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芒先至-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武当诸人只想着,这人确实能救救他们的俞三侠。

    张三丰转头刚好见姜希夷在打量着他,便道:“阁下方才说能救治我这徒弟,不知是真是假?”

    姜希夷见这老者一件青布道袍披于身,脸上愁云遍布,加之这人所说之话,就晓得这人就是张三丰张真人,姜希夷对着他说:“能救你徒弟的人,不是我,是我的人。”

    天璇在姜希夷身后笑道:“庄主,我还未细细瞧过那人,你就如此说,若是我不能救,岂不是麻烦了?”

第19章 捌() 
姜希夷对于‘时间’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观念。

    这是因为她一直以来的人生经历,时间对于她来说,并不能代表什么,她在暗室之中时,捕捉不到岁月流逝,她在昆仑山上无法离开太玄庄的时候,时间之于她不过是手中握不住的风。

    十年的时间到底是对于旁人来说,到底是如何难捱,她心中也是完全不晓得。

    一个月的时间,到底能做多少事情,她也是不甚清楚,因为她每天除开吃饭睡觉之外,几乎都只在做一件事情——练功。

    这次她在武当山上停留了一个月,却连这山上到底是什么样子都不甚了解,她只知道自己房前的松柏愈显青翠,颜色愈浓,但在她刻意的注意之下,姜希夷总算是晓得了,一个时辰能做多少事情,一天能做多少事情。

    当山间的松柏颜色从翠绿转向了墨绿色的时候,姜希夷一行人已经决定下山。

    姜希夷知道江湖之中有许多人,有许多门派,她见过的一些人开口说话,都喜欢以‘近日江湖之中盛传……’来开头,但她却从未涉足过江湖,这次她倚天剑已在手,又给了自己十年的时间,她决定去看看江湖到底是什么样。

    今日,姜希夷一行人行至紫霄宫中,准备拜别张三丰,可还未踏入紫霄宫中,姜希夷就听到殿内‘当’的一声巨响后,一人大声道:“你们武当简直欺人太甚!我亲眼目睹张翠山在临安西湖旁,用毒针射入慧风口中,要了他的性命,难道还会冤枉于他?我的眼睛也是被张翠山亲手用毒针射瞎的,难道这还能作假!就算你们武当没有包庇张翠山,可你们连个交代都不给,简直是不将少林放在眼中!”

    这人说话嗓门极大,说的话又咄咄逼人,话中怒气满满,姜希夷走了两步后,便看清张三丰和武当五侠此刻都在紫霄宫中,殿内有几个手持禅杖,作和尚打扮的黄衣僧人,背朝着门口,殿内张松溪起身而立,面朝着他们,口中也在说话,与对方解释着关于张翠山的事情。

    姜希夷在武当山上虽然不问事情,但是张翠山失踪,她也是晓得的。

    先前天璇上前看清俞岱岩伤势有救之后,武当几人皆松了一口气,而后第二日时,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张翠山和殷梨亭一齐下山,姜希夷没开口询问,只因她细细想了想也知道,武当弟子下山恐怕为的还是俞岱岩之事。

    她偶尔也能听到武当门下的小童们闲谈时提及少林派和大力金刚指两者,便猜测俞岱岩的伤同少林派和大力金刚指脱不开干系。

    同为习武之人,姜希夷自暗室的书中也是知晓筋骨对习武之人的重要性,光是断去手脚筋就足以让人痛不欲生,更何况断手断腿之痛对于常人来说都是万分打击,俞岱岩遭此恶毒手段,若不是遇上他们一行人,恐怕心中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可俞岱岩的伤势慢慢好转之时,山下消息又有消息传来,道是武当张五侠失踪。

    张翠山便是那日姜希夷上山路上遇见的少年。

    一开始消息传来时,武当山上众人只说江湖传言不可尽信,可后些时候,俞莲舟一人归山,众人方才明白,江湖传言非虚。

    姜希夷一行人想着紫霄宫愈走愈近,殿内的说话声,她也听的愈来愈清楚,姜希夷皱了皱眉,那大和尚说话的声音太吵,她觉得有些不喜欢。

    姜希夷低头对紫霄宫外一名小道童道:“烦请通报一声,我等特来拜别张真人和武当诸侠。”

    小道童作了一个揖,道:“请姜庄主稍等片刻。”

    小道童话罢直接进了紫霄宫,也不管那殿内还有几名大和尚在聒噪,南斗和北斗见小道童如此,轻笑出声,诸人皆知,这些大和尚怕是弄的小道童们心里也不舒服了。

    “祖师爷说,姜庄主不介意的话,可入内稍等片刻。”不消片刻,小道童快步走了出来,道。

    姜希夷点了点头,道:“多谢。”

    姜希夷刚入紫霄宫时,那大和尚又怒道:“事到如今,你武当如此没担当,我少林岂是你等随意欺辱的!那日取了慧风性命的人,我和圆音师兄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那张翠山!而张翠山这时失踪,若说不是你武当包庇,还能是什么?”

    张松溪接口道:“圆业师兄,你少林派那几位僧人究竟是伤在何人手下,一时间也不够清楚明白,可是敝师兄俞岱岩,可是伤于少林派的金刚指力,这一点可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证据确凿,诸位既然如此,我们也有所疑问,用金刚指力伤我三师哥的人,不知是少林哪位高僧?”

    那被张松溪称作圆业的大和尚,满脸通红,怒喝道:“一事归一事,何况张翠山行径如何不够清楚明白,我可是亲眼所见,我的眼睛也是被他所伤!再者说,俞岱岩手上和腿上的伤,你武当不是已寻人治了,我少林可是折了一人的命!”

    姜希夷闻言冷哼道:“治了就不算伤过了吗?那你将死人埋了,也不算便好了。”

    圆业闻声转头,双眼紧紧的瞪着姜希夷,脸上青筋暴起,手中紧紧握着禅杖,蓄势待发。

    姜希夷却连看都没看圆业一眼,不紧不慢地走到殿内,对张三丰和武当诸侠行了一个江湖礼。

    圆业道:“你是何人!”

    姜希夷置若罔闻。

    圆业怒道:“你是哪里来的黄毛丫头!”

    姜希夷对张三丰道:“张真人,我等自行特来辞行。”

    圆业怒吼一声,将禅杖举起横挺,杖头越过众人,朝着姜希夷背后袭来。

    姜希夷感到一阵风袭来,身形一边,而后站定,避过了这一击。

    圆业未曾想这一击不成,一时间竟也未收招。

    姜希夷足下一点,抬手在圆业肩上一按,而后轻身落地。

    圆业只觉肩上一麻,而后半步都迈不出去,‘哐当’一声,手中禅杖落地,人也稳稳的被留住了脚步。

    而后圆业听得身后人说:“若你是来寻张翠山的还是罢了,我可作证,自四月张翠山下山之后,他便再也没有出现在武当之上,反而你口口声声自称少林来人,倒是可以和武当好好理理清楚俞岱岩一事了。”

    圆业张口便要反驳,忽然身后传来一声:“阿弥陀佛。”这声佛号清清楚楚的传进了众人耳中。

    张三丰笑道:“不知空闻禅师有何高见?”

    那白眉下垂,覆上了眼睛,如同长眉罗汉一般的空闻禅师,双手合十道:“既然此事今日终是不能得结果,那我等也只能等到寻见了张翠山张施主再论了。”

    张三丰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空闻禅师道:“圆业,走吧。”

    那圆业本是脾气暴躁之人,听得空闻禅师如此说,也只得强自压抑,将落在地上的禅杖拾起后,站到空闻禅师身后。

    宋远桥将少林众人送至紫霄宫外,道:“今日是我武当招待不周,请空闻禅师多有担待。”

    空闻禅师摇了摇头,并不言语,一行人便随着他的脚步下了山。

    少林一行人走后,张三丰对姜希夷道:“姜庄主方才说是特来辞行?”

    姜希夷回过头来,点点头,道:“正是,我是特来道别的。”

    张三丰道:“道别?姜庄主可是要回昆仑?”

    姜希夷摇头,道:“不是。”

    张三丰道:“敢问姜庄主下一路去向何方?”

    姜希夷道:“我要去江湖。”

    武当诸侠闻言面面相觑,其一,他们皆晓得这姜希夷先前夺了峨眉灭绝师太的倚天剑,对此,江湖之中早已掀起轩然大波,当日亲眼目睹那一战的人,将那一战说的神乎其神,姜希夷虽身未入江湖,名却已入江湖,更有人称她虽未幼童,却一剑惊天,可称剑术通神第一人。

    其二,这一个月来,江湖之中除开将张翠山失踪的消息传的人尽皆知之外,还将另外一条与张翠山相关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那便是屠龙刀也随着张翠山流落海外,踪影不见。即使屠龙刀不见,可依然灭不了江湖人意图称霸武林的心,众人将视线从屠龙刀上传至倚天剑,既然倚天剑同屠龙刀齐名,且屠龙刀已流落,不若便夺了这倚天剑便是。

    许多人觉得江湖传言可信,但不可尽信,他们信了这倚天剑现下在一名为姜希夷的白衣女童手中,不信的是这女童真有一剑惊天之功力,就算江湖中将她连败昆仑、峨眉两大门派的事迹传了出去,可不信的人多如牛毛,更何况,太玄庄一个新势力,总比峨眉派好欺负的多。

    觊觎倚天剑的人并非没有,可却没人上峨眉夺剑,一是因为倚天剑下落鲜为人知,二是因为没多少人真正的想同峨眉派为敌。

    虽然姜希夷人冷,不与人亲近,可武当派诸人记挂着她对俞岱岩的救命之恩,眼下如此境况,她说自己要入江湖,在座诸人一时不知如何言语。

    张三丰道:“既然如此,老道便也不留你了,你只需记得若有事难理时,便可上武当,天璇姑娘救了爱徒,武当便欠下太玄庄一个人情。”

    姜希夷抱拳道:“不必了,我不喜欢欠人人情,也不喜欢别人欠我人情,不必送了,我等自行下山便好。”

    武当诸侠皆起身回礼,目送姜希夷一行人转身出了紫霄宫。

    来时十四人白衣白马策马扬尘,去时依旧白衣白马,渐行渐远。

第20章 玖()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五年的时间细细想来,不过一回首罢了,当年客栈老板美貌的女儿都已当了别人的娇妻,有了自己的闺女。

    又是一年春末夏初,近来江南地区天空连日阴沉,雨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又因暑气已起,加上这下个没完的雨,叫人心头如同被石头压着一般闷。

    雨水打在屋檐瓦上的声音,只有诗人才能称赞,酒馆茶肆中的店小二们听着淅淅沥沥的声音,心中烦躁更盛。路上撑着油纸伞的小姑娘们,小心翼翼的躲在伞下,生怕自己的衣角裙边被打湿。

    现下改朝换代已多年,中原大地早已沦落至蒙古人手中,因着临安城是南宋故都,蒙古人特驻重兵镇压,当年户户垂杨、处处笙歌,繁华甲于江南的临安城早已十室九空,居民大半都迁去了别处,比如平江。

    平江原称姑苏,亦为江南繁华一时之地,眼下却也远不如当年。

    此时清晨,雨依然未停,不过好在昨夜的凉意此时未散去,伴着雨滴也叫人觉得舒爽。

    红日东升,天边渐晓,路上的行人慢慢多了起来,太湖边上还停着几艘船,船上皆是等着生意的船夫。

    这时湖边岸上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至松鹤楼门前停下,等生意的船夫细细数了数,是十四匹一根杂毛都没有的白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