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途法则-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程。

    出了火车站,他就近转乘了去张咸县的公交车,不知道是他运气太好还是太坏,破旧的中巴车刚出发,天空雷电霹雳,下起了瓢泼大雨。

    而他所坐的这辆中巴,具备悠久的“历史”,车门车窗到处漏风,雨水顽强地从车窗缝隙中钻了进来。不到十分钟,他的全身衣服已经湿透。

    四十分钟后,他像一个落汤鸡在张咸县汽车站下了车。而张咸县的暴雨此时越下越大,往日人潮拥挤的车站,居然看不到几个人影,出租车更是踪迹全无。

    他在车站等了十分钟,打车去张咸县棉麻公司已经不太可能。他遂给张咸棉麻公司拨了个电话,接电话的人还是那位刘总。

    “什么,你已经到了张咸?”对方显然有些不敢相信,作为棉麻公司的总经理,类似的“套话”他说了几十年,遇到陌生的电话,谈起价钱,他总是敷衍道:“欢迎你来现场看看。”

    如果是老熟人或长期客户,他会很直接地告诉人家:“你n号带棉检员来xx扎花厂直接验货上车。”

    像郭小洲这样一句“套话”便马不停蹄赶过来的人,从来没有过。

    他甚至怀疑这个姓郭的副厂长在耍他。

    “你现在在哪儿?”

    郭小洲说他在张咸县汽车站,现在外面在下暴雨,打不到车。

    “你等着,我派车来接你。”刘总放下电话,便喊来司机,让他去车站接一客户,他又想了想,匆匆赶出去,他想亲自去看看,郭小洲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很好奇。

    在张咸车站,刘总终于看了浑身湿透的郭小洲。

    虽然很惊讶郭小洲的年轻,但郭小洲相貌堂堂,一对眸子厚实沉稳,绝对不像个骗子。他当即命令司机打伞把郭小洲接上车,郭小洲笑着摇头,“不麻烦,都已经湿透了。”说着闯进大雨中……

    看着郭小洲湿漉漉坐在车上,刘总感概地对司机说:“郭厂长是个办实事的人啊!我们上午通电话说要他来看现场,这不,几个小时候就到了咱们张咸……”

    郭小洲接过他递过的纸巾抹脸,笑着说:“没什么,我是棉纺业的新人,笨鸟要先飞!”

    本来接待业务,刘总是很少参与的,除非是长期大客户。但是这次,不知怎么着,他大手一挥,对司机说:“先去商场,给郭厂长置办一套行头,然后送去棉麻宾馆,洗个澡,换好衣服,通知销售科长来陪郭厂长谈事。”

    郭小洲客套一番,便接受了刘总的好意。去商场挑了一套内衣外衣,然后去到棉麻公司的内部宾馆清洗更衣。

    晚上六点半,他在棉麻公司刘总和销售科高科长的陪同下,吃了一顿当地风味的晚餐。结束晚饭后,刘总对高科长说:“郭厂长的职业精神让人感动,这次尽量让郭厂长满意而归。”

    接到指令的高科长连夜和郭小洲进入工作程序。

    当晚,便达成三百吨棉花的合同协议,而且付款方式也是一些棉花公司拒绝的承兑汇票形势,当然,价格比市面上稍高。

    完成协议后,郭小洲当晚便给宋小丽打去电话,让她马上安排一名棉检工程师赶来张咸县。宋小丽说马上去办,郭小洲正要挂电话,宋小丽突然支支吾吾说:“郭厂长有没有听说两条关于太和棉纺厂的消息?”

    郭小洲一听话里有话,遂问:“什么消息?”

    “市里刚选出了太和厂的书记人选……另外,有一家省里的大公司要求租赁承包太和厂,已经派人在和市政府和工信委在谈……”

第20章 【新书记】() 
“哦?选出的新书记是谁?太和内部的职工还是外来领导?”郭小洲虽然预感到市政府会很快落实厂长书记人选,但还是没想到,前后才一天的工夫,市政府便火速拿出了书记人选。

    至于外省大公司要求租赁承包的事情,他开始还有些疑惑,谁会看中奄奄一息的太和?旋即一想:他能从信息中得到棉纱必涨的论点,别人未必就不能,现在满大街都是聪明人,只是看谁更具备行动能力罢了。

    “新书记是原纪检委的一名副书记……”宋小丽又补充了一句,“是个女的,周康著名的‘母大虫’孙慧敏。”

    “是她……”郭小洲惊讶半晌,他以前跑过公安条口新闻,虽不认识这个著名的‘母大虫’,但对这个女人略有耳闻。据说孙慧敏是从国税稽查分局副局长的岗位调到纪检委的,担任常务副书记,还未到任,她就对以前的老下属,体制内的亲戚朋友约法三章:“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否则落在她手里,她绝不姑息。”

    事实上她也是这样做的,上任三个月,她的小姨夫就因为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问题被举报,本来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最流行的处置方法是勒令其检查错误并及时纠正。她的小姨也亲自去求过她,希望她手下留情,但她最后却给了姨夫一个撤销党内职务的严厉处罚。一时间落了个“刚直无私,铁面无情”的名声。

    从纪检战线抽调精兵强将企业,这只能证明市政府已经放弃了经营性挽救,而只是不希望再发生领导贪腐的事情。

    再联系省里某大公司租赁的消息,郭小洲当即得出结论,市里有心开始甩包袱。他当即心中一紧。如果按市政府的走向继续下去,“母大虫”前来镇场子,监督租赁承包程序,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估计这个程序不会走太久,甚至是“闪电战”,如此一来,他对太和的全盘计划将化为泡泡。

    这其中既有他个人的损失,他前期投入的人脉资源颜婕送给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程教授难得为他开口;还有忽悠黄战筹备的纺织品贸易公司等等!

    要知道,他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都没有去找程教授,他知道要资源利用最大化,在关键的时刻,有人帮他一把,比平常帮他十次都重要。

    而且,他遗憾国有资产被流失,也心疼太和厂的数千职工。眼看棉纺业的第二拨春天即将到来,按他的设想走下去,最迟半年,太和将要扭亏为盈,而且会是一段良性循环的发展时期,若机会抓的好,太和再次崛起不是梦想。

    如果租赁出去,私人老板将享受纺织业的红利,它们不会在技改和企业的未来上下功夫,捞一笔就走人,等这拨春天过去,租赁合约到期,或采取另外的办法来稀释太和资源。最后,太和还是会玩完。倒霉的还是国家和工人。

    怎么办?正当郭小洲陷入纠结中时,他的电话再度响起。

    “大师好,我是黄战,公司的各种手续都已办齐,资金全部到位……我们什么时间开张,大师您给个好日期吧,哈哈!我们要好好热闹热闹……”

    好好热闹?不就是指望开张大收红包和贺礼吗?郭小洲压制烦乱的心,冷冷道:“开张的仪式可以有,但一定要低调,不要请客和宴席,不通知任何人和单位,最好是你们几个人自己私下庆祝下……”

    黄战有些紧张,“大师的意思是高调开业会有麻烦?”

    郭小洲说,“别在乎开业那点红包,跟公司未来的红利相比,那点小钱真是不值一提……”

    黄战连忙回答,“大师说不搞就不搞,我们几个也不是没见过钱的人,不至于……”

    郭小洲轻嗯了一声。

    “我们接下来怎么操作,上次大师说公司成立了就找你……”

    郭小洲意识到他忽悠来忽悠去,最后也许忽悠到了自己。太和厂的命运已经不受他控制,但……他想了想,问道:“公司账上有多少现金?”

    “五百六十万……如果大师觉得少,我们可以再加点……”

    “够了,听好了,马上高薪聘请前棉麻公司的采购员和有丰富渠道的退休职工,动作要快,最好委托猎头公司,然后马上派他们去全国各地的产棉地区,以给付定金的形势和各地棉麻公司签订购销合约……我算算,五百六十万,公司留几十万周转,其余五百万足够支付一百份购销合同的预付金,每个棉麻公司先支付四五万的定金,两个月内带余款提货……”

    黄战突然插了一句,“我没听懂。”

    郭小洲沉默半晌,“公司的经理人请了吧?”

    黄战道:“一个什么mba毕业的年轻人,是崔猛他爸爸推荐过来的,我们不好意思拒绝。”

    “你让他听电话。我和他谈,然后让他告诉你们怎么去操作。”郭小洲道。

    黄战迟疑半晌,“大师稍等。”

    接电话的男人声音不轻不重,语调不疾不徐,态度不卑不亢,仅仅和郭小洲交流了几句,郭小洲便明白,这是崔胡两家找来的管理高手。

    因此也证明,崔胡两家并没有打算随便开个公司让孩子们玩票,而是希望这名叫肖小斌的高手能带带孩子们,即便孩子们实在学不到什么,总比无事生非、误入歧途的好。

    随着郭小洲的的话题深入,语气平静的肖小斌却越来越惊讶。他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mba硕士学位。mba被誉为“天之骄子”和“管理精英”,是华夏企业界乃至社会敬重和羡慕的特殊人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ba手册上写着这样一行话mba意味着超群的能力、胆识、品德;代表着财富、地位、权力、荣誉;预示着希望、成功和辉煌!

    无疑,肖小斌是无比骄傲的,除了他的校友和同学,鲜少有人能和他对谈商业管理和运筹、市场营销。他这次“屈尊”前来这个小公司,是受崔总委托,并许诺高薪和期许未来的重托。他才很勉强地从武江来到广汉,来到这个注册资金才几百万的小公司担任职业经理人。

    在和郭小洲轻描淡写的十分钟对话过程中,内容不仅涉及到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运筹学、市场营销,甚至到达了战略管理高度。

    特别是郭小洲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行动力,令他大为叹服。

    当即他收起了轻视的心态,很投入地和郭小洲商定了这笔“杠杆似”商业合约运作。如果他和郭小洲的商业直觉没有出错的话,半年后,公司投入的五百万资金至少会涨到三千万。这笔利润对公司背后的三大股东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意义大于价值。

    放下电话后,肖小斌沉吟半晌,摇头自言自语道:“他就是崔总口中的那个神棍?”

    而这一边的郭小洲则去车站接了棉检技术员,然后马不停蹄地跑了张咸县的几大扎花厂、棉花仓库,检验棉花品级,定批次。

    在当地棉麻公司的全力配合下,一天后,他和棉检技术员押着四辆满载棉花的大车踏上了归途。

    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他和四车原棉在上午九时徐徐驶入太和棉纺厂的大门。进入厂区前,沿途遇到不少闲散职工,个个瞪大眼睛,在路边交头接耳。

    “有原棉进来?是不是可以开工了?”

    “没听说呀,原料科的采购员不少全部休假吗?有的还要配合调查……”

    “怎么第一辆车上的年轻男子不认识啊?是不是我们厂的呀?”

    “是我们说厂的,我认识第四辆上的棉检员,他是我们三车间的人……”

    “不是说要被翰宇集团并购吗?怎么厂里还在采购原料?”

    “是啊,刚才市政府的领导带翰宇集团的人来厂里现场考察吗?”

    “你们看到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