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时空门-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示的图形界面不出所料,正是典型的Windows画面,画面非常的干净纯粹,显示器上的图标只有我的电脑、我的文件和垃圾箱三个。

    拿起鼠标试操作一下,三个图标被一一点开,李怡炫满意的点了点头,操控非常的流畅精准,没有丝毫的迟带感,接着鼠标下滑到屏幕的最下方任务栏,点开最右边的一个人头像,屏幕上出现一个任务框。

    上面显示着硬件体检、硬件检测、温度管理、性能测试、驱动检测、清理优化、磁盘检测几个图标,任务栏的右边从上到下分别显示着CPU温度、主板温度、硬盘温度、内存条温度和风扇转速几项数据,每一个对应的数值前面都有一把显示为绿色的小伞,这说明硬件都处于正常状态。

    点开硬件检测,上面显示着CPU、内存、硬盘、主板等信息。

    让人意外的是,内存居然有256K,这内存也太大了吧,不过看到操作系统一栏也就释然了,系统就占了将近84K,又是图形界面,内存不搞大点根本就运行不起来。

    这台电脑有4个内存扩展卡,最大可以拓展到512K,目前只用了两个,每根内存条的容量有128K的空间。

    一旁的西蒙尼都已经看呆了,嘴巴张得都可以放下鸡蛋,嘴里不停的发出呵~呵~的声音,李怡炫看到他呆滞的样子,碰了碰了他,“怎么样,这电脑还可以吧?”

    连叫了好几次西蒙尼才回魂,看着眼前的电脑,西蒙尼用一种无法相信的语气说道:“这就是你说的微型计算机?”

    “是啊,怎么样?”

    “怎么实现的。”

    李怡炫笑道:“被它的图形界面惊倒了吧,告诉你这个图形操作系统是假的,它实际上是市面上的命令操作系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我在它上面加了一个小小的程序壳,只是看起来像图形操作系统而已,这样用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很多,哪怕是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方便的操作它。要试试吗?“

    接过鼠标,尝试着操作了几下,由于是第一次接触鼠标,显得很生涩,不过很快西蒙尼就找到了使用的窍门,大概十分钟过后,鼠标就运用的非常流畅了。

    计算机处理图像图形的方式有两大类,矢量图和位图。但这台电脑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省资源,图形采用的是坐标点阵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画面整体显得有点粗糙,哪怕是经过了显卡的优化。

    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西蒙尼一点都不在意这粗糙的图形界面,像一个发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尽情的玩着。

    一直玩了半个小时,才放下了鼠标,从椅子上站起来,说道:“BOSS,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敢打赌这台电脑肯定会大受欢迎的,但不知道软件……”

    李怡炫转头看着杰克,“软件送来了吗?”

    “送来了,不过只有一款,剩下的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做好。”说完,杰克从纸箱拿出一个小塑料盒,打开,里面有一张CF卡。

    CF卡上面写着Visicalc,显然这是一张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c是世界上第一款电子表格软件,诞生于1979年,开发者为哈佛大学的丹·布李克林和鲍伯·法兰克斯顿,初始售价为100美元,在此后的六年内Visicalc销售拷贝超过700,000份。

    电子表格软件是超级吸金利器,是企业用户的必备工具,因此这个市场的竞争是极其惨烈,微软仗着操作系统的垄断优势,最后硬生生的把Visicalc给挤出了市场。

    风水轮流转,现在又轮到李怡炫来制定个人计算机的标准,由于肤色的关系,他肯定不会像微软那样霸道,把同类型的软件都统统赶出市场,但也会利用掌控操控系统的优势,对同类型软件做一些小小的限制到是可以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占到世界50%市场份额就满足了。

    至于像微软那样独占全球电子表格市场……还是算了吧,你一个黄种人,更是个中国人,如果像微软那么做,会被群起而攻的,因为这个世界始终是白人在统治。

    把CF卡插入专门设置的卡槽,很快屏幕上就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把软件选择在D盘后,鼠标点击“安装”。

    原本以为这款软件容量会很大,安装要费不少时间,没想到不到一分钟软件就安装好了,看来它的容量并不大,不会占据很多的系统资源。此时界面上出现一个新图标,图标下着写着Excel。

    搞什么,怎么一会是Excel,一会又是Visicalc的,这会让人搞混乱的好不好,看来得找那个人说说,把软件的名称给统一下才行。

    亲自体验了一番,这是一个超级简化版的电子表格软件,只保留了表格计算、绘图、数据分析等这些基本功能,其他的像什么网络通信、网络协同工作等这些带有互联网的功能,现在根本就用不上被取消掉了。

    李怡炫把庄静给叫了进来,等她给试用一遍后,问道:“怎么样,能满足办公需求吗?”

    “老板,这款软件实在是太方便了,有了它我们办公文员以后的工作就要轻松多了。”庄静一脸轻松的说道,被李怡炫叫进来的时候,看到这台电脑的界面居然是图形的,只是小小的惊奇了一下,她毕竟不是计算机专业人士,不知道图形操作界面对个人电脑意味着什么。

    听到庄静的话,李怡炫一阵莞尔,笑道:“找你来,是叫你看看这款软件还有哪些缺陷。”

    原来是这个,庄静搞明白了李怡炫叫她来的用意,于是又一次试用了一遍,“在我看来这款软件已经非常好了,如果老板不放心,可以让公司的里人都试用一下。”

    也对,一款全新软件,就这么一会功夫哪里试的出个好坏来,于是对西蒙尼说道:“联系跟我们合作的代工企业,把里面所有的零配件按照他们各自的专长外包给他们,先生产一批出来交给公司里所有的文职人员试用一段时间,看有啥问题没有,如果没有问题就对外发售。”

    “所有文员都有一台吗?”庄静一旁小声的问道。

    李怡炫笑道:“办公自动化、办公无纸化是未来的趋势,给他们一人都配一台吧,我只要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写一份使用体验,好的不好的都要写上去,我们好依据修改和完善。”

第125章 发售前的困境() 
德玛吉又有新东西出来了,听说是一台微型计算机。这个消息像风一样吹遍了整个香港的电子工业界。

    产业大分工的情况下,企业之间几乎是没有秘密可言,那个企业要做什么,做到那种程度了,只要有心都能打听到,除非企业能把生产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密不透风,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种情况李怡炫也难得去管,因为他知道在产业大分工模式下,无论是你是处于产业链的上游还是下游,工厂与工厂之间的关系早已从原来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了平等合作的关系。

    A工厂不光为B工厂做配套,做代工,同时也在为C、D、E、F工厂做代工。在大家都是平等情况下,你没法像对待自己的下属那样去要求对方什么,德玛吉毕竟不是像IBM、三星、现代、索尼那样的垄断托拉斯企业,况且李怡炫也不打算把德玛吉做这样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平时的维护营运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是做产业链,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向其他企业进行有限的技术输出的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产业联盟,自己只要抓住了最关键的几个节点,就不用担心自己的核心技术泄露,与托拉斯模式相比,这种方法要省事省力许多。

    这种产业链模式又叫康采恩模式,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种相互合作而又平等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诞生于19世纪末期,在20世纪初期才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形成。它的产生和发展,控制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的重要特点,因此这种模式又被称作国/家/资/本/主/义。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二战结束以后,人们逐渐发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下,所付出的代价任然是高得离谱,而且它并不能解决人类在社会生产中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反而这种模式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又阻碍了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康采恩规模越大,科技的进步就越小,甚至还会出现科技倒退的情况。

    康采恩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会产生阶级固化,让人们特别是生活在底层人们失去了上升的通道,他们努力奋斗了一辈子,结果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还是一无所有,没有房子、没有车子,交不起孩子的学费、付不起医疗费,甚至死了以后连一块墓地都买不起。

    在这样的国家经济模式下,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对未来会产生绝望,于是就有各种闹,像60年代以法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大规模的红色主义运动和美国六七十年代发生的反战运动,都是对康采恩模式也就是国家资本主义不满的一种表达。

    也就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经济模式,那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拜杜法案》,它的出现改变了美国的经济模式,更是改变了全世界。

    在《拜杜法案》制定之前,由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产生的专利权,一直由政府拥有,或者这个国家百分之八十的专利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大财团的手里。

    美国参议院拜杜向美国国会提出,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不能仅靠少数几个垄断财阀,而应该要让广大的民众参与进去,去推动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特别是那些高校。

    于是就诞生了著名的《拜杜法案》。那《拜杜法案》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美国政府每年会资助美国的高校进行科研研究,凡是美国政府资助的科研研究,它所出来的科研成果可以卖给企业,但是它被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当我卖给你的时候,这个科技成果的发明权,任然在大学和教授手上,企业可以拿去用。

    用的时候,当这项技术变成了一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时候,销售额中的一部分利润再交给大学。

    这就改变了什么呢?彻底的改变了专利的利益分配属性,假设说A君发明了一个专利,在《拜杜法案》出来之前,B要拿出很大一笔钱出来,才能够把这个专利买走。

    《拜杜法案》出来以后,A君研究出来的专利,B即便是个中小企业,但只要花上五十万美金或者是一百万美金就能买到A君的专利使用权。

    21世纪的美国普遍的大学教授出卖专利,都是在五十万到一百万美金之间,中小企业花一个不太大的数字就能把这项专利买走,然后呢,中小企业买来之后,在这项技术上进行研究,把它变成商品,当产品卖出去获得利润以后,再把其中的2%到3%返还给大学机构或者是教授本人。(具体给谁看专利的所属权归谁)

    《拜杜法案》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多的中小企业迅速的和广大的高校的这些研究人员和教授进行一次结盟,他们从此以后成为了美国技术创新的一个最核心的动力。

    《拜杜法案》的出现,又那些垄断性寡头企业的头上,转移到了中小企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