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靠山吃山-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旦夕,朝中这些人还在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真真是不知所谓!”

    秦文昌叹气道:“这几年朝中党派相争激烈,圣上也是不胜其扰,奈何两派势力盘根错节,为保朝廷稳定,一直放任至今,之前处置了郑国公,圣上本就心存歉疚,如今郑国公一家不计前嫌,率兵出征,为国为民可谓劳心劳力,谁承想这些人竟敢不顾大局,执意要求处置前方大将,也算的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好在忙也不会忙太久,等新的礼部尚书上任便好了。”

    安如宝点头,又问道:“前方战事如何?”

    秦文昌道:“郑国公率兵于两日前到达靖州,蛮族也已在离城五十里处扎营,听说蛮族频频挑衅,郑国公却是高挂免战牌,按兵不动,两军现呈对峙之势。”

    安如宝略一思索,赞道:“郑国公高招,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蛮族刚拿下凉州,势如破竹,士气正隆,此时与他们正面相争讨不到便宜,郑国公按兵不动,几日下去,蛮族士气必降,到那时,胜算便会多上两分。”

    安承佑对兵法所知不多,听完眼睛一亮,道:“如此一来,击退蛮族岂不是指日可待?!”

    安如宝却摇摇头,道:“哪有那么简单,这一次听闻蛮族出动了二十万兵马,郑国公所帅不过十万,以一敌二,兵力悬殊,郑国公面临的可是一场硬仗啊。”说完,见安承佑和秦文昌面带沉重,又劝慰道:“话虽如此,郑国公非等闲之辈,当年兵力比之今日还要悬殊,不照样打的蛮族落花流水,这一次也必然能大获全胜。”

    秦文昌和安承佑这才面色稍霁。酒桌上到底不适宜谈论这般沉重的话题,之后三人便将话题转到别处,慢慢开怀起来,一顿饭算的上宾主尽欢。

    从秦文昌家回来后,安承佑又赶了几场宴请,便闭门谢客,因着他并未进入殿试之列,又惦念家人,与安如宝商量后,两人便打算尽快离开。是以第二日,两人在街上逛了半日,买了些吃食、布料等别处少见的物事,留作送给亲朋礼物,又用了两日同秦文昌及相识举子一一道了别,便开始收拾行囊。

    到了临行这一日,安如宝几人一大早便开始准备,用罢早饭,备了些路上吃的干粮,结了房钱,便驾着马车向城门而去。会试三年一次,赶考的举子不下万千,能够金榜题名的不过百余人,这几日,举子陆续离开临京城,街道上的马车行人众多,甚是拥挤,好容易到了城门处,前面也已排了长队,只得将马车停在队后,耐心等待。

    时近五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坐在马车车厢内,饶是穿着薄衫,手拿折扇猛扇,安如宝仍是出了一身热汗。正烦躁,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鸣锣声响,忙挑开车窗上的帘子,向后看去,只见一队身穿黄色甲胄的兵士迤逦而来,当先一人双手向前平身,托着一明黄色物事,快步走向城墙上专门开辟出的专贴告示的空白处,刷了浆糊,将那物事展开小心翼翼地贴在其上,就听有人喊道:“是皇榜!贴皇榜了!”

    那队人马贴好皇榜便行离开,只留下两名兵士站在皇榜两旁守卫。左右闲来无事,便有不少人走至那皇榜前去看,安如宝也甚是好奇,本想也下车走走,谁知安承佑比他动作还要快,已跳下车,向皇榜跑去。

    安承佑去的时间并不长,回来后便径自上了安如宝的马车。安如宝看他脸色不是太好,先递了一杯茶过去,方问道:“皇榜上说了甚么?”

    安承佑一口气将茶水喝干,歇歇气,方沉着脸道:“皇榜说,圣上近日龙体欠安,殿试不能如期举行,暂推后至秋日……”

    安如宝了然道:“看来前方战事不妙啊。”安承佑也道:“我也是这么想,而且,想到这一点的不止你我两人……”正说着,车外已是议论四起,细听忧心前方战事者果然不在少数。

    二人对视一眼,神色都凝重起来。

    来时因距离考期尚远,马车行走的并不快,离家两月有余,此次回去,便是几个护卫也都是归心似箭,马车赶得飞快,好在他们还知道如今世道不太平,要不怕是晚上都要赶路了,即便如此,还是比去时少用了两日的时间便到了安平镇。

    安平镇大门处已是人山人海,较之上一次两人同时中举还要夸张。安承佑此时虽还不是官身,但有功名在,前途自是不可限量,便是县令大人都亲临安平镇,为安承佑接风。

    安承佑的家人也在,他们不敢越过县令大人,落后一步,站在他的身后,不少人认识他们,都上前来道喜,安富民笑的欣慰,安井乐则是满脸的得意,不过他们对安承佑的感情是一样,在看到安承佑的那一刹那,都红了眼眶。

    安如宝在安承佑之后下了车,看着安承佑与县令大人见了礼,又被家人抱着哭了一场,后又与在场所有人道了谢,被簇拥着进了镇内

    自始至终,都没几个人看安如宝一眼。安如宝并不在意,等人走的差不多了,便坐上马车,直奔青山村。

第100章() 
进村时正值黄昏。

    地里的冬麦已然收割,稻谷刚刚下种,下田回来的村民正陆陆续续回村,安轩家的马车大多都认识,知道是安如宝回来了,有关系不错的上前问个好,更多的则是躲躲闪闪,毕竟村里两个进京赶考的,一个成了进士老爷,一个却名落孙山,怕是不知怎么窝囊颓废呢,何苦找不自在。安如宝倒是半点儿不在意,有人说话便回上两句,看到熟人便打个招呼,仿佛没看到村民们的尴尬一般,惹得听到消息赶出来看热闹的夫郎们啧啧不已。

    有人抻着脑袋,将信将疑地嘀咕道:“这安举人不是没考上么,怎的还这般高兴,该不是报喜的报错了吧?”另一人道:“来报喜的可是镇上衙门里的人,手里拿的红纸上可写着名字呢,哪里会送错,要我说,别看他笑的欢,心里不定怎么样呢。”

    与安如宝家有龌龊的,则幸灾乐祸地道:“以为这官老爷是谁想考就能考的上的呢,要看有没有那个命,看人家安富民家的承佑,小时候算命的便说是当官的命格,可不就考上了,我看这安轩家的安举人是没那个命喽……”

    有看不过的白那人一眼,道:“没那个命也比你强不是,人家好歹是个举人老爷,你呢,扁担到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呢,笑话人家,你就省省吧……”

    这些议论,安如宝自然是听不到了。

    马车一路行过,很快到了自家门前,亲朋好友早已等在那里,除去自家人,方伯一家、安华楚离以及安凌安仁等亲近的人家都来了,便是不怎么露面的曲佑也抱着孩子站在人后,虽说这排场较之安承佑的差距甚远,却让安如宝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待马车在门口停下,安如宝下了车,未等站稳便被围了起来。几月未见,秦风当即便红了眼眶,先就拉着自家爷儿上下打量一番,道:“瘦了,瘦了,路上可是受苦了。”安轩则拍了拍安如宝的肩,其他人也不多说甚么,只问了身体可好,路上可辛苦之类,安如宝不厌其烦地一一答了,目光在人群中一转,便落在了自家夫郎身上,宋初也正直直的看着他,两人目光交错,里面全是思念。

    随着年龄渐长,安如玉这两年的性子稳了不少,并未似小时一般吵嚷着往前扑,抿着嘴站在一旁发笑,宋亦站在他旁边,已有几分俊雅的脸上也带了几分喜意。

    另一厢,方齐和邢小虎见了邢山也甚是激动,邢山使劲抱了抱自家夫郎和小爷儿,一家三口相聚又哭又笑的自不必细说。

    秦风哭了一阵,方收住了泪,道:“看我,都糊涂了,都站在门口干甚么,赶紧进屋吧。”安如宝也笑着道:“屋里说。”和着安华、方建成与邢山一起,先把马车里的东西都搬进了院,又卸了马车,方才跟着众人进了后院的堂屋。

    进了屋,安如宝先把在京城给大家的买的礼物都拿了出来,挨个送了,又大致说了说路上的情形,一别数月,虽未细说却也不是简单一两句便能说完,还是安如宝肚子的轰鸣声,方将众人的思绪拉回。家里已预备好了饭菜,秦风和方齐带着几个哥儿去厨房张罗,很快饭菜便摆上了桌。

    饭菜很是丰盛,大家说说笑笑,一顿饭直吃了一个时辰,方才散了。等其余人都离开,只剩下家人在旁,安如宝方收了笑容,对着曲佑道:“哥么,大哥的事想必你已知晓,他走那日我去送了他,他临行前让我跟你说,定要等他回来。”说罢又自怀中拿出一封信来,递给曲佑道:“这是大哥托我转交给哥么的信。”

    曲佑颤着手接过信,看到上面苍劲的字迹,眼圈便红了。郑期安坐在他的怀里,一岁多的孩子还不太懂事,伸着小手在曲佑的脸上抹,边道:“阿么,不哭。”曲佑抱着他亲了亲,对着安如宝笑道:“多谢如宝你为我们这般尽心,认了你这个兄弟是我们的福气。”

    安如宝忙道:“哥么跟我客气甚么,这本是我该做的。”曲佑摇摇头道:“非是我跟你客气,只是有些感慨罢了,当初郑家风光之时,多少人巴结讨好,称兄道弟的不再少数,结果一朝败落,便无人问津,走路都要绕着走,生怕沾了晦气,若非有你和是非这样的好兄弟,我和期安如何能够过上这安稳日子,君宇又如何能够安心的上阵杀敌,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你们所做的比雪中送炭更要难得百倍。”

    秦风在一旁道:“他们既是兄弟,自该是守望相助,你也别多想,安心住着,等他日君宇凯旋,你们一家人便能团聚了。”

    曲佑明白安如宝所做的并非一句感激便能抵偿,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平复下来说了几句话,到底是惦着看信,未及便告了辞,抱着孩子匆匆走了。

    闹得晚了,安如玉和宋亦坐在一旁,已是哈气连天,秦风照顾着他们去睡了,屋中只剩下安轩夫夫,安如宝以及宋初,安轩方道:“如宝,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以后机会还多的是,你若想考再考便是,何况咱家也并不在这些。”本以为自家爷儿多少会有些失落,谁知却是半点儿看不出,这些话安轩已斟酌良久,还是说了出来。

    秦风也道:“你阿爹说的对,读书人读书为的是明事理知礼仪,其他的不必太过执着。”

    从京城回来这一路,安如宝经过反复思索,心中早有打算,不过他并不急着和阿爹阿么说,听了阿爹阿么的话,唯有点头称是。

    安轩和秦风点到即止,想着自家爷儿赶了十几日的路怕是累了,便早早的让他回去休息。安如宝等的便是这句话,忙不迭的与阿爹阿么告了辞,便拉着宋初回了西院。

    一进屋,安如宝便搂着自家夫郎亲了又亲,把人亲的气喘吁吁方才停了,被推着去了屏风后,里面浴桶里已备了水,宋初又去灶间提了热水来,倒进桶里。

    安如宝则脱去身上的衣物,稍稍冲了冲,便坐进了浴桶内,他这一路赶得急,身上疲乏的很,被热水一浸,懒洋洋的不愿多动,只等着宋初拿着布巾尽心尽力的给他擦洗干净,又给他洗了头,换了几次热水,直泡的皮都有些发皱了,方起身穿好衣服,进了卧室。

    宋初等他走了,自己也匆匆洗了澡,把东西收拾干净,也回了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