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法则-第4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力想办法化解风波。

    而易勋在陈塔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指点江山,忘记政府首先是个团队。

    张继刚处于“君子不立危墙”的宗旨,当然不会提醒易勋成立“团队”,而是建议易勋和对方谈判。

    易勋被张继刚点醒,马上指着他和陈学友,“张书记,陈局,你们和我一起和他们谈谈。”

    张继刚心底大骂,我糙!还是把老子拖进来了,既然摆不脱,那么大家都一起进来好了。他马上附耳说了几句,易勋连连点头,转身对秘书说,“你打电话给全体党委成员,只要在十公里之内的党委成员,全部赶到现场,不来者后果自负。”

    杨士奇和任茜接到电话,只能快速赶到现场。易勋当场成立临时危机处理小组,他担任组长,提出让对方派五名代表来和政府谈判,但前提是对方先放出刘德昌。

    对方不答应这个要求,扬言必须满足他们的要求,才放人。

    易勋慢慢冷静下来,他倔强的想,如果政府被要挟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而且,这是他真正独当一面处理的第一个大事件,结果好坏,涉及到他的威望和声誉。因此,他不能妥协。

    但熬了十几分钟,他发现现场群众的情绪有逐步失控的趋势,他不得不咬牙答应了对方的全部要求。

    但对方却突然说,不相信他的保证,要听到郭小洲书记的表态。

    易勋又羞又怒!让他去求郭小洲,这不是毁了他好不容易竖立起来的威信吗?以后他在区政府还怎么开展工作?

    同一时间,青山市委市政府也获知陈塔局势,钱汉和谢富丽亲自给易勋打电话过问。易勋很冷静地表达了他的态度。由于钱汉和谢富丽不知道现场的详细情况,只能把处置权交给他,并再三嘱咐,一定要控制局面,千万不能失控。

    西海省省长办公室,丁毅刚送走商务部客人,秘书走进来清理茶杯,并给丁毅重新倒了一杯白开水,然后低声道:“刚接到青山市政府报告,陈塔新区出现群体*件……”

    丁毅目光一凝,坐直身体,“说说具体情况。”

    秘书把他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

    丁毅微皱眉头,手指下意识地敲击着书桌,忽然问,“陈塔的党委书记郭小洲人呢?”

    “在党校学习。”

    “哦!”丁毅马上说,“你给钱汉打电话,让青山市派人去协助陈塔处理。”

    秘书回答了一声后退出办公室。

    十分钟后,秘书手拿着电话再次走进办公室,小声说:“老板!青山市汇报说,陈塔那边的局势有失控的可能……”

    “怎么会失控?”丁毅将手里一份材料摔到办公桌上。

    秘书小心翼翼说,“闹事的代表说不相信易主任的表态,他们要亲口听到郭小洲书记的表态才愿意解散……”

    丁毅像是没听见,又像是被这话击中了一样,身子微微一仰,头搁在靠背上,闭上眼睛。

    秘书知道这是老板愤怒的前兆,他不敢再多嘴,一手捏着电话,默默站在办公室中央,大气都不敢出。

    三分钟后,丁毅睁开眼睛,开口道:“青山市方面谁去到现场?”

    “市长谢富丽正在赶往陈塔。”

    丁毅冷冷说,“你给谢市长打电话,此事交给她全权负责。”

    秘书有点儿茫然地缓缓退出办公室。他不怎么能理解,这事只要让郭小洲出面就可以解决,为什么交给谢富丽全权处置。

    站在他的层次,当然无法理解丁毅的决策。丁毅如果直接要求郭小洲出面,那不等于打自己的脸,他把易勋安排到陈塔,本来就是代表他的意志。而当地百姓不相信易勋,就是不相信他的眼光和判断力。

    他把全权交给谢富丽,当然知道谢富丽和郭小洲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任何人开口,郭小洲就会自己跳出来解决问题。

    当然,秘书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办公室后,丁毅亲自拨打了一个电话,“你去了解下陈塔客运站工程事件背后,是不是有人在背后主使的痕迹……”

第488章 【党校】(七)() 
其实接到任茜的电话时,郭小洲就知道,自己必须出面了。但他还在等,如果易勋愿意在他面前低头,或者有来自更高层的通知。

    但他最后却接到的是谢富丽的电话,他有些失望,但却不能再犹豫下去。陈塔客运站的情况有人随时向他汇报,局面很糟糕。

    他站在阳台上,拨通了张继刚的手机。让他把手机转交给闹事的工头之一。

    “我是郭小洲。”

    “郭书记,您好,我我是……”

    “我以陈塔区党委书记的身份保证,绝不秋后算账。一,你们付出的定金会一文不少退还给你们。二,你们前期预定租用的工程器械,陈塔政府负责全部费用并想办法帮你们解除合同。三,客运站工程将重新招标。但是陈塔不能答应就一定给你们。一切按正规程序走……”

    “郭书记,谢谢你,您是个好官,我们相信您,只是,他们要求工程给我们几个人,毕竟我们招工啊前期准备,现在突然……”

    郭小洲严肃道:“他们是谁,请让他们来和我说话。”

    现场的工头把手机递给身后的几个人。刚才还气势汹汹的几个人纷纷退缩,不敢接手机。

    这个情景让在一旁观看的易勋心底流血。这一番鲜活的对比,他之前在陈塔的得意洋洋就是个渣滓。人家这名头,一个电话就震慑得没有人敢大声说话。什么是力量,这就是力量。

    郭小洲在电话里说,“你们反对的就是不公平,就是暗箱操作,我们如果把工程直接交给你们,是不是对另外的人不公平?他们如果再聚集闹事,而且也有理由,我们还要不要工作了?”

    这名工头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周围有看热闹的群众喊道,“郭书记都说话了,你们还不给面子?”

    “别太过分了撒!为难郭书记这样的好官有意思吗?”

    “都散了吧……”

    工头看着人群慢慢松散,喉咙里挤出一道声音,“郭书记,我们听您的话……”

    郭小洲放缓声音,“让大家都散了吧,你们要明白,只要陈塔有发展,你们就有各种工程机会。如果陈塔乱成一团,你们还不得抛妻弃子出远门去找活路……”

    郭小洲一个电话,现场聚集的人群很快散去,交通顿时恢复了秩序,陈学友终于松了口气,可以回局里睡几个小时了。

    杨士奇任茜昂头挺胸上车离去。

    张继刚搀扶着狼狈不堪的刘德昌上车。

    易勋是最早离开现场的陈塔区领导,他当然走得浑身都是怒气和憋闷感,回到办公室,几次犹豫着抓起电话,最后咬牙给丁毅的秘书打了个电话,小心翼翼问,“戴哥,陈塔的事情,丁省长……”

    丁毅的秘书戴丛树看了看丁毅的办公室,小声说,“老板很生气。”说完赶紧结束通话。

    易勋满脸涨得通红,很快便转为惨白,他颤抖着抓起办公桌上的玻璃茶杯,猛地砸向墙壁。

    门外的秘书听到声响,急忙跑进来,犹豫半晌,外出拿来拖把打扫了地面。

    易勋稍微冷静下来后,觉得自己躲在办公室也未免有点儿窝囊,他走出办公室,来到走廊。不知道是他的心理感觉还是确有其事,以前政府的工作人员遇到他,都是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站在一旁,喊:“易主任”。但是今天,他却发现一些人的目光躲躲闪闪不敢看他,有的原本要出办公室门的,看到他在走廊,赶紧缩了回去。

    他一气之下,反身回到办公室,对秘书说:“告诉党政办任主任,通知召开召开正科级干部会议。”

    …………

    …………

    郭小洲在党校的生活学习照旧。雷万里和华光雄偶尔外宿一次,大多数时间都会回校,腾发喜是一次都没有在学校住过,每天的安排及其丰富,电话不断。

    他们三人也邀约过郭小洲多次。但都被郭小洲婉拒。

    其实要论活动安排,他不比任何人少。姚浩朝水平麦子猛子等人数次邀请他外出“活动活动”,郭小洲一如既往的予以拒绝。

    虽然同班的大部分同学都把这次学习当成升迁的必经过程,重在“广交朋友”。但郭小洲却是真正重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他一来要完成课程,而且还要抽时间写研究生论文。程老给他布置的作业以及阅读的书籍,他已经拉下了许多,正好借这个无人打扰的机会来完成。

    由于这群学员的年龄和身份的特殊,中青班开设了一三五的晚自习课程,二四两天晚上休息,但郭小洲却每天晚上都泡在教室或者图书馆,甚至周末也是如此。

    特别是陈塔的客运站风波后,实际上他名声更浓,但郭小洲却是有苦自知,只能更加低调,第一个周末都没有选择回到陈塔。

    这天晚上是进入党校的第一个周末,他白天泡在图书馆,晚上夹着书本来到教室。开始写《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框架结构、基本内容详解》心得体会。

    这个作业是党校副校长苏家合布置的,但苏家合并没有硬性要求完成,只是说同学们课余时间有兴趣,可以写写心得体会,和他进行沟通交流。

    教室里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中年男子,两人彼此点点头,各自忙各自的学习。这个男人叫焦区,是西海偏远县城陆安县的一名副县长,平时话也不多,属于非常沉稳的类型。相比郭小洲,他更显得“孤僻”,很少有看到他和什么人走得近。

    郭小洲已经是连续第三晚和焦区一起在单独在教室“晚自习”。焦区话不多,郭小洲也没有闲聊的兴趣,两人默默在桌位上,只听到翻书页和落笔的沙沙声。

    晚上八点半,走廊外传来一道细微的脚步声。

    党校副校长苏家合慢悠悠来到教教室外,抬头看了教室一眼,目光在郭小洲和焦区身上转了转,本打算转身离去。但他又突然转身走进教室。

    焦区和郭小洲闻声抬头,一起起身,“苏老师好!”

    “嗯!你们周末怎么没回家?”苏家合饶有兴趣地走到郭小洲的座位前。

    焦区很礼貌地回答说,“我回家的路程比较远,一去一来浪费时间……”

    苏家和把目光落在郭小洲身上。

    郭小洲摸了摸脑袋,笑着说,“机会难得。”

    “哦!”苏家合低头朝郭小洲的桌上看去,念道:“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在写心得体会?”

    郭小洲拿起笔记本递给苏家合,认真道:“昨天听了您的讲课,感受颇深。特别是您关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什么是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讲解,非常有意义。”

    苏家和不动声色点了点头,接过笔记本,又轻轻放下,“怎么建设有华夏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只是理论上的知识。而理论往往要结合实践才能得到真知。了解社情民意、生活疾苦,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自身工作实践,真正了解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