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砼帝国-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若禹呵呵笑道:“你知道的,我哪里有什么关系?不过,这次我本来就是来挖人才的,当然像谢师兄这样的高级人才,我是想挖却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来?不过东新啊,我可是对你知根知底的,你这小子成天就没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我还怕你到了咱们混凝土技术研发中心给我帮倒忙呢!”

    李东新有些不乐意了,他哼了一声道:“若禹,小看人了是不?你问问谢师兄,我工作卖力不卖力?”

    谢自力这时才微笑道:“不错,东新他到咱们建科院来这半年多,表现还算不错!而且又很讲义气,我倒是觉得他将来肯定会比我有前途!”

第八十六章 师兄的困扰() 
李东新呵呵笑道:“谢师兄,你说得太客气了!谁不知道你是咱们院里的青年杰出人才呀!要不然若禹怎么会让我把你拉出来呢!这次若禹可是在挖咱们建科院的墙角,就是不知道他用什么来打动咱们的谢师兄。”

    李若禹呵呵笑道:“谢师兄真是咱们这些师弟的榜样!我听说你在建筑工程检测特别是建材检测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另外对混凝土也有深厚的造诣,我看过谢师兄的论文,其中有一篇发表在《混凝土》杂志的论文《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试验方法探析》写得很是不错呀!我看了之后深受启发!这篇论文结合国外对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试验方法研究成果,对我国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预防和试验检测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从这里面可以看出谢师兄在混凝土理论研究方面,确实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呀!”

    谢自力也被李若禹捧得有些不好意思,讷讷地道:“哎呀,若禹,你就不要给我戴高帽子了!我那就是胡乱写出来的。说起来,你那篇《大掺量粉煤灰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应用》论文,我也在认真读过了,这篇论文从粉煤灰应用对混凝土工程结构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好处来进行论述,掺用粉煤灰的混凝土,其耐久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对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起到的作用。这才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典范呢!跟你的论文比起来,我那篇就差远了。”

    李若禹心道,那篇论文倒是发表得快,连谢自力都看到了。

    李东新看了看两人,这简直就是互相拍马屁嘛,于是他大声道:“哎,我说你们两个,这马屁也拍得太明显了吧?我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考虑过我的感受没有?是不是你们两个是老乡,就把我这个沪海人撂一边了!”

    原来这个谢自力也是西南川省人,只不过他是省城的,而李若禹是荣州的,两个人的老家相距有三百公里远。不过对于在沪海工作的他们两个人来说,也算得上是老乡了,而且还是校友,又同是搞建筑的,可以说还真是难得。

    李若禹呵呵笑道:“行了吧,东新!谁不知道你是富二代,哪像我们这些穷二代,整天为生活发愁!”

    一听到为生活发愁,谢自力的脸上的兴奋表情就消失了,一股愁容就是傻子也看得出来。

    李东新倒是知道一些,于是便对李若禹道:“若禹啊,其实你要把谢师兄挖到你那里去,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得表示出足够的诚意才行呀!现在谢师兄正好有一件难办的事情,我想你肯定能够帮他解决,只要这事儿办成了,我想谢师兄肯定不好意思拒绝你的邀请。嘿嘿,我可是帮你出了主意喽,至于该怎么办,就看你的了。”

    李若禹惊讶地道:“哦?谢师兄遇到什么难事了?难不成我还真能帮他?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肯定二话不说就去办,东新你快说说看,到底是什么事儿!”

    李东新呶了呶嘴道:“嗯,这事儿还是让谢师兄自己来说吧!”

    谢自力不好意思地道:“东新,这怎么好拿出来说?你也太不够朋友了。我还是不说了。”

    李东新呵呵笑道:“师兄,这没有什么不好开口的啊!若禹可是你的师弟,也是我一个寝室的哥们!这事儿他能轻松帮你办成。你是不知道他现在可牛了,混凝土技术研发中心是什么级别,你也知道呀!他现在可是沪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领导面前的红人儿,帮你办那事儿,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你就说出来吧,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谢自力挠了挠头,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定说出来,虽然他是一个不喜欢求人办事的老实人,但是他也想明白了,李若禹既是老乡又是校友,现在他想把自己挖到混凝土技术研发中心去,这样就等于是等价交换吧,如果他真能帮自己办成这事儿,自己就去他那里,谢自力想道。

    “若禹,那我就说了,要是能办的话你就帮我,不能办的话就千万别勉强!”谢自力认真地道,“不瞒你说,其实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是受亲戚资助才上的。那时候我家里特别困难,不但我爸妈都因为重病不能工作,而且还要大笔的医疗费用,当时我几乎就准备不来沪海念大学的。在那个时候,是我一个表姑帮助了我们家,她一直在沪海做生意,算是一个比较富有的人吧,如果不是我表姑帮助我们家,我根本就不可能上大学,更加不可能分配到沪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成为一名吃国家粮的人。所以我一直对表姑一家都感恩,但是这份人情我却一直还不了,因为表姑她拿出来资助我们家的钱,累计起来只怕不下十万块,这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在建科院的工资一个月就是1000块钱左右,其中大部分都要拿回家去做药费和家里的各项开支。”

    谢自力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声音也变得哽咽起来,李若禹和李东新都看得出来,这个谢师兄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这更加让李若禹满意,他想一定要把这样的人才引进到混凝土技术研发中心,不过对于谢自力需要他帮的忙,李若禹却是很好奇,他不会是想要钱吧?李若禹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谢自力不可能会提这种要求。

    果然,谢自力很快就说出了需要李若禹办的事。

    谢自力抹了抹眼泪,继教道:“其实表面上看起来,我表姑她做的建筑行业生意,似乎很赚钱,但是我知道她也很不容易。你们可能知道,现在沪海做建筑工地活动板房的生意人也很多,竞争异常的激烈,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垫资,有时候工程完工一年两年都拿不回款。我表姑主要就是跟沪海一建和四建合作,但是现在沪海一建有一笔工程款六十多万,已经欠了我表姑三年多,她一直讨要都没有结果,现在她的生意也是难以为继,如果要不回这笔款,也许她就破产了。虽然我也想帮助她,但是你们也知道我就是一个小职工,根本有心无力。东新说,若禹你可以帮我这个忙,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我真的希望若禹你可以帮我!如果你能帮我表姑拿回那六十多万工程款,我二话不说就到你那里去,让我干什么都成!”

第八十七章 一诺千金() 
李若禹沉吟道:“这事儿我可以去帮你问问,但是我也不敢保证可以帮你表姑拿到那笔工程款。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一定会尽力帮你的。另外,我想请你再帮我介绍几名资深的建材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我想你们建科院应该可以找得到吧?”

    李东新大声道:“若禹,你真是不够意思啊!什么叫问问?这事你一定得帮师兄办成了!要不然咱们可没办法帮你找人!”

    谢自力连忙道:“东新,你别这么说!我知道这事情不好办!我表姑也有些关系,但是一个也没有办成。我这也是没有办法,若禹你能帮就帮吧,实在帮不了也没关系。我可以帮你介绍几位技术很不错的工程师。”

    李若禹高兴地道:“谢师兄,果真如此?好,你放心,你的事情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办!我想我们的刘书记和程局长,一定不会错过你这样优秀的人才,他们一定会鼎力支持,只要刘书记或者是程局长一过问,你这事情就好办多了。等我好消息吧!”

    谢自力点了点头道:“好,既然若禹你如此帮我,就算这事不成,我也到你那里去!我相信你不会亏待我们这些人是不是?”

    李若禹激动地道:“啊,谢师兄,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你放心,我相信你到了咱们的混凝土技术研发中心,一定会比在建科院更好!俗话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等你到了咱们混凝土技术研发中心,凭你的资历一定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职位!最关键的是,你的工资待遇会比现在高很多。不要看咱们混凝土技术研发中心的资深技术人员,基本工资只有1500元,但是我们的项目研发奖金,我想这个奖金的数量甚至有可能远远超过基本工资,当然前提是咱们得出成果!”

    李东新连忙道:“啊,这么好的待遇!若禹,你可得把我带上!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有这种好事你可不能忘了我!我想有你罩着,那日子应该更滋润吧!哈哈哈!”

    李若禹白了他一眼道:“东新,你就装吧!谁不知道你家财万贯!你老爸的存款只怕不下一百万吧!”

    李东新撇了撇嘴道:“那是我爸的,可不是我的!我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怎么能够总是依靠家里呢?”

    李若禹叹道:“现在做建筑业的,的确拖欠工程款比较严重!有好些个民营小企业就是被拖垮的。现在做建筑生意也不容易呀!工程款的拨付是工程建设各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工程承发包合同签订之后,工程款能否按时拨付到位,直接关系到材料采购、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等问题。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业主单位拖欠工程款现象比较普遍而严重。建筑工程中,建设单位不按合同或结算报告支付工程款,导致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而施工单位又拖欠分包商和供货商款项,就是我原来所在的沪海一建搅拌站,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只不过国企的资金要雄厚一些,所以倒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经营。师兄,像你表姑这样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业主单位没有付够工程款给沪海一建,所以才导致沪海一建也不付给足够的款项。”

    其实李若禹也知道,这种情况一直都是社会的顽疾,他所知道的有好多混凝土搅拌站都是因为资金回收不到位,导致破产倒闭。而施工企业也是这个环节中的重灾区。施工企业由于工程款被大量拖欠,造成企业沉重的垫资,不仅无法保证职工的工资、福利和各种保险金的足额上缴,造成企业骨干和技术人才大量流失,拖欠政府税收。一些企业为了维持生产经营,依靠贷款组织生产,背负沉重的贷款利息,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生产设备长期无能力更新,效益连年滑坡,影响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企业不按时偿还贷款,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又导致企业信誉严重受损,形成恶性循环。

    工程款拖欠的问题,在九十年代初是最为严重的。九十年代初,由于80年代后期经济过热,加之其他诸多原因,国家经济开始治理整顿,核心问题是清理三角债。所以,在这个时候,拖欠工程款是很普遍的现象。

    不过,谢自力的表姑那六十多万,对于沪海一建来说应该只是一个小数目。如果通过刘书记或是程局长,应该是很容易帮他要回去的。毕竟沪海一建只是沪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的下属单位。而且,六十多万的款也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