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里那些事儿-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他是个娘们迷,一听说要跟村里的那些娘们合作,张大毛就乐得屁颠屁颠的。

    可以一头扎那些女人堆里,是张大毛平生最大的乐趣。

    再说还有钱拿,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他的箭伤没好,屁股上还在结痂,就答应了,简直有点迫不及待。

    你还别说,张大毛的柳编技术真的很好,简直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小小的几根柳枝,经过他的手那么一摆弄,立刻变成了菜篮子,柳框,还有蝈蝈笼子。

    而且上面还有精致的花纹,光滑亮丽,金光闪闪,那不是柳框,简直是艺术品。

    张大毛坐在板凳上,四周是一大群羡慕的女人,女人们叽叽喳喳。

    张大毛教的很仔细,那些女人们也学得很上心。不到几天的时间,编制的柳框跟菜篮子,还有蝈蝈笼子就堆积成山了。

    女人们的羡慕跟赞叹给张大毛带来了自信,也带来了欢乐跟骄傲,这个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了。

    因为他拥有了生存的价值。

    大梁山的第三组村民,是有王庆祥带领,主要负责的是草药的采集工作。

    王庆祥家是祖传的中医,大梁山上每一种草药的习性,生长季节,还有药效,生长的地方,他都是了如指掌。

    他领的这伙人都是精装的少年,年轻力壮,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攀爬,教会那些人辨别跟采集每一种草药。

    而且,他还把那些草药的药性跟他们讲解,什么药是有毒的,什么药可以治疗什么病,什么样的草药带出大山最值钱。

    那些年轻人跟着他翻山越岭,不但学会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得到了收获。

    王庆祥这边也收获颇丰,不几天的时间,采集而来的草药也是堆积如山了。

    第四组,有王海亮亲自带领,这一对人马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运输。

    采集来的草药,编制好的柳编,还有秋季即将收获的山果,必须要想办法运出去。

    只有运出大山,才可以变成渣渣响的票子,山里人才能真正尝到甜头。

    海亮领的这群人马最多,也最壮实。

    从疙瘩坡到山外的国道,足足长达二百里。在这二百里的距离内,海亮将自己的人分成了好几拨,同时也将这一条通向山外的路切成了好几段。每一段有专门的人负责。

    第一拨,专门负责将所有的货物运到山口。

    独轮车将货物运到山口以后,第二拨利用吊索,或者传递,翻过幽魂谷。

    过去幽魂谷以后,虽然还是很陡峭,但是独轮车却可以行走了。

    第三拨将山货再次装车,利用独轮车接力,一段段送上国道。

    这段路是非常遥远的,一百里之内,还要路过数条断崖,淌过两条小河。

    独轮车的后面有人驾辕,前面有壮劳力用绳子拉拽,一步一步,艰难攀爬。

    走上国道以后,城里的销售商已经等在山口了。

    跟海亮签约合同的李老板就在那里,他是药材销售商。

    其他还有两家柳编销售商,所有的货物装上车,汽车还要在大山里绕四个小时,才能彻底摆脱大山,走进大平原。

    但是那跟王海亮没关系,他们的合同是货物装车马上就结算。

    很快,第一批山货就那么运出了大山,山里人第一次将大梁山的东西变成了钱,换来了渣渣响的一大捆票子,足足三万多块。

    这三万块是来之不易的,大梁山的人利用勤劳的双手获得了应有的报偿。

    再后来,这一队人马成为了大梁山物流公司的雏形。

    二十年以后,一条幸福路修出了大山,跟外面的世界接了轨,王海亮拥有了上百辆运输汽车,还有几百名司机。

    那时候,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他们创业时候的艰辛跟苦难了。

    这个运输队的雏形为大梁山的人解决了燃眉之急。他们不但将山里的货物运了出去,也把山外的好东西带了进来。

    山里人第一次用到了化肥,第一次用到了农药,姑娘们的新衣服,头上的首饰,孩子们的作业本,也纷纷走进了大山。

    王海亮开创了大梁山千百年的新纪元,他功不可没。

    正月没过完,村民们领到了他们的第一笔工资,每个人激动得都是泪如雨下。

    这些钱虽然不多,却是他们劳动的成果,而且一点也不比在城里打工拿得少,甚至还要多。

    于是,其他几个村子里的人也不再出山打工了,而是纷纷加入了疙瘩坡的采药大军跟柳编大军。

    这一年,大梁山的柳编还有采药成为了气候,销售商也不仅仅是李老板了。

    更多的人闻讯而来,大批的汽车停靠在大梁山外的国道上。

    只要大梁山的山货刚刚走出山口,立刻就被那些人一抢而空,价格也一路飙升。

    王海亮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买了西装,带上了领带,完全像个人了。

    他的媳妇玉珠的行头也渐渐在改变,女人的脸上开始抹粉了,嘴唇开始涂口红了,耳朵上也有了耳环,脖子上带上了链子,跟栓狗差不多。

    玉珠姑娘本来就漂亮,这么一打扮更是锦上添花。把大梁山那些毛头小子馋得口水直流。

    海亮跟玉珠是金童配上了玉女,也只有王海亮才配得上这样的媳妇。

    尽管那些毛头小子对玉珠姑娘垂涎三尺,可也不敢妄想。

    大家都知道王海亮的拳头不好惹,狼王都不怕,揍他们那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再说是海亮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了,所以对玉珠又是尊敬,又是羡慕,只能热辣辣看着吞口水。

    玉珠常常过来给海亮送饭,变着法做好吃的,有时候是葱油饼,有时候是饺子,有时候是鸡蛋面条。

    女人每次来,都会领着家里的猎狗黑虎,黑虎摇着尾巴,随时保护着女主人的安全。

    来到幽魂谷的位置,女人总是首先看到海亮的身影,王海亮鹤立鸡群,身板宽大,女人的心里就荡起一层层涟漪。

    这是大梁山最险要的一段路,必须有王海亮亲自压阵。

    翻过幽魂谷,那边有大夯哥照看,确保所有的山货如期到达国道上。

    玉珠赶到的时候,海亮总是一头大汗,看到扭着细腰的妻子,海亮擦一把汗,露出欣慰的笑容。

    四周的小伙子看到玉珠过来,大老远就喊:“玉珠嫂子,又给海亮哥送饭啊?这才几分钟不见,又熬不住了?”

    “是啊,嫂子,再叫两声听听吧,你喊炕的声音最好听了。”

    “嫂子,海亮哥晚上不在家的时候,你憋得慌不?如果憋得慌,就招呼一声啊,兄弟给你做伴。”

    接下来就是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

    开始的几次,玉珠总感到脸红,觉得那些小子们口无遮拦,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她知道他们没有恶意,于是就说:“好啊,来吧,有本事就过来,小心嫂子的剪刀,我阉了你们!”

    那些毛头小子们笑得更厉害了。

    山村里的男人粗俗,喜欢开玩笑,所以那些人轻薄玉珠,海亮也不当回事。

    大部分人的饭,都不是有家里人送来的,而是有狗送来的。

    每次家里人做好饭,总是将饭盒挂在狗脖子上,然后在狗背上轻轻拍一下。那些狗就冲出村子,直奔幽魂谷的方向。

    大梁山村子里的狗都经过了黑虎的训练,深通人性。

    各人家的狗给各人家的主人送饭,主人吃饭的时候,群狗就蹲坐在一起,嬉闹,打架,相互撕咬。

    只要黑虎一到,所有的狗立刻安定下来,大气都不敢出,而且毕恭毕敬,好像在迎接尊贵的国王。

    主人吃过饭以后,将饭盒挂在狗脖子上,同样拍一下狗背。家狗领命,就一窝蜂地返回村子里去了。

    这就是大梁山,人跟狗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跟狼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里的天是蓝的,这里的水是绿的,这里的山是难以征服的。

    这里的空气比别处的空气更加新鲜,这里的人比别处的人更加彪悍。

    这是一片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这是一片让人渴望的世外桃源。

    王海亮仰起头,看着漫山遍野的葱绿,他的心再一次醉迷了……。

第68章 狼来了() 
第68章狼来了

    王海亮的事业开始了起步,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山里没有路。

    正是因为没有路,所以山里的东西运出去才会这么艰难。而山外的好东西想要运进大山,也势必登天。

    他真正产生修路的念头,是从张拐子的媳妇一脚掉进幽魂谷开始的。

    张拐子是建军跟建国的哥哥,疙瘩坡的残疾人之一。

    张拐子生下来并不拐,因为五岁那年得了小儿麻痹症,一直高烧不退。

    还好王海亮的爹老子王庆祥抢救及时,一副药下去,张拐子的小命算是保住了,但右腿的神经线却烧断了,成为了终身的残废。

    从哪儿以后,他就拄上了拐杖,张拐子的绰号也被人叫了起来,以至于他的真实名字人们都忘记了。

    张拐子的爹娘死得早,只剩下两个弟弟,就是建军跟建国。

    他本身就残疾,一把屎一把尿将两个弟弟拉扯大,真的很不容易。

    因为家里穷,只有一条裤子不露定,谁出门谁穿,所以疙瘩坡的人很少看到张拐子出门。

    再后来,张拐子的年纪大了,于是娶了个媳妇,那女人的名字叫风铃。

    风铃是聋哑人,别人说话听不到,自己也不能说话,嘴巴一张总是哇哇乱叫,跟一只咂舌的老鸹差不多。

    风铃嫁给张拐子也算是门当户对,因为风铃的家里也很穷,闺女又聋哑,他们相中了张拐子的理发手艺,觉得闺女嫁过去不会挨饿。

    就这样,张拐子有了媳妇,建军跟建国也有了嫂子。

    家里有个女人真好,至少进门可以吃口热饭。风铃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对建军跟建国很好,跟亲弟弟一样,建军和建国也把嫂子当成了娘。

    张拐子能够娶风铃,是非常满意的,首先是他本人长得的丑,小时候脑袋得过疖子,满头的长发落了个精光,看上去像个退了毛的大冬瓜,人又残疾,晚上有个女人抱,不钻冷棉被,已经相当不错了。

    风铃就是聋哑了一点,她跟大梁山其他的女人一样,皮肤白细,身板健壮。跟张拐子成亲以后,男人让她得到了快乐,她也让男人得到了快乐。

    结婚不到两年,风铃为张拐子生下了一个男娃,虎头虎脑非常可爱。

    风铃持家有道,特别勤劳,不但给张拐子弟兄三个做饭,照顾孩子,还喂了一头大猪。

    每天早饭以后,风铃总是将孩子背在后面的竹筐里,提着篮子上山给猪打猪草。

    塌天的大祸是从她一脚踏进大梁山的山道开始的。

    这一天,风铃照样背着孩子,手里拿着镰刀,挎着竹篮踏上了大梁山。

    家里的大猪长大了,食量也大,为了让猪尽快出栏,风铃必须每天打猪草。

    她之所以敢一个人上山,是因为打猪草的地方距离王海亮他们送山货的地方不远。

    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王海亮的健硕身影,还有建军和建国两个小叔子的背影。

    女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