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林羽之穿越日常-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羽之、蔡冒都看着谭宗,不过现在谭宗确也是个睁眼瞎,因为他的印象里是不认识此人的,看到别人这么客气,自己却不知道是谁,也是有点尴尬了。

    这人看谭宗的样子是并不认识自己的,忙解释道“小的孙奇,是西宁侯府大姑奶奶夫婿家六弟的管事,管着我们家六老爷的几个铺子,过年下的时候,小的随我们家六老爷去过府上,见过五少爷,当时人也杂乱,五少爷不认识小的也是有的。这个奇文书局是我们六老爷办起来的,五少爷再看看还缺点什么?”

    在这个“士农工商”的时代,士族大家其实是看不起商人的,尤其是少年书生,死读了几本书,便感觉弄明白了圣人之言,按照朝廷,也就是统治阶级给画出的一二三四五六的道道走,尤其不愿与商人为伍。

    谭宗算是偏向于此想法之人,虽然与侯府有亲戚关系,但这管事却是一幅商人的市侩嘴脸,他并不欲多说,只道“我们三人已购得所需,并无所缺,我们还有事,就此告辞”,这话其实已是很有些生硬了。

    听到谭宗的话,孙奇做为一个老管事,已知谭五少爷的心思,也不多言其它,只道“送五少爷,二位公子!”

    在林羽之看来,孙奇这个人是很圆滑世故的,这种人好也不好,端看什么人,怎么看,怎么用,用人之道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是非曲直。是以走在最后的林羽之问道“孙管事,你这书局除了售书,可还刊印书籍?”

    孙奇不明这个公子是何意,但还是据实以答“回这位少爷,这书局有一个专门的印刷工坊,我们这里有很多书籍皆是自己印刷,书籍纸张优良,印刷清晰,是以书局才能得读书人赏光选购”。

    林羽之得到答复,不做停留地走了出去,跟上蔡冒、谭宗二人。

    三人走走停停,购买到所需的文房用品,坐上马车回转。

    上了马车坐定,蔡冒又拿起小几上的点心递给林羽之“先吃点两口点心吧,忙了这半日了”,林羽之确实有些饿了,拿了一块吃,也拿了一块“仲明也吃一块,也是饿了,这糕点越发觉得美味了!”,蔡冒也并不推辞,接了慢慢吃着。

    林羽之递一块给谭宗,只看谭宗拿着一新得的玲珑翡翠玉簪发呆,叹了口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林羽之道“谭师兄用一块点心吧!”

第六十章 诗词捉刀() 
谭宗接了点心吃了一口,对林羽之道“羽之,你就帮帮我吧,如我能得偿所愿,必不忘羽之相助之情!”

    又道“你也知我现年已17,今科如能中举,家中父母恐怕就要议我的婚事,我非家中嫡长,亲事上能放松些,不必非是高门贵女,且方师长又和家父有旧,是以我依然可以和父母据理力争,促成此事。但若小师妹不愿,我岂能强迫于她,若勉强成就此事,也难成佳偶,此乃我最担心的结果。是以我还想再尝试一次,如若不成也只能叹我二人无缘了!”

    林羽之拍拍谭宗,再叹道“我只勉力一试,成或不成却未可知,你也须知姻缘天定,更有一句俗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试过了结果如何也不至徒留遗憾。”,只听林羽之吟道:

    一张机,晓塘六月荷花期,沾惹多少含情露。芙蓉如面,此心谁系,对镜理青丝。

    二张机,池旁绿柳漫飞枝,随风扬去花千絮。魂飘万里,知共谁依,春尽闻吹笛。

    三张机,一行白鹭向南栖,红云漫天争霞蔚。丝箩遥寄,平添旧忆,郁郁就新词。

    四张机,碧水深处游锦鲤,却向人边波澜起。花间一掷,也盼人知,凭谁道心痴。

    五张机,千朵万朵花满蹊,人在花中同花睡。落红铺地,轻牵锦丝,纤纤素手织。

    六张机,青峰翠岭伴云织,涧中流银成飞瀑。少年意气,钟离子期,山水皆入诗。

    七张机,浅扮红妆凝暇思,织云素手牵花钿。浮生一梦,终无云梯,香残却有期。

    八张机,鸳鸯织就清水溪,交首相共泣残红。细波层纹,曾同花戏,怎肯断相依。

    九张机,素手挑针白罗衣,且将泣红织绣里。锦上添花,缠绵落日,相思传丝绮。

    谭宗越听越欣喜,面上已全是喜色,待听完全部,只余感慨!道“羽之诗才造诣已然当世难得,也就是你能如此低调,但羽之有此才华却也该多做些诗给大家赏鉴,互进互勉才是,多给后世留下佳作珍品也是功德一件!羽之此作文辞意趣优美,辞藻华美超逸,感情含蓄中又带着令人旖旎的幻想,此一组诗词极好,且方师妹也确实喜欢此类优美动人的诗词,此次必有望打动她”。

    接着道“羽之回书院后立刻写了给我,现已有午正了,找个地方吃饭,我请客,我们三人多喝几杯!”

    林羽之应道“回去就抄与你,只我们抓紧吃了午饭回书院,饮酒就不必了。”

    蔡冒接话道“也抄录一份给我!”

    林羽之那有不应的,只嘱咐道“不过话要先讲明,此事天知地知我们三人知,不可再对他人提及,免得传的不好了坏了事!如有人问起也只道是谭兄所作便罢了!”

    蔡冒、谭宗也都是明白人,只林羽之一提深以为然,点头认可。

    三人说笑着回到书院附近,找了个普通酒楼吃了午饭,三人才回书院。

第六十一章 缺银子啊缺银子() 
林羽之三人返回书院,都自觉今日事办的很圆满,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目标。林羽之自认圆满是今日解决了粮种事,另捡取种地小厮一枚,另一是齐文书局刘奇此人可用,因林羽之已想到了一个文雅又能赚钱的办法,就是印书销售。只要是好书就会有人看,有人买,自己在我大起点混迹这么多年岂是白混的,自己其实就属于剁手党一族,看到好的作品必然全程订阅,看到好的章节桥段那更是少不了各种打赏各种推荐,且打赏完就想剁手,呜呼哉!所以好书都是不缺读者和支持者的。

    林羽之现阶段是比较缺银子的,按预计木工作坊处需要投入200多两银子,购买院子和木工用工具,如果场地不合适还要在修建生产场地,又是一笔花费;购买200亩田地需要400两左右的银子,这又是一笔钱。不过这两项措施实施之后,赵三处的人手基本上就都可以用上了,木工作坊和田庄都是需要大批人手的。木工作坊林羽之是想着安排赵三来代为管理的,他在拉拢人和服众上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待木工作坊场地定好后,林羽之会见见赵三。至于两处田庄,一处交给刘全管理,一处再由赵三举荐一人管理,二人能有个相互比较和竞争的机制。

    两种粮食种子各有500斤,玉米一亩地需种子4斤,这500斤能够100多亩地用,小麦每亩用种子30斤,这些种子只够种17亩左右的地种。现在就是等牛壮找好地,买了地广,根据节气今年还是可以种玉米的,玉米秋收了再种植冬小麦。

    玉米两处庄子每处种一半吧,余下的田地再种上本地种子,小麦就只能先在一个庄子上种,这样看收成,最后都会有一个比较,效果会更直观,让人有更深的感受。

    这1000斤粮种种下去的话,没有大的天灾人祸,依照系统空间出品,必是精品,粮种质量有保证,小麦保守估计每亩地收成400斤的话,17亩地就是6800斤的收成。玉米每亩地保守估计,收成为700斤的话,就是7万斤的收成。

    就是这样的成绩拿给当今皇上看的话,那真的是一项非常大的政绩,自己到时再力争让林家参与后面的粮种种植开发,这样林家也会复兴有望,争取让父亲林之孝能够以此调任户部,如此重要的工作既便皇上安排心腹之人负责,但林父官职再升一升,那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了。

    自己又能据此申请调到南方水稻种植为主的县府执政,自己就能接着对水稻进行培育改进,达到水稻增收的目的。每一项能改善民生的事情,都是林羽之需要去做的。

    这些第一批种植出来的粮食,势必也会继续作为粮种进行培育,是没有办法出售,给自己增收的,所以林羽之还是缺银子!缺银子啊缺银子!

第六十二章 浅谈名著() 
林羽之当务之急还是在银子上,必须未雨绸缪,不然如果有其他需要花费的,银子不够了自己也会很被动。

    相信凡是识字的读书人,其实对四书五经这种枯燥的教科书式的内容,学的时间久了总是会感觉很乏味,更何况还有许多志不在科举的人,及一些大家公子、纨绔子弟、读书读不好的一部分人,都更喜欢读一些杂书,间或读一些趣味性的文章。更何况在古代,娱乐项目实在是太少,呼朋唤友喝个花酒、听个戏唱个曲儿、睡个名妓,就算是最大的趣味性活动了,书籍的种类和丰富度更是贫乏,小说类更是没有多少出色的作品,时下流行的小说也多是一些落魄书生写的一些才子佳人的故事,没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人们的普遍思维都是在固定的框架内,及至更深的说,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没有,所以这时候如果有科幻类、奇幻类、仙侠类等超越性充满想象力的文章,势必能引起广泛的热度。林羽之认为在任何时代,好的故事都是有卖点的,只要能吸引人的眼球,情节足够精彩,就不怕没有读者,也就不怕自己的书卖不出去!

    林羽之有大起点穿越系统的帮助,能够更加轻易的得到很多非常著名的小说、文集、各类杂书等,比如我大起点大神之作《斗破苍穹》、《斗罗大陆》、《凡人修仙传》、《莽荒纪》等等,在古代修改推广我大神的神作,想想就很带感,运作的好的话这将是林羽之攒钱的一个捷径。为了丰富我古代人民群众的阅读生活,只能牺牲下大神作品在古代的版权了!

    现在林羽之是需要一部作品先试水的,林羽之准备先从保守些的古代经典作品四大名著中先选择。林羽之对比分析如下:

    第一个pass的是《红楼梦》:这是一部关于很多女人的悲剧的小说,在我大天朝有市场,但自己到古代后,知道在古代女人读书好的真心是少,家族教的、读的也都是“女四书”分别为《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这也是古代统治者进行女子教育的专门用书,旨在阐发儒家所宣扬的“三从”、“四德”的妇道。《红楼梦》这类作品你送给她们,估计也是如《红楼梦》中所说的那样归到《西厢记》这类禁书里,敢看的都会很少。更何况它是一本主角反科举、反正统、不尊儒家文化思想的著作。只要想想此书一出,那就有点公然对抗正统科举教育了,很可能会立马就被打入反动思想阵营里,轻则坐牢,重则抄家灭族都不是不可能的!古代文字狱体现在现代的只是只言片语,但只有真实的生活在这里,在这样一个封建阶级统治下,言论自由全无之下,胆敢逆正统而上,绝对会让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二个pass的不用说,必然是《水浒传》:如果你是个光棍,无家可归,四处漂泊,你或许可以试试,大不了也上个梁山,或者山寨做个师爷,如果不想的话,最好也别尝试写,这就是一本教人重情义,不行就对抗朝廷造反的书啊!大家看过你的书,套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