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家的大明郡主(卫世者)-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位,你们想想,这有多厉害!你们想想啊,那时候建国初,咱们国家很穷啊,穷得连裤子都没有,一没钱二没技术三没物资,却能建成这么厉害的建筑!而现在呢,咱们是有钱了,但那些建筑项目啊,不说了,能保个十年八年不塌不坏,那就算是顶有良心的了。

    呃,不说这些了,容我来介绍一下这些纪念碑上浮雕的意思,这十幅浮雕,是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来排的,都是咱们国家历史上发生的大事来着呃,许先生是咱们华夏人,对这些历史应该是都清楚的,但朱小姐是外国友人,对咱们国家的历史未必很了解,二位需要我来解释一下这些浮雕的意思吗?”

    许岩和朱佑香对视一眼,朱佑香轻轻点头:“如此,就劳烦吴姐了,对贵国的历史,吾确实不是很熟悉。”

    吴姐爽朗地笑道:“不劳烦,我干的就是这样的活,这是我的工作来着,怎么能说劳烦呢?”接下来,她就开始跟朱佑香一幅接一幅地解释起那些浮雕的涵义起来。许岩虽然是早已知道这些知识了,但还是跟在身后倾听着。

    开始时候,朱佑香脸上还是挂着笑吟吟的笑容,她是抱着出来游玩的心态,抱着听历史轶事的心情来听这些的,以为接下来会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呢,但接下来,顺着吴姐的讲述,她的笑容渐渐消失了,脸色转为凝重和肃然从一八四十年后到建国之前的近代史,简直可以堪称华夏民族历史上最屈辱最黑暗的一页了,虽然朱佑香跟大部分国人一样,也搞不清楚“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但那么多次的入侵,那么多次的屠杀,在吴姐口中频频听到“失败”、“牺牲”等词,朱佑香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心中慢慢充满了惶恐:在这一百多年间,这块土地承受了多少次密集的灾难,遭受了多少次野兽般的凶残侵掠?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民,承受了多少的苦难?

    在吴姐缓慢的讲述中,三人慢慢地踱步过去,到了纪念碑的碑身那里,他们昂头望着那些碑文,朱佑香喃喃读了出声:“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注视着那些碑文,朱佑香默然良久,她转头对许岩沉声道:“文字虽然简单直白,但其中却蕴含着正道,暗符正义和气运,吾能感觉,其中蕴含着的浩然正气冲天而起,震撼人心。英灵不灭,庇佑国运昌盛江山百战得,贵国能从历史上如此艰难的境地中崛起,得至今日的盛况和繁荣,这确实是很不容易啊。”

    许岩明白,朱佑香这是在赞扬自己先辈的努力和奋战,向他们表示敬意。

    他也收敛了笑容,正容道:“谢谢你,轩芸!那个时代,我们前辈的牺牲精神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他们的勇气,前赴后继,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人间奇迹,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很难想象的。在他们手上,硬生生地千万人的牺牲和鲜血,把一个濒临崩溃的民族重新凝聚起来,击退强敌,挽回了国运,重新铸造了一个东方的强国。凡是对那段历史了解越多的人,对他们的敬仰就更深。”

    三人重又走回了纪念碑的正面,向纪念碑默默鞠躬行礼。许岩注意到,在纪念碑前摆放着不少的花圈和花篮,更有不少的群众来到纪念碑前,默默地敬礼和默哀。

    然后,许岩和朱佑香离开了纪念碑,又来到了广场上。他们观看了国旗班的换岗仪式,对于国旗班战士端庄的仪表和洗练整齐的动作,朱佑香大为赞叹,啧啧称赞,许岩和吴姐两个本地人也是深感与有荣焉。

    三人在广场上整整散步了一个多小时才兴尽回归,在临离开广场的时候,朱佑香才问导游吴姐:“吴姐,这兴安门城楼颇为古朴,不似今时风格,不知是兴建于何时,有何历史渊源呢?”

    吴姐兴致勃勃:“朱小姐,说起兴安门的历史,那是真有些年头了!最早的兴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名承天门,也就是“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那时候的皇帝,还是永乐帝朱棣对对,就是那个燕王朱棣了,造反夺天下的燕王,就是他建了这楼!到现在,这城楼也有六百多年历史了……”

    听吴姐这样介绍,许岩陡然一震,背后出汗,暗叫一声不好!(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节 坦白() 
看着那位吴姐像是还要继续说下去,许岩赶紧插话:“哎,吴姐,您看这地儿,附近哪有卖饮料的地方啊?走了小半天,我可是渴了,要不咱们赶紧走吧?”

    吴芳丝笑着说:“许先生口渴了吗?哎,这可巧了,我可是知道,附近有一家老京城的铺子,做的豆腐脑和豆汁那是特地道,这可是京城的特色美食,要不,我领您二位过去尝尝?”

    “好啊好啊!”现在,只要吴姐能闭嘴不提永乐和朱棣的事,就是让许岩去吃猪食他都肯的,他赶紧说:“那我们就去吧,离这远吗?”

    “不远,就在南池子旁边的一条胡同里,老京城人都知道那地方……”

    “那快去,快走吧,别耽搁了。”

    许岩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朱佑香淡淡瞟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脚下的步子却是依然不紧不慢的,她好整以暇地对吴姐说:“吴姐,方才你说到永乐陛下,也就是先前的燕王殿下……他的事,你可了解吗?”

    听朱佑香这句话,许岩背后顿时冷汗直冒,他恨不得扑上去把吴姐的嘴给捂上了。

    吴芳也没想到那么多,只当是这外国小姑娘想了解华夏的历史知识和京城的历史文化,她笑吟吟地说:“哦,说起明成祖啊,他跟咱们老京城的缘分可是大了。

    朱棣呢,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儿子。本来。这天下是轮不到他来坐的,当初明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那时候咱们大明朝的京城还是金陵。燕王只是负责在边塞负责防御蒙古的将领,他的封地和王府就在咱们京城了那时候,燕王就跟咱们京城结下缘分了啊!

    当时,明太祖朱元璋选定的太子是他的大儿子朱标,但朱标没福气啊,还没继位就死了,于是朱元璋又定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来做皇帝。这时候,燕王心里就不服气了。他就琢磨着了你说这皇帝老爸也太偏心了吧?大哥朱标资格比我老,又是嫡子,人品也好做事公道,他继位来做皇帝。我们大家都服气,可是大哥死了,剩下的几个儿子里面我是最有本事的,老爸你却不选我,却选了我那个乳臭未干的小侄子朱允炆嗯,那时候起,燕王就开始不满了,暗暗闹情绪了。

    后来了,朱元璋死了。他的孙子朱允炆上位做了皇帝,燕王朱棣虽然心理不服,但没办法。人家是皇帝,手上有兵,燕王还是得捏着鼻子认了。但问题是,朱允炆这小伙子,做了皇帝他还不满足啊,他看着那么多叔叔占了那么多的封地。他这皇帝的地盘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连税都收不来。他也不爽啊!于是,他就开始削藩了什么叫削藩?削藩就是把那些叔叔们的地盘兵马啊统统给抢回去,叔叔你就老实回家领一份工资吧!

    最后,削藩削到了燕王头上,这下,燕王可是恼了朱允炆你小子也太过分了吧,连叔叔的饭碗你都要砸了?既然被逼到了绝路上,一不作二不休,燕王就起兵造反了,这就是咱们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了。

    当时,朱允炆朝廷拥有大军和全国的地盘,燕王却只有咱们京城的一小块地盘,兵马也很少……大家都不看好燕王,但燕王却是气运在身,天命所向,运气好得爆棚,硬生生就用那么点兵就把拥兵百万的朱允炆朝廷给打垮了,然后登基为皇,这就成为了咱们历史上的有名的永乐帝了。燕王登基以后,再下令把首都从金陵迁移到咱们京城来,开始扩建咱们京城应该说,咱们这城市的很多底子,都是燕王那时候就给打下了……”

    吴姐说得绘声绘色,十分生动,看朱佑香听得专注,她笑道:“朱小姐若是有对咱们国家的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不妨改天去看看十三陵?明成祖的陵墓就在那边,那边还有博物馆,介绍明朝的事情,讲解得更详细。当然,朱小姐若是愿意,我也可以陪您去的。”

    朱佑香神色淡淡的,她平和地说道:“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瞻仰的。到时候,就有劳吴姐带路了。”

    “呵呵,朱小姐太客气了!”

    许岩跟在旁边,听得满身大汗,他脑子里乱哄哄的,乱成了一片。

    看完广场,时间已是中午了。吴姐是个老京城人来着,她领着许岩和朱佑香走街穿胡同,真的在一家胡同里小店吃到了老字号的豆腐脑和豆汁喝豆浆的时候,吴姐很识趣,知道少男少女情侣多半要私下说些甜言蜜语悄悄话的,她另外找了一张一桌子自己吃,留着许岩和朱佑香单独相处。

    说实话,京城豆汁的味道有点怪异,许岩有点吃不习惯,但朱佑香倒是很喜欢那种味道,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气喝了两碗,看着朱佑香平静的样子,许岩心下乱糟糟的,实在不知该说什么。

    看到许岩只吃了小半碗豆汁就停手了,朱佑香有些诧异:“公子,可是胃口不好?”

    许岩苦笑着把碗一推,他说道:“心情太乱,吃不下。轩芸,你……可是知道了?”

    朱佑香微微颌首,她不看许岩,只是远远望着远处的街道,像是在出神。她的声音也有些迷离,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了:“公子,在贵国的历史上,是否出现过秦汉唐宋元等朝代?”

    许岩点头:“是的。”

    “在元朝末年,有一位豪杰,他出生于濠州钟离孤庄村的农民家庭,眼看大元政权腐朽不堪、民不聊生,以致天下大乱。这位豪杰挺身而出,参加了红巾义军,从草莽中崛起。统率义军,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库库帖木尔等诸路枭雄,最终一统华夏。光复汉统许公子,请问,这位豪杰是谁?”

    许岩苦笑,他的历史很差,朱佑香若是问他其他历史问题,他未必能答得上来,但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连小学生都懂。他说:“这个人,该是朱元璋吧?”

    朱佑香收回了注视远处的目光。她正视许岩,淡淡地说:“许公子,你放肆了。太祖陛下的名讳,岂是尔辈能直呼的?”她的语气淡淡的。并不如何显得严厉,甚至显出了几分软弱的味道来。

    “许公子,这个人,你们叫他……朱元璋,而在吾朝,尊称其为太祖,年号洪武。太祖持三尺青锋,扫天下胡风腥骚,奠定我华夏千年的根基。千载之下,功德不灭。”

    然后,许岩和朱佑香都不再说话。朱佑香的目光游离着。漂忽不定,像是她心中藏着极大的迷惘。

    她与许岩的目光对视,迟疑地说:“那么,中国就是大明,大明就是中国?贵国与吾朝,其实本为一家?”

    许岩“嘿”了一声。他说:“我想,应该就是这样了其实。先前我就发现有点不对了,但一直不敢跟你说,怕你接受不了。但看着轩芸你今天的样子,倒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