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八部之般若陀罗尼-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康闻言,冷哼一声,“什么祖宗显灵、老天保佑?不过是那痴人心思单纯。自己老婆是什么样的人,他自己没数么?他老婆既然只跟他一人好,那孩子怎会不是他的?自己的孩子,长什么样又有什么关系?坏就坏在那些自以为聪明的无知蠢人,只会胡思乱想、无事生非。孤陋寡闻,自以为是,还不如个傻子呢!”

    特注:天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在《周易•;系辞传》便有所记载。目前在非洲和印度,仍有一些民族保持这种仪式,本文中提及的是西藏的天葬。天葬本是体现了回归自然的朴素思想,有观点认为西藏的天葬缘于藏密佛教“舍身”“布施”的思想,也有洁净的灵魂可以回到天堂的意思。因为涉及宗教信仰问题,特在此声明,本人尽力去查找了资料,但所知仍为有限。天葬即便是在西藏,至今也是很神秘的。天葬仪式进行时是绝不许外人观看的。天葬师也的确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有不少是世代相传的。在这个世代相传的职业历练中,有人便积累了堪与解剖学家相媲美的理论及实践知识。历史上也有天葬师在仪式中发现死者情况有异,而谋杀凶手在此证据面前不得不伏法的事情。但天葬师关于解剖学的理论能否传授给外人,特别是异族人,这一点作者目前还未能确认。本文涉及到的人物想学习的,也只是解剖学的理论知识,并无探听天葬情形的意图。希望不会伤害到各族兄弟姐妹的感情。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出。顿首拜谢!_小燕文费^提供更新_h_p://。x_Iaoya_nW_enx_e。'

    _小燕文^^友交流群:118778997'

欲守云开待月明 哪知一语成谶言() 
(去看看网 om)    阿康听说张氏母子均安,顿时长出一口气,也有了兴致打听黄敞潮西行吐蕃一路的见闻。去看看网 om。听到黄敞潮描述张氏母亲所在的寨子很是特别,“土城外修有重木城,以为守城之用”,阿康不由兀自出神。黄敞潮和马大元见状,眼神一汇,黄敞潮开言道,“小嫂子可知那一寨的异族是何历来?”

    阿康却是想到当年和母亲同一教员室的,有位爱讲古的刘伯伯,是个历史老师,曾跟她讲过的一个典故。“不大能说的准,毕竟没什么凭据,只是听以前家乡一位老人讲过一个故事,倒与黄大夫说的情形有些许相似之处。

    据说西汉时期,大秦派出一支远征军东进,入侵安息,最初如入无人之境,劫掠了大量的财宝、占领了很多土地。后来这支军队又继续向推进,却在深入腹地之时遭到安息人强大军队的围攻,被打得溃散逃却。逃出的余部又遭到波斯人出其不意的围攻,后来这支队伍便不知所终了,直到大秦和波斯两国休战、互换战俘之时,也不曾再有这支远征军的消息。倒是《汉书》中记载,汉将在讨伐匈奴的时候,见到一支奇怪的军队,相貌与匈奴人迥异,其作战方式正是大秦军队特有的步兵圆盾、夹门鱼鳞阵。后来这支军队战败,为汉将所俘,得知其乃异族,迷途后遇匈奴人,被匈奴人雇佣来作战,许以土地粮草为报酬。后来西汉朝廷设置了‘骊靬城’,安置这些战俘。

    这故事听来已久,早记不得那‘骊靬城’是在何处,只记得是在西北,这便与那个寨子相去不远。另外,记得那位讲故事的老人说,大秦特有的防御工事便是‘重木城’。莫非那个寨子里的人就是西汉战俘的后人?如此说来,也就是大秦远征军的后代了。”

    黄敞潮和马大元听得面面相觑,单就这一番话,能讲得出来的人,可算是学识渊博了。黄敞潮是饱读诗书的书香世家出身,少年时可谓是博览群书,对阿康提及的波斯、安息等地略有所知。相比之下,马大元听的可谓是云里雾里,心中倒是明白了两件事:一是阿康博闻强识、来历不凡;二是阿康对自己是一片坦诚、没有遮遮掩掩。

    之后的日子似乎又开始有些热闹,黄敞潮总是想探探阿康还知道些什么新奇的事物,好在他还知道教阿康些医理作为回报。即便如此,每每看到马大元拧起的眉头、时不时发黑的脸色,阿康还是越来越想躲到一边去。有时便叫上小六陪伴,到附近的香山寺去走走,或是到龙门石窟去临摹壁画。拜母亲所赐,阿康美术的底子不错,素描、工笔画都会一点,跟书画大家比不了,临几个经变故事、侍乐飞天图还是可以的。晚上回去,阿康便从临的画中选几幅动作幅度大、有连贯性,又姿态优美的,先用炭笔轻轻描摹到细布上,再用针线绣了轮廓出来。阿康寻思若是把这个做成走马灯,就可以给乐儿看到简易的动画片了,虽然只是个简单的跳舞小人,小孩子也一定喜欢的很。去看看网 om。后来见几乎每日香山寺都派有僧人清扫石窟,倒也安全,便常常是独自一人上山,见到喜欢的壁画就猫在洞窟里细细描绘。

    这日清晨,阿康为躲黄敞潮,便早早来到山上。先是在宾阳洞洞口观赏了一阵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书碑铭,寻思着要是能拓印下来给乐儿做字帖就好了。进得洞内,阿康最爱洞顶的飞天,挺健飘逸,精致艳丽。阿康在洞里绕着圈,从各个角度观察,细细体味着那精美绝伦的灵动笔触。直到觉得略有成竹在胸之感,才坐靠在角落里,取出炭笔画纸,将那一个个动人的舞姿,描摹在纸上。

    洞外灿灿暖阳缓缓扫入,漫天的神佛、力士、天女,安静、慈善、宽容的伴在身边,阿康一时忘了周遭的一切,将全部的心思都集中在眼前的画上。

    “‘弦鼓—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②你是在画胡旋舞者么?”忽然一把清亮、悦耳的声音,自身后响起。阿康一抬头,便见一个二十左右岁年纪的姑娘,面容清朗、端正,正看着自己。再低头看看纸上的倩影,的确是从舞者的相貌、衣着、舞姿上,都能看到西域特色,至于是不是在唐明皇时代红极一时的胡旋舞,倒还真的是说不上来。只得笑笑指着洞顶说,“这就要问她跳得是不是胡旋了?”那女子抬头看看,与阿康相视一笑,径自走开去看那一幅幅壁画。阿康低头继续忙着,两人相安无事。待到阿康画完,摇摇脖子站起身来,拿着画,逐一和壁画对照、修改不足。那女子悄悄站在她身后,一同看着,不时还要叹上口气。阿康略略核对完,回头看着女子,觉得面善投缘,便问道,“你可是有什么不开心?我帮得上你么?”那女子一愣,淡淡一笑道,“我想学那胡舞,可是壁上的画是死的,哪会教人。”

    阿康乐了,“谁说是死的?”便把随身带的几幅小画挑挑拣拣、排了排序,理好后举到她眼前,掀起页脚,快速的依次放下,那画上的小人就好似动了起来。那女子轻“呀”了一声,连忙接过,自己又试了一次,一副小孩子般欣喜若狂的样子。见阿康一边笑盈盈望着自己,那女子有些不好意思,将画还了阿康。阿康一边整理一边道,“其实莫高窟的壁画更具西域风情,想必临摹了下来会更像胡旋舞,只是太远了。”那女子想了一想,忽又眉开眼笑道,“我有办法了。”言罢步履轻盈的走向洞口,却又回头道,“你叫我阿儡吧,今天真是谢谢你啦。”

    阿康见她离去的身影,似乎手还在模仿那画中的姿态,微微舞着,不禁失笑,觉得这女子率真可爱,迷舞成痴了。

    日子便在如此平凡中逝过,转眼便是第二年的四月二十五。小六赶到师父马大元家的时候,正见阿康和马二嫂在院子里裹粽子。去看看网 om。小六乐道,“就知道姑姑这里一定有好吃的。”说完就偷偷伸手过来要摸枣子,马二嫂一巴掌拍过去,“你个脏猴,还不快去练功!晚了看你师父不罚你!”

    阿康笑道,“过会儿先煮几个给你解馋,你先去吧。”

    小六乐呵呵窜走。马二嫂子笑问阿康,“娘子过几日就要去看小公子,咱们再多弄几个花样,让孩子也乐乐,可好?”

    阿康点点头,唇边噙着笑,想到乐儿,就觉得一切都是幸福,岁月静好。

    到了下午黄敞潮再为马大元诊过脉,很是满意,道,“恭喜马兄,这毒已是去了十之了。再有个三五个月,莫说是运功动武,就是马老哥想要老来得子,也是行的。”

    马大元面色通红,咕哝一句,“黄老弟何时才能不再拿马某取笑?”

    黄敞潮哈哈大笑,“只要马老哥你人在,黄某就不会不再取笑。”马大元也不在理他,由着他去。

    说话间马二嫂子来请二人去尝新煮出来的粽子,二人一来到正厅,便闻到清清爽爽的粽叶飘香。打开粽叶,就见一粒粒糯米晶莹剔透,油汪汪、光润润,一颗颗枣子就像嵌在白玉上的红玛瑙,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可偏偏这黄敞潮一边剥着粽子,一边四下寻阿康道,“小嫂子呢?有肴无酒总是没趣,小嫂子说个典故来听听吧。”

    马大元笑啐他吃都占不住他的嘴。这几年下来,阿康发现黄敞潮虽是嘴坏,但于医学一道却甚为开明、锐意创新,也愿意跟他讲些自己对于西医的一些粗浅了解。黄敞潮每每借鉴阿康所说,拓展思路,开创出些新的诊疗方式。阿康为了乐儿,特意跟黄敞潮学习小儿经络按摩之法,用以防治小儿常见病症。见识过黄敞潮的医术精深,阿康对他也很是佩服。马大元对阿康学医一事开通的态度,也让阿康很是感激和敬佩。

    此时黄敞潮问起,阿康便跟他讲了下静脉注射。黄敞潮听说是把药力直接送达血脉之中,想了想,问道,“小嫂子说的可是‘生死符’?”阿康听他把这两样联系到一块,觉的挺雷人的。马大元却惊道,“‘生死符’不是灵鹫宫的不传之密?黄老弟怎知是如何施为的?”

    黄敞潮嗤笑道,“她灵鹫宫有什么稀奇,不过是逍遥派的一个旁支而已。她那点东西在逍遥派实在算不上什么。”

    马大元沉思半晌道,“逍遥派,马某也曾听闻,五十年前在江湖上,那是别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当年的掌门无涯子,那是个谪仙一般的人物。后来似乎是一夕之间,整个逍遥派都销声匿迹了。据说他派中典籍,尽是绝世秘籍,也尽不知所终了。”

    黄敞潮哈哈大笑道,“哪有那么神秘,当年家母出嫁时,整个逍遥派好玩的、好看的,几乎都给家母添妆了。那些典籍,我自幼看熟了的,也没什么。想是江湖以讹传讹罢了。”

    马大元奇道,“不想老弟竟与逍遥派有渊源!”

    黄敞潮笑道,“黄某姨母乃是逍遥派弟子,母亲是家中嫡女,自幼体弱,常随长姐住在逍遥派,请其师尊医治调理。当时家母年纪幼小,颇得逍遥派诸弟子关怀照顾。十来年住下来,逍遥派众弟子皆视家母为幼妹,感情深厚。况且当时的逍遥掌门,后来正做了黄某的姨夫,想来那时给母亲添妆出手如此大方,也是别有深意。”

    阿康听到这里差点蹦起来,心中大呼:“难道黄敞潮的娘就是那传说中的‘神仙姨姥姥’李沧海?我的个妈妈咪呀,黄大夫您来头还真是大!”

    马大元见阿康脸色有异,便以眼色相询。阿康赶紧岔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