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时空门-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前来会场的人,每人发一个号牌,无论大人小孩,每次只放100个人进去,时间只有30分钟,等里面的人出来后,再放另外一拨人进去。

    德玛吉的专卖场不同于这个时代的商店,很有点后世大卖场的特色。将原来只能在大公司计算机房才能见到的昂贵设备,摆到了所有公众面前,让他们可以近距离观看、对比、评价,并通过大卖场咨询部寻找到最合适的计算机解决方案。

    这种新型的模式,受到了公众一致的好评,即便不买,也喜欢来到计算机大卖场走走看看,了解世界计算机技术进展的人越来越多。而他们,也成为最有可能的未来潜在客户。

    经过一年的发展,德玛专卖场已经扩展到全美36个主要大都会,据媒体所作的数据分析,平均每家大卖场日客流量已达到了14285人,即平均每分钟便有29位潜在顾客进入卖场浏览采购。

    这样大的客流量,对许多授权的第三方计算机公司都具有无限的诱惑力。他们平时派出的销售人员,所能接触到的目标客户还没有这里高!

    渐渐的,开始有第三方计算机公司把销售方式,由上门销售转到了卖场。卖场内的柜台也迅速被各家公司租赁下来,且效果还非常不错。更有部分小公司甚至将此作为了他们唯一的销售方式。

    仅仅在一年以前,这些获得授权的第三方计算机公司,并不在德玛吉的卖场出售电脑产品。

    虽然德玛吉从来没有拒绝过他们,由于当时他们的实力太过弱小,支付不起卖场昂贵的租金。因此,他们大部分采用的是直销上门的方式。

    但是,现在随着他们的实力在这一年中有了很大的增长,租金已经是最大的障碍。而一个信誉良好而又稳固的专业销售平台成了他们的首选。

    有了稳定的销售平台才能卖出更多的计算机,德玛吉大卖场都开在北美的中心一线城市,地段好、人流多,占地面积又大。

    采用的又是特许加盟模式,不少三四线的中小城市,都有与德玛吉的加盟商。加上德玛吉又是他们的直接技术授权方,又在大力扶持第三方。因此,德玛吉的卖场成了他们的首选。

    但不是所有的计算机公司都能入驻德玛吉大卖场,像IBM、HP和DEC就不行。

    这是李怡炫跟第三方授权计算机公司达成的默契,只有获得德玛吉授权的企业才有资格,其他标准的计算机还是算了吧。

    北美的消费者一看到写有DMG这样的卖场,就知道这里面卖的都是德玛吉标准的计算机产品,无论它是什么牌子。

    李怡炫将个人计算机标准开放后,众多的第三方加入,让个人计算机市场提前繁荣了起来。

    美国人的创新意识很强,拿到授权之后,他们并没有简单组装,而是在德玛吉电脑标准的基础上又重新进行设计或者做第二次开发。短短一年的时间,个人计算机的种类已经迅速飞升至30余款。

    各种琳琅满目、搭配方式千变万化的个人计算机产品,晃花了所有准备购买个人计算机的用户眼睛,让他们目不暇接。

    他们第一次发现,个人计算机产品竟然如此丰富,丰富到他们逛遍整个计算机卖场,竟然迷失其中,不知道应该买哪一款才好。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用户们才恍然发现,以前那种由计算机大公司决定整机配置方案,强迫他们接受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

    在大卖场内,他们每路过一个展台,那些计算机厂商们、不管他们是大公司的销售人员,还是仓库公司的“总裁”,都用最亲合的笑容迎接他们,并不厌其烦,滔滔不绝地向他们介绍各自产品的优势。

    他们第一次可以对各种计算机产品直言不讳地进行评价,而不用看对方销售人员的冷面孔。

    他们提出的任何要求,这些公司都会尽力满足,各种丰富到让人眼花缭乱的配置方案,总有一款适合他们,而不是捏着鼻子接受计算机公司的强行销售。

    甚至有那计算机公司,现场登记用户的需求,为他们设计方案,并允诺将用最快地速度,在组装完成后有的公司干脆就现场组装起计算机来,装好,检测一遍,没有问题,客户马现场就能提货。这简直就是后世中国电脑城里才有的兼容机经营方式嘛,他们居然无师自通了。

    这算不算改变了历史?想像一下,一帮白人在美国的计算机大卖场里,像中国电脑城里的个体户一样,从不同的区搞齐配件,就这么现场把电脑给组装起来……而远在大洋的另一头也是如此。

    想到这里,李怡炫立时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也太搞了。

    总之,卖方市场在这一刻历史性地被买方市场所取代!

    从这一天起,决定个人计算机市场话语权的,不再是曾经高高在上的计算机公司,而是他们这些普通用户!

    他们这些以前被计算机公司视为待宰羔羊的普通用户,终于可以在计算机公司面前扬起高昂的头,享受到对方给与的上帝般的待遇!

    顾客就是上帝,只有在这一刻,才成为现实!

    商用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的销售火爆,不光的德玛吉一家企业盈利,像主板生产商、PC风扇制造商、显卡制造商、声卡制造商、电源制造商、键盘和鼠标等各种计算机外设制造商,都在这场盛宴中大发利市。

    特别是英特尔,生产的随机动态存储器,也就是内存芯片更是销售火爆。一台个人计算机需要的内存芯片数量远高于CPU。

    个人计算机市场的火爆,让英特尔基于闪存技术生产的随机动态内存是供不应求。

    招人、加生产线、建新厂房,成了安迪。格鲁夫的口头禅。

    IBM同样也是生意火爆,与英特尔不同,他们生产的是FLASH和DRAM存储芯片,用于生产固态硬盘。其中FLASH芯片用于生产一般固态硬盘,而DRAM存储芯片主要用于服务器。

    固态硬盘的提前几十年诞生,几乎让IBM放弃了传统的机械硬盘。而FLASH和DRAM存储芯片提前诞生,又催生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即硬盘制造商。

    他们从存储器厂商哪里买来FLASH或DRAM芯片,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

    固态硬盘是需要缓存芯片的,而AMD在进军CPU以前,是缓存方面的大拿。因此,AMD的生意也好了不少。

    虽然他们的兼容性CPU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发布,但缓存销售的火爆,桑德斯的脸上是整天都挂着笑容。

    这就是产业的力量,小小的个人计算机带动了众多行业的发展。

    而推动这一切的,正是源自当初德玛吉的总裁李怡炫的一句技术开放宣言。

    也正是这句宣言,造就了无数销售灵活、迎合顾客需要、产品多变的小型计算机公司,彻底打破了计算机大公司对市场的垄断,还把整个与计算机相关的制造业都带动了起来。

    计算机也从以前那种高不可攀的产品走下圣坛,昂贵的玩具一举而成为一般个人用户也有可能用得起、并可以随时更换配置选项的普通家用电器。以朴实无华的本质,面对买家的挑剔目光。

    这一幕本应该延后数年,因康柏等小公司盗用IBM核心BIOS芯片,而形成各种PC兼容机蜂拥上市,才最终促使个人计算机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由此带来的超级繁荣的个人计算机时代,却因为李怡炫的出现,而提前成为现实。

    不管那些计算机巨头们喜不喜欢,一个属于个人计算机的时代,终于到来,并再也无法回头!

    历史的大潮,席卷而来!

    面临提前到来的个人计算机大潮,李怡炫加快了在元朗工业区芯片工厂的建设进度。原先设在31世纪的芯片工厂的产能,已是远远不能满足个人计算机发展大潮的需求。

    不说别的,光是DF卡和CF卡的市场需求量,就几倍于芯片工厂的最大产能。

    新建的工厂年产能还是定在1000万颗,总共6条生产线,用于生产CPU、GPU、南北桥芯片组和音源芯片。

    个人计算机虽然火了起来,但跟后世相比,产能还是低的可怜。千万颗芯片的年产量,如果只生产一种芯片,根本就喂不饱。

    等未来个人计算机彻底发展起来后,可根据不同种类的芯片专门建座工厂。

第240章 调整公务机开发计划() 
李怡炫刚刚签完一批文件,赛弗·达伯沃特、保罗。威尔森和鲁宾斯坦三人一起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他们三人各有各的工作,平时都很少见面,而今天三人且同时到来,李怡炫的心咯噔了一下,有事,事不小。

    耐着性子等他们都坐下后,赛弗·达伯沃特开口了,“BOSS,我们建议调整一下公司的大型公务机开发方案。”

    果然,而且一来就指着公司正在策划的大型公务机,看来事情不小啊。

    李怡炫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坐在沙发上,等他们解释。

    这会鲁宾斯坦说话了:“BOSS,自从你决定开发大型公务机后,我们做了个APP,到全世界的商务航空公司做演示和推销。可结果很不理想,他们拒绝下单。不要说确认订单,几个月下来哪怕是一架意向订单都没有。”

    “一架单子都没有,怎么会这样啊?”李怡炫是真的惊讶了。

    要知道李怡炫推出的公务机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环球快车系列,是全球最成功的公务机之一。

    有多成功?如果你知道全球快车占了世界公务机市场50%的份额,你就知道它成功。

    在决定启动全球快车时,李怡炫在21世纪做了项调查,1991年,全世界共有29280架公务机。到了2010年,此数字以上升到35000+。

    全球快车虽然是庞巴迪在21世纪才推出的,但在短短十余年时间,就占据了这个数字的一半。

    一款成功的不能再成功的公务机,按理说订单应该像雪花般飞来。可事实是一架订单都没有,哪怕是一架意向订单都没有。

    订单都没有项目还怎么推行下去?不说别的,光是航空系统和设备供应商都不会给你做配套。没有配套你还怎么玩。

    “知道原因吗?”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最后还是赛弗·达伯沃特解释道:“事实上他们对全球快车项目还是很感兴趣的,之所以不下单是因为……”

    “因为什么?”

    “他们不相信我们能做出来。”赛弗·达伯沃特揭开了谜底。

    “他们他们不相信我们能做出来?”李怡炫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

    赛弗·达伯沃特继续解释道:“是的BOSS,一直以来德玛吉给他们的印象都是超/轻/型/飞/机制造商。突然间告诉他们,我们要制造大型公务机,而且还是速度最快的大型公务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

    “明白了。”说完,李怡炫闭上了眼睛。

    过了十来分钟,才睁开眼,双手搓了搓头发。他现在理解了当年利尔的处境了。

    当年利尔搞公务机的时候,一开始并不是小型的公务机,而是大中型公务机。但是在推销中,那些公务机运营商并不买他的账,认为他根本就搞出来。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利尔不得不先搞了个小型的公务机出来,被市场认可后,再转到大中型公务机上面。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