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疆大吏-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组织部干部二处。

    陈刚走进办公室,就发现他的老搭档窦春风一脸颓然和懊悔的坐在椅子上,揉着眉头唉声叹气。轻轻摇了摇头,陈刚走过去递给他一支烟,帮忙点上之后问道:“怎么了?因为那天那事?他不肯放手?”

    说话的时候,他的手轻轻指了指墙壁。在过去两间房子,就是杨柯的办公室,这个他自然是指的杨柯。

    “哎……老陈啊,咱们这黄金搭档,怕是要拆伙了……以后有闲了,多来看看我吧。”窦春风肥胖的脸上满脸丧气,极度无奈的对陈刚说道。

    陈刚愣了愣,问道:“去哪?”

    窦春风摇了摇头:“暂时还不确定,估计不会是什么好地方。”说着话的时候,他想起了前两天揭东平打电话过来劈头盖脸就将他一阵臭骂,最后方才说道:“老窦,你叫我说你什么好?就你这嘴……最近就好好在组织部呆着等消息吧!”

    因为那天聚餐时发生的事情,这周一上班,干部二处的气氛就显得很压抑,工作时必要的交谈都小声了很多,甚至就连行走时的脚步都放轻了不少。在这样等级森严的权力机关里,人们对气息的捕捉是敏感的。

    两名雷打不动必然在周一被接走的老工程师破天荒的推掉了既定的安排,窦春风更是一脸颓丧,好几次经过杨处长办公室门口,那脚步总变得有些犹豫,有人甚至见到他举起手想敲开杨处长的门,但最终却又无奈的放弃了……

    尽管众人都清楚这事情错在他自己,但窦春风此时的动作和神态,不由得让人有些同情。所有人都不清楚最终会是个什么结果,可现在看窦春风的样子,心中隐约有了答案。

    相比起窦春风的颓然,杨处长仍然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那天的事情根本没发生过一般,这样的姿态落在众人眼中,和窦春风一对比,不禁让人感觉心中发凉,一股寒意莫名的就从脚底直冲到脑际。

    不管是什么群体,最怕的就是笑面虎和看不穿的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两种人会在何时出招对付你。杨柯这种做派,毫无疑问的就被他们归结到令人看不穿的人群之内,从内心里生出一种惧怕。

    也是从这件事情上,杨柯就真正的在干部二处树立了威信,这略显戏剧性的歪打正着是他未曾预料到的。

    他不是不知道窦春风曾好几次在他办公室门口徘徊,但他没去理会。窦春风自然不是来求饶的,没那必要不说,他自己也丢不起那人,毕竟他是和杨柯的岳父岳母共同改造过的人,不可能向一个小辈低头求饶,又有揭东平罩着,对方这点骨气还是有的。窦春风应该是想向他做些解释,表明那天只是喝多了,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其实是没有恶意的,大抵就是这些。

    窦春风没有恶意杨柯是清楚的,但事情发生了,当时又有那么多人在场,对方又是那副猥琐的神态,事关他丈母娘,他不可能当这事情没发生过。如果是这样,别的不说,他在组织部的威信必然大跌。

    若是换成较为江湖的话语,大概就是,事情传出去了,老子要是不修理你,你让我以后怎么出去混!

    不过窦春风这事情虽然对他有些刺激,但真正处理起来是很轻松的,赵邀一个电话就解决了,压根就用不着他出手。也是在赵邀给揭东平打电话的时候,他才真正觉察到自家媳妇在揭书记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比赵长德两口子对赵邀还要溺爱。当时他内心里就告诫自己,以后欺负赵邀的时候,可千万不能让揭东平看到,不然,这老家伙发起火来,怕是立即会让他灰飞烟灭。

    当时挂掉电话之后,他曾对赵邀感叹:“揭叔叔对你可真是宠溺啊!”

    赵邀则笑着点点头,然后得意的说道:“有次揭叔叔为了我,曾专门从地州上跑回来找爸爸吵过架。”

    听得杨柯嘴角抽搐不已。

    其实在他心里,不管是窦春风这事还是有关彝族的事情,都只是小事,顺手就做了,并不需要太过去关注。彝族的事情他定位很清楚,给自己老丈人说过也就是了,具体的事情自然有对口的部门去办,而最终决定情势的,还是彝族人自己,取决于他们自身抵制诱惑的定力,对这样有性格的民族,外力终究只能预防和从旁控制,很难真正融入到他们内部去发挥作用。真要有人跑去人家族内去大放厥词说你们要注意性防护,要注意毒品传播艾滋之类的言辞,怕是会被这些人活生生打死。对于这些事情,他的态度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他的重心还是放在组织部的政策理论上,将杨文雅送过来的资料翻了又翻,若是觉得有用的,就抽出来放在一边,以便将来写报告的时候摘抄。

    时间就在这略显沉闷的氛围中慢慢过去,在两周之后,窦春风被调到了省政协,宣告杨处长到组织部之后的首次交锋有了结果。

    虽然杨柯不太当回事,但落在其余工作人员眼中,这结果所蕴含的内容就太多了。他们似乎看到,杨处长孤身行走在秋风落叶中,然后随手刺出一剑,那看不到的剑气就将肥胖的窦春风击飞得无影无踪,彻底消失在他们的视野里……

第十二章 官场小地震(三)() 
在省委高层强力施压之下,反贪局爆发出了惊人的效率,前后仅半个月的时间,就将21名“裸官”全部搞定,那些负隅顽抗者最终还是没能顶住压力,包括那名信誓旦旦宣称自己一定会顶住的城建公司董事长,在自己情妇招供之后也乖乖招了。在招供之前他曾仰天长叹,不知是否在感叹他那美貌的情妇没锻炼出钢铁般的意志。而那位指天发誓有一分钱问题坐十年牢的组织部副部长,招供之后已是面色死灰,仅仅一夜之间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一般,再也找不出当时拍胸膛保证自己没问题时候的意气风发,他言语中交付给党国的青春、交给人民的心估计是再也找不到了……

    21名干部,最后查无实据的只有两人,这两人在经济方面问题并不大,经过多方取证之下,确定这两人送孩子出国的确是为了求学,其中一名干部乃是雨城市委副秘书长李应华,为此甚至还向亲戚借过钱。取证调查的时候,那名亲戚还拿出了借条,借条上有李应华的签字和手印,对比过指纹,确定了借条的真实性。而李应华从半个月前就一直呆在反贪局没出去过,并没有伪造补充证据的机会,基本能确定李应华是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针对李应华这个借条,反贪局内部曾展开过讨论,因为就对方的身份来说,向亲戚借钱基本上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完全用不着写借条按手印这样多余的动作,很多人认为这其中存在猫腻。但最终从雨城取证之后,很无奈又很开心的接受了这个结果,因为李应华工作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从对方签署过的文件和处理过的事情上来分析,这位副秘书长原则性极强,以他的性格做出这种事情是完全可能的。

    有人说做纪检工作的人大多都内心阴暗。反贪局的人尤其如此,恨不得所有官员都是有问题的,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

    在李应华的事情上,反贪局经办人员是有些无奈又有些庆幸的,从这态度上就能看出来。21名被审讯的干部中能有两名干净的,说明“裸官”这个群体中还是有立身正、坚持党性原则的人存在。而这样的结果。无疑是能让震怒不已的省委高层感到一丝欣慰的。有些事情,过犹不及,若是21名被审查的干部全部都有问题,反贪局的反腐工作自然是做得很好,但却算不上真正的完美,如今的结果,才是完美的。

    19名干部,通过各种渠道总共贪污、受贿、索贿4300万元。当然,这只是查实的。必然还有些是没查出来的,而一般查不出来的那一部分,比查实的金额应该是要大些的。这4300万里面,大约有3000万资金已经外流,很难追讨回来了,那些呆在国外的家属。大概也不会再回到国内来。失去了国内持续的资金支持,可以想象到的是,这些家属以后在国外的生活将会过得无比艰辛。当这个结果上报到省委之后,对此又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19名**分子涉案总金额4300万这个数字,大概还触动不了中央大佬们的神经,原原本本的上报,作为西川反腐工作的经典案列来汇报。这是纪检系统的荣耀,也是柯守中的政绩,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没有异议。

    有争议的地方在于新闻喉舌报导给老百姓的数据上,到底报道多少才是合适的?此次反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报导是必须的。4300万对中央大佬来讲不算什么,只是毛毛雨,但在老百姓眼中,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按实际情况报导出去,必然会引起百姓们对政府、对官员的质疑和不信任,公信力下降是所有常委都无法接受的。要知道,西川乃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超过一个亿,占据全国总人口的10%,这里面若是有一成的人对政府失去信任,都会引发出社会危机。面对这样严重的后果,无人敢去尝试。

    去掉一个零还是只报导三分之一,这是个问题,有人感觉三分之一太多,有人感觉去掉一个零太少,最终还是将数据定格在三分之一。平均每个人几十万不到百万的涉案金额,民众大概骂过之后,大概还是能接受的。若是真去掉一个零的话,就显得太假了,19名贪官总共才贪污430万,老百姓会质疑党员干部们的战斗力的。

    这头由纪委向中央汇报,当然,汇报的重心在于反腐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而另一方面,则是由宣传部将整个反腐倡廉活动向老百姓广而告之,这里面也有一个重心,对两名从反贪局昂首挺胸走出来的清廉干部大肆宣传……可以想到的是,顺利挺过这一劫,这两位洪福齐天的中层干部算得上是因祸得福,基本上就是坐等升职了。在树立典型这一点上,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做法。

    对于省委的处理方式,杨柯是很理解的。这里面或许是带着些欺骗民众的性质,但对于西川高层来说,却是不得不这样做。若是将实际情况公诸于众,整个西川省委都承受不起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因为一些道德沦丧的**分子,却又不得不做出对群众隐瞒和欺骗的行为,政治的无奈性大概就体现在这些地方了。

    若是真相被披露出来,在常人眼中,这是黑幕,甚至会说是官官相护!但实际上,这仅仅是西川省委为了稳定和大局做出的无奈抉择罢了。

    都说反腐的根本在于预防,其实在杨柯看来,这只是一句理想状态下的空话。官场百态、人生百态,人性百态,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心思,哪能真正预防得住。后世不少人都在抨击政府只会出了事才开始补救,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关于人治和法治的讨论一直在持续,但在杨柯看来,即便是实现了法治,还是会有一门心思搞**的官员会去钻研这些律法的漏洞,就和编程高手钻营游戏漏洞做外挂是一个道理。再好的游戏都会存在漏洞,再好的法律。只要有人去研究,总会找出些盲区来。只是漏洞的多少,钻研这些所遇到的困难程度会有所区别罢了。

    19名干部落马,由此还牵涉出其他的一些违纪干部,还有各自**案中涉及到的关键人物如情妇、司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