村路口,赵卫东就对伊宏平说:

    “小伊,就在进村路口停吧,我自己走进去就行了。”

    “小赵,还是我给你送进去吧,你还要拿那么多的东西,对我车来说就是转转方向盘的事。”伊宏平热情的说道。

    “小伊,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虽然这一段路对你来说不算什么,我是担心,你到村子里调头不方便,因为村子里的路比较小。”赵卫东推辞说。

    “小赵,你就不要再推辞了,难得我们这么讲得来,如果没有事情,我都想在你这里玩一天呢。”伊宏平坚决的说。

    “好吧,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行,那就辛苦你了。”

    看到伊宏平如此客气,赵卫东知道没有办法再继续推辞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力气很大,那点行礼跟本没有问题,他是认为自己是干部子弟,力气有限,搬着那一堆的行李肯定够呛,因此坚决要把赵卫东送到村子里。

    车子一直开到大队部,赵卫东就在这里下车,将行李都搬了下来,正好前面有一个三叉路口,很方便货车调头,伊宏平就把车子开车前面调头,回到大队部他又走下车来跟赵卫东握着手道别说:

    “小赵,我要去拉木头了,以后回城去找我玩。”

    “小伊,今天非常感谢你,有机会我会去找你玩的。再见。”赵卫东真诚的说。

    “小赵,再见。”伊宏平说完就开着车子走了。

    赵卫东拿起行李来在站着,因为时间又不早,是先到大队部把手续办理一下,还是先到姑姑家安顿,正在犹豫着,大队部出来一个人,赵卫东马上认出来了,他是大队的支部书记,但他很明显不认很自己,他走到赵卫东的面前问道:

    “你是赵卫东吗?”

    “是的,我是。你就是江书记吧?”赵卫东问道。

    “你认识我?”江甫良好奇的问道。

    “我是猜的,我听我爸爸说这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姓江,我看你象书记。”赵卫东也只能这么回答,总不能说自己早就认识他吧。

    “欢迎你到周坑大队插队落户。走,到大队部去。等一下你把手续给我,我给你安排。”

    江甫良一边说着一边提起行李热情的说道,赵卫东收把剩下的几件东西拿起来一起走到大队部里面去,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老式大会场,四周都是农村最为多见土墙,跟社员土房子不同的是墙上多了石灰粉刷过,由于日月的侵蚀,已经有不少的地方石灰层掉了,露出里面的土墙,墙上还有一些标语。

    大门上面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只是在雨打日晒之下,红星上的油漆已经掉了一大半,只有一部分留着,让人知道这是一个红色的五角星,走到大门内,会场的两边用木板隔了两排房间,楼下两边各有五间房,是大队相关人员的办公的办公室,楼上两边各有十间房,这个会场可以开大会,也可以放电影。

    他们一起来到书记办公室,两个人坐了来后,江甫良说:

    “小赵,我们大队不是公社的知青点,没有专门的住房,没有食堂,没有电灯,你在这边生活条件会比较差,你要有思想准备,到今天为止我们大队只有你一个下乡知青,现在我们大队楼上有一些空房间,我给你安排一个房间,你就住在大队吧,只是吃饭问题不好解决,我们大队是有个食堂,平常都没有开伙食,只有上面有领导下来或是大队开会的时候才开伙食,你看怎么办?”

    “江书记,你也不要为难了,我有一个姑姑就在这里,我就在她家吃饭好了。”赵卫东回答道。

    “嗯,这样也好,吃住总算都解决了,关于下生产队的问题,我看这样,就下到第七生产队吧,我们全大队就属这个生产队的分红高,十个工分七毛钱,最低的是九队十个工分只有三毛钱,你看怎么样?”江甫良在征求赵卫东的意见。

    赵卫东听了江甫良的话感触颇深,前世让自己到第七生产队自己就到七队,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真正面对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时代的基层干部还是很纯朴、很善良的的,江甫良的安排是带着关心城里来的知青,尽量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自己还记得前世自己曾领到过七块多钱的分红,对于江甫良的善意,赵卫东回应道:

    “江书记,谢谢你的照顾,我会好好劳动的。”

    “小赵,那这样,我就带你去楼上的房间,先安顿好再说。”

    “行,先住下来。”

    赵卫东拿起行李,江甫良也帮助拿了两件行李,两人就一起到右边楼上去了,走到第六间,江甫良停下来掏出房门钥匙打开了房门说:

    “小赵,你就住这个房间,你就先安顿一下,如果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房间钥匙给你。”说着就从一串钥匙中把那把钥匙解了下来,交给赵卫东,他就走了。

    走进房间,赵卫东认真观察了房间,非常简单,一张旧课桌,一张老式木架床,床上铺着稻草垫,这个已经是老古董了,估计农村也早没有了,这种草垫是一把一把的稻草用草绳绑住,比床铺略长,长出的部分卷起来就是一条软硬适中的枕头,而且保暖性还挺好,成为这个时代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赵卫东把带来的草席铺上,然后挂上蚊帐,被子放上去就行了,很简单快捷的就将下乡插队的家安好了。

第0121章 到姑姑家() 
离开大队部,赵卫东就象识途老马一样走着前生走过的路,村内的巷子都是用石头铺成的路,到了村外就是泥巴路了,姑姑的家就在大片的山茶树下,是最靠山上的一栋房子,这是一座比较新的土房子。( )

    一到大门口就看到农村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谷棚,是放上面晒稻谷用的,因为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养猪养鸡,放在地上是无法放心晒谷子的,还有专用的谷垫,是用竹编的,平常卷起来放在屋内,晒稻谷的时把它放到谷棚上晒稻谷,走进大门赵卫东就看着姑姑和表嫂正在外厅摘着空心菜,赵卫东就大声叫道:

    “姑姑,你好。”

    “你就是国钧的大儿子赵卫东?”

    赵水姫有点疑惑的问道,她在十年前回老家山头娘家看母亲的时候,有看见过赵卫东几次,当时弟弟、弟媳的工作很忙,就把赵卫东送到母亲家,她也是在那里见到,以后赵卫东开始上学后就没有见过了,没有想到才十年,他应该才十六岁吧,十六岁还是个孩子,怎么长这么大了,又高又壮,完全就是一个大人,变化太大了,如果没有之前赵卫东叫声姑姑,自己都认不出来。

    “姑姑,是啊,我是赵卫东,我爸爸让我代他向你问好。”赵卫东高兴的说道。

    “是就好,是就好,你爸爸、妈妈身体都好吧?”赵水姫关心的问。

    “姑姑,我爸爸、妈妈身体都得好。”赵卫东回答说。

    “好就好,你的行李呢?在那里,我们一起去拿。”赵水姫关心的问。

    “姑姑,行李我已经放在大队部,我就住在大队部,吃饭就到你这里来吃。”赵卫东说。

    “干嘛要住到大队去,就住到家里来。去,去把行李搬回来,自己姑姑家在这里,还要住到外面,你是不是怕姑姑这里没有你住的地方?”赵水姫生气的说道。

    “没有,没有,姑姑,是大队书记给安排的,他说我们大队没有知青点没有专门的住房,大队部刚好有房间,让我就住那里,反正到你这里也不远,其实住那里都一样。”赵卫东解释说。

    “好了,这一次就这样了,以后如果再见外我会生气的。来,快进来坐,过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赵水姫原谅的说。

    赵卫东向前走了几步对朱巧月说:“大嫂,我来这里下乡插队给你添麻烦了。”

    “不麻烦,多一个人只是多添双筷子的事,你坐,我进去煮菜去了。”说完朱巧月拿起摘好的空心菜回厨房。

    赵卫东在外厅跟姑姑聊着,他突然想到来到姑姑家都忘记带礼物来,于是赵卫东拿出一百元钱说道:

    “姑姑,我来之前想给你买些东西,又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也就没有买,现在就把钱给你,你自己去买一些喜欢吃的东西。”说完就把钱放到姑姑的手上。

    赵水姫看赵卫东拿出这么多的钱给她买东西吃,她真是大吃一惊,这还是一个小孩子,那来这么多的钱,自己所有的积蓄也就是几十块钱,这是留着的救命钱,她从来不敢动,现在每家每户一年分红,人口多劳力少的基本上没有分红,有些还要欠款,劳力多的一年最多是几十块钱,上百块钱的都非常罕见。

    现在赚钱有多难,自己是很清楚的,那些供销社的售货员,每个月二、三十块钱,就很有钱了,估计没有几个人有上百块以上的存款,国钧两夫妻十几二十年,才两个孩子,负担不重,是能存上几百元就不错了,孩子大了将来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怎么能拿这么多钱来给自己买东西吃,怎么能这样乱花钱,赵水姫态度坚决的说:

    “卫东,这个钱我不能收,我是你的姑姑,你到了周坑来,这里就是你的家,虽然没有好东西吃,但粗茶淡饭还是有的,把钱拿回去,跟你爸爸讲,钱来得很不容易,不能这样乱花,听到没有。( )”

    看到姑姑严肃表情和责备的口气,赵卫东心里感到特别的温暖,亲情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姑姑家的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属于人口多劳力少的家庭,大儿子已经分家出去了,她现在跟小儿子住在一起,现在一家七口人,算二个劳力,表哥算一个正劳力,姑丈和表嫂各算半个劳力,一年到头只能换来全家的口粮,前世由于自己年龄小,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今生再来肯定是要解决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