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心动-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日子就这样过,三点一线,虽然整天背书写作业有些枯燥,却也很充实,比起步入社会摸爬滚打,还是要舒服很多。

    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到失去以后,才恍然珍惜起来,原来自己一直都在幸福之中而不自觉。

    十一月呼啸而来,十月的尾巴不留一丁点痕迹。

    那些秋蝉的声音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全部寂灭了,连田里的蛙鸣也消失了。

    十八一中大全会如期召开,第一个就是将食品安全隐患作为条例摆到了民生问题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出六十条有关食品安全法规法案,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十八大一中全会结束后,顿时掀起波涛骇浪。

    而且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的的严打,上面的法规法令贯彻落实下来,无数黑作坊以及不合格的餐饮业纷纷停业整顿,有很多整顿都过不了关的,那也只能无限停期了。

    而这段时间夏家父子的速冻虾事件在这风口浪尖又被提起,毕竟事件过的也不长远,大家的记忆还算深刻,于是夏家父子顿时又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这轰轰烈烈的食品安全整顿风暴中,国土局等部门也开始行动起来,之前打着转让的牌子让许多自作聪明的人上了一回当,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征收了一批土地。

    不过也有人发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有一户人家居然在这种刀口上收了一大批土地,等那些政府干部们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了,有些人傻眼了,没想到还真有人去买这些荒废的土地,一开始还以为消息走漏了,可查来查去,还是没有丝毫痕迹,只能归根于那户人家是撞大运了,好在他们虽然抓了些土地在手上,却也不是那种钉子户,只要价格适当,还是能够退步的。

    然后在某个没有阳光的下午,一纸拆迁法令新鲜出炉,由于新闻媒体的推广,在加上东兴大道那边确实有人手上有土地,可是看到政府都在转牌卖土地,他们也跟着卖,结果征收的消息一出来,顿时傻眼了,这可是相当于错过了靠拆迁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啊!

    一时间闹得人尽皆知。

    方宁家闷着脑袋发大财,既不声张,也不招摇,依然关紧房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方宁家几个亲戚早之前就用大道理苦口婆心的劝了好久,说不要把钱都丢到水里,要用到刀刃上,可谁知道眨眼间,十八大一中全会召开,风向顿时就变了。

    尤其是那些之前在他们看来荒废毫无用处的土地,现在已经变成了金山银山,颇为让他们眼红,只能捶胸顿足,恨自己当时怎么没有勇气跟着姐夫家冒险一次。

    那些亲戚们长唉短叹,自哀自怨,都不肯放弃最后的机会,纷纷登门去方宁家看看还能不能抱上大腿。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并不假,势利眼人人都有,可像方宁家亲戚那样眼巴巴的过来,那还是少见。

    方宁家在这个节骨眼上大门紧闭,谁也不见客,让他们吃了些闭门羹,颇为不愉,可想到以后,方宁家就要富贵起来,心里那点怨恨又消散了,毕竟不好多计较和碎嘴,以后总得依靠方宁家的地方。

    方微从安定七中回来的时候,还有些晕乎乎的,如坠梦中。

    她之前虽然知道家里在东兴那边盘下了的荒废土地,不过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听爷爷和哥哥说,这个东西要发家致富估计要很长一段时间,两三年内基本是不用想的,也就是说相当于这笔积蓄是丢在水里面的。

    可谁知道,十八大一中全会结束以后,原本两三年以后才规划的事情,整整提前了两年,而且就在这段时间内就有了眉目。

    本来东兴大道那边大多都是荒废的土地,可还是有一些棚户以及那些坐在旧工棚里的居民,这些都是棚改旧改的项目,之前土地转让,让一部分居民顺利棚改拆迁,所以本来的钉子户也不存在了,剩下一部分手里有土地的就更好处理了。

    爷爷经历过最开始的激动,也慢慢的冷静下来,看起来自家将成为这三线沿路棚改工程以及东兴大道的最大受益人,其实不然,最大的收益人还是政府和开发商。

    开放商自然不用多说,商人逐利无可厚非,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去。

    政府部门也在这里捞了满盆钵,至少就他估计,重新修一个新得国土局的钱是足够的。

    越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就越是要沉稳别激动,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被翻盘,毕竟也不知道下一刻究竟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测的事情。

    至于目前不和亲戚们有来往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人情冷暖,谁都明白,雪中送炭的人少,锦上添花的人太多了。

    尤其是他们和自家亲戚相处了那么多年,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知己知彼,用一句话说,亲戚里面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当然,这确实也有些夸张,比如说卫姑姑,还有铁姑姑等人发展的就不错,也是唯一两家和方宁家相处得来的亲戚。

    自家亲戚不见面,可是对于陈海林家,方宁家却见面了。

    陈海林家和方宁家世代至交,在县里面互相扶持,可以说一个外人比有血脉的亲戚更亲近,除了没有血缘关系以外,自家那帮亲戚还真比不上陈海林家。

    爷爷和陈海林夫妇商谈讨论的事情,方宁并不清楚,也没仔细过问。

    只不过爷爷的年纪确实也有些大了,年纪大了,就意味着精力不足,而妹妹还比较年幼,财政的事情还真掌握不了,真正能够做主心骨的只能是方爸,方妈他们二人。

    他们那边的跑运输的生意也不是很如意,虽然车子是自己的,但还是要挂在别人公司底下接单,偶尔接多了私单还要挨批,一年到头下来,修车的钱还远超过跑码头运输的钱,要不是方妈会掌家,精打细算,他们早就过不下去日子了。

    后来想着半挂车八年报废,还能开上一两年,可深圳那边的政策也跟着变了。

    首先一个深圳那边的车牌要经过摇号,然后运输车快到了报废的阶段,可以提前申请报废,核实真的提前报废,还是有五六万赔偿款的。

    方爸这阵子私下接单被公司一个部门经理发现了,在电话里狠狠的骂了一顿,结果方爸也是倔脾气,正好公司合同也快到期了,索性就解了合同,一了百了。

    那边公司部门经理也只是过过嘴瘾,抖下威风,没想到方爸这么牛气,直接等合同到期,就死活不续费了,让那经理直接懵了,简直不按套路出牌。

    他们公司的业绩也是和运输车司机接单有关系的,方爸在深圳那边跑了十几年的运输车,也有些关系,他这一走,又宣扬了某些勾当,直接让许多司机想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待遇,也冷了心,干脆都学着他一样,不再续费合同,改头跳槽去其他公司了。

    那部门经理一看走了十多个运输司机,这下自己脸色也变了,哪里还敢端着领导的架子,拎了两瓶好酒上去方爸家讨好来了。

    可惜方爸完全不如他的意,比他更牛气,直接把防盗门一关,你要是再外面一直敲门,就直接叫保安赶走了。

    方爸在窗外看了又看,看到那部门经理灰溜溜的走了,冷笑一声,不再说话。

    当然,这样做虽然是解气了,可是也接不到单了,还有些司机跟方爸也是关系莫逆,也没有去别人公司跑运输了,想跟着他做事情。

    方爸也有些发愁,目前还没想都好办法,只能先安慰一下,叫他们放宽心,等待消息。

    方爸方妈他们商量一晚上,还是没想出办法,毕竟在蛇口那边跑码头都是要‘绿牌’,公司资质,以及人脉关系,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正当他们发愁心焦的时候,老家却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激动的消息,爷爷投资买的一批土地征收在即,一旦征收以后,翻倍多少,那是无法估计的。

    而家里也正好缺乏一个主心骨一样的人,正需要方爸他们回来主持大局,当然,这是他们自己想的,实际上爷爷还认为自己宝刀未老,英雄仍当壮年!

    于是方爸他们又牛气起来了,这次不再是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是因为有老家即将拆迁赔偿的财富作为底气,都有那些钱了,还担心你一个运输公司报复么?再说了,回到老家,隔着八九百公里,你手也没那么长。

    方爸又再次联系了其他的司机们,请他们吃了顿饭,红光满面地叫他们回去等着我的好消息。

第二百五十三章 文恬武嬉() 
    自从平海县入了冬季以后,日子就越来越冷了,内陆地区,靠近洞庭湖,水蒸气大,温度也比较低,如果不穿多一点,就很容易患上关节炎之类的风湿骨病,这也是为什么越往内陆走就越喜欢吃辣的缘故。

    小城里的梧桐树的叶子基本上已经掉光,光秃秃的树杈非常难看,道行路旁的白桦树已经围上了稻草过冬,可尽管是这样冷的天气,依然没有下雪的消息。

    爷爷说今天不一定会下雪了,他是找人算的,这多少有些迷信的成分在里面,而科学的说话则是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全球变暖。

    爷爷他们是不懂什么叫臭氧层以及氟利昂,只知道今年不下雪,来年的害虫一定会多。

    城里面的女孩们也纷纷穿上了厚点的毛衣,以及加绒打底裤,大半的花枝招展,走在街上都是靓丽的风景线,随处可见被打底裤包裹的细长大腿。

    至于男生则多半穿的是臃肿的羽绒服,他们穿着很随便的,如果是上学期间,则在羽绒服外面再套一层校服,这个时候校服的作用就很明显了,既可以当抹布用,又可以放在腿上保暖,反正功能齐全,耐用又结实。

    入冬没几天之前,方宁他们就在准备期末考试,也就是说还有半个多月,他们这一学期也要结束了。

    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前段时间还是期中考试,文恬武嬉,一片繁花似锦的光景,可一眨眼间,期末考试忽然而至,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迫在眉睫。

    于是,又开始一番你追我赶的较量,大家暗暗较劲,互相憋气,都想过一个好年,连那些吊车尾的差生们在这段时间内都上进了许多,互相问同学问题,去办公室里请教题目,连夜赶作业,整个二中校园一番火热的景象。

    毕竟谁也不想在期末考试过后,大家来二中领完通知书回到家里,父辈们翻开通知书一看那羞愧的让人钻地的成绩以及老师严厉的评语,让人上火,谁也不想屁股挨板子,都想过一个好年。

    至于来年是怎么样的,人仰马翻还是继续文恬武嬉,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周五的周考刚考完,阳光微醺,方宁他们都背着书包放学回家。

    休息两天后,就是长达半个月的期末备战了。

    周六的下午。

    程曦突然打电话给他,说姐姐在家里弄热饮,叫他也一起过来喝下午茶顺便聊天。

    “嗯嗯!”方宁还真是受宠若惊,又顺道问了一句,“你姐这么快就放寒假了?”

    程曦淡淡的说,“各个地方的大学放假时间应该是不一样的,沿海城市和内蒙新疆那边都放的非常早,当然,那些考研党们还在学校图书馆备战,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