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疆大吏-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县长大名,我是听过的,我辈楷模,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代表不了广大群众,但我还是要对李县长说一声:辛苦了!”杨柯与江酬勤和李远山握手都是双手,倒也看不出什么来,但他此时说的这番话。却是情真意挚,令其余常委都耸然动容。

    杨柯说这话是有原因的。

    去年年中榕城周边爆发出养蝎骗局,无数养殖户辛苦将蝎子养大,最终却找不到买主了。看着这些养殖时比伺候老人孩子还伺候得精细地蝎子。想起当初买蝎苗的成本,还有超过50%的死亡率,以及这些日子以来的精心养护,这些养殖户连自杀的心都有了。第一个站出来解决问题的就是李远山,他联系了西川省内的几家制药厂,来来回回总共跑了一个多月,终于将眉远县内这些人工养殖的蝎子给消化掉了,这经验被呈报到省里,由武援朝出面,终于让那几家制药厂将榕城周边这些蝎子全数消化。让这些头脑发热的养殖户不至于血本无归。

    其他方面姑且不论。仅凭这一点。就已经惠及榕城千家万户,而榕城那些养殖户甚至都没听说过李远山这个人。

    杨柯心中也是有些感慨,有江酬勤这等人物总揽全局。又有李远山这样务实为民地县长,眉远想不高速发展都难。所以说,党政一把手的能力和工作态度对当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就以眉远建立地区来看,乐市城区建设不足,城市人口偏少,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效仿当初阳城一分为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其实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眉远在这种情况下正好符合建立地区的条件,又有江、李带头使得眉远高速发展,种种条件都在推动着眉远从乐市版图中划分出来,可笑乐市市委书记黄柏然还在恋栈权力,压着不动。

    江酬勤并未逐一给杨柯介绍其他常委,一众人簇拥着杨处长朝接待室行去。

    名为接待室,其实也是一个会议室,一张椭圆形会议桌,中间凹槽处摆放了一些鲜花,四名年轻男女正在忙活着,香烟、茶水已经准备好了。等到众人进入,两名女性工作人员立即退了出去,只留下两名年轻男子在旁边伺候。

    推辞一阵,杨柯坐上了主位,毕竟他明面上代表的是省委组织部,暗中又代表着省委书记赵长德,江酬勤除非是脑袋被门夹了才会大拽拽地跑主位上坐着。

    落座之后,江酬勤开始了对眉远工作的汇报,其中虽然没明确说出眉远建立地区的规划,但很多长远计划无疑都是朝这方面在努力的。

    “……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兄弟县市真抓实干,三年树形象,五年大变样……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第一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打造榕城、眉远、乐市经济圈,让眉远能从中起到连接作用……”

    听着江酬勤的汇报,杨柯不置可否,他不是官场小白,这些官面文章他是懂的。相比乐市,眉远及附近几县底子还是太薄,尽管眉远这几年发展极快,但三年五年的时间必然是不够的,这些话听听就可以了,没人真正去当真。

    不过虽然做不到规划中这样,但这一届的党政领导班子对眉远的贡献却是不容抹杀的。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一名秘书模样的工作人员进入会议室,在一名常委耳边轻声说了些话,随后这名常委就将目光投向了江酬勤,江酬勤看了看杨柯,然后对其点点头,这名常委向杨柯告了个罪,起身走出。

    汇报继续,轮到李远山汇报目前眉远的城市、经济建设情况。

    其实若只是单纯的组织部考察,这些汇报都是不必要的,但杨柯身份不同,再加上眉远建立地区在即,这些人也是有些不管不顾了,大概是希望能在杨柯面前留下好印象,然后通过杨柯在赵书记面前多帮忙吹吹风。

    从另一方面来说,杨柯不制止他们的汇报,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李远山汇报完毕,才轮到党群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汇报党群、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作风建设等等,这才是组织部正管,却被放到了最后,可见这些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地区的愿望是何等迫切。

    期间,又有一名工作人员敲开房门,又是一位常委起身离去,应该是去处理什么事情。

    从这会议上说反应出来的情况,眉远这一届的领导班子都是比较注重实干的,在有的地方,若是领导下来考察调研,天大的事情都能押后,就为了在领导身边露个脸。

    ……

    中午,在眉远所有常委的相陪下吃了顿饭,下午,在江酬勤和李远山亲自陪同下,杨柯在车上走马观花地将眉远县城逛了一圈,最终对两人说了句:“眉远的城市化建设,作为县城来说,是足够的!”言外之意,要建立地区的话,还有待加强。

    当然,真正建立地区之后,那发展速度就不是现在能比拟的了。

    下午四点多,眉远方面派出司机将杨处长送往寿县。

    杨柯不着急,他会慢慢拖时间,等到干部二处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后才回去。李和敏的安排很有意思,她的考察任务最轻,跑两个地市,负责两名干部的考察,而且是最近的两个地市。廖如林需要跑三个地市,负责四名干部的考察,其余人包括杨柯在内,任务都很重,其中又以杨柯任务最重。

    他可以想象到,等廖如林回到干部二处的时候,李和敏怕是已经全安排好一切在等着他了。而等到杨柯等人回去之时,见到的就不是廖副处长,而是曾副处长了。

    杨柯内心里有些冷笑,到了这个时候,李和敏还在跟他耍花枪,涉及处里人事变动,将他和许定山完全排除在外,想用这个动作来震慑其他人?作为正职处长,又何须震慑!

    不过随即,心地善良地杨处长暗中告诫自己,坑得人家李处长已经够惨了,还是适可而止吧。

    ……

    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杨柯将余下几县都走马观花地转了个遍,没有惊动当地政府,只是在县城中转转,然后会在县委、县政府门口停留观察一阵,再去到火车站、汽车站、国营企业、百货大楼等标志性地点看看。

    最终只是叹息地摇摇头,底子还是太薄!

    如果说乐市产业不均衡,无法拉动整个区域,那眉远成立地区之后,想要拉动这些县份的发展,也是有些困难的。但乐市分裂已经迫在眉睫,而除了眉远,也实在找不出其他更为合适的地方了。

    在第四天中午,杨柯到了雨城。

第三十四章 下地州(三)()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名片。

    雨城的名片自然就是雨了,这里素有“晴不过三日”的说法,这里的雨也很有特色,一般下得不大,但就是缠缠绵绵无绝期。在古代,人们无法用科学、地理气候的原理来解释这里终年降雨的现象,于是就很大方地将此功绩送给了女娲娘娘,说是女娲补天最终的遗漏。

    除了雨,这个城市还有另一张名片:茶。

    这里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十年前赵长德和姚强搭档时期,就曾大力推广雨城茶文化,加入大量文化包装之后,让这里原本乏人问津的黑茶直接提升了好几个品级,然后一股脑高价销售给了藏民。

    除了单一的雨和茶,还广泛流传着“雨城三绝”的宣传说法,雨、美女、鱼,实则有些牵强附会,大约就是打个广告:兄弟来咱们雨城吧,这里有缠绵悱恻的雨啊,还有美女啊,还可以带着美女吃鱼的,兄弟你一旦来到我们这里,遇见心仪的女子,那叫个情深深雨蒙蒙啊!

    雨城是杨柯岳父赵书记的自留地,他来这里考察干部,雨城的市委领导自然是要高规格接待的。

    雨城市委组织部长费清河接到电话之后亲自赶来迎接,随后一路往市区行去。

    “杨处长一路辛苦,怕是已经饿了,齐书记在雨城宾馆定了桌,为您接风洗尘,现在齐书记和张市长应该已经到了。”

    “全凭费部长安排。”

    杨柯脑海中想起当初他岳父跟他说起这位雨城的齐书记时的情景,也是忍不住好笑。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位的名字太过雷人:齐强!

    这位齐书记当初在刚提拔成为常委的时候,因名字被人取笑了好一阵,但随后,这些取笑就不见了。因为这位从不骑墙,认准了赵长德,一条道走到黑。

    齐强成为雨城宣传部长不到半年,赵长德就调离了雨城,去了广市担任市委书记一年,随后又调到庐城担任市委书记又是一年多,之后才升任省委副书记。赵长德离开这两年多时间里,齐强被接任书记的姚强打压得厉害,姚强虽然接了书记职务,却未能控制书记碰头会和常委会。于是只盯着他一个人来。但这位齐部长也顽强。一直顶着,直到两年之后姚强调省。齐强的表现,赵长德自然看在眼里。对其大加赞赏,在这之后,齐强一路从宣传部长、副书记、市长到市委书记,可谓步步高升。

    齐书记长得很有特点,吊梢眉、小眼睛、塌鼻大嘴,不笑的时候难看,笑起来更难看。杨柯心中立即明白,以前那些人只拿他名字开玩笑,其实是在避重就轻,已经算得是手下留情了。这位市委书记见得费清河带着两人进入。目光一扫之后立即锁定在杨柯身上,起身笑道:“杨柯,哈哈,辛苦了辛苦了,来来来,先入席。”

    在旁边还坐着一位不苟言笑的中年男子,应该就是雨城市长张德清了。

    杨柯身后的跟班张卫东看得暗自咂舌,杨柯一个副处来雨城考察一名处级干部,被市委书记宴请、市长和组织部长相陪,这待遇……怕是李和敏亲自过来也享受不到的。

    “杨柯啊,前些天你结婚,因为工作忙,没能去道喜,今天补上,哈哈……赵邀的童年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她可是咱们雨城养出来的姑娘,这孩子小时候就漂亮,现在更是不得了啊……你捡着宝贝啦!”互相介绍完,齐书记笑着对杨柯说,口气比较随意,显得很亲近。其实他不是因为工作忙,而是身份不够,当然,这样的事情谁都不会去揭穿。

    一桌人分了一瓶五粮液,其中张卫东喝得最多,其他人都只是象征性地喝了一点,毕竟下午还要上班,不可能真的尽兴。达到厅级以上的干部,大多数都还是比较自律的,基本上也都不太喜欢这种酒桌交际,太过影响工作。真正喜欢这种方式的人,大多都是品级不入流或是品格不入流的那种,而这种人,也是最容易被媒体大众盯上的,倒在吃喝上的不计其数。

    酒席从开始到结束其实蛮快的,总共不到一小时,期间大多数时间都在聊天,若是真说出去,都没人肯信。

    齐、张两人离去之后,杨柯让费清河从市委组织部调过来两人,五个人两辆车在细雨中马不停蹄地往雨亭县赶去。

    从下来开始,杨柯就打算好了,要借用当地市委组织部的人手,不然就他和张卫东两人,光是完成一名干部的考察都得好几天,那时间就拖久了。其实不只是他,整个干部二处在忙碌的时候,都会采取这种方式。

    此行考察的对象是雨亭县县长周立青,45岁,正处9年,四年县长,拟调任雨城普通副市长,资历上完全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