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法则-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鼓掌。

    谢富丽淡淡一笑,侧头对钱汉说:“钱书记给大家讲几句?”

    钱汉推辞道:“我说好了,今天只当个旁观者,当个倾听者,你们畅所欲言,不要在意我。”

    谢富丽客气讲在前,钱汉既然不愿意发言,她也不勉强,张口正要说话,一直抱着杯子的陈恩涛忽然说:“钱书记既然出席,肯定要说几句,大家欢迎。”

    说完,他带头鼓掌。

    财政局和交通局的两大局长纷纷鼓掌附和。

    何青巴掌都快拍红。

    魏格文和郭小洲交换了一个眼色,不得不跟着鼓掌。

    谢富丽看了陈恩涛一眼,心下微凛。钱汉本来就势大,以前陈恩涛一直游走在书记和市长之间,以获取生存空间。虽然他忽左忽右,但从未真正倒向任何一方。这一次这么快跳出来给钱汉开道,姿态摆的很低,而且给人无限遐想。

    钱汉若有所思地看了陈恩涛一眼,似乎很勉强地开口道:“关于项目攻关,我以前有些经验,不妨说来共大家探讨探讨。什么叫攻关,攻关就是打仗。这事情得讲战略战术。正面攻不下,就反面进攻,反面攻不下,可以侧面进攻,侧面不行再从正面。如果反复攻还攻不下,那就立体进攻。只要工夫和方法到位,就没有攻不下来的堡垒。”

    陈恩涛再次带头鼓掌,“钱书记的话既经典又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你们项目组的年轻人,既要明白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也要放下包袱,学会用头脑攻关。你们成功了,就是为我市争光,就是我市的大功臣。当然,攻关有规则,但我还是希望我们青山的干部以一种正面的、积极健康的形象出现在京都,不要给人揪住辫子……”

    他的话不仅令谢富丽皱起眉头,连钱汉都不由挑了他一眼。

    他这个调子定得实在是……二!、

    跑部钱进,有两种说发。

    一种是多跑部委,才有专项拨款的钱进入地方。

    二是跑部委必须靠钱开道。

    不论是利用关系人脉还是政策,地方上花钱是绝不可少的。陈恩涛这大帽子扣得气氛顿时低沉紧张起来。

    谢富丽知道陈恩涛这是在给郭小洲施加压力,她开口打断陈恩涛的话,笑着说:“陈市长说过,你们成功了就是我们市的功臣。我这个市长也要表个态,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方法,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获得成功,我到时亲自给你们请功。”

    她这句话,看似和稀泥,实际是在向陈恩涛发力。意思是,我这个市长都没有表态,你抢着表什么态?二是只要成功,都是功臣,不管用什么方法形象。

    陈恩涛没想到一向对他客气有加的谢富丽忽然语露锋芒,一句话磕得他下不来台。他脸色微露尴尬,眼睛却瞥向郭小洲。经过这次试探,他更加怀疑谢富丽和郭小洲之间有什么暧昧。一个官场女人,如果不是被感情冲昏了头脑,会毫无政治觉悟的去攻击一个重要副职?而且是在自己四面受困的情况下。

    郭小洲低眉敛目,这种会议不是他的战场。他不需要抬头,就能感受到陈恩涛刺来的“剑”光。官场和商场一样,都遵循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法则,但郭小洲明白,他和陈恩涛之间只有你死我活这一种结局。

    换以前,钱汉肯定乐于看到谢富丽和陈恩涛之争,他肯定不会帮任何一方说话。但今天不同,陈恩涛明显向他发送站队的信号,这太难得了,哪怕陈恩涛因为受亲属影响,实力大跌,但他经营了多年,手中还掌握些力量的,他笑着说:“政府管经济,市委把握方向,这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政策。立项工作,有省政府的支持,我相信谢市长会掌握好分寸。”

    这么明显的站台,陈恩涛心领神会道:“我延伸下钱书记关于攻关的立体战略战术,其实攻关这种事,就像男人追求女人,不论什么样的女人,只要男人的工夫到位,世界上没有攻不下的女人城堡。”

    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只有谢富丽魏格文和郭小洲明白他在影射什么。其他人,包括钱汉在内,只是以为陈恩涛拿女市长开玩笑。

    郭小洲一方面担心谢富丽面临的困难和复杂局面,一方面更加下定决心,为自己也为她拿下这个大项目,成功找到两个人的官场突破口。

    显然,谢富丽也不想无谓地进行语言之争,她和郭小洲的目标和计划是统一的。

    接下来,由几个项目组成员发言。

    魏格文一向低调地就攻关的阶段性目标进行简单的发言。

    何青慷概激昂地就攻关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做了长篇大论。

    轮到郭小洲,他简单说:“我的发言都在这个立项计划书里。”

    这句话既低调又高调,而且大气。

    震得在场的几个局长行长不由得低头翻了翻手上的立项申请报告书,然后若有所思地看了看这个地位最低的年轻人。

    不管他们是财政领域还是交通领域的,都能看出这份报告的不凡来。

    至少,经过三名公关组成员的发言,他们只记住了郭小洲一人的名字。

    谢富丽胸中不由涌起得意之情,她爱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成为主角。

    最后,她做了会议总结和展望。并要求三名工作组成员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明天就奔赴省城武江,和省政府接待处副处长汇合,进行入京前的最后准备工作。

    散会后,照例是会议饭局。

    但出乎意料的是,出席会议的三大市委市政府领导,却一个都没有出现。饭桌上级别最高的官员是财政局局长史兴国。

    饭桌上,魏格文悄悄赛了一张房卡给郭小洲说,“谢市长另有个接待饭局。”

    郭小洲不动声色收入囊中,“饭后魏哥有没有空,一起聊聊?”

    魏格文点点头,“是要聊聊。”

    饭局中,何青虽然对郭小洲很客气,但客气之中保持距离。他对财政局长史兴国和交通局长和几位大行长那是毕恭毕敬。

    相反,这几位市直局领导们,对郭小洲倒是客气有加,主动寻求话题。其中两位行长更是主动递上名片,争相邀约郭小洲。

    何青心中郁闷,本想给市领导留下深刻印象的他,风头居然不声不响被郭小洲抢走。他来到攻关项目组前关立华和他认真谈过话,很明确告诉他,希望他能随时掌握公关组在京都的攻关进度,并且不排除将来把他塞进大桥建设指挥部。

    这简直是何青梦寐以求的机会。一般来说,从副科级的秘书位置上离开,顶多也是个镇长副书记,而且还得看当年有没有空出来的正职位置。但是采取迂回措施,先进项目组,如果项目攻关成功,项目组的成员应该都能晋升一级,他的副科变成正科,然后再进入大桥建设指挥部。

    这个指挥部的级别应该是处级,他如果能在指挥部挂个副职,熬上一年半年,再出来,也许连乡镇都无需过度,就能直接到县里担任副县长。

    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能压倒风头正盛的郭小洲。

    因为另外两个成员和他没有可比性。

    魏格文本身是副处级,省接待处副处长是正处或者副厅,和他的年龄差距也大,不是同一层次的竞争对手。

    何青很主动地给在座的一一敬酒,最后敬的是郭小洲,他主动站起身,“这杯酒敬郭镇长,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项目圆满!”

    郭小洲笑着抬了抬手,“那么客气干什么,何科你坐下,以后去了京都,有的是起身敬酒的事情,把干劲留着给部委的领导吧。”

    郭小洲的态度令何青气得脸色发青,一般都是下属或者晚辈才站着给领导敬酒。特别是郭小洲的态度,令他很难堪,站不是,坐下也不是。

    魏格文举杯打圆场道:“何科!这杯酒我们三人一起喝。”

    何青冷着脸一口喝干杯中酒,一屁股坐下。

    郭小洲浑然无事地陪局长行长们聊天,何青的胸口越来越憋闷,他忽然说:“郭镇长,项目组三方的攻关资金都到了账,就差你们陈塔镇了,不知道陈塔这次能拿多少钱出来?”

第275章 【动员】() 
郭小洲笑着问,“何科觉得我们陈塔应该出多少钱合适?”

    何青毫不客气道:“作为大桥主体的所在地,理应承担最大的责任。”

    郭小洲眯起眼睛,不疾不徐道:“如果项目由陈塔镇单独跑,陈塔不要上级政府的一分钱。你能决定吗?”

    何青怔了一下,语塞了:“这个……”

    魏格文不易察觉地叹了口气,他虽说只见过郭小洲几次,谈话不多,但他一直认为郭小洲为人稳重,心智成熟,没有年轻人身上常见的浮躁和冲动。但今天一看,颇为失望。

    旁边的局长行长们眼里都露出释然的神色,毕竟还是年轻啊!

    由于气氛不“和谐”,饭局很快解散。

    郭小洲推辞了三大行长的洗脚k歌一条龙邀请,在饭店大厅找到和几名司机吃饭的赵大奎,交代了几句,让他先开车回陈塔。

    他则上了魏格文的车,直接去了凤凰山庄。

    上了车,魏格文忍不住说:“小洲,今天你的情绪不对。”

    郭小洲笑着说:“魏哥是不是觉得我今天不应该和何青闹矛盾?”

    魏格文微有些犹豫地点了点头,许多话,他和郭小洲还没到那个份上,而且郭小洲明显和他的老板谢富丽关系“火热”,他和郭小洲推心置腹,还是冒了一定政治风险的。

    “我今天是有心这样做的,一来是要给何青一个下马威,他以前在黄港当惯了大秘,走哪都是爷,为了项目组的未来工作开展和必要的秩序,必须敲打敲打他;二来我宁可和他形成‘仇人’关系,也不想把精神浪费在彼此伪装敷衍的时间上,再说我们都这样了,将来去了京都,他总不能厚着脸皮还跟在我屁股后头吧。”

    当然,郭小洲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今天在坐的局长行长们,其中肯定有钱汉的亲信,一会他们向钱汉汇报饭桌上闹剧时,钱汉和陈恩涛会相对减低对他的警惕性。这也是算是官场“自污”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虽然远远达不到罗治国的高度和广度,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魏格文心中震惊,他没想到郭小洲的考量如此深远,如同下象棋一样,走一步算三步,他长长松了口气,“既然你的想法已经如此周全,对于京都项目攻关我就是你的麾下小兵,任你调遣。”

    “调遣不敢!我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和他们可不一样。”郭小洲话里的意思很明确,他和魏格文甚至谢富丽,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三个“外来物种”,要想在青山立地生根,就得抱团聚力。

    “我听谢市长提过,小洲你的几个师兄在京都非常有实力。”

    “说来惭愧,这次项目攻关,我是完全依仗几位师兄。”郭小洲也不瞒他,毕竟要一起打仗,省接待处副处长什么性格他还不了解,何青是不能指望了,他遂把他和几位师兄的关系简单介绍了一遍。

    饶是魏格文气态沉着,也不免目露惊喜,“原来如此,难怪谢市长如此有信心背水一战。”

    郭小洲沉默半晌,“在没有拿到立项审批前,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战术上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