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首富-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动在股市和地产中的资本,除了银行的贷款、洋行的拆借、民间的钱庄、乡绅的积蓄外,还有大量的官僚资本,甚至是官员的钱财。

肃亲王、礼亲王、醇亲王、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等等,他们的钱都是通过胡楚元中信证券公司进入股市,通过中信融资公司进入地产业,哪一个不是赚到手软腿抽筋。

用肃亲王隆勤的话说,自从咱大清国出了个胡楚元,赚钱真他娘的容易啊。

1885年3月5日,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惊蛰,忌远游。

胡楚元在自己的大书房里继续盘算着帐务上的变化,经过这两年的资本操作,他已经将大部分的财富都掩藏起来,并将江南农业合作社从江南商行中剥离出来,目的就是脱离官股的审计,隐蔽帐务,重组为新的中国农业信用合作社,简称中信社,用于控股江南农业合作社和其他各省的农业合作社。

随着联营制的逐步翻滚,江南农业合作社每年要报出来的帐务是非常恐怖的,这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钱不是关键,关键的问题是联营土地的多少,这才是清政府最为忌惮的地方。

说到持有土地的问题,中信社还不算过分,裕丰等七家秘密存在的粮社才是大麻烦。

默默的翻看着裕丰社的帐目,胡楚元心中也是挺感叹的,他想,该是将裕丰社告一段落的时候……他想将裕丰社持有的大量土地转卖掉,换取真金白银。

这些田加起来几乎相当于一个后来的上海市,现在转手卖出去,差不多就能换回几十亿清圆。

他想,关键是能换回来什么?

一堆中信清铢?

他倒是想换白银,问题是中国有这么多的白银给他换吗?

可是,不卖掉又有什么办法呢?

正在为着这个问题而烦恼的时候,大书房的门被人推开,陈善元走了进来,道:“大人……!”

不等他说完,胡楚元就忍不住问道:“是不是柳成祥和胡大宗已经到了?”

陈善元摇着头,道:“那倒不是,那个广东的康有为先生又来求见,这部已经是第三次了,还从徐润先生那里拿一封拜帖过来呢!”

胡楚元皱着眉头,他不喜欢康有为,总觉得这个人有病,所以才连续两次拒绝康有为的求见。

眼下倒是麻烦了,总不能连徐润的面子都不给吧?

他感叹一声,道:“让他进来吧,告诉他,我只有十分钟的空闲……后面还有什么安排?”

陈善元看了一下手中的行程簿,道:“再过半个小时,巴特菲尔德爵士及詹姆士一凯瑟克爵士会来和您洽谈两大英资洋行的本年预算。”

吗的。

胡楚元郁闷,他想了一下,道:“十分钟后让夫人来找我,随便找个理由!”

陈善元呵呵的笑着,明白胡楚元的意思……显然是要把康有为的行程挤出去。

他嗯了一声,这就出去安排康有为进入大书房。

想要进入墉园和胡楚元见一面,这可不是什么容易事,在墉园大门和第二道门之间有一栋很奢华的迎宾楼,完全用白色的大理石修筑而成,专门用于接待宾客。

进入迎宾楼可不代表就能见到胡楚元,有预约和有熟人推荐的拜帖的还好说,其次是徽州、杭州的同乡,其余的人就慢慢侯着吧。

康有为自以为学问大威,名满天下,前两次都是直接过来要求会见胡楚元,结果在迎宾楼白等了两天。

这一次是学乖了,居然从同乡徐润徐老板那里讨了一封拜帖。

陈善元从总秘房给守在迎宾楼的干总打个电话,让人将康有为领进墉园,第一次进来的人,难免还得上下翻查,免得夹带武器。

康有为今年三十一岁,身材不高,嘴上留着两尾小胡须,也有点络腮胡子,刮的不是很干净。

出身士宦人家的他,青年时期就在广东一带颇有名气,近年远游香港,见识渐增,自称是“学问已大成”,可在广东乡试中屡屡碰壁,今年正打算前往京师碰碰运气。

途径上海的时候,不知道是为什么,他突然想起来要拜见胡楚元,就停了下来,千方百计想和胡楚元见一面,上一次还特意派人送了一份自己的书稿。

听说胡楚元同意见他,康有为不免是有些高兴,心里却想,商人就是商人,还是只看商人的情面。

等了会儿,就有几名护院将他请入暗房检查,这番搜查让康有为心里更是不爽,总觉得胡楚元这个人还是小气,难道他这样的人还会暗算别人?

他可是读圣贤书的士大夫。

查完之后,两名护院负责将他引入墉园。

越过胡家墉园的第二道铁闸门,康有为才发现自己算是豁然开了眼界,这简直像是一座洋人的皇宫,四处里都是那种奇美而诡异的建筑,又宛若一个洋人的小城。

在两侧的树林里,随意可见一些奇妙的宛若活人般的石雕塑,又有更为鲜活,宛若真的一般的山水布景,令人赞不绝口。

再到了胡公馆前,那个硕大而方圆的广场上,居然还有一些更为奇妙的雕塑,喷泉美妙无比。

绕过了广场,前面就是数十层台阶,再上去才是气势恢宏的胡公馆,简直像是洋人的大教堂,又像是画册里的罗马神殿。

天啊。

这个人就每天都住在这种地方?

康有为有那么点惊恐,忽然觉得胡楚元确实算是个人物,能住在这种地方的人,本来就该不简单的。

上了胡公馆的二楼,穿过东侧的走廊,康有为一路看到的不仅有西洋人的玩意,还有数十名列队在两侧的卫兵,禁卫森严,实枪荷弹。

等管家和陈善元一起将大书房的门推开,康有为抬头远远的看见那个人坐在一张大书桌的后面,位于半米高的汉白玉台阶上,必须得仰视着他,心里就不由得想,这个人……以为自己是皇帝吗?

胡楚元还在继续翻查帐务,因为巴特菲尔德和凯瑟克要来,他现在临时看的是太吉、怡和两大洋行的年终汇账。

听到开门的声音,他也抬头看了一眼,见到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书生正在走进来,便继续看他的帐目。

“大人,康有为先生来了!”

陈善元禀告一声,随即将门关上,他并没有退出去,日常遇到这种不是很熟悉的客人,他都会留下来,防止对方突然起意动手。

在胡楚元的书桌上还有一个暗铃,只要他一按,门外守着的六名护卫都会立刻冲进来,谁敢惹事生非,抓到就是一顿狂打……这样的事也没有少发生过,多半是一些想借钱的人,借不到钱就忍不住破口大骂。

胡楚元将帐目合上,心里还在想着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的事。

过了片刻,他才像是反应过来,抬头看了康有为一眼,问道:“你和徐老板有什么关系?”

康有为笑道:”同乡,他是香山人,我是南海人,相距不远。”

胡楚元挺好奇的问道:“因为是同乡的关系,他就会荐你过来吗?据我所知,徐老板一般是不会这么做的。”

康有为呵呵一笑,不免有些得意,道:

“康某在广东略有薄命,以知天下事而卓著,以通古今而广博,徐老板乃是识礼义,重贤士之人,自然对康某另眼相看,这也不足挂齿。”

胡楚元笑了声。

他就是逗着康有为玩,顺便消磨这十分钟的时间。

别的事情,他不知道,康有为具体是什么样的人,他也不清楚,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康有为总说自己和翁同貅有书信来往,翁同貅如何如何的欣赏他的才华和学识。

可据胡楚元所知,翁同赫还蛮讨厌康有为的,因为康有为无缘无故给他写了封信,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看在康有为的老师是朱次琦的份上,翁同貅也礼貌性的回信一封,可没有想到,康有为就像是神经病似的,连续不断发信过去,感概国家兴亡,唯他有道。

这可把翁同貅烦死了,索性就不再回信。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胡楚元就因为这件事,判定康有为是一个非常投机取巧的人,和李鸿章一样一一想做官,而且是想做天下第一的大官。

胡楚元没有说话,只想把这十分钟熬过去。

见他不说话,康有为续道:“大人,康某前番送来的拙著,不知道大人过目了吗?”

胡楚元噢了一声,道:“最近公务繁忙,私务更繁忙,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再过半个小时,我还有两位刚从英国过来的朋友要找我谈事情,这样吧,你有什么事就请快点说,咱们有话直说,有什么事就办什么事!”

“好,大人爽快!”

康有为痛快的一击掌,随即环顾左右,想要找个椅子坐下来谈。

胡楚元就站起身,和康有为道:“我们去旁边谈吧。”

在大书房的右侧有专门的会客布置,胡楚元在自己的沙发里坐下来,陈善元则安排人重新斟茶。

等康有为也坐了下来,胡楚元才和他问道:“到底是什么事昵?”

康有为从袖口里取出一封手书,道:“大人,这是康某最近几日所写的干言救国书,还请大人过目。”

吗的,书生就这点最麻烦,动不动就是干言万语。

一听说是“干言”,胡楚元的头就大了。

他将手书拿过来,粗略的浏览一遍。

然后,他沉默了。

他只能说……屁,狗屁。

可他却笑了。

康有为见他笑,忍不住问道:“大人,您意下如何?”

胡楚元还是笑着,道:“我想起了十年前的一件1日事……时间过的好快,一晃就是十年前的旧事了,那一年,家父辞世,左老中堂到我家中替家父主持丧事。有一天晚上,老中堂问我对国家大事有什么看法,我那时才十八岁,年轻气盛,说了非常多的话,老中堂后来只说了一句话,简而言之,知易行难。“康有为倒是精明人,他道:“莫非,大人也是要这么和我说……?”

胡楚元点了点头,道:“可以这么说,但我现在回想过去的十年,在老中堂的支持下,我总算也是办了很多事。所以说,知易行难是不假,明知难于登天却偏要登天,纵然登不上去,也至少能登上华山。”

康有为大喜过望,赞道:“大人所言甚是啊,康某立志救国,想借公报之力,广为宣扬救国论。大人财力丰厚,又在朝廷拥有令人惊羡的人脉,若是大入愿意资助康某,康某就想在上海办一份救国报刊,名字就叫《强国公报》。”

胡楚元道:“这个事容易,你去找徐润,他不正在上海吗?他的财力不比我少,又很欣赏你,应该是会鼎力支持你的。我毕竟是朝廷的大吏,有些事是不方便做的,你觉得怎么样?”

“这……!”

康有为不免有些犹豫,徐润当然好,可哪里能和胡楚元的名声相提并论呢。

他满打满算是要将胡楚元拉下水,在《强国公报》上挂着胡楚元的名字,到时候,人人都知道胡楚元欣赏他,支持他,那他岂不是立刻就能踏上云颠?

胡楚元挺热情的笑道:“你不用担心,我现在就徐老板打个电话,他在上海和天津也有不少人脉,广东商人还是很有实力,你有了他们的支持,在中国就没有什么办不了的事。”

一听这话,康有为忍不住的笑出声,道:

“那好,那就都要麻烦大人关照一声了。”

胡楚元哼哼的笑着。

当他是小孩啊,也不看看他这么些年都在和谁过招?

胡楚元这一路走到今天,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之不容易了,其中的艰险只有他自己知道,到了今天,”老谋深算”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他了。

他是不喜欢康有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