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心动-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一家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起来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互相道新年好。

    下午一家人去怀杜甫路的界山庙烧香拜神,然后再开始走访亲友,将热闹持续七八天。

    初二那天,全家人准备回乡下拜年。

    第一站是奶奶的娘家,梅羡镇的哲寮村,黎家在那里有名的大姓,基本上都是姓黎的,再往南江镇过去,就是姜源村,那边姓谢的又是大姓。

    因为老外婆过世的缘故,本来凝聚力极强的老黎家也人心涣散了,当天上午,娘家的直系亲戚只来了两支,直到中午要吃饭的时候,才陆陆续续来了七八支亲戚,加起来也还有上百号人,至于旁系的,沾亲带故的亲戚就更不用说了。

    黎家人员昌盛,虽然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也有几个出息的人,像奶奶就是大家心目中公认有出息的,女儿嫁到了香港,儿子在外面挣钱,家里住着小洋楼,虽说没做生意了,但却有政府的拆迁赔偿款,赔偿的钱是寻常人家几辈子也赚不到数额,所以那些亲戚们面对奶奶和爷爷也热络中带了点谄切,这年头,谁不想找个好的大腿抱着呢?

    方宁一家人开了两辆车过来,把车子停在奶奶她弟弟黎细保的院子里,一出来就受到大家的欢迎,无数的目光扫了过来,爷爷他们神色自然,方宁也不能落了家里的面子,面带笑容,温和有礼,在外人看来也是一个家教真是好,当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

    黎细保笑容满面,叫两儿子赶紧出来放炮仗迎接姐姐一家,噼里啪啦放了好一阵炮仗,叫人好不眼红。

    这里面也有一个风俗要说一下,不知道别的地方风俗怎么样,但是在湖南湖北等地,越往楚地走,就越讲究,平海县虽然是小县城,却也自诩湘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而这个风俗说的就是,开门炮仗,春节初一至至初八,来了贵客,要放爆竹迎客,排场越足,礼节越浓,越显得主家对客人的尊重,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炮仗响了好几分钟,放在平时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和其他的来客相比,就显得格外打眼了。

    一个坐在大厅里喝茶的亲戚,喝了几口茶,看着方宁家风光模样,被其他亲戚簇拥着,再想想自己被冷落的模样,心里有些不平衡,酸溜溜地说,“有什么好得意的,还不是命好了点。”

    另外一个亲戚听到了他酸溜溜的语气,大为怪异地看了他一眼,也不多说什么,只是移了移屁股下的凳子,离他远点。

    方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个亲戚的言语自然也落入了他耳中,便记在心里,等他过来打招呼想要混个眼熟的时候,方宁瞅了他一眼,微微蹙眉,没有去理会,也没有给什么好脸色,径直就从他面前过去了,方家长辈们见了也是垂着眼,不冷不热的喊了句妹夫就走了。

    那男子被方家人落了脸面,有些讪讪地走开,其他人见了无一不在心里暗暗偷笑,你当着这么多亲戚的面说他们家,摆明清高的模样,转个身却巴结上去了,不是自作自受么?

    其实方宁一家对这男子没好脸色也是有原因的。

    奶奶作为黎家长女,她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照顾弟弟妹妹了,背上背一个,手上还拉一个,像金姨奶奶,六姨奶奶,还有七姨奶奶都是她一手带大的,所以也格外的亲近。

    金姨和六姨有她们自己的生活,不用说,要说的是七姨。

    她嫁的丈夫就是刚才那个男子陈水,嫁过去没两年,七姨就因为难产死了,本来要是救治及时,难产也不一定死,都是她丈夫陈水迷信一些教派,也不知道带她去看医生,一直给她摸肚子喝符水。可是那有什么用?

    后来眼看不行了,邻居家赶紧叫他送往医院去,他又叫了一辆拖拉机,路上崎岖陡峭,七姨躺在拖拉机上一路惨叫,肠子都快抖出来了,等送到镇卫生院的时候,七姨就已经没气了。

    虽说陈水不是让七姨死亡的人,但也有最大的责任,送医不及时,迷信吃符水就能治病,还用拖拉机送人,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了黎家上上下下的不满,连带着奶奶都对这个妹夫有怨气,这一来就是十几多年没来往过,所以说怎么会有好脸色给他看。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家长里短() 
方宁刚从黎老舅家里走出来,就有人叫住了他,转过头去,就看到一个女孩俏生生的站在台阶上,穿着白的羽绒服,系着围巾,戴着手套,看眉眼有些眼熟。

    可他在脑海里搜刮了一下也没有印象,正当他寻思着该怎么回的时候,那女孩嗤嗤的笑出声来,带着促狭的语气说,“方宁,你怎么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这声音听着很熟悉,方宁顿时一惊,不可置信地道,“沙沙?”

    方沙沙点了点头,这才走了过来,和方宁只隔了一两米的距离,笑吟吟地把望着他。

    她走到跟前,方宁才瞧出名堂来。眼前的方沙沙不是记忆中那个胖女孩了,还记得好几年前,因为青春期没控制好饮食,一不小心就吃成了个胖子。

    尽管原先眉清目秀,但脸上圆滚滚的肉也让人记不起来原本的模样,因为肥胖的缘故,她平时也显得有些自卑和内向,尤其是在一群身材苗条的表姐堂妹里面,尤为显得突出。

    “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方宁说出口之后,意识到不对,有些微窘,连忙改口道,“要不是你开口叫我,如果在大街上碰到你,我还真一定能认出你来。”

    方沙沙眉开眼笑,被方宁夸得心花怒放,“你说的就有些夸张了,只不过是瘦了三十斤而已,又不是去整容了,哪里会认不出来的道理呢?”

    方宁摇摇头,说道,“还真是天翻地覆的差别,从一个胖子瘦成你这样,没有非凡的毅力是绝对甩不掉身上的肉,看样子你这是成功了,真的由衷为你高兴。”

    方沙沙瘦下来了以后,平日眉宇间的自卑,也跟着一起被脂肪肉甩出去了,说话也自信了不少。

    这人一旦焕发光彩,什么好运也会到来,不仅让周围的同学们另眼向看,学习成绩也是步步高升,一举排升到班上前十,虽说对考上一本大学还是没有太大的希望,可是上二本志愿还是有些把握的,然后就是这人一瘦下来,原本的脸型轮廓也露了出来,不说多么漂亮,但至少也是眉清目秀,这不就有一个男生在上学期跟她表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是这个道理。

    方宁和她聊着天,又问了起来她爸妈,还有妹妹来了没有,方沙沙说,都在细老舅家帮厨,我妹就去帮忙洗洗菜烧烧水帮帮倒忙。

    “我上次听说丹妹也读了高中,她考上了哪个学校?”

    方沙沙白了他一眼,说,“亏你还是我们的表哥,她考上了一中,现在读高一,成绩还算不错,比我好多了,有希望上个重本院校。”

    方宁点点头,“你们一家子都是读书的料,要是真出个重本的大学生,也是一桩美事。”

    “你家不也是一样?今年的高考有把握么?”

    “二本院校我还是有把握的,至于一本和重本,主要还是成事在人谋事在天,尽力而为。”方宁笑着说完,又道,“咱们这小一辈里堂哥堂姐们虽然汇聚一堂,但要真算上读书的种子,也就那么几个人,大部分的人都是读了一个初中,甚至是高中读完,就辍学去打工了。我不是说打工不好,能够早点为家庭解决负担是件好事,但读书少了终究是吃亏。”

    方沙沙深以为然,“你说的话在理,老叔老婶他们也懂,可是现实的‘压力’足够把他们压垮,寄托在我们这一代,真要是读书出来,那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再说现在的大学生又不值钱,毕业就等于失业,还不如早点打工赚点钱贴补家用比较实惠。”

    方宁和方沙沙边走边聊,又去了其他亲戚家拜年,一路拜访出来,又回到了黎老舅家里。

    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一堆亲戚在大厅里烤火,满屋子的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被烟雾缭绕着,懒洋洋却又紧张的聊天,男人们互相吹弹,女人们唠家常,絮絮叨叨个不停。

    聊天的核心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个式样: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钱一个月,买房买车没有,谈对象了没有,女朋友什么时候带回来,孩子成绩怎么样之类的话。

    一半询问的是七大姑八姨之类的长辈,被询问的都是那些年轻人,他们被一群人长辈们围绕,谨慎的回答着每一个问题。

    要是回答的不错,就会成众人膜拜的榜样,在亲戚之间被人传播和夸耀,要是答案强差人意,就会成为三姑六婆嘴里说闲话的谈资。

    方宁看到的是一个表哥,关系也还算不错。

    他坐在烟雾缭绕的长辈们里面,面对长辈的询问,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深圳做事,工作也还算不错,虽然目前薪水不高,但是公司前景远大,他自己又勤快,老板也很器重,升职的空间很大。

    “工资低,那福利和待遇应该都还不错吧?”六姨奶尖着嗓子问道。

    表哥一听金姨奶搭腔,立马就接过去,“唉,还行吧,平时多少有点油水可以捞,不然怎么活的下来。”然后就是神秘的笑了笑,不太愿意说具体的数额,倒是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那你谈女朋友了吗?”

    表哥踌躇了一下,说道,“上半年谈了一个女朋友,是大城市里的女孩。”

    又有人瞪着眼睛说,“大城市的姑娘?性格怎么样呢?”

    表哥又回到说,“她是老师,人也懂事,又会持家理财,计划今年带回来过年,顺便给大叔大伯你们掌掌眼。”

    “那行,我们作为你的长辈,肯定要替你把把关。”长辈们说了几句以后,心满意足的抽了几口烟,要他戒骄戒躁,只要多努力,生活才会更美好。

    之后长辈们又询问了几个姑姑辈的,有的人说找了个好工作,有的人说找了一个有钱的男朋友,有的人还只是待嫁大龄剩女。

    前者自然比后者要让人满意多了,而后者则会被一干姑婆们当成反面教材,回家跟自家闺女唠叨喋喋不休。

    年轻的一辈被拷问完了以后,就该老伯大叔大婶们自吹自擂了。

    金姨父抽了半响的烟,一开口就是,“不是我说,今年养猪虽然不太理想,但按照目前猪肉价的势头继续涨上去,上半年赚他个七八万,应该是不成问题。”

    六姨夫也争先恐后的说,生怕被别人抢了风头,“这算什么,我们家准备一起去广州打工,全家一起致富,挣钱买房子。”

    然后就是七嘴八舌的聊天,互相攀比,又有人在桌前落座,端起酒杯继续下一轮聚众叙事。

    

第三百二十四章 桃李春风一杯酒() 
正月初三这天,因为祝祭祈年,禁食米饭,家里没有生火做饭,吃的都是冷菜,也没有宴请亲戚聚会,等熬过了这个时节,方宁一家人就回老家祭祖扫墓,紧接着各种走亲戚,等春节一过完,基本上已经折腾掉半条命了。

    春节一过完,离开学也就不远了,毕竟方宁他们这种高三党是没有多少假期的。

    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节制食量,大鱼大肉,胡吃海塞,暴饮暴食再加上人情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