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疆大吏-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公室里的一些老油条都渐渐的看明白了,感情这个“衙内”能力不俗啊,这才来半个月,就将整个团市委的事情摆弄得明明白白。

    杨正和的文章自从被《党刊》和《人民日报》转载之后,到现在还风平浪静,预料中的舆论战还没到来。倒是杨林在俄罗斯的事情进展颇为顺利,用同样的操作手法,从银行贷出两亿卢布来。这个事情杨柯没敢告诉父母,不能再给杨正和施加压力。杨柯预计着,真正的暴风骤雨应该快来了。

    杨林本想快速的倒货,再用同样的手法继续操作,被杨柯阻止,现在,已经是八月初,距离剧变的日子已经很近了,呆在那边太过危险,反正已经有了十个亿的资产,干什么都有底气了,不需要再去冒这风险。

    杨林没再倒腾机械设备,而是将所有的资金兑换成了美元,准备前往交州,两兄弟约好了在交州碰面。

    市里有个招商团会在三天后启程去交州,恰好团市委也启动了一个捐资助学的活动,去胶州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吸引一点慈善基金。

    这个活动是在杨柯的推动下郑天平力挺的,这正是郑天平高明之处,平时对杨柯看不出什么,而当杨柯名正言顺的递上《捐资助学:贫困孩子需要关怀》的计划书的时候,郑天平只扫了几眼,就利用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事情定了下来。因为他很清楚,杨柯需要的是什么,不着痕迹的帮杨柯把事情办好,比那些没有意义的嘘寒问暖值当。

    更难得的是,郑天平并不跟着过去,整个办公室只有杨柯一个人陪同学联部、组织部的几位同事一起前往交州,那个传说中寸土寸金的花花世界。

第七章 有美同行() 
第二天,杨柯去医院拆了线,虽然后脑上有一小块头皮光秃秃的还没长出头发,但因为他头发较长,也能马马虎虎将其遮掩过去。

    郑天平刻意将杨柯叫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表达了一下关心,随后问道:“这次我不去,如果由你主导的话,有没有问题?”

    杨柯愣了一下,郑天平这是准备送佛送上西啊!

    “我在那边有关系,多的不好说,几十万没问题。”

    郑天平点点头,“有几十万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整个团市委一年的经费也就两百万,完全是个清水衙门,能一次弄来几十万,可以同时建十多所乡村小学出来,也能算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成绩了。

    “我爸最近可能会有点小麻烦,不过问题不大。”杨柯漫不经心的说道。

    郑天平悚然一惊,原以为自己做得不着痕迹呢,原来人家早就洞若观火,高干家庭的孩子果然不能小看。

    郑天平随即笑笑:“杨书记我是极为佩服的。”此时已经淡出权利中心的郑天平完全没想到,杨柯说的小麻烦是什么样的麻烦。

    团市委此行的成员不多,算上杨柯总共才四个,组织部的陈强、学联部李成和宣传部的张娟,清一色的年轻人,最大的李成才26岁,整个队伍全由小科员组成,看上去极为荒谬。

    说上级不重视吧,却给几人腾出了一间小办公室作为小组临时办公场所,以方便几人准备宣传册之类的,说是重视吧,连个科长级的都没有,杨柯以白丁身份挂了个小组长的名头。

    毕竟和老油条不同,几个年轻人对这个事情倒是都挺热心的,有了宣传部的张娟协助,从部里弄来不少贫困儿童光着膀子在地里干活的照片,宣传册倒是制作得极快。

    杨柯原本的计划是直接去交州跑一趟,帮杨林即将成立的投资公司把把关,然后从杨林那里拿个几十万回来交差了事,算是杨林捐助一点钱将自己送一程。杨林的事业刚起步,刚去交州,在那边还不认识什么人。虽然有钱,但没多少关系也没什么名气,想要靠他帮忙介绍什么慈善商人一点都不现实。

    但看着张娟拿出来的照片,杨柯改变了主意。

    招商团很庞大,林林总总的一百多人,有市招商局的,也有下属区县招商局的,另外还有市宣传部的几位干事,想要招商引资,离不开宣传部的策划宣传,整个队伍由招商局常务副局长罗秋阳带队,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在招商局门口集合,准备打一场硬仗。

    当然,若是带着邪恶的小心思来分析,这些人更多的是为了在宣传部和电视台的几位莺莺燕燕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

    杨柯带着三个年轻人出现在招商局门口的时候,这些人一个个脸色怪异,显然对团委这一举动很不以为然。“捐资助学”,多新鲜啊,喊喊口号人家就把钱给你了,真当交州那边遍地是钱等着你们去捡呢?

    要知道,现在的区县招商局,开出多少有利投资商的条件,人家还爱理不理的。而团市委这种只投入看不到任何利益的事情,除非脑子被门夹了,谁会给你钱?

    杨柯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被自己不小心推倒过的倒霉蛋赵邀。

    此时的赵邀正在宣传部的队伍中,用一种复杂难明的眼神打量着杨柯。

    杨柯笑着对赵邀点点头,对方却当没看见一样,转过头去和同事说话。

    十点钟,清点过人员之后,一百多人挤上了四辆大巴,开赴火车站。这个时候的政府工作人员还比较节俭,除了几位处级以上的干部是软卧之外,其他人竟然全部挤在一节车厢里面,和以后的工作作风完全不同,现在的人,大多数还比较能吃苦。

    当然,可能更大的原因是不想太过铺张浪费落人口实,毕竟这是个杂牌军团。

    杨柯四人坐在一起,对面是宣传部的一群莺莺燕燕,其中清丽无双的赵邀更是格外吸引眼球,来来往往的人总是忍不住对美丽的向往,朝那边打量。

    其中以近水楼台的团市委成员为最。

    杨组长带头,陈强和李成有样学样,“欣赏”的眼光在对面几位美女身上瞟来瞟去,换来对方几个大大的白眼。

    “有这么好看吗?”张娟坐在杨柯身边,略有些吃味的对三人嗔怪的问道。

    几人不好意思的收回视线,讪讪笑了起来。

    杨柯笑着对张娟轻声说道:“其实你长的也挺漂亮的,但架不住人家数量多啊。”

    陈强和李成深以为然的点头附和。

    “扑哧!”听到杨柯的话,张娟和宣传部几个女孩子笑了起来,对着杨柯三人一阵嗔怪。

    赵邀也抿着嘴,随后从包里取出一张报纸,在几位同事诧异的眼神中递给杨柯。

    和杨柯一样,赵邀刚进入宣传部,身份就暴露了。入职档案上面必须明明白白的填写下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和职务等等,哪能瞒得住。在宣传部的人眼中,赵邀身份尊贵又长得美貌,加上其清清淡淡的性子,总给人不与世人同行的感觉,没想到她竟然会对一个男孩子做出如此主动的事情。

    虽然这些女孩子年龄都不大,但做新闻工作的,谁不是人精,很容易就猜想到,两人要么有些故事,要么就是杨柯的身份有问题。

    看着赵邀递过来的报纸,杨柯就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心下暗叹一声,真的来了,还是没法避免!

    “谢谢!”杨柯对赵邀点头致谢,令赵邀一愣。

    “你知道?”

    杨柯点点头:“半个月以前就猜到了。”

    赵邀看着杨柯平淡的表情,似乎一点都不紧张,不由得想到父亲在病床上看到杨正和写的那篇文章时候的话:“结论有些偏激,但的确值得警惕,只是杨正和哪来的信心?”

    赵邀清楚,自己父亲一直都是改革的急先锋,而现在却在病床上说出这样的话来,显然也是认同杨正和意见的,这让她很不理解。问了父亲,对方却摇摇头未作回答。

    而杨柯这句“半个月以前就猜到了”,显然他们对事情的发展早有预料,却仍然敢将文章发出来,正好应对着父亲的那句“哪来的信心”。

    《人民日报》首页,刊登着由政务院政研室主任梁金斗的文章,标题叫《反驳杨正和警惕论》。文章首先是表明观点,任何时候都需要警惕资本自由化,但对方根据苏联的改革所推测出的结论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在改革事业正如火如荼的时候,对方写出这样的文章,其心何在?

    除了首页,后面几个版块也或多或少的都刊登着一些反驳性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则更加犀利的指责杨正和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却胡编乱造,危言耸听,意图正是想阻挠改革。

    将报纸翻阅完毕,杨柯心中清楚,老爸现在的日子难过咯。

    陈桥急得有些坐立不安,书记在里面看报纸,已经一个多小时没反应了,这个时候的他才清楚,杨柯为什么要让他留意这些东西,他很想找杨柯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却没法找到对方,因为他知道杨柯今天启程去了交州。

    陈桥看着办公桌上的电话,原来响个不停的电话今天仿佛出了故障一般,只有早上刚上班的时候有两个局委领导打来电话要过来汇报工作之外,一次都没响过。倒是书记办公室里的电话还响过几次,陈桥清楚,那都是市委或者省委领导打来的电话,比以往要多得多。

    陈桥轻轻推开门,帮杨正和重新泡上一杯茶,很迷茫的叫了声:“书记!”

    杨正和抬起头,对陈桥笑了笑:“没事,比预料中的要好些。”

    看着书记镇定的笑容,陈桥心里有了底,真的是早有预料啊,既然书记早就料到了今天,那必然是有应对之策的了,陈桥点点头走了出去。

    杨正和的确有信心,目前中央正是两种观念在较劲的时候,他这篇文章虽然看似是在风浪尖上,但这些涉及路线之争的舆论辩驳,向来是旷日持久的,再过一些日子,就将会有人写出新的舆论文章来声援自己,那时候辩驳的焦点就不会再停留在他身上了。他的目的是为了给现在某些过于激进的人提个醒而已,早就达到了。

    两股势力没分出高下,他就安如磐石,而按照分析,苏联绝对挺不到这边分出胜负的时候,苏联一出事,这边胜负自分。

    这些东西,初出茅庐的小儿子看不出来,他却分析得极为明白,不然,以杨正和一直以来的作风,不会发表这篇文章。

    二小子还在自以为得计的瞒着他,却不知道杨林又从苏联贷出两亿卢布的事情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大小子两次贷款的经过,让他信心十足,现在摆出如此低调的姿态,却是在挖坑让政治对手往里跳呢。他也从京城一个老同学那里得到消息,的确有大量的欧美资本进入苏联,只是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而已,以目前苏联基层的**程度,这些资本越庞大,政权就越危险,极有可能连半年都撑不住。而那些政治对手,这时候蹦得越高,一年半载之后就摔得更惨。

    杨正和的目光,盯在了一个星期之后的常委会上,似乎,有人已经按耐不住了。

第八章 金南() 
车厢里,杨柯专心致志看报纸的时候,赵邀清澈的美眸不时的从他的侧脸掠过,他现在看上去挺沉稳呢,和前几次见着的时候好像有些不同了。

    旁边的一个同事用手拉了拉她的衣角问道:“哎,赵邀,这小帅哥谁啊?”

    赵邀笑了笑,没回答。

    但半个小时之后,随着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