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宁采臣-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呵呵!”

    老板的话让书生有些尴尬,他当时确实是想这么问的,不过一想又不妥所以改了口,没想到老板自己说出来了。

    “呵呵,客观不用不好意思,这几天这样问我的人都好些了,客观并不是第一个?”

    老板很见聊,也很懂得说话,两句话直接缓解了书生的尴尬。

    “哦,那老板能给我说说晋国吗?”书生来了兴趣,对于晋国他确实有很大的兴趣,他可以确定,昔日梁国当政的时候这里绝对贫穷不堪,但是现在的晋国从他一路而来的所见所闻,简直与他印象中的是天然之别,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吃饱穿暖,这样的画面简直就是太平盛世,相比现在混乱的中原,现在的晋国简直就是天堂。

    “这当然是晋王陛下贤明了,没有晋王陛下,哪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啊,想当初,还是梁国的时候,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哦,吃不饱,穿不暖,不知多有多少人饿死,冻死了,还要小心瘟疫、山贼,那时候啊,能吃一顿饱饭就不错了,东岩郡你们知道吧,就是当初的黄巾起义的地方,当初就发生过大瘟疫,整个东岩郡都被感染,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呢,后来黄巾起义就兴起了,再然后,又是汉国来攻,又是朝廷妖怪作祟,哎,现在想想,能从那时候活下来,真的不容易哦。。。。”

    说到这里,老汉不由得唏嘘,不由得想到了那个时候,他也是从当初的梁国走过来,所以知道那个时候的艰难,可以说,在那个情况下,能活下,真的不容易。(。)

第六百七十六章:京城大学() 
♂,

    听到老汉的话,书生赞同的点了点头,没有经历过乱世的人永远不会体会到乱世的残酷,尤其是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能活下来真的是万幸,就说现在的中原等地,依旧是一副残酷的景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自己,若非家里有些势力,现在是不是活着还两说。

    “诶,老板,听你这么说,当初梁国的时候这里可不是这个样子,怎么几年时间,变化就这么大了。”

    这这时,旁边有人插口道,也是一个青年,一身蓝衫,看起来也是个读书人,听口音,并不是晋国人,也是外地来的。

    “那是当然,陛下贤明圣德,登基后励精图治,大刀阔斧颁布各个政策,给咱们老百姓分发土地,降低税收,还传授我们耕作的方法,当初可是第一年,咱们晋国就大变样,各地丰收,收成增长数倍,几乎所有人都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一些人家还有余粮,我敢说,就是我朝陛下登基的第一年秋收之后,我晋国上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就算是一些收成不好的地方,朝廷也会发放粮食物质补贴,帮忙解决温饱,到现在,我晋国上下就没听说过有人饿着冻着的!”

    老汉嘴角一扬,说到这,很是得意,那个蓝衫书生和青衣书生彼此对视一眼,有些难以置信。

    “老板,你这说的太夸张了吧?”

    蓝衫青年有些不相信道,旁边的青衫书生也有些不相信,这有些夸张,乱世之中,普通人能吃饱一顿都不容易了,跟是不知多少人饿死、冻死,但是按照老汉的说话,晋国建立的第一年秋收之后,就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解决了温饱,现在跟是人人吃饱穿暖,这几乎是他们难以想象的,别说乱世,就是其他的太平盛世,各地依旧有忍饥挨饿的人,能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吃饱穿暖就算得上盛世了。。。

    “夸张,老汉我骗你们干啥,不信你们去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问问,是不是这样,还有,你们不信的话也可以出城去那些地里看看,现在刚好春耕了,大伙都忙着耕地播种,不信你们也可以去问问,现在我晋国上下,哪家哪户被饿着、冻着过。。。哼哼”说到这里,老汉很是不屑的哼哼道:“陛下的贤明,又岂是其他人可比!”

    “我晋国自建国以来,在陛下的带领下日新月异,一天比一天好,温饱的问题早就不是我们晋国人的目标,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追求,成才!通过学习来让我们晋人成为人才,让我们习文学武,陛下说得好,解决温饱只不过是我们晋人最基础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每一个晋人都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人人如龙。。。。”

    “国人强,则国强,国人富,则国富,国人胜于一切则国胜于一切,我晋国之强大,不在于一人强大,而在于我晋国的每一个人强大,如此,我晋国人人如龙,自当不朽永昌,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哎呀,现在想想,想到当初邺都大学建立陛下说的这番话就是心里热血沸腾啊,可惜啊,我年纪大了。。。”

    “你们这些外人,是不知道陛下的好,要我说啊,天下一统,你们这些人应该偷着乐了,等到天下一统,陛下执政,好日子也就来了。”老汉继续道:“哼哼,你们要是不信,在我晋国多待一段时间,我敢保证,在我晋国待下来,你们就不想回去了,外面哪有我晋国好,还说什么我晋国关外之地,贫穷落后,一群井底之蛙,我晋国的好,岂是外人可以想象,一群饭都吃不饱的人还敢说我晋国落后。。。。。”

    青衫书生和蓝衫书生面面相窥,前面听着老汉的话是震惊,但是老汉后面的几句话就让他们心里不好了,有种淡淡的忧伤,感觉被鄙视了,更有种无地自容,因为事实确实如同老汉说的,当初他们来晋国的时候一直以为进过贫穷落后,但是来到这里才发现,相比之下,晋国的繁荣富裕已经甩了中原几条街,现在的中原依旧混乱,饿死人、冷死人那是常事,更不要说有时候还有各种动乱,但是你看看人家晋国,温饱早就解决了,现在人家的目标早就不是温饱了,相比之下,他们中原算什么,这一刻,蓝衫书生和青衫书生都不由得感到脸上有些发烫,尼玛,太丢人了啊。

    这一刻,他们对老汉的话已经没有多少怀疑,事实上,自进入晋国以来,他们所见的都是一副安居乐业的景象,就是一些经过的小村子,都是炊烟袅袅,小孩的欢声笑语不断,哪像中原地方,大半的村子早已荒凉,仔细一回想,也就知道老汉不可能说假话,而且对方也没必要。

    “哎呀,那些外地来的人还说我们晋国穷,也不看看自己,像是土包子一样。”

    老汉又忍不住感叹一句,这一下,蓝衫青年和青衫青年两个人都不好了,只感觉脸烧的厉害,偏偏又无从反驳。

    “啊,两位客官不要介意啊,我不是说你们啊!”

    感叹完,老板一下子回过神来,说外面来的人是土包子,这不连着眼前两位也吗进去了吗?

    “无妨,老板无心之失,先前也确实是我等井底之蛙了。”

    蓝衫青年没有说话,脸皮有些挂不住,脸色有些僵硬,倒是青衫青年开口一笑,显得大气,见此老板也是一笑,继续道!

    “我看两位都是读书人吧?”老板很健谈,继续道:“如果这样的话,两位倒不妨去京城大学看看,这可是我晋国最高学府,由陛下的老师纪原先生担任校长,纪原先生你们知道吧,那可是陛下的老师,德高望重,而且还是当世大儒,而且孔明先生、纪大人还有吕将军、赵将军等好多朝廷重臣都会有空去里面讲课呢。。。。”

    “哦,老板这么一说,我倒是要去看一看了。。。”

    听老板这么一说,青衫青年和蓝衫青年来了兴趣,私塾他们知道,但是晋国的学校,他们却是没还没有见过,更不要说京城大学,晋国最高学府,甚至还是大儒担任校长,就是晋国朝廷的重要人物都会在里面讲课。。。。。

    青衫书生和蓝衫书生心里都不由得火热起来,身为古代的读书人,哪有不求学好文的,更不要说京城大学这样的存在,纪原担任校长,这可是一尊大儒,对他们而言,简直高不可攀,而且诸葛亮更是如雷贯耳,通天博学士,当世大儒,更是巨头强者,更不要说还有赵云、吕布等武道神通的强者在里面讲课,这样的地方,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对文人、武者还是修士而言都是圣地,只要得到这些强者的随意指点,都是宝贵的财富。

    匆匆吃完,青衣书生和蓝衣书生向老板问了路直接向着京城大学而起。

    “这就是京城大学吗?”

    半个多小时后,青衫书生和蓝衫书生来到目的地——京城大学!

    大气!雄浑!高雅!

    这是京城大学给人的第一影响,哪怕仅仅看到校门。

    这也是先前的邺都大学,不过也是重建起来的,而且根据邺都改名京城,昔日的邺都大学也改名成了京城大学,两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人满为患,因为像他们这种从外地而来慕名来这里的人很多,而且恰恰京城大学刚刚建立没多久,以前的学生也赶了回来,事实上,京城大学还没有开学,这一届的招生都还没有开始,一切都要推迟懂三月一号祭天大典之后,不过即使如此,以前的老生也回来了,因为学校刚建,很多人都回来熟悉环境。(。)

第六百七十七章:求学圣地() 
♂,

    晋国最高学府,对于晋国而言,但凡有志之士无不以进入京城大学为荣,不论是文人还是武者,因为京城大学不仅仅是一所学府,进入其中也代表进入了晋国朝堂,考进京城大学的一刻就已经先施工后朝廷俸禄,毕业之后直接受到朝廷册封,文人为官,武者为将,对于一些普通人而言,京城大学也是他们的天路!

    京城新建,京城大学也是新建起来,而且因为很快接近京城大学的新一届招生了,等到三月一日祭天大典过后,京城大学的新一届大一招生也即将展开,所以,虽然只是刚刚建立起来,但是临近开学,这里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是晋国本国的刚刚毕业的中学学子前来参加京城大学的科考,当然,这段时间随着祭天大典临近,晋国之外各地的人也来了不少,慕名前来参观京城大学的晋国之外的人也不在少数!

    “京城大学,京城大学,今年科考之后,我一定要成为京城大学的学生。”

    京城大学的校门口,一个灰色儒衫打扮的青年书生看着京城大学的校门眼神炽热道。

    “哈哈,那兄台可要加油了,每年参加京城大学科考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少说也有**十万,甚至上百万也说不准,不过以京城大学的录取率,每年录取人数也不超过千人,这可不好进啊!今这录取率,一千个人里面也未必有一个能进去,难啊。。。。”

    旁边又一个青年开口道,他一身黑色劲装,不是很俊逸,但是脸庞菱角分明,给人一种凌厉的气势,太阳穴高高鼓起,一看就是个武者,而且修为因该不低。

    “这也是没有办法啊,现在国内读书习武的人越来越多,学生一年比一年多,根据朝廷的统计,现在的小学生都已经有一千多万,我们中学生也已经七百多万,我估计今年过后,中学生必定破千万,到时候科考的人也注定破百万,这样下去,今后每年科考的人数上千万都不是不能,而根据京城大学每年新生不超过一千的话,那就真的是万里挑一了,难啊。。。”

    又有人插口道,是一个读书人,而且看起来年龄不小,三十岁左右,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和苦涩,自晋国兴办学校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