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时空门-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静伸出手,说道“好,成交!”

    “成交。”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大采购计划开始了,虽然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程静,李怡炫只管出钱就行,但很多东西还是需要他来做最后的决定。

    程静回去之后,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做了个长长的设备采购清单,所有设备中最耗钱的当属光子超算以及与之配套的所有软件和数据库,超算有四台,一台负责设计飞机,一台负责设计配套的发动机。

    程静还对超算做了区域优化,让超算不但能设计直升机,还能设计固定翼飞机,不管是战斗机,还是支线客机,或者是干线客机,反正历史上已有了的飞机,它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

    发动机也一样,主要是针对的核心机设计,有了核心机,李怡炫就能在这个基础上把产品线可以做得很长,像什么涡扇发动机、涡桨发达机、涡轴发动机、航改燃气轮机等都能设计出来,搞出一个系列的动力解决方案。

    第三台超算在专门用来做风洞模拟的,有了它,以后李怡炫设计飞机时,就不需要反复的进行吹飞试验,只需在计算机上做一个飞机的虚拟模型,在上面进行模拟吹风就行了,而风洞吹风只要吹一两次就行了,大大提高了飞机的研发效率的同时,还节约了成本。

    第四台超算是作为发动机的模拟试车台,航空发动机的验证机做出来之后,要在试车台上进行大量的各种试车实验,费时费力不说,成本也非常高,特别是高空试车台,无论是建设成本还是使用成本,以及维修成本都是高的吓人,不说别的,光是用高空台试车一次,所产生的耗电量就能把70年代的香港所有的用电都给抽干,是真正的******。

    把所有的试车软件和数据输入超算,超算就能虚拟出各种空中自然环境,对航空发动机进行模拟测试,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则大大加快,并同时缩短研发周期,发动机的研发成本也会大大的降低。

    用超算对发动机进行模拟试车,并不能完全替代试车台,特别高空试车台,但它且能大大减少实际试车次数,只需要实际测试几次就行了,哪怕最后的上机测试时间也能大大的缩短。

    从20实际飞机诞生的那一刻起到31世纪这1100年的时间长河里,历史上出现了数之不尽的各种飞机,所产生的各种飞行数据和数据之庞大,远远超乎了李怡炫的想象。

    如果要把千年以来所有的数据全都给收集起来,哪怕是用光子硬盘,也是一个惊人的数量。

    李怡炫原本打算数据收集到未来100年,也就是到22世纪就行了,不过杰克建议他,既然已经大出血了,不如干脆就把所有数据都收集齐全算了,这样以后会方便许多,而且凭BOSS你的尿性,以后绝不会只搞航空器和航空动力,说不定你还要搞汽车、舰艇什么得,这又是一大堆的数据,如果你现在不把航空数据配齐,以后忘了怎么办?

    汽车、舰艇,汽车还可以搞一搞,舰艇还是算了吧,就算要搞也是很多年以后去了,现在还是先把航空数据给补齐吧。

    千年积累下来的各种飞机和发动机数据实在是太庞大了,为此程静专门设计一个超级数据库中心,光是楼层的高度就有15层,地下还有10层,占地面积就超过了2平方公里。

    这占地面积也太大了,会影响他对南丫岛未来的规划,可数据库中心又不能搬到其他地方去,于是为了尽可能多的节约土地面积,李怡炫干脆就把在南丫岛上未来打算建设的风洞群,除了专门用来吹模型的风洞外,其余的风洞全都给取消了,甚至就连测试发动机的地面试车台和空中试车台也给取消了,有了光子超算和机器人设计师,还吹什么风,试什么车啊!

    要吹风、要测试都拉到31世纪去,反正飞机设计出来后,也是要送到31世纪的权威机构去做检验审核的,干脆都外包给他们算了,大不了自己多出点钱。

    至于说南丫岛没有风洞,没有试车台,别人会怀疑李怡炫是怎么把飞机给造出来的?切,研发中心是随便让人进去的吗?那家飞机公司不是把自己的研发中心设为禁区,不光是外人不允许进去,哪怕是公司员工除了研发人员,任何人都是不准进去的。

    没有了各种大大小小风洞和试车台,南丫岛空出了不少地来,但也容不得李怡炫有一丝的浪费,于是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省土地,李怡炫干脆学习美国的洛克希德公司著名的臭鼬工厂,把飞机研发设计中心、数据库中心和快反中心给合并在一起,不知单独设置某一个科研中心。

    科研中心有两个,在马路中心线的两边,一边是发动机研发中心,一边是飞机研发中心。这两个中心放在岛上最偏僻的位置,最大程度的保证其安全。

    取个名字吧,就像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厂一样。

    发动机研发中心叫“浣熊工厂”,飞机研发中心叫“孔雀工厂”。

    正当李怡炫为科研中心的建设忙得不亦乐乎时,西蒙尼从美国发来了一份传真,与INTEL公司的交易达成。

第116章 未雨绸缪的偷鸡计划() 
看到手里的合同书,李怡炫松了一口气,谈了一年时间总算是全部搞定了。

    李怡炫手里拿着得是一份技术交换合同,就是德玛吉用闪存专利换INTEL的X86处理器专利技术的合同。

    去年李怡炫在31世纪找人设计处理器时,对方免费赠送了两款新处理器给他,一款是专门针对高性能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SPARC构架的处理器,另一款是针对桌面和笔记本市场的Alpha构架处理器。

    Alpha构架处理器采用的是历史上MIPS公司的RISC内核,李怡炫把这款处理器取名为CORE(酷睿)。

    CORE处理器跟Alpha一样,是按照80/20法则设计的CPU,因此它的内核有两个,分为主核和副核。

    主核的核心是RISC,是CORE最大的核心,RISC运算速度很快,因此主核要承担处理80%的重要日常任务,而副核的核心是CISC运算速度相对于RISC要慢不少,因此副核只负责处理20%的次常任务。

    但对方的给的处理器的副核是能完全兼容INTEL公司的X86处理器的CPU,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李怡炫想在个人桌面电脑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要获得INTEL公司的专利授权,否则就得对CPU进行重新设计。

    李怡炫让西蒙尼去与INTEL谈X86的授权时,没想到对方居然狮子大开口,于是李怡炫决定对CORE进行重新设计,一款不兼容X86的CPU。

    但这个想法只过了一天,李怡炫就打消了,原因是就算重新设计了CPU,也不会让李怡炫获得什么的利益。

    CORE是一款针对桌面系统的CPU,面向的是普通消费者,这就显得很耀眼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反工控芯片则不同,它面向的是企业用户而不是普通消费者,不那么受人关注。

    个人电脑市场自诞生以来发展的很快,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的头个十年,个人电脑用户每年都是成几何倍数在增加,加上电脑的升级换代又很快,因此桌面处理器每年的增长速度很是惊人,这会引来欧美特别是美国对桌面处理器的关注度。

    一旦他们发现统治个人电脑的处理器,不是美国的企业,而是来自一家听都没听说过的香港公司,那些自大的美国人会怎么想?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压,到时李怡炫和他的德玛吉公司会面临非常不利而又毫无胜算的窘境。

    那时等待李怡炫的只有两种结果,要嘛彻底退出个人电脑CPU市场,要嘛就等着被人兼并,无论任何一种都不是李怡炫愿意看到得。

    因此,如果德玛吉未来想要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有所作为,像历史上的INTEL一样成为桌面系统的主宰者,那么就必须找一个人顶在德玛吉的前面去吸引大家的眼球,而且这个人还必须是一家美国企业。

    谁最符合这个要求?显然是INTEL无疑。为什么是它,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美国有几家公司从事CPU业务。

    70年代美国从事CPU业务的只有INTEL、Zilog、摩托罗拉、AMD和MOS这五家公司。

    这五家公司中除了INTEL和AMD,其余三家都先后离开了CPU市场。

    去年也就是1976年,AMD和Intel签署了专利相互授权协议,INTEL公司允许AMD可以生产X86的兼容处理器,也就是说这两家公司生产的其实是同一种类型的CPU。

    由于AMD生产的是INTEL公司的兼容芯片,因此这个顶在德玛吉前面的最佳人选非INTEL莫属。

    从INTEL拿到专利授权,然后向市场推出个人电脑,在操控系统上对INTEL和AMD公司生产的CPU提供支持,一旦德玛吉的个人电脑成为标准,引起美国人的关注,李怡炫这时候就会把INTEL给顶到前面去。

    到时扯着“没有INTEL的专利授权,就不给支持”的这张虎皮,李怡炫就可以躲在背后把那些竞争者给正大光明的给挡在外面。

    你想生产符合德玛吉个人电脑标准的CPU?可以,只要你获得了INTEL的专利授权,我的操控系统就为你提供技术支持;没有,那对不起了,我不能为你提供支持,因为你没有得到INTEL公司的专利授权。

    那INTLE会不会给他们开放授权呢?百分之百的肯定不会,少一个竞争对手,Intel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样一来INTEL很自然的就被顶到了前面去吸引所有人的火力,而德玛吉就能在被后悄悄地吃糖就可以。

    至于德玛吉最后能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就要看李怡炫的本事了,相信有操控系统在手,德玛吉怎么也能分得最大的一份蛋糕。

    既吃了肉,也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特别是国际反垄断协会的关注,这样德玛吉也就安全了。

    可是这样一来操控系统不就变得很打眼了?

    不要紧,到时李怡炫会进行下一步。

    无论是谁把个人电脑市场给打开,IBM这头巨鳄肯定会闯进来。以IBM的尿性,肯定会另搞一套个人电脑标准的,到时候李怡炫就会鼓动INTEL货AMD去拿下IBM的CPU供货商业务。

    这么做两个好处,第一,一旦IBM加入进来的话,市场上就有了两套个人电脑标准,背后有美国政府支持的IBM,肯定会对德玛吉的个人电脑标准造成很大的冲击,最终鹿死谁手谁也不知道,也许是德玛吉出局,也许是两种标准并存,可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背后有美国政府支持的IBM是绝对不会出局的。

    这个时候,当初让INTEL或者是AMD去充当IBM的CPU供应商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一旦德玛吉的个人电脑标准出局,李怡炫由于拥有可以支持X86的操控系统和兼容X86的处理器在手,就能很快的掉头去生产可以兼容IBM电脑的兼容机。

    要知道当年IBM为了与苹果争夺个人电脑市场,可是把他自己的个人电脑标准向全世界给免费开放,最后兼容机厂商活了而IBM且死了。

    只要IBM开放,李怡炫就有一千种方法,把IBM的个人电脑标准给嫁接在德玛吉的电脑上。

    因为两家公司用的CPU是能互相兼容的,到时候在操控系统上做点文章,就能让IBM的第三方软件商制作的软件,就能原封不动在德玛吉的电脑上没有缝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