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时空门-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保持一定的总增压比。这样压气机的重量就很难降得下来。

    为了解决压气机和风扇转数上的矛盾,人们很自然的想到了三转子结构。所谓三转子就是在二转子发动机上又多了一级风扇转子。这样风扇、高压压气机和低压压气机都自成一个转子,各自都有各自的转速。三个转子之间没有相对固定的机械联接。

    如此一来,风扇和低压转子就不用相互的将就行事,而是可以各自在最为合试的转速上运转。设计师就可以相对自由的来设计发动机风扇转速、风扇直径以及函道比。而低压压气机的转速也可以不受风扇的肘制,低压压气机的转速提高之后压气的效率提高、级数减少、重量减轻,发动机的长度又可以进一步缩小。

    但和双转子发动机相比,三转子结构的发动机的结构进一步变的复杂。三转子发动机有三个相互套在一起的共轴转子,因而所需要的轴承支点几乎比双转子结构的发动机多了一倍,而且支撑结构也更加的复杂,轴承的润滑和压气机之间的密闭也更困难。

    虽然三转子发动机比双转子发动机多了很多工程上的难题,但有一家公司且对三转子发动机是情有独钟,它就是英国著名的RR公司。

    RR认为,在三转子表面的困难背后还有着巨大的好处,那就是在转子数量上的增加换来了风扇、压气机和涡轮的简化。

    比如,以RR的三转子发动机RB…211为例,与同一技术时期推力同级的双转子的JT…9D相比:JT…9D的风扇页片有46片,而RB…211只有33片;压气机、涡轮的总级数JT…9D有22级,而RB…211只有19级;压气机叶片JT…9D有1486片,RB…211只有826片;涡轮转子叶片RB211也要比JT9D少,前者是522片,而后者多达708片;但从支撑轴承上看,RB…211有八个轴承支撑点,而JT9D只有四个。

    正是三转子发动机有以上的种种优点,所以英国的RR在三转子道路上是一路走到黑。除了RB…211系列以外,Trent系列(瑞达)和目前正在研发的TrentXWB系列,也都是三转子发动机。

    除了RR以外,前苏联也是三转子发动机坚定的支持者,著名的图…160和图…22M轰炸机,以及米格…31都使用的都是三转子发动机(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米格…31除了三转子动力版外,还有一种双转子动力版,不过苏联装备的大多数米格…31,采用的都是双转子发动机,三转子动力版的米格…31是双转子米格…31的后续升级型,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三转子动力版的米格…31也跟苏联一样寿终正寝了,目前俄罗斯装备的米格…31全都双转子发动机)。

    三转子发动机不但结构复杂,研制成本也高得出奇,在前苏联时期,苏联军方把三转子发动机作为未来的军用标准发动机,但随着苏联的解体,继任者俄罗斯虽有技术,但没有资金来研发三转子发动机了,所以三转子发动机在俄罗斯基本上算是被放弃了。(RR就是因为开发三转子把自己搞得破产,最后被英国政府收为国有。)

    SU…27知道吧,它上面装备的AL…31涡扇发动机其实是过渡性的发动机,苏联政府真正打算的是,三转子发动机才是SU…27系列的标准制式发动机,可惜这种发动机只研发到一半,苏联就解体了,然后这种发动机就被永远的封存,研制队伍也被解散,AL…31就一直使用到今天,后来又推出了后续型号AL…41,也就是著名的117S,SU…35的动力系统。

    美国对三转子发动机也有过研究,但并不是特别积极,像PW和GE都不掌握三转子技术,坚持走在双转子路上,唯一掌握三转子技术的只有威廉姆斯集团一家,不过他们生产的三转子发动机功率都很小,总功率还不到4KN(千牛)),与RR的没法比,RR的三转子功率最大,可以做到300KN以上。

    21世纪,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欧美对航空发动机的各项排放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传统的双转子发动机渐渐的不能适应需求了。

    要解决这一矛盾,好像除了用三转子,就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于是在21世纪的初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三转子发动机被认为是未来的发动机。

    但PW改变了这一切,他颠覆的人们的认知,提出了GTF方案。

    GTF是齿轮传动发动机的英文简称,它是传统双转子发动机的一种衍生型,其不同之处在于发动机风扇与低压涡轮转子之间加装了减速齿轮传动系统,具体位置位于风扇转子之后;通过该齿轮系统的变速衔接,可以使风扇和涡轮在各自最优工作转速情况下运转,从而达到三转子或多转子发动机的效果。

    这项传动系统最早是由美国加特莱公司(就是后来的霍尼韦尔公司的前身)提出的,在1969年,加特莱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台齿轮传动发动机TFE731,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材料技术和加工工艺,以及齿轮传统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齿轮传动发动机一直无法做大,而人们也一直认为齿轮传动发动机只适用于中小型发动机。

    直到普惠的PW1000G系列诞生,才打破了人们的这一认知。

    当初李怡炫决定进入航空动力领域时,也考虑过到底是往三转子方向发展,还是往齿轮传动方向发展?经过将近一年的思考后,李怡炫最终是选择了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系统对减速箱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设计复杂,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同样很高。

    PW的做法是使用行星斜齿圆柱齿轮,但材质选用的是表面硬化处理的高强度的合金钢,为了承受风扇巨大的离心力,PW对齿轮用的是锻造工艺,虽然成功解决了大推发动机风扇的传动问题,可是缺点也同样明显,就是发动机的整体重量过重,使得齿轮发动机的节油优势被抵消了很多。

    于是为了减轻重量,李怡炫在参考了大量的31世纪的航空技术资料后,决定发展金属陶瓷齿轮技术,为此他不惜花费重金从31世纪买来了大量的有关陶瓷齿轮的工艺技术资料,并在上百名的机器人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帮助下,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攻克了金属陶瓷行星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系统所有的技术难题。

    李怡炫是在刚刚参观完加拿大普惠公司后得到这个消息的,他原本打算在加拿大再留几天,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再也坐不住了,就直接乘飞机回了香港。

    齿轮传动系统研发成功,齿轮涡扇发动机的开发自然就会提上研发日程,他必须得回去主持。

第139章 公司改组() 
李怡炫心急火燎的上了飞机,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漫长飞行后,回到香港的他反而又不急了。

    因为这十多个小时,让他冷静许多。齿轮传动系统虽然是攻克了,但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坎再等待着他,李怡炫需要一个一个去攻克。

    坐渡船上了南丫岛后,李怡炫没有去观看新研制成功的齿轮传动系统,而是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也就是从今天开始,飞行器部门、航空动力部门、游戏部门、新成立的软件部门和电子部门将被独立出去。

    飞行器部门将会更名为德玛吉航空工业公司,由赛弗·达伯沃特担任CEO;航空动力部门改为德玛吉动力系统公司,倪文峰担任公司CEO;软件部门改为德玛吉应用软件公司,CEO暂时由李怡炫担任;电子部门被称作德玛吉电子公司,CEO由约翰。钱伯斯担任;游戏部门改为德玛吉梦工厂公司,CEO由马克。塞尼担任。

    德玛吉联合技术公司的名称不变,但升级为总公司。当初与联合技术公司交换股权时,对方同意给我们半年的时间来做调整,但李怡炫在飞机上想了想,既然协议都已经签了,公司旗下的部门早晚都要独立,不如干脆现在就把牌子先挂起来,再慢慢做调整不是更好?

    这样做有个好处,那就是员工看到牌子挂起来后,也就有了个方向,做起事来会更好的配合总公司。

    李怡炫把芯片部门也注入进了新成立的德玛吉电子公司,反正他也没打算走INTEL的边设计边生产的模式,而是走后世流行的Fab…Light模式,也就是不再投资晶元厂,产能不足的部分全部交由晶元工厂代工,这次到美国李怡炫还特意去一趟硅谷,发现硅谷有不少的晶元厂企业都处在一种开工严重不足的状态,他们的日子都很不好过。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大洋彼岸的日本同行给冲击的,不知从何时起,硅谷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到了谈日色变的地步,日本的钢铁、家用电器、汽车行业的厂商侵入美国市场后,把美国同行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现在这种趋势已经蔓延到半导体产业。

    据美国半导体协会最新的统计数据,在的DRAM内存市场,日本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60%。而在七八年前,日本半导体业还只是转移一些美国人看不上的淘汰技术,但现在双方的技术差距只剩一两年的代差。

    不久前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惠普公司的技术员以采购商的视角,公布了一个令美国人非常汗颜的数据。惠普对两国主要厂商的dram芯片做了质量检测,结果美国合格率最高三家公司的产品不合格率,是日本合格率最低的三家公司不合格率的六倍。

    美国合格率最高的三家工厂分别是德仪公司、英特尔公司和MOSTEK公司,如果时间倒退几年前,正是这三家公司垄断了全世界存储器市场的主要份额。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人的崛起让这些半导体巨头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

    英特尔公司的总裁安迪。格鲁夫更是亲口告诉李怡炫,说:现在公司已经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了闪存芯片上面,如果失败公司将会破产,好在大家看到了希望,这个希望就是贵公司在今年推出的PC个人计算机,它上面所用的内存颗粒和硬盘存储颗粒,以及DF和CF卡,让大家都看到了闪存技术在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家现在都鼓着一股劲,希望闪存能够早一天上市。

    闪存可不同于DRARM,目前的NTOS工艺就能应付ARARM了,可NTOS要用在闪存上就不行了,必须使用CMOS工艺,英特尔就是希望通过技术迭代的方式,把日本的同行给远远抛在后面,重回几年前的世界存储器的老大地位。

    第二种情况,就是晶元工厂自己造成的,这些半导体公司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去建设晶元厂,但他们设计的芯片,且并不受市场的欢迎。

    芯片不受欢迎卖不出去,这就导致他们辛苦建立的晶元厂处于一种无工可开的状态,而每一天所产生的成本,压得这些晶元厂的高层是喘不过气来。

    看到这种情况,李怡炫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晶元代工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了,所以他这次回香港,还要与大家商量如何建立德玛吉自己的Fab…Light模式。

    既然自己让自己的芯片部门专走设计和销售,那么把芯片部门继续捂在手里已经毫无必要了,把他划给新成立的德玛吉电子公司反而还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李怡炫没有把操控系统交给德玛吉软件公司,而是交给了德玛吉电子,因为他发现PC从发布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季度了,取得销售成绩也不错,从发布到现在已经卖出了三千多台PC。

    PC销售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