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世重生之地震后(天灾)-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山洞需要的大门还是工具,直接到建材市场寻找比在市里的废墟了翻找容易的多。

    只不过到了地方才发现,建材市场已经被军队接管了。

    两人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下了车,找到一位正在大门口喝水休息的士兵。

    宁启言试着打听这边的情况,皮肤黝黑的士兵也没什么遮掩,直接告诉他们,市里开始往苍云山搬迁以后,上面就派了人过来清点物资,已经有不少东西运到山上,等幸存者全部搬迁完,就能根据不同的信用点换购这些东西。

    毕竟要想在山里长期落脚,桌椅床铺什么的,总会有人愿意换购。

    既然已经被上面接管,宁启言和杜程就别想白捡,顺便跟士兵打听他们需要的东西现在能不能换到,士兵问清两人要的东西,咧嘴笑笑。

    “你们等下,我进去给你们问问。”说完,转身就跑进建材市场。

    宁启言他们想要的大门和工具这边都有,只不过上面要求这里的物资统一运送的山里,没说进山前能不能换。

    不多会儿,之前的士兵带了个年纪稍大的军官过来。

    “你们是准备用信用点换还是用粮食换?”军官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

    “信用点怎么换?粮食怎么换?”宁启言问。

    军官笑笑,“信用点的话,就得等山里开始换购以后再换,粮食的话,现在就能换。”

    宁启言和杜程自然希望今天就能带着东西回去,当下表示用粮食换。

    军官点点头,直接带着两人进去。

    虽说提前换购不合规矩,但清点完成前上面也不知道这边的物资有多少,提前换点现成的粮食还能给士兵们加加餐,算不得大问题。

    建材市场里能用的东西都被搬到空地上,入眼就是满满当当的一片。顺着军官的指引,两人先挑了一个卷帘门,又挑了一个防盗门。卷帘门就安装在山洞口,平时不需要就拉上去,来回进出也方便。至于防盗门,是提前为打通崖下平台准备的。

    至于工具方面,完全由杜程做主选择,很多东西宁启言见都没见过,更别提使用。趁着杜程挑拣工具的时候,宁启言到处走走看看,又要了几袋子水泥沙土油漆等材料。临走前杜程又搬了一个直径一米五,高一米的玻璃鱼缸。

    东西不算多,但也花了一百五十斤大米。

    上车以后,宁启言皱眉,再多一倍就能换来一个太阳能发电机了,多少感觉有点不值。

    不过这些东西恰好是自己需要的,再贵也只能认了。其他的还好说,主要是杜程挑选出来的工具很齐全,可不是翻废墟能找到的。

    看看时间,因为天亮的早,耽搁这么长时间也不过刚到七点钟。杜程一脚油门开离市里,不出意外八点多就能抵达苍云山。

    在开上高速前,两人挑了个没人的地方,将宁启言前一晚收拾好的东西从空间拿出来,不光是宁晓文要的豆子,剩下的青菜水果以及攒下来的鸡蛋都拿了出来,对胡子他们解释起来也很容易,就说是在交易街换的,毕竟市里如今还有很多没有搬进山的市民。甚至宁启言还拎了三只母鸡和四只鸭子出来。不管是留着下蛋还是杀了炖汤,总比闲在空间里强。要不是数量太多容易被人盯上,他都想将空间里的鸡鸭全搬出来。

    和预计的一样,八点二十车子开进停车场,温度还不算太高,宁启言用十斤大米和一小把小白菜,请了四位停车场的工作员帮他们往山上搬东西。加上他和杜程,六个人正好一趟就能搬完。

    六人中宁启言只负责拎着绑好的鸡鸭,负重最少,但等爬上山,一进院子,最先瘫在地上也是他。

    再看看左手一箱子工具,右手一袋子大米一桶油的杜程,到家后还能回身帮着其他人把东西卸下来,真心没法比。

    将帮忙的人送走后,宁晓文赶忙回山洞沾湿毛巾递给被杜程架起来的宁启言。

    “你说你,都请了四个人,再多请一个帮你拿不就好了,干什么自己拎着,累成这样。”宁晓文语气有些责怪。

    将近一个月的相处,再加上之前的猜测,宁晓文已经把宁启言当成自己子侄辈,看他累的缓不过劲儿的样子,当下就心疼起来。

    胡子正将东西往山洞里搬,听见宁晓文的话,停住脚步,走过来。

    “要我说,除非他雇个人把他背上山,要不就算不拿东西,他光爬山也得累成这德行。”

    话音刚落,宁启言和宁晓文一起给他两个白眼。

    杜程眼里闪过笑意。

    四人中宁启言确实是体力最差的,不说他和胡子,就连宁晓文以前也干过体力活。只有宁启言从小到大一直坐在教室里读书,毕业以后也是坐办公室。

    宁启言喝完水,擦了擦脸,就坐在院子里留着的一棵大树下休息,其他人着手收拾带回来的东西。

    因为带回来不少水泥,安装卷帘门前就可以在四周砌上一圈水泥墙面。

    杜程和胡子在洞口修整泥土,宁晓文则先用准备做柴火的粗树枝临时拦个小栅栏,将带回来的鸡鸭放开。

    之前的三只鸡正养在山洞里,因为山洞还有些潮湿,不比睡帐篷舒服,四人就没搬进去,暂时用来给鹌鹑和鸡当避暑的窝。如今再加上带回来的鸡鸭,数量太多,就不能再养在山洞里了,否则不好收拾。

    等宁启言终于休息好,洞口已经修整好,虽说依旧不怎么规整,但等捡些石头合着水泥砌好以后,应该会不错。

    太阳升到头顶,院子里的温度也开始炎热。宁启言将要吃的材料放到树下,借着树下的阴凉,开始准备午饭。

    临时栅栏也围好了,宁晓文将原本窝在山洞里的三只鸡也扔了进去,洗过手,就过来帮忙做饭。

    “多做些青菜吧,天热也放不住。”边说着,宁晓文将袋子里的菜往外拿,挑出已经开始打蔫的放进水盆里。拿到最后,掏出袋子底下三四根带着根的长藤。

    “这是什么?”看着不像平时吃的菜,长藤上还有很小的疙瘩和小小的花骨朵。

    宁启言和好面,拿出五六个鸡蛋,打算摊鸡蛋饼。空间攒下的鸡蛋全带过来了,没有冰箱,得尽快吃掉。听见宁晓文的话,看了一眼。

    “西瓜藤。”

    宁晓文愣了愣,又看了眼随意拎在手里的长藤,西瓜藤能吃吗?

    过了一会儿,突然瞪大眼。

    “你不是打算种吧?!”

    宁启言点好火,正在热锅,闻言点点头。

    “试试呗,要是能种活,就有西瓜吃了。”

    宁启言说的随意,宁晓文已经无语了。

    先不说能不能种活,既然有这个想法的话,总要小心点装着啊!这么随意的堆在袋子里,万一蹭掉了上面的花骨朵和小疙瘩,就算种活了也长不出西瓜啊!

    再看看没什么反应的宁启言,宁晓文叹口气,小心的将西瓜藤放到地上,飞快的洗好菜,放到菜板旁就不管了,起身开始找地方先把西瓜藤种下去,否则任它们这么蔫下去,只能直接扔了。

25。大雨() 
连着两天,宁启言他们轮流在山里找合适的石头。om现在山里搭帐篷、挖山洞的人很多,清理出不少大大小小的石头,他们就挑拣出大小合适的搬回院子里。

    石头捡的差不多了,沙石和水泥都是现成的,四人打算休息一晚,第二天再和水泥建洞口。

    第二天一早,宁启言和宁晓文在山洞里和面打算蒸馒头,提前把一天的吃食都准备出来。等开始和水泥,伴着沙土,院子里不干净,没法做饭了。

    杜程和胡子把水泥袋子搬到院角,正打算开工,就看见汪洋跑了上来。

    “杜哥,胡子哥,我上来拿水桶。”汪洋站在栅栏外对两人打招呼。

    胡子拍拍手上的土,走过去。

    “昨天不是打水了吗?”虽说有汪洋他们帮忙打水,但家里用水也是省着来,打四桶水依旧能用上两天。

    汪洋看看天色,解释道:“你们怕是没注意,今天天色不好,地震以后这还是第一次阴天,可能要下雨。这都两个多月没见雨了,要是真下,不能小了。咱们这离湖边远,冒雨上下山太危险,我们打算提前多存点水。”

    听完汪洋的话,胡子抬起头,这边还好,东南方向天边已经飘满了阴云,说不准真要下雨。

    “杜程,先别和,要下雨了。”胡子回头对院子角的杜程喊道。

    山洞里的宁启言和宁晓文一听见胡子的话,对视一眼,放下手里的活就走了出去。

    看着天边的乌云,宁启言皱起眉。

    他倒是记得在气温彻底升高前,确实下了一场大雨,持续的时间还不短,但这几天天气一直晴朗,他还以为过段时间才能下,没想到会这么快。

    “启言哥,晓文哥,我来拿水桶,趁早去再打些水上来。”汪洋见宁启言他们也出来了,说明来意。

    “你快回去吧,我们自己下去打。”宁启言说着,见汪洋还想争,才解释:“别浪费时间,回去把所有能装水的东西都打满水。这么长时间没下雨,这要下起来,少说也得三五天,万一时间更长,总不能冒雨下山。现在环境不好,下的雨水不到万不得已,可不敢喝。”

    听完宁启言的话,汪洋犹豫一下,才点点头,他们人多,用的水也多,万一下雨时间长,要想够喝,怕是要多打几趟。om

    汪洋走后,宁晓文让杜程和胡子洗干净手,换下不少灰尘的脏衣服。他则和宁启言一起把闲置的鱼缸刷洗干净。前一天打上来还没用完的水倒进干净的鱼缸里,空出水桶,好让杜程和胡子下山打水。

    趁着两人下山的时间,宁启言和宁晓文将倒出来还没和水的水泥装回袋子里,搬回山洞,劈好的干柴也堆到山洞里。

    算算每天的用量,这些干柴还不够,来不及慢慢劈柴,两人干脆跑上山顶的平台,陆续拖下来三棵已经干透的枯树,砍掉大的枝桠,整棵抬进山洞。

    山洞中间被一个巨大的岩石间隔着,分成东西两室的格局。岩石上连着洞顶,下连着地面,长约八米多,最里面和洞口一样,没有岩石的间隔,两室相通。

    东屋面积稍大,将近二十平,西屋只有十来平。搬进来的沙袋柴禾等东西被放在西屋,东屋除了做饭睡觉的地方,还放着食物和装水的鱼缸。

    四桶水还没有装满半缸,杜程和胡子又来回两趟,直到水缸满了,水桶里也是满桶的水。

    等到中午,不止东南方向,就连原本头顶晴朗的天空也布满了乌云。

    把院子里的鸡鸭赶到西屋,鹌鹑笼子也搬进去,虽说鸡鸭吵闹会吓到鹌鹑,但总比在东屋里被杜大宝三只伸爪子拨弄强。

    该做的准备做好,宁启言才倒出手开始做饭。

    面早就发好了,切开下锅蒸就行。原本还想着趁着下雨前,在院子里生火做饭,但洞外已经起风,而且越来越大,不等点着柴火,火就被风吹灭了。

    刚起风,气温还没有下降,洞里一点着火,除了主厨的宁启言,三人都跑到院子里。三十多度的温度,再加上柴火,不到一分钟,就大汗淋漓。

    宁启言忍着热,把锅摆正,添好水,也跑出去透气。原本还想着炒个鸡蛋,实在是条件不允许,还是就着咸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