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商女为后-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高高的柜台下,撑着柜台的柱脚侧面,是一面雕刻的牡丹花纹,但其中有一块牡丹花花瓣,似乎是活动的。

    慕瑾然伸手轻轻一暗,连响声也没有,暗格就打开了。

    他立即拽了拽魏时和慕云歌的袖子“姐姐,魏哥哥,你们看。”

    “这里原来有东西。”魏时低头假装给慕瑾然整理腰带,眼光很快瞥过这块花瓣,直起腰时,手顺势一抹,将盒子重新塞了回去,这才附在慕云歌耳边说“不过被人取走了,应该就是青儿做的。”

    “什么东西。”慕云歌表情淡淡的一边挑选着糕点,一边问。

    魏时凑过去看她正在看的太师糕,回道“是一块长方形块状物,是什么不知道。”

    慕云歌点了点头,随即对伙计笑道“这几样包起来。刚才的雪芙蓉不错,也给我打包一盒。”

    伙计自然是认得她的,很快包装好递给她,这才亲自送这两尊神出门。

    临出门时,慕瑾然软软糯糯的声音适时响起,跟他平日里的沉稳完全不同“姐姐,一品斋的糕点真的很好吃啊,怪不得你一定要回来再给郡主姐姐带一盒。可是给了郡主姐姐,瑾然就没有了,瑾然也想吃呢”

    “乖,这不还给你买了别的吗”慕云歌亮了亮手中的盒子,宠溺的摸了摸他的脑袋。

    慕瑾然双眼绽出欣喜的光,抱住慕云歌的手直流口水“姐姐,你对瑾然太好啦”

    一直送几人出门的伙计眸中顿现了然,面上也松了口气。刚刚他就看到誉王殿下和慕小姐有意无意的好像在看什么,还以为一品斋干了什么错事,或是糕点出了什么问题,引得他们去而复返。原来是自己想多了,人家回来纯粹是因为糕点。说到糕点伙计好笑的看着慕瑾然,早就听说慕家少爷是个小贪吃鬼,果真不虚,看样子,慕小姐带回去的那盒雪芙蓉一定是进了他的肚子里,慕小姐又跟郡主交好,才折身回来再买一盒。

    三人携手而去,完全走出了伙计的视线,魏时立即就松了口气,看着慕瑾然的眼神满是赞许“想不到瑾然这小子还真有急智,刚才真是多亏了他。”

    “那些话是谁教你的”慕云歌却为慕瑾然的蜕变感到有些心惊。

    这才多久,单纯可爱的弟弟竟已能觉察到这世上的险恶人心了呢

    慕瑾然收起装出来的绵软声调,又恢复了清脆沉稳的音色,狡黠一笑“不要人教,我看那个伙计一脸不相信,心中就觉得应该说点什么。”

    “做得很好。”魏时真是忍不住想赞赏他。说话间看向慕云歌,只见做姐姐的一脸淡定,凤眸闪动的智慧令人着迷,立即见缝插针的补了一句“不愧是你姐姐的好弟弟”

    然而,无论怎么说,被青儿拿走的那东西究竟是什么,已经是迷了。

    多思无益,两人也决定暂不多想,不管青儿拿走什么,总归是德贵妃交给她来办的,总有一天,德贵妃会把这个东西给他。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魏时还赶着回府处理先前武帝交办的事情,送了慕云歌姐弟回府,便只能先回去。

    凝碧阁中,红衣已等了好半天,见慕云歌总算回来,忙上前道“小姐,季如甫的事情还未定下,公子等着你回话呢”

    “他那边不是已经动手了吗”慕云歌疲倦抻了个懒腰“让他按原计划行动就是,不必问过我。我是相信他的。”

    “可是这样一来,誉王殿下会受些牵连。”红衣犹豫着说。

    慕云歌往床上一倒,望着头上的帐顶,那副碧水青莲图栩栩如生,让她的头脑也有些清醒过来,她喃喃自语地说了一句“只要一击而中,这牵连也会变成因祸得福的。”

    红衣一愣,飞快的退了出去。

    第二日起来,已到了武帝给乔凤起的最后期限,赵皇后、魏权均已命断黄泉,唯有季如甫还关押在慎刑司中,等候发落。武帝这日起来,心中就觉得气闷非常,问身边的齐春“乔凤起号称再世诸葛,连个季如甫也搞不定吗三天了,半点音讯都没有。”

    齐春抬眼眄了一下,心中想说,三天能除掉两个,乔凤起已经很厉害了,陛下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没碴打碴,想找个理由灭口罢了。

    但这话自然是不能说的,就是说情也要说得不动声色。

    齐春弓着腰小心翼翼的道“现在才是第三天的早起,离天黑还早,陛下再等等吧。”

    “哼。”武帝鼻子里重重吐出一团气,闭着眼睛握在龙椅上,不想动,也不想答话。

    不知为何,自打德贵妃卧床不起,他也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点什么问题,有时候一点力气都提不起来。

    他怕是德贵妃过了病气给自己,这几日都不去德贵妃的宫里了,也招了梅少卿前来,然而梅少卿也只说他有些劳累,睡眠不是很好,要多歇息这样的废话而已。

    说到劳累,武帝打了个哈欠,又觉得累了,便吩咐齐春“扶朕再去睡会儿吧。新年不早朝,反正也无事可做。对了,若是乔凤起请见,你便让他递折子,务必不让他入宫。若他坚持要入宫,就让王翦看着办。”

    说着,武帝眸光深处闪过一抹狠辣,杀意幡然。

    齐春心知肚明,乔凤起一日不死,陛下总归是难以安心,忙闻声应下,扶着武帝去内殿再睡一会儿。

    武帝刚刚躺下不久,御林军便来通传“陛下,裴永图裴大人请柬入宫”

    “他来做什么”齐春蹙起眉头,有些纳闷的问。

    这个裴永图虽是德贵妃的亲兄长,可这么多年来,裴永图很少自请入宫,除了明日必要的上堂,他似乎有意避讳着这座皇城一样,能离多远就多远。这也是武帝虽然忌惮裴家,却从没想过要拿裴家怎么办的一个原因。

    再则,裴永图虽是德贵妃的兄长,然而兄妹两人一向不亲厚,德贵妃跟她的三哥裴永乐更为亲近,裴永乐死后,兄妹已是貌合神离多年,德贵妃病重这些时日,裴永图一次也不曾入宫探望过。

    这么一个既不涉及党争,又跟后妃争夺没关系的人,在这风口浪尖上忽然请柬入宫,怎不让人意外

    齐春心中存了疑惑,不敢耽误,小碎步到内殿去轻轻摇醒武帝,将裴永图觐见的消息通报。

    武帝也跟齐春一个反应,很快穿衣起身,宣裴永图到侧殿候着。

    很快,武帝收拾整齐,才宣裴永图到前殿来见。

    一袭锦衣的裴永图跟着内监进门,叩地请安后,不等武帝发问,便直接回禀道“陛下,臣今日入宫,是想向陛下求证一件事。”

    “什么事,爱卿问吧。”武帝也纳闷呢,什么事情能惊动这位国舅爷。

    裴永图抬起眼来,沉眸似水,精光闪耀“臣想求问陛下,季如甫如今是否被关押在慎刑司,所犯之罪,罪不可恕”

    “这”武帝脸色一变,心中已是起了疑心。裴永图是如何得知的,他暂时还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又是持了怎样的想法。

    武帝沉吟不语,深知他的脾性的裴永图心中就有了底。他朗朗道“陛下之所以会关押了季如甫,可是为了季家授受科考贿赂一事臣想问,这事是否已全无转机,必须以儆效尤,从而达到威慑之意”

    “爱情这话何意”武帝眼皮一跳,跟身边的齐春交换了一个颜色。

    授受科举贿赂这难道就是乔凤起在三日之期到时,交给他的最终答案

    。。。

第319章 明争暗斗() 
裴永图面色冷然“陛下,这些年来,为何朝堂之上总不见清明,根源在于选拔根基不正,选拔人才时,私心太重,因而士官一旦进入官场,总是难免结党营私,大行舞弊之事,难以根除。亲朋、旧友、师门,都是歪风流窜的途径,寒门学子难以进入官场,选拔进来的士官又总没真才实学,只会勾心斗角。选拔根基不正,便是科举实行不力的结果。正因有太多季如甫之流,才会让这选拔人才的制度,变成了官官相护的利器”

    “爱卿且不忙着生气,朕问你,你是如何知道季如甫因何被慎刑司暂行关押的”武帝拧着眉头,眸子几乎眯成了一团。

    裴永图道“过了年,就要开春试,便有学子远赴京城,准备赶考。可昨天晚上,两个举子在乐禾坊争一个头牌姑娘打了起来,其中一个便说有季大人为我撑腰,春试我一定中举,,便被人听了去。当天晚上,这人就告到了御史台,求御史台详查是否有人在科举中徇私舞弊。这一查,就查到了季家头上。”

    武帝便松了一口气,不管过程如何,他只要这个结果。

    裴永图见他表情有所松动,立即趁热追击“御史台也怕查实有所偏私,不尽不实,接了案子时,便跟刑部和大理寺通了气,算是三司会审,最终确定属实。陛下,季如甫身在中书多年,季家诸人也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没想到竟私下这般龌蹉,仗着科举考试中做主审和副审,大行贿赂之事据不少举子交代,在往年的春试时,他们都曾贿赂过季家诸人,谁最终中选,还要看谁给的银子最丰厚。陛下,科举是何等大事,岂能容他们如此胡来,务必要杀一儆百,从此开整肃先河”

    武帝沉吟片刻,便道“都有哪些人牵涉其中”

    裴永图道“朝中青年才俊,有泰半不同程度的受牵连,不过最重要的一个,怕陛下听了心里会有些不舒服。”

    “谁”武帝挑眉。

    裴永图看了他一眼,低声道“陛下可曾听说京中传闻的四公子和五才子”

    “略有耳闻。”武帝点了点头。

    京中青年才俊众多,难分胜负高低,便有无聊的人根据这些人的脾气,编了个“四公子”和“五才子”,将这些公子哥划分出了个三六九等。

    长相、家世、才学都不菲薄的,便被叫做“京都四公子”,他们是皇五子,现在的誉王殿下,魏时;天下第一妙手,神医世家继承人,梅少卿;书香门第,儒雅君子,蔺居正;鬼畜奇豪,淮南王质子,魏云逸。

    另有长相不俗,才华横溢,但家世略显单薄的,就被称为“五才子”,这几位才子说起来,也是响叮当的。

    首当其冲的便是魏善至,魏善至之所以不能入选“四公子”,只能屈居“五才子”,源于他的生母只是宫女出身,后来虽封了妃子,仍旧难改出身;其次,便是簪缨世家,昌平侯府世子萧清默;京都商户白家三少爷,白云源;太常令家大少爷,明沙;最后一位,是大理寺少卿独子,吴康吏。

    裴永图未曾料到武帝连这个都知道,先微微吃了一惊,不过,现在他不关心这个,他更关心接下来要说的话“陛下既然知道四公子和五才子,那想比对这些人很熟悉了吧陛下可知,此次被揭发的影响力最大的一个,便是五才子之一的太常令家的大少爷明沙。”

    “明沙”武帝仔细地回忆,一边想一边说“朕记得这个明沙,是三年前科举选拔上来的,如今在吏部做侍郎。是不是”

    “陛下好记性”齐春不动声色的恭维道“明大人如今是任的吏部侍郎。”

    裴永图引起了武帝的注意,便道“陛下既然记得明沙,理应记得,他是三年前春试选出的探花。不过陛下不一定知道,明沙明大人有一位至交好友,深得彼此信任,时时联络聚会。”

    “谁”武帝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