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砼帝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呢!只是你说的这种自动化搅拌楼,哪里又有的卖呢?”

    众人都是一脸期待地看着李若禹,是啊这种自动化搅拌楼那么好,但是却没有听说哪个国家有这种搅拌楼卖呢!

    李若禹笑了笑道:“刘书记,目前国外有没有这种微机控制的自动化搅拌楼卖,我不是太清楚。但是我们可以向国外的大型混凝土机械生产厂家提出这种需求,我相信以那些大型混凝土机械生产厂家的实力,是完全可以做出这种混凝土搅拌楼的。另外,我们也不必完全依赖国外,我们可以和我们国内的工程机械生产厂家以及诸如水木大学计算机所或是复明大学微电子学院这样的单位一起合作,搞出具有我们中国特色的自动化混凝土搅拌楼来。我相信将来我国混凝土机械的市场是非常大的,那些厂家不会看不到这里面的商机。”

    听到李若禹这样一说,刘大志和程南通都是猛的一拍大腿,李若禹的话可是让他们有一种醍醐灌顶或是茅塞顿开的感觉,是啊,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让中国的混凝土工程机械和预拌混凝土行业走在世界的前列,那他们就成了中国混凝土发展史上居功至伟的人了,也不枉他们担任沪海建筑工程管理局领导这么多年,甚至于,他们都在想,要是真的实现了李若禹所说的目标,那他们的官途就更加畅通了!在沪海建筑工程管理局多年,他们虽说把沪海建筑行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却是没有什么突破性的重大贡献,所以他们也无时不刻在想着要在有生之年,为沪海建筑行业甚至全国的建筑行业做出一点贡献,现在李若禹所说的自动化生产搅拌楼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吗?

    刘大志和程南通相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里看到了一种巨大的希望。刘大志大声道:“好,好,好!小李同志,你今天可是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看来我们的眼光还是太落后太陈旧了。我认为咱们都应该向小李同志学习,干我们建筑这一行,特别是混凝土这一行,就必须要像小李同志一样善于思考,要有创新的精神,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做得更好!我们不能看到现在我们的混凝土行业利润很高,就满足于现状,我们要看得更远,要及早地为我们的预拌混凝土行业谋划未来。”

    樊宝根也感觉脸上有光,毕竟李若禹是他的手下,能够得到刘书记的高度赞赏,他也深感于有荣焉。樊宝根拍了拍身边李若禹的肩膀,高兴地道:“若禹,今天你讲得太好了!你再说说,我们的搅拌楼还有哪些设备可以改进,也好让大家都开开眼界。”

    李若禹想了想道:“首先,咱们的骨料输送设备要改,目前这种拉铲式的设计是难以适应未来自动化生产搅拌楼的用料需求的。这种拉铲式上料机,上料的效率低,速度慢。所以我认为将来我们可以使用全程皮带式输送,比如说砂石船靠泊码头之后,使用抓斗将砂石直接放到一个小型料斗中,下面接皮带输送机,这样一直输送到我们的骨料存贮库里面进行贮存。然后,从骨料贮存库到搅拌楼骨料仓,既可以使用装载机上料,也可以在骨料库的下面设置一个地下隧道,同样使用皮带输送机,采用微机自动控制,将骨料定时补充到塔式搅拌楼最顶部的骨料仓,这个顶部的骨料仓每一个可以装两三百吨材料。后面一种方式生产效率会更高,因为骨料是定时补充,只要料位到了下限,就自动补料,也就是说顶部骨料仓里面随时都有两三百吨以上的骨料,然后计量时,骨料就直接从上面的骨料仓放到骨料称里面,这样不经过中间皮带输送的时间等待,大大节约了计量的时间。”

    李若禹的话一说完,所有人又是无比震惊,他们在想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的确现在的搅拌楼设计太落后,比如说骨料它都要经过计量,然后装入一个料斗,使用滑轨拉到搅拌机上方,这样的方式不但等待时间长,而且料斗又不能做得太大,一次就能装个两三吨,效率自然是差了很多。

    程南通哈哈大笑道:“小李同志,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样到的,但是我听了之后,感觉你的思路非常正确!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多学多想,才能够像小李同志这样,把所学到的知识都运用在实际当中,这就是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我们的建筑行业才能保持活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为我们国家的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今天到沪海一建搅拌站来,真是收获颇丰,我代表沪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感谢你,小李同志!希望你要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你这样的优秀青年人才,我们一定会大力重用的!”

    听到程南通的话,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李若禹马上就会一飞冲天呀!特别是周竞,现在他是真的感觉到了穷途末路,他不但没有压制住这个不一般的下属,还让自己在上级领导面前出尽洋相,他也知道自己的经理可能快当到头了,能不能保住这个铁饭碗都还不知道!现在他对李若禹的怨念就更加深了,如果不是李若禹,他一定会得到领导重用,甚至不断走向事业的高峰。可是现在,一切都完了。

第三十三章 五年发展计划() 
沪海建筑工程管理局的领导们很是满意,这次到沪海一建搅拌站来收获不小,特别是刘大志和程南通两人,听了李若禹关于自动化搅拌楼的设想后,他们顿时就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如果按照李若禹所说的,真的实现了国内混凝土搅拌站的自动化生产,那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而他们也将成为推动混凝土搅拌站发展的中坚人物,必然会得到上级领导重视。

    刘大志和程南通等人中午在沪海一建搅拌站安排的饭店简单的用过饭,便急匆匆地赶回去了。现在刘大志和程南通两个人都迫不急待地回去,要召集下属研究未来五年沪海混凝土搅拌站的规划和发展问题。如果抓住了这次机会,沪海混凝土行业就能在全国混凝土行业树立起来一个标杆,成为全国混凝土行业的领头羊。

    下午两点半,沪海市建筑工程管理局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场紧急会议,会议的主题自然就是关于沪海混凝土搅拌站未来五年发展计划。

    参加会议的除了书记刘大志,局长程南通,还有五名副局长,十名科长,二十几名副科长。虽然这只是关于沪海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问题,但是预拌混凝土也是关系到建筑行业全局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以说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所以沪海建筑工程管理局全体干部都来参加这个会议是很有必要的。

    会议开始后,主持会议的刘大志书记便沉声道:“同志们呐,今天我和程局长召集大家来,开这个紧急会议,是要研究一下我们沪海市建筑行业当中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搅拌站发展规划问题。今天我们到沪海一建搅拌站去视察了他们的工作,沪海一建搅拌站是我们沪海最早建成的混凝土搅拌站之一,也是我们沪海建筑业的骄傲。作为全国最早拥有混凝土搅拌站的城市之一,我们的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起步较早,1986年便开始成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从最早的沪海一建搅拌站这一家混凝土企业,发展到8家混凝土搅拌站。几年来,市建委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推广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力度,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量逐年大幅度递增,1991年已增加到40万立方米,在全国的建筑行业来说,都是领先的,行业总体发展状况较好。”

    说到这里,刘大志停了下来,扫视了会议室一周,然后用沉重的语气道:“但是,同志们呐,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还必须要看到我们和发达国家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差距!我们沪海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率仍然很低,不足百分之一,远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同时我们的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发展极不平衡,主城区预拌商品混凝土使用比例较高,而在区县还没有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我们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总体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质量控制水平较差。此外,思想观念、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与全面实施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战略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无论是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质量上讲,我们沪海预拌商品混凝土目前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也说明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听到刘大志这样一说,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来了兴致,他们虽然大部分不是主管建筑材料这块的,但是也知道混凝土搅拌站这个新鲜事物,现在听刘书记一说把预拌混凝土发展当成一种发展战略来看,便清楚了领导们对这一块的重视。

    刘大志看到众人都认真听他的讲话,便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同志们呐,发展好了预拌商品混凝土对我们整个建筑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相信了解预拌商品混凝土的同志已经很清楚,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成本,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施工速度,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也是有明显的提高。比如说我们以前起一层楼,需要用十几天时间,现在使用了预拌商品混凝土之后,只需要三五天便可以完成。如果全面使用预拌混凝土之后,对我们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现在国外的预拌混凝土使用量非常大,比如说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一年使用的预拌混凝土都达到了一亿多立方米。而在我们中国,同志们想想才多少?现在只有几个大城市在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一年下来的总量不超过120万立方米,比起国外来差距很大呀!所以,我们国家的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就要靠我们这些人去推动!今天到沪海一建搅拌站,我们都被一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同志好好的上了一课啊!我看还是请南通来讲一讲吧!”

    说完,刘大志便把目光投向了程南通。

    程南通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朗声道:“同志们,刚才刘书记讲的,对我们这些搞建筑工程管理的干部来说,既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也是一种鞭策我们努力向发达国家建筑行业水平看齐的动力。今天,我们到沪海一建搅拌站,就遇到了一位去年才从沪海复明大学毕业的年轻同志,他的名字叫李若禹。说来很惭愧,作为管理沪海市建筑工程的我们,对预拌商品混凝土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还不如一个刚刚工作半年的年轻同志。但是,他的话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沪海甚至全国建筑行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以及我们对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忽视。就拿混凝土搅拌站来说吧,现在我们的几家搅拌站,使用的都是八十年代德国生产的混凝土搅拌楼,我们本来以为这样的搅拌楼还算不错,但是一听了李若禹同志所说的自动化生产混凝土搅拌楼,顿时就明白了,我们现有的混凝土搅拌楼实在是太落后了。”

    看到众人都一丝不苟地听着,并且有的还在认真记录,程南通又继续道:“未来的混凝土搅拌楼,应该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它采用微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操作人员只需要在键盘上轻轻敲打几下,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生产出一车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