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时空门-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怡炫点点头,“你说的跟我想的一块去了。除了你刚才说的那些之外,SP手枪上的扳机保险,也非常适合像警察这样执法部门使用,特别是卧底,遇到危险时,免去了开保险这一步聚。这是非常管用的保命功能。让杰里夫对枪做一些调整,让SP更适合警察使用。对了,对市面上所有的警用子弹做一个摸底调查,看看哪一种子弹最符合要求。然后再顺着找到生产厂家,跟他们提出合作。”

    一把枪之所以能成为绝世名枪,除了枪本身的因素外,子弹更是起了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这么说,绝世名枪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领域里的霸主,子弹要排在第一位。

    李怡炫没有自己生产子弹的打算,虽然雷明顿、柯尔特和勃朗宁都自己研发子弹,那是因为当时的市面上没有预知配套的子弹,所以他们得自己研发。

    还有个自己不制造子弹的原因,就是子弹的销售比枪支更难。因为,市面上已有口径的子弹,早就被别人占领了,新子弹只能选择市面上没有的口径,这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你得有对应口径的手枪。否则的话,子弹根本就卖不出去。

    点408狙击子弹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款子弹是一名加拿大犹太工程师在1974年发明的。发明之后,没有一家武器公司为它设计专门的狙击步枪,就一直烂在了家里。如果不是阿富汗战争,不知道还要继续埋多久呢。

    没想到查尔斯听了李怡炫的话后没有半点反应,一双眼睛就这么直直的望着他。

    “怎么了,干嘛表情这么怪?”

    “昨天,我在大瀑布城的武器店里,碰到一个很奇怪的人,头发半百,五十来岁,叫杰夫。柯察金,父母是住在沙俄时期的犹太人,十月革命后到的加拿大。他在这里出生,几年前他发明一种子弹,点408口径,一种在找武器合作商,问还我敢不敢兴趣。”

    靠,心中刚想到这个人,没想到他自己倒送上门来了。“合作,一起生产子弹吗?”

    “不,他开了家公司,专门生产弹药。他想让我们为他的点408口径狙击弹研发一种同口径的狙击枪。”

    “那你怎么回答他的?”

    查尔斯两手一摊,“拒绝了,我实在想不到点408口径的狙击枪能用在什么地方。”

    李怡炫忍不住笑了,这叫怎么说呢,是瞌睡来了有枕头,还是叫一波未平又来一波。自己手里的两种枪还没打开销路呢,又来一个,难道M…200要提前问世?那更是有得等。

    “为什么提起他,这跟我刚才说的又有什么关系。”

    查尔斯停顿了一下,说道:“他的公司就是专门生产警用子弹的,大瀑布城的武器店主告诉我,他公司生产的警用子弹是全世界最优秀的警用子弹。”

    “泄!!!”李怡炫爆了句粗口,“你怎么不早说。赶紧联系他,告诉他,我对他的点408口径很感兴趣。”

第247章 大人物到场() 
在李怡炫的印象中,俄国人都是长得很高大威猛的,可面前的这位俄裔老头,长的瘦不说,身材也矮的可以,不到1米6。

    双方只聊了十分钟,双方就达成了合作。李怡炫为杰夫。柯察金发明的点408口径狙击弹研发一种专门的狙击步枪。同时,两家公司也会在警用手枪领域展开合作。

    M…200是不是早了点?其实一点都不早,反正这种狙击步枪早晚都要推出,早开发出来也好。反正自己手里已经有了两种手枪了,再多一把也无所谓,反正虱子多了不怕痒,慢慢推销呗。

    在律师的见证下,合同一签,双方皆大欢喜。

    临走时,杰夫。柯察金突然说道:“你们的SP手枪很优秀,虽然才刚刚上市,但我相信它一定会流行起来的。对了,为什么你的反器材狙击步枪的名称要加个S,你不觉得有点累赘吗?”说完后杰夫。柯察金就跟他的律师一起离开了,李怡炫则回想他刚才的话。

    当初加个S,是为了纪念AS…50,毕竟MS…100是在AS…50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在细想起来,这个S的确是毫无必要,干脆就叫M…100好了,这样更加简单。

    把查尔斯叫来,给狙击步枪重新改名字的事情吩咐一下,李怡炫来到了多伦多郊外的德玛吉飞机制造厂。

    首架量产型翠鸟纯电动飞机,今天就要交给客户了,李怡炫必须到场。

    翠鸟的首位客户还是哪个查理,他今天要带走三架翠鸟电动飞机。

    相比结构复杂的直升机来说,固定翼飞机就简单多了,像翠鸟这种纯电动飞机就更不要说了,结构简单的不用再简单。生产线一铺,再把工人培训一下,电动飞机很快就下线了。

    目前,翠鸟已经接到了60架确认订单,预计全球的总需求会在400架上下。因此,翠鸟的年产量被控制在了40架。这样电动飞机可以买上十年。

    飞机不是汽车,年产量必须根据市场需求量来设定。产量太多不行,年产量太少也不行。

    作为全球首款商业化的纯电动的运动教练级飞机,而且还是入门级的,包括充电桩的安装费在内,20万美元,不要说这个时代,哪怕是三十年后,都是个天价。

    从首架原型机下线到首机交付,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斩获了60架的确认订单,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数字。

    李怡炫心中有个感觉,那就是未来十年,翠鸟会火,大火特火。理由是,翠鸟的无故障维护运行时间很长,充电时间不到半个小时,每小时的飞行成本极低。这对飞行教练公司,还是喜爱飞行运动的极客玩家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之所以没有想蚊子直升机那样获得无数的订单,那是因为电动飞机还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对它还抱有疑虑,一旦这个疑虑被消除,翠鸟的热销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实,任何新事物,最难的阶段,都是从0到1的过程,只要0到1的过程一完成,后面的2、3、4……就好办多了。

    简短的交接仪式完成后,查理和他团队驾着三架翠鸟离开机场。李怡炫这趟加拿大之行也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他要返回香港,DG…200涡扇发动机已经进行到最后的阶段测试了……,吞冰吞沙测试。只要这个测试一完成,DG…200就可以申请适合证了。

    下了飞机,来到试车台,发现除了德玛吉的技术人员外,还有港属航空管理司的人。

    DG…200是香港第一款涡扇航空发动机,港府也是极为重视,吞冰吞沙试验,是航空发动机最为关键的测试之一,DG…200首架试验验证机首次试车他们就来了,今天是李怡炫第二次遇到他们。

    “李老板,恭喜你啊,首次试车就非常顺利,所有检测项目都是一次性通过。更让我没想到是,你们这么快就要进行到吞冰吞沙测试了。项目进行的这么快,在航空发动机研发历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

    说话的是一名中年人,叫李幼斌,内地出生,香港长大。是新成立的航空管理司司长。

    没选英国人,反而用一名华人来担任部门的正职,可见麦理浩对“空中的士”项目有多么的重视。

    跟对方握了下手说道:“之所以这么顺利,是我们之前做了充分的技术论证,所有的基础实验都是做足了功课,再加上这台发动机的推力并不大只有4KN,算是世界上推力最小的涡扇发动机,所以进度才会那么快。”

    对方不可置否的笑了笑,显然是不相信李怡炫说的话,虽然自己不是搞科研的,但也知道研制航空发动机有多难,何况还是第三代涡扇发动机。

    香港没有任何航空工业基础,突然李怡炫告诉香港市民,香港要搞涡扇发动机,说出去都没人相信,光是航发背后所涉及的众多产业,就不是一个人或一家公司就能独立完成的。

    可偏偏航空发动机就摆在了他面前,让他感觉很不真实。冷静过后,他认为李怡炫背后肯定有一支不为人知的庞大科研技术团队。

    后来,他意外得知德玛吉拥有普惠加拿大40%的股份后就释然了。在他想来,DG…200之所以这么顺利,离不开普惠的支持。

    显然,李幼斌是想偏了,DG…200虽然跟普惠脱不了关系,但的支持并不在普惠,而是在时空门。

    李怡炫才不管对方怎么想,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就把注意力放到了试车现场。

    吞冰吞沙是航空发动机必须进行一道测试,因为飞机在寒冷环境之中飞行,发动机会不可避免的就会吸入冰雪,如果发动机安全性能不过关,这些吸入的冰雪对发动机的安全运行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如果在风沙环境之中飞行,发动机就会吸入沙尘,沙尘对发动机的影响比吸入冰雪更甚,危害更大,尤其是一些比较大的沙粒,对发动机是一种非常严峻的考验。

    今天要进行的吞冰试车试验,发动机模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工作,借此来验证发动机的性能,看发动机是否能经受这样的考验。

    不同于首次试车的试车台,要做吞冰吞沙测试,需要建造专门的试车台。这是德玛吉建造的第5个试车台,是专门用来测试冰雪的,吞沙测试会放到后天在6号试车台上进行。

    一切就绪,试车警铃响起,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相关区域,试车试验马上就要开始。

    试车监控室之中,所有人员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只等保罗。威尔森一声令下。

    试车警铃又响了两遍,试车指挥向保罗。威尔森请示道:“总师,一切就绪,可以进行试车试验!”

    保罗。威尔森没有说话,转头看向李怡炫。

    透过巨大的玻璃,看着前面试车台上那台发动机,李怡炫头也不回地道:“你是总师,这里你说了算。”

    保罗。威尔森点了点头,看向试车指挥,刚要下令,就见李怡炫的秘书程霞走了进来,“BOSS,新华社的彭社长来了,他想看发动机测试。”

    李怡炫对研制涡扇发动机的事并没有做保密,全香港都知道德玛吉目前正在研制涡扇发动机的事情,彭飞知道是一点都奇怪。

    “他一人来的吗?”

    “一共十个人。”

    “你认识他们当中几个?”李怡炫问道。

    程霞摇了摇头,“除了彭社长外,我一个都不认识。”

    嗯,李怡炫意外了一下,连她都不认识,看来这些人应该不简单,说不定会是同行。

    “把他们都请过来吧。”

    程霞出去了,过了十多分钟后,彭飞他们来了。

    “李老板,我们没有打搅你们吧?你们首次试车的时候,我就想来看看,今天听说你们要进行吞冰吞沙测试,我就厚着脸皮来了。不会怪我们唐突吧?”

    李怡炫没有回话,跟彭飞握了下手,就把目光转向了那九个人。

    见李怡炫的注意力放在后面的人身上,彭飞笑道:“来,我介绍一下。”指着一位中年说道:“这位是刘大祥……这位是江和甫……这位是程荣辉,这位是宋文聪……”

    李怡炫一一与他们握手,虽然彭飞只说了名字没说职务,可李怡炫知道,是同行。

    其中有两个是未来WS…10发动机的总师,一个是未来10号工程的总师。未来共和国航空界的顶梁柱,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在另一时空,这些人物他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