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心动-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宁失声笑道:“你消息真是灵通,是了,以前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你家里厉害,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你了,真是抱歉……你在哪里?我们正好过来和你见见面聊下天。”

    李佳佳报了一个地址,方宁他们也没犹豫,当即就赶了过去。

    再次见到李佳佳还是去年元夕节时候,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而现在再见到她,整个人仿佛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初中时期的李佳佳虽然也是优秀的女孩,但到底和魏青,程可淑,苏小小这些女孩相提并论,而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她就有了另一番气质的升华,如果说以前的她是璞玉,未经打磨,而现在则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方宁半响都没认出来,呐呐地说,“你真是李佳佳?”

    “难道还有假?”她微微一笑,优雅淡然。

    程曦说,“以前就知道你不同寻常,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李佳佳矜持一笑,摇摇头,并不多解释。

    好在三人都是熟人,也不存在客气,寒暄几句,就聊起过去的事情以及现在发生的事情。

第二百二十七章 隐秘() 
    方宁得知这栋居民房是她在岳阳求学时的住处,看起来不奢华,实则富有内涵,他到处走了一下,一不小心进了李佳佳闺房卧室,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东西。

    那是一张普通的书桌,桌上摆了一张合影照片,里面是一家四口,中年男子气度威严,举止得体,往那里一站就知道肯定不是寻常人,中年女子,雍容优雅,保养的很好,显得很年轻,他们前面是一个穿着蓝衣,温润如玉的少年,旁边站着则是面带微笑的李佳佳。

    这明显是一家合影照,看起来应该是李佳佳的家人,只是方宁又细心看的看了一下右下角的字迹,沐庭延于二零零八年摄于君山二妃墓。

    方宁脑袋里念头转动了一下,姓沐?不是姓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上面一看就是家人关系。

    他带着满腹疑问又溜达回来,李佳佳和程曦相谈甚欢,倒是没注意到方宁神色不自然。

    晚上方宁他们也告辞了,李佳佳又说下次会回平海县,有空再聚,方宁点点头,表示到时候再电话联系。

    旅馆,方宁和程曦分住两间房,在这点上,程曦还是非常有原则的,他们俩人虽然是恋爱中,可到底还是学生,牵手可以,偶尔亲吻或毛手毛脚一下,只要不是太过分,她都可以体谅,毕竟是男生,但是在大是大非上,比如说再进一步发生不可描述的关系,还是等大学以后再来说吧。

    方宁睡不着,给父母汇报一下平安,又发短息给程曦,说出了今天在李佳佳闺房里看到的合影照片,那明显是父亲的人叫沐庭延,而她却姓李,这明显不符合子女随父姓的规矩,莫非李佳佳的父亲是上门婿?可是又说不出通。

    程曦说他到处乱跑还跑进闺房里去了,真是乱来,后来帮他分析,想到了一种可能。

    “你说她是不是一开始随他父亲姓,叫沐佳佳,而后,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跟母亲姓李?也只有这种可能性说的通了。”她也没明说那特殊原因是什么,不过方宁毕竟聪明,一点就明白,多半是离婚后,李佳佳跟她母亲,那照片上的蓝衣少年应该就跟那男子了,唯有这样的解释才说的清楚。

    “其实猜那么多也是自己想的,还不如找其他办法。”程曦觉得沐庭延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可她也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听说过。

    方宁听她这么一说,干脆就寻求万能的百度,输入沐庭延的名字,没想到还真在百度上找到了消息。

    “沐庭延,男,汉族,一九六九年九月出生,湖南岳阳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教授。八六年参加工作,九五年加入中国**。”

    “二零一一年七月二十日,湖南岳阳市委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关于岳阳市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中央批准:沐庭延同志任湖南委委员、常委、岳阳市高官。”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日,省委决定:沐庭延同志任岳阳市委委员、常委。”

    “二零一二年,沐庭延现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高官…”

    方宁不查还不知道,一查真吓一跳,没想到关于这个沐庭延的消息如铺天盖地之多,而且最近的消息则是沐书记一系列政策方针,还有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一个比较雄才伟略的大人物。

    “没想到李佳佳的老子这么厉害,难怪以前在初中时期背景就深不可测,在岳阳和长沙两个市级中心枢纽担任过市高官,尤其是岳阳还是他的发家之地,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牢固。”方宁暗自惊叹。

    他本来就是一个聪明的人,既然知道了李佳佳的身份,当然也不会贸然去戳破,人家既然没有想要告诉你的念头,你知道就算了,不要当面去说。

    方宁又联想到县城里面小衙内侯明橘和张朔抱的大腿就是沐姓的贵公子,是了,那个人说不定就是照片里的蓝衣少年。也就是说民政局一把手侯魏然和教育局三把手张顺发都是沐庭延的人。

    他梳理着线索脉络,很多以前不解的东西现在来看也有了头绪,不再是一头乱麻。

    方宁叹口气,慢慢消化这条消息,只是注定今夜是睡不着的。

    ……

    九月二十六号,还有四天就是中秋佳节,过完这个节又是国庆节将至,节前节后,忙碌得很。

    方宁被程曦告诉说中秋的时候去她家做客吃饭,还是她父母亲点的名字,这多少让他有些忐忑,说实话,从初中三年到高中二年,五年的时间内,他去程曦家的次数并不少,可正儿八经的被她家长点名这还是头次。

    于是厚脸皮的方宁变成了呆头鹅,讪讪的朝程曦打听风声做好准备。

    向来淡然的她也是摇摇头忍俊不禁,安抚道,“不要多想,就是简单的去吃个饭而已,再说了,你又不是第一次见我爸妈,紧张什么。”

    方宁嘀咕,以前那是同学朋友的身份,而这次身份又不一样了,他可不想给未来的岳父岳母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要慎重才行,到时候买些什么礼物上门呢?还是需要多考虑一下才行。

    要是程曦知道方宁这心里想这么多,肯定一腿踢飞。

    方宁回去后,找了个理发店打理头发,头发剪短,干净利索,给人阳光的模样,然后又叫上余小乐几个死党去老街买衣服,挑了几件休闲的长衬衣,毕竟这个时节也入秋了,再才穿两件单衣到处晃也不行。

    他在家里换上新衣服后,在镜子里照看,好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郎!

    这倒也是,随着青春发育,他的身体越发均匀修长了,身高也蹿到一米七四左右,这个身高比起余小乐来说是不算太高,可比比不足比下有余,况且他也才十六岁的年纪,还有好几年可以长。

    他和爷爷奶奶说了一声晚上不回来吃饭了,就匆匆出门了。

    白龙庙小区,披着风衣的程曦淡雅而立。

    方宁也没敢真厚着脸皮空手而来,他在老街买了一对银手镯,不算太贵,也就几百块钱,主要是心意,心意到了就行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方宁去水果店买了些水果,在程曦的陪同下一起进去,没想到却看到程莹站在门口张望,微楞,低声说,“你姐不是在厦门大学读书吗?怎么也回来了?”

    程曦看了他一眼,觉得平时方宁脑袋挺灵活的,怎么现在却转不过弯来,“今天是中秋啊,我姐那边放两天假,想着在学校也没事,就回来过节了。”

    “哦哦。”方宁拍了拍额头,看来这日子真的是过糊涂了。

    程莹不知道他们嘀咕什么,因为等了半天,露出不悦的神色,还没等她说话,方宁心领神会,赶紧送上礼物,她脸上不满的表情也化为乌有,高高兴兴的把方宁给迎了进来。

    程父和程母两人坐在沙发上喝茶,方宁进门赶紧喊人,这嘴巴跟抹了蜜似得甜,看的程曦和程莹一阵无语,还敢没点下线吗?

    程父毕竟是一家之主,矜持许多,颔首点头,程母连忙起身,脸上露出笑容,热情的不像话,再加上方宁投其所好,越看这个准女婿越顺眼,没办法,方宁本来底子就不错,尤其是从小就锻炼身体,身材匀称修长,又不熬夜又没青春痘,头发也剪得的干净整洁,用夏海小区里那些婆婆们来说就是翩翩少年。

    以前方宁也来过程曦家几次,可不是程父二人不在家,就是没注意,现在正经打量他起来,觉得这个小子配自家女孩还真不错,当然这只是程母的印象。

    程父稳重许多,说话做事也四平八稳,今天过中秋节叫他来吃饭未尝没有试探的意思,中秋一般都是亲戚好友团聚赏月,这心里多少有那么点意思,不过他也明白,现在两人还在读书,最主要的任务是高考,也不是早恋的时候,真正认同方宁,说不定是大学以后去了。

    程曦家的中秋团圆饭吃的比较早,程父和方宁在桌上聊天,东南西北都能扯上一点,程母则多叫方宁多吃点菜,说来这里就跟来到了自己家一样不要客气。

    程莹似笑非笑的挑着筷子吃饭,程曦一声不哼埋头吃饭,吃个饭都吃出以天下苍生为既任的既视感。

    程莹给方宁等人泡了杯茶,有几个高中同学打电话过来,邀她去逛庙会,因为方宁都在这里,不方便出去,只能婉拒了。

    “我刚才听说天岳广场上举办了祭月活动,还有放花灯,猜灯谜之类的,灯火辉煌,要不我们一起去逛一逛如何!”程莹是家中长女,所以她虽然是询问的意思,却也有种不容置疑的态度。

    “那行,问爸妈他们去不去。”程曦应允,又去问爸妈,他们笑着说不掺和你们小辈玩耍了,自个去玩去吧。

    程莹又看了一下方宁,后者笑嘻嘻地说,“小曦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程曦莞尔一下,旋即又说,“你还真是客随主便。”

    方宁笑而不语。

    天岳广场是著名的灯会庙会活动场所,早些年这边还在扩建,规模并不是很大,随着政府财政拨款,财粗气大,旁边普通居民楼和违建建筑都被征收进行拆迁了,居住在本地的老百姓们得到拆迁补偿款自然乐得心花怒放,时运不好没有在征收范围的老百姓们气的捶胸顿足,却又无可奈何,总不能你要求政府强制征收吧。

    至于那些想要天价补偿款的钉子户们则被孤立起来,施工场地绕过你,就是把钱丢到水里去也不征收你的地皮,让那些钉子户们好一阵傻眼。

    天色还未完全暗下来,沿街一线已经有热闹的景象,尤其是到了天岳广场附近,更是人群涌动,人山人海。

    中秋佳节,一向有燃放花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秦岭以北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至于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古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