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时明月之大明宫辞-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罪,言道今日未经阿爷允许与兄长送行,还请恕罪云云。

    不想圣人却甚是和蔼,反而高度赞扬并肯定了他的行为——这老头儿不好开口见两个犯错的儿子,又担心他们去后日子难过,正自愁闷呢,不想这小儿子解了他愁眉。

    他接到消息说太子与两位兄长送行,心里原有些阴谋论,只当小儿子也大了有了别的心思了。但后来长乐公主进了宫,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他的心也就放下,转而欢喜起来。果然他没有看错人,稚奴从小仁厚孝悌,哪有那么多心思?这是真心为两位兄长哩!

    想到这里,又思及方才错怪了他,心中甚是歉疚。如今倒不好赏他东西,便可着劲儿地夸他,夸他办事用功,甚是上进等等,夸地李治脸上泛红,又说他近来辛苦了,着他好生回去歇息一日去。

    李治飘飘然出了宫,回至府中脸上都带了笑。连进门时小厮儿不慎将浇花的水撒在他衣摆上都没生气。

    然后便是李治回房见妻子,诉说今日的行事,脸上依旧带着欢喜。

    王润觉得很奇怪,这娃虽然居幼,但也不是缺乏父爱的孩子,怎么就因为父亲的几句夸奖,就乐成这样

    。

    这里却有个缘故,盖因这李治在众皇子中居幼,自小又得宠,但是较长子李承乾等人,岁数相差太多。圣人待李承乾是寄予厚望,要托付江山的,要求自然就高。待这李治却是幼子宠爱,平时要求不高,虽也夸赞,却也类似于说句“哦,稚奴真是好孩子!”,“稚奴真乖!”“稚奴真懂事!”之类小孩子夸赞的话。

    这父子情谊,多数做儿子的希望父亲能肯定自己的成果的。常得父亲夸他“聪明懂事”的李治自然不例外,甚至更期待。且李治心知自己从未成为父亲期待的储君的人选,如今得天之幸能登太子之位,却也是机缘巧合,他兄长二人鹬蚌相争之故。故他十分勤勉,希望真得皇父肯定。

    而如今阿爷真的肯定了他的成功(?!)岂不叫他欢喜雀跃!

    王润听他说完,颇觉无语,方信世上有一类父子,甚是相得,便是李二陛下与稚奴了。有这样的儿子在,别说是两个儿子,便是长孙皇后再有十二个嫡出的儿子,又有谁能pk得过稚奴呢?

    既过了百日,庶人李承乾和东莱郡王又已离京,太子李治和圣人的关系又空前的和谐,太子听政办差也十分顺利。工部体贴圣意,上奏曰:“太子正名已经很久了,要不要请太子迁入东宫了?”这放着名正言顺的东宫不住,实在不是个事儿啊!

    圣人这才想起来太子还住在原来的晋王府呢!

    瞧这孩子多懂事啊!受了委屈也不说。我们圣人的心都要化了!

    (李治:原晋王府住得挺舒服的啊,原来您就花了大钱给我修的,离宫里又近,出门也方便,我家娘子也喜欢,真不委屈!王润:谁稀罕住东宫,我才不要李治见阿武!)李治却还要推辞,他阿娘死了,他还要守孝呢,居然要他现在搬新家,影响多不好啊!

    圣人越发觉得他孝顺,心下越是感动,当下以“太子居东宫,天经地义,不敢违逆天意”之名,批准工部会同钦天监及六尚局共同翻修东宫。当然,翻修的同时务必要安静,不能太奢华,扰了太子守孝,,也不能太单调,丢了东宫的体统。

    工部的人很忧愁。这样的要求太高了!

    听到这个消息,各大臣心思各异。太子一系,例如长孙无忌、柳姡А⑾舻热耍匀皇腔断玻拥檬コ枘兀∮秩珩宜炝嫉热耍右丫翘恿耍蘸缶褪鞘ト肆耍米锪擞猩鹾么Γ悴辉蕹梢膊环炊詅溆嗳说确炊陨也甚小?

    魏征那个老诤臣本要反对的,但是正巧他病了,正请病假呢,就没空反对。而且太子是名正言顺,圣人禀告祖庙后册封的太子,常居宫外本就不妥。宫外安全设施不过关,若是有个好歹,谁负责?圣人如今就剩这么一个嫡子了!大唐也就这么一个能稳定大局的太子了。老魏头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得过去过去了。

    于是东宫的翻修就在这一股诡异的淡定中进行。

    有人欣喜切切,有人淡漠而待。唯有即将有新房住的太子妃殿下,在自家屋中,咬着手帕恨恨:呜呜,她真的不想搬家,怎么办?

    怎么办?没办法,东宫翻修,不日即竣工了。

    ——都是皇家的瓦工匠与木工匠,端的是好手艺,讲的就是价高物美,童叟无欺。

    本就是高级建筑,李承乾住时便喜好奢华,常叫维修,前番谋反动乱,不过乱些轻巧摆设,大致建筑不变

    。工匠们虽做的是手艺活,但是上头的人却是伶俐,心中想着新太子是不会喜欢用旧太子的洗脚水来洗脚,虽然那洗脚水还很干净。

    于是便会同六尚居的人,将东宫彻底翻修。外面看着那东宫还是东宫,明德殿还是明德殿,不过那窗更明,瓦更亮,但入得内室,方知其内早已大改。反正圣人有旨意,叫务必让太子与太子妃满意。那各种摆设器具,又都是他李家后院库房里的东西,将旧的还能用的收回去,拿好的新鲜的出来,自然形状就更不同了。

    一切妥当后,便奏请圣人御览。不想圣人大手一挥,道:“朕满不满意有何用?太子满意即可!太子自己去看吧,若有不妥,既叫他们换了,不必回朕。”

    太子谢恩去看,果然较之从前的东宫,低调中见奢华,奢华中见优雅,品味更上一层楼。好比一暴发户,突然长学问了,不爱黄金珠宝,改用美玉细瓷,变个斯文读书人了。

    圣人见太子满意,他也就满意了,又叫钦天监选了个吉日,着太子一家搬入东宫。

    钦天监的人一得了旨意,便马不停蹄地的算,不多时便得出个最近的吉日来,不过是三日后。

    众人皆满意,唯王润心中不郁,道:“这三日怎么来得及,家里这些东西还未收拾哩,总不能扔了就走。不能再迟些时日么?也容咱好生收整一番呐!”

    李治不知她心中所想,笑道:“这有什么,这府里的东西虽好,但那东宫里的东西都是齐备的,你若是舍不得这里的,咱们只叫人把素日用惯使惯爱用的带上,其余着人慢慢理就是了。”

    王润口中发苦,想了想,又道:“我的嫁妆还搁在库里,乱哄哄的,没整理出来呢!这些可扔不得。”

    听了这话,丫头缠枝立即跳出来笑道:“太子妃放心,奴们上月起便对着单子整理了,如今只差装箱搬运了。可巧府里离东宫也近,便是箱子也可少用许多呢!”

    王润惊愕,道:“我怎么不知?”

    缠枝笑道:“这不是要给太子妃一个惊喜么?只是不知道东宫有没有偌大的院子给放太子妃的嫁妆里。”

    李治大喜,笑道:“好丫头,省了太子妃多少心事!赏!不管多少嫁妆箱子,院子管够!再不够,拆了明德殿也与你们太子妃放嫁妆,如何?”缠枝等众丫头顿时眉开眼笑的。

    王润几要吐血,好你个头!头一次觉得这几个心腹丫头讨厌得很,怎不知怎么生得这般伶俐讨厌。

    只是到底不敢太着意抗拒,省得叫人看出痕迹来。只好眼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商议迁宫之事,王润干脆万事不管,随他们去了!

    秋风起,秋叶落。太子一家也在低调的氛围中正式迁入了整修一新的东宫——太子妃王氏润娘的第二个家。

    好在因犹在孝期的缘故,东宫不好摆酒庆贺乔迁,外人也不好上门送礼道贺,不然估计王润地郁闷到掉渣。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28周了!

    码字坐太久,脚爪肿了,一按一个坑,呜呜~~~~(》_

69品级() 
上文且说到太子一家在文德皇后的热孝过后;奉旨搬入了东宫。

    那东宫经过宫中的能工巧匠着手改造之后;竟与之前模样大改。李治瞧着甚是舒爽,任是哪个人上位之后,有着装修一新的办公室也会欢喜的。若不是顾虑还在孝期;只怕恨不得让人放上几串鞭炮,再宴上几天宾客才好。好在他没欢喜糊涂;这时候万不可做出这轻狂样儿来;不过夜里睡觉时都带着笑哩

    !

    与他相反,王润看着这东宫哪儿哪儿都不爽;非关景物摆设;乃及人也。这他们进了宫,李治又常往老头子那里晃悠;岂不是给人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这话也不好与人说,只一时忧一时愁,好不烦恼。

    好在此番迁宫事务颇多。——虽然东宫之内诸事务齐备,但又不是过来个人便罢了。这上上下下格局人事总要了解,原来的陈设摆放也有心爱的,总要带上,带不上的也得命人收了,登记造册,以免遗失。

    先是东宫主殿明德殿,便是李治日常起居理政之地,王润带人亲自看了,安置妥当了。然后自己择了离明德殿最近的崇仁殿居住。萧氏俞氏张氏便叫在离主院最远的宜秋宫住着。

    再有原晋王府当差的下人奴婢,上下也有七八十口,丫头媳妇婆子,小厮花匠马童伙夫门房,哪些是用得上的心腹必须得带进来的,哪些是不用带的;带上的须安插在何处,带不上的又要怎样安排……处处桩桩,都需她处理。

    这一番功夫下来,却实在忙碌不堪,让她少了许多时间去想那未来还未发生的事情。足足到一月之后,方才妥善安顿。

    而后便又是一番烦心的事。

    东宫隶属宫内,也算是国家正式的高级单位了。这东宫的编制也是十分让人动心的。例如从前晋王府,王爷王妃身边虽有长史有女官儿,但都不怎么打眼。这到了东宫,不说这编制名额上升了,这正经伺候太子和太子妃的丫头仆妇们便要正经册封,不说是要圣人下旨,而是要到六尚局记名,听她们派遣,工资什么的也由她们那里出。

    但王润不欲她们这般。毕竟她们是她带进宫来的,多数是王家和柳家崔家的家生子,若是掺和进六尚局里,反倒与她们有了牵制。便与六尚局之人说了,自己身边带来的人,自己发工钱,却只是在六尚局里挂个名。你们该干嘛干嘛。

    六尚局的人正愁这太子妃带来的人会将她们自己人挤下去,多年来的打拼付诸流水,不想这太子妃这般体贴。她带来的人只不过是挂个名,又不管她们的事,各处的油水又没有人来分刮,如何不肯,忙说任由太子妃做主。

    王润甚是满意,按说她身边可有尚宫二人,正四品。算了身边的心腹,袁十娘是头一个,办事利落,小心谨慎,从未出过什么差错,自己要做什么事,但凡一个眼神便领会了。便与了她正四品尚宫之位,直接由她自己管辖。

    另有一人,便取了从前文德皇后曾赐予她协助生产的秦尚宫。自她生了平郎后,秦尚宫便功成身退,回至宫中去了。王润选她倒是因为此人知情识趣,又熟悉宫中各处事务,资历又够,各宫各处皆有她交好之人,日后于她办事有益。

    袁十娘与秦尚宫皆大喜过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们能有今日全赖王润,自然感激不尽,尽忠伺候王润。袁十娘也就罢了,她本就是王家的人,身家皆在王氏手中,且王润待她又好,自然全心全意伺候。

    这秦尚宫却是利益所趋。她在宫中熬了多年才致尚宫之位,虽无害人之心,但防人时反击的手段也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