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法则-第6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现场杂音大,郭小洲没怎么听清楚他们的自我介绍。只能让秘书尤成收好他们的名片。

    但是他在其中一个名片上多停顿了片刻。

    “东旗海绣文化艺术公司总经理,景华麻氏绣法挖掘人,海绣文化遗产保护人,余昌和。”

    他想起了东旗海绣店以及配合胡红深“做笼子”的少东家余浩。胡红深被抓捕,余浩自然也随之羁押,常平昨天晚上还向他汇报过,说余浩的问题很严重,而且在收押期间犯了毒瘾,当晚被送去戒毒中心。

    关于景华的海绣,如何推广拓展,打造成景华的一张名片,他心中倒是有个想法,只是当前还腾不出手来。

    郭小洲再次和余昌和握手,“我对你们的海绣很感兴趣,有时间希望和余总多聊聊。”

    余昌和年近中年,除了略显发福的身躯和手上巨大的玉石戒指让人感觉有些俗气之外,根本看不到“艺术家”的气息。

    他似乎没料到这么多景华商界名流中,郭小洲唯独对他比较青睐,他受宠若惊的弯腰和郭小洲握手,“只要郭书记有时间,我一定前去拜访。”

    显然,余昌和是想岔了,以为郭小洲是想要他们店的顶级绣品。他的脑筋立刻开动,在考虑选择什么价位的绣品相送。

    由于赵大雷下午要去省城参加会议,一大群官员和商人簇拥着把他送到园外,一个个排队和他握手告别。

    从现场的序列和级别上看,郭小洲理应是赵大雷第一个握手告别的对象。但赵大雷选择的第一个对象却是魏格生。

    两人握手,好一阵寒暄。然后赵大雷才把手伸向郭小洲。所说的话虽然很是客气,但都是例行公事的客套话。

    官场领导的一举一动,大多含有深意的。比如赵大雷高调来福利院,他对魏格生的态度,无一不在彰显,他对魏格生的支持。

    如果只是赵大雷,郭小洲真不怵他。一名市里的非常委副市长,真正实权是无法跟县委书记相比的。如果郭小洲某日调任云河,在不犯错误的前提下,入常是基本配置,超越赵大雷不在话下。

    但赵大雷如果代表的是市长陆逸呢?那郭小洲无论如何都要重视。

    陆逸今年才四十三岁,按年龄来讲,是属于升迁得非常快的的市长。对于这个升迁非常快的市长,除去他不为人知的人脉关系和自己的努力外,陆逸的学历显然是最为耀眼的实力象征,因为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提拔干部的两个硬件就是学历,其次是年龄,再其次就是基层工作经验。这些条件陆逸不但都具备,而且还有援z的殊经历。

    郭小洲来景华前,不仅花时间了解景华官员的情况,甚至还留意了云河市领导的大致情况。比如,陆逸大一时就就已经入党了,党龄长,也是一个官员成长的重要条件。总体来说,陆逸是一名非常有政治潜力的中青年领导。这样的领导,是上下级都最不愿意得罪的。

    那么赵大雷高调来景华,不但没有去县委县政府,而是在福利院露个面马上就离开,这里边是不是彰显出他和陆逸要替魏格生站台的意思呢?意思是你们可以动戴金星皮志宏,但不能动魏格生?

    送走了赵大雷,按原定程序,电视台的采访,然后所有出席开园典礼的领导和客人全部移师县城某大酒店,举行庆功宴会。

    郭小洲看着常务副市长廖柄祥和魏格生正在热聊,而会场上的老人和孩子们则一个也看不到。

    郭小洲忽然对接下来的采访产生了抵制情绪。他们来庆典什么?他们来欢笑什么,该欢笑的应该是庆典的主人们,那些老人和孩子。

    无疑,他能通过这个节目在景华群众中再次博得好名声,增加知名度,获得影响力。但他想起采访稿中一些煽情的词语,再回想起老人们感恩的笑脸和孩子单纯天真的脸。这场采访他无法接受。

    他低声对顾正海说,“你一会让廖柄祥接受电视台采访。”说完,对秘书尤成说,“你赶紧把采访提纲送给廖县长,让他马上熟悉熟悉,你一会跟我去小丰镇走走。”

    “郭书记……这怎么行……”顾正海暗想,郭小洲虽说很多地方令人称奇,但到底年轻,身上还有些书之气,有些意气用事。

    郭小洲淡淡道:“就这么定了。中午的饭局我不参加,你代替我去。”

    顾正海欲言又止,终低头说:“好吧。”

    郭小洲带着尤成悄然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电视台一行人找到顾正海,陈思瑶笑着说:“顾主任好,我们应邀前来采访郭书记……”

    顾正海摇摇头,“陈主持,有点小变化。郭书记临时有事离开,县里的采访由廖县长接手。看,他过来了。”

    陈思瑶眼神一变,伸手捋了捋额头的碎发,犹豫道:“可是采访大纲……”

    顾正海笑了笑说:“你们先和廖县长的秘书尽快修改下大纲,该删减该增加什么内容,你们双方定夺。不会耽误很长时间。辛苦你们了。”

    陈思瑶微微一笑,“不客气,我们理应配合。”

第714章 【采访】(二)() 
池大海开着车朝着山野的方向驶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眼见道路越来越崎岖,也越来越狭窄,郭小洲果断说:“停车女儿总是被穿越。”

    这次他没有等尤成帮他打开车门,而是主动拉门下车,俯手在额眺望远方的山岚。

    四周的田野、树木一片油绿。然而远方却是光秃秃的灰色,鲜见绿野。

    郭小洲朝一条小路一指,“这条路通往哪个村?”

    “我记得像是杨集村。”尤成开口道。

    郭小洲迈步向前,“走,去杨集村看看去。”

    尤成立刻跟上,小心翼翼道:“路不怎么好走,还有点远。”

    郭小洲淡淡一笑,“我是农村孩子出身,一点山路吓不住我。”

    尤成笑着说:“我看过您的履历,听说郭家屯子的条件和我们景华很多地方一样,山多地少。但是现在已经脱贫致富了。”

    “是啊!以前的确穷,很穷!后来立足自身条件,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切入点,选准了符合郭家屯种植条件的几种药材,外联内扩,摸准产业发展的关键点。现在已经吸引好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

    尤成说:“焦书记在任时,多次下乡实地考察,并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把重点放在我县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上,引导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优势,以‘旱地西红柿、食用菌、干果经济林、生猪养殖’四大特色产业为重点促农增收。只是……”

    “只是什么?”

    “焦书记调离后,这个计划便束之高阁了。”

    郭小洲其实听焦区谈过他的特色农业振兴计划,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幕甚至比尤成更清楚,他还是问道:“计划如果是切实可行的,为什么会束之高阁?”

    “……大概是因为焦书记离开的原因。”

    尤成小心筹措着词语。尽量显得从容、冷静一些,只是以叙述的角度来解释这个计划的流产,尽量使用一些中性的词语,力求不表明自己的立场,但还是暴露了自己的倾向。

    郭小洲微微一笑,他不想再难为这位秘书,毕竟,他们彼此还都不太了解,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了解彼此的性格。

    他决定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特色农业振兴计划之所以‘人走茶凉’,我认为是一些领导思想过于保守,害怕摘掉了头上戴了几十年的‘国家贫困县’帽子。”

    尤成眼睛里闪烁出一丝火花,他微微有些激动道:“小时候我就是出身在景华的一个贫困村,而今我已经二十八了,蓦然回首,我们头上这顶贫困县帽子依旧,它依然成为云河官场的一块‘遮羞布’,有贫困县这顶帽子,经济发展不良俨然成为一个很好的托辞,我一直不理解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景华为何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舍不得撒手?各级领导一上台不是把经济发展喊得地动山摇吗?为什么这些年过去了,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说到这里,尤成忽然住口不说了,因为他看见郭小洲挑了一下眉头。

    郭小洲挑眉头并不是针对尤成略带嘲讽性的口吻,而是像他这样的基层干部都知道景华的病症所在。为什么领导层却看不见?他们肯定也是能看见的。但是发展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许需要几代县领导人的努力才能出一点成绩。但谁也等不了,谁手里也不敢少国家的扶贫资金支持。因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尤成以为郭小洲反感他乱放炮,他主动承认错误道:“作为您的秘书,我不应该发表带有倾向性言论重生之悍女青叶最新章节。在其他场合下我从来都没有说过,以前没有以后更不会有,这一点请您放心。”

    郭小洲微微一笑,“在外边你怎么说,应该掌握一个分寸,但是在我面前,百无禁忌。你记住这点,我要的不是一个跟屁虫,而是能随时提醒我的‘针剂’。”

    “明白了,我会按您的要求做。”尤成认真点头。

    两人一路走一路聊,双方的感觉都很融洽。至少都觉得不虚此行。对尤成来说,虽然他担任郭小洲的秘书已是第三天了,但两人之间一直没有时间进行细致的交流。导致他有些不敢发挥。

    这一次郭小洲不仅摆明了态度,而且给出了方向,他的秘书之路就不再在疑虑中煎熬了。

    在山路上行走了半个多小时,他们的眼前终于出现两三户农家瓦房。

    郭小洲眼睛一亮,“上农户家看看去。”

    尤成快步跟上。

    两人爬了个二十米长的山坡,终于能近距离目睹这家农户的面貌。

    墙壁是自制的土砖垒砌而成,土墙的外表留下岁月侵袭的痕迹。铁锈的窗户用报纸糊住,一个敞开式院墙内悬挂着几串红辣椒和玉米,几只老母鸡在院内闲庭信步,一条老得皮毛掉了大半的老黄狗趴在门外,看到来人,警惕的站了起来,眼睛瞪圆,发出低沉的“呜呜“声。

    尤成上前一步,拦在郭小洲身前,大声冲屋内喊道:“有人吗?“

    一分钟后,屋子里才传出一道有气无力的声音,“谁?“

    接着一个杵着拐杖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他头发蓬乱,身穿一件褪了色的蓝色秋衣,领口已经有些破了。面容清瘦黝黑,双手如干枯了的树皮。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那只悬空的左腿……

    “老乡你好,我们是游客,来杨集村看看。”尤成打开手包,掏出一包烟递给男人。

    男人无神的眼睛露出喜悦的光芒,他快速抓了过去,立刻抽出一支烟,在浑身上下模打火机。尤成“啪”的替他点燃。“就您一人在家?”

    男子贪婪的狠抽几口,这才开始大量郭小洲和尤成,指了指地上的矮板凳,“客人,坐……”

    郭小洲首先坐下,打量着房屋上飘飞的草絮,笑问道:“老乡家里有几口人?”

    男子伸出两根手指。继续埋头抽烟。

    “两口之家。另一位家人呢……”郭小洲说话间,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从门框便躲躲闪闪的冒了个头,又缩了回去。他继续问,“孩子她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