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去春又回-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意犹未尽,朱厚照却也满足了,毕竟真要像顾锦书那样,于万军之中自由来去,等先练成他那身功夫再说。
顾锦书趁他高兴,便向他请辞副千户一职,朱厚照思吟片刻,道:“嗯,你平叛有功,区区副千户的确是委屈了点,不过要封将军的话,那班内阁老头子废话肯定少不了。”
顾锦书急忙打断他:“陛下误会,我的意思,是无官一身轻才对。”
朱厚照愣了愣道:“为什么?”他倒没有生气,只是不解,“你要是嫌累,朕可以封你个闲职,很闲的那种!不用干活,天天玩乐!”
顾锦书不禁赧然,眼睛往地面望去,半晌慢慢地道:“我……我答应过我的心上人,要成为一个大英雄,然后,入赘去她家里。”
朱厚照听前半句时,面色如常,带一缕会意微笑,待听到入赘二字,眉头微皱,眨了眨眼,像是在确定飘入自己耳中的内容。
“入赘?!”正德皇帝低吼道。
朱厚照问了邱芷蕙家世年纪,抚颌道:“扬州十指春风,和早几年京城里的十指春风,不会是同一家吧?”
顾锦书道:“陛下明鉴,正是一家。”
“朕记得有年春天去行宫狩猎,捡到个活灵活现的风筝,就是出自这家绣坊。邱家那两个小姑娘现在也已经亭亭玉立了吧。”朱厚照忆起往事,一发不可收拾,“去年朕的寿辰,一看到那扇屏风上的绣工,就想起了她们,所有寿礼中,朕最喜欢宁王献的这个屏风。”
顾锦书突然一笑,笑过又怅然若失。
朱厚照看他神情复杂,就问原委。顾锦书道:“陛下有所不知,屏风刚造出来时,上面画的内容正正暗示了宁王要谋反。”他把天有二日、回光反照的图样同朱厚照如实详禀,听得朱厚照一愣一愣,心中突然对这个素未谋面的顾凌章充满了矛盾的好感和忌惮。
“你大哥现在身体如何?方实昭的疗法可有起色?”
顾锦书马上静下来,许久才道:“大哥去世了,是为了救我。”
朱厚照听过不禁唏嘘,道了声“可惜”。
他思忖片刻,笑道:“锦书,朕想去扬州看看,住在你家,你不介意吧?”
顾锦书愣了一下:“当然不介意,只是陛下万金之躯,到我一个庶民家去住,合乎礼仪吗?我怕招呼不周会被人骂。”
朱厚照笑道:“不用拘礼,朕和你是好朋友,方实昭在你家时什么样,朕去也什么样。”
圣谕一出,所有人马不停蹄忙碌起来,开赴扬州,知府蒋瑶接到消息,忙列仪仗出来城外迎接。朱厚照把顾锦书叫到乘坐的辇车窗下问:“这个蒋瑶,做官如何?”
顾锦书微笑回答:“蒋大人爱民如子,看到街边乞丐会上前询问何以无所依,城外山贼肆虐的时候,他还扮作商贾,去实地查探。就连我大哥提起他来也是敬重有加的。”
朱厚照满意地道:“那就好。”
酷暑已过,进了北城门后,河边凉风不住吹来,把两岸花市的幽香也送到队伍当中。经过东关,顾锦书很想去附近彩衣街上邱芷蕙的绣坊里看看她,可是因为要陪同圣驾,只得忍耐。
朱厚照的突袭把顾家上下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好半天才想起要跪迎。
顾锦书对礼仪不是非常清楚,反正朱厚照好像也不讲究,等一众家眷礼毕起身后他就挨个介绍,朱厚照一一看过去,目光落在邱若蘅身上,她还在戴孝期间,穿一身素服,挽着简单的髻式,朱厚照道:“抬起头朕看看。”
邱若蘅依言抬头,朱厚照道:“不错,女大十八变,但这个胎记朕还有印象——你是双生子中的姐姐吧?”
邱若蘅有些紧张,但仍莞尔道:“陛下形貌同十年前毫无分别,而气度更为神朗。”
朱厚照大悦,命太监张忠领一队侍从去传他口谕,让邱芷蕙即刻前来面圣接旨。
他朝顾锦书道:“你兄弟二人平乱有功,朕还没想好赏些什么,不如你自己想吧,过一会儿提出来,不管什么要求朕都答应!”他凑近顾锦书,声音压低提醒道,“你若是想朕‘赐婚’,这可是大好机会。”
顾锦书呆住了,一时木讷,不知作何反应。
『十指春风』牌匾下面,邱芷蕙正插上门板打算歇业,突然一队官兵出现,她一惊,捂紧了面纱,张忠确定是她本人后和颜悦色道:“不用怕,陛下传你去顾家问话。”
邱芷蕙只得跟他走,边走边想,皇帝要见她,多半是因为锦书的缘故吧。战事平息,他的事迹也传回了扬州,为人津津乐道,一天能听好几遍。如今他是不折不扣的英雄,更是皇帝跟前的红人,邻里街坊看邱芷蕙的目光不禁复杂了许多,各种流言蜚语,中听的,不中听的,都向她扑来,人们猜测着,甚至拿他们的结局打赌。她心里清楚,自己是配不上锦书的,是什么样的人,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她已不再是从前那个走到哪都被人关注的美人,从容毁一刻开始,便注定了要过寂寂无名的平淡日子,注定了和他的云泥殊途。
顾家门口是林立的车马、侍卫和仪仗彩队,更远些的街头巷尾则聚起人潮,个个脸上浮动着惊叹艳羡之色。邱芷蕙穿过人圈,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台阶,进了门,顾家下仆和朱厚照身边内侍们混在一起,忙碌来去地布置着,她所熟悉的园亭在短短时间内,就被渲染上了皇家气息,让她不觉又添几分拘谨。
张忠把她领到正厅,退至一旁,邱芷蕙只知道前面椅子上坐着个男人,她不敢多看一眼,低头跪在地上:“民女邱芷蕙,见过吾皇万岁。”
“你就是芷蕙吧?抬头朕看看。”
邱芷蕙迟疑起来,只得说:“民女容貌丑陋,恐惊圣驾。”
“不就是被胡蜂蛰了么?锦书都跟朕说了,抬头吧。”
邱芷蕙抬起头,与朱厚照四目相接,朱厚照道:“拿下面纱。”
邱芷蕙慢慢摘下面纱,朱厚照尽管有心理准备,还是吸了口冷气皱起眉头,不禁望向一侧的顾锦书,心想,脸都毁成这样了,你还愿意娶她?而且还是入赘?朕都不忍心下旨啊!
他轻咳两声,点头道:“嗯,把面纱戴起来吧。你们姐妹小的时候,和朕见过一次面,还记得吗?”
邱芷蕙道:“民女记得。”
她虽然戴回面纱,朱厚照却还沉浸在她那张脸带给自己的冲击中,于是随便聊了两句就换邱若蘅上前,对她道:“凌章的事朕听锦书说了,哎,听得朕心里怪难受,他有没有什么心愿未了,朕可以帮得上的,你但说无妨。”
邱若蘅道:“谢陛下,先夫生前最大心愿莫过于能将生母的灵位迁入祠堂供奉,而老夫人已经帮他实现了。”
朱厚照愕道:“就这样?没别的了?”又问,“那你呢?”
邱若蘅一时出神,想起若干刹那,如果时光可以倒回到出嫁那天,她愿在凌章掀起盖头时就给他一个微笑,从此一心一意。虽然相处的日子太少,相爱更短,但回首看去,所有美好的事,凌章都带她经历过了。
恍惚过去,邱若蘅微微笑着,摇了摇头。
朱厚照无奈,只得去询问邱芷蕙,顾锦书功劳最大,肯定是要留到最后赏的。
邱芷蕙低头不语,朱厚照急了,说:“你可不要也来一个无所求啊。”
邱芷蕙道:“民女求的有些大,陛下真能满足么?”
朱厚照放下心来笑道:“当然,你说啊。”
邱芷蕙跪下,认真道:“我三岁起跟着母亲学刺绣,继承十指春风那一天,矢志将它光大,请陛下准我开设绣学,四海传艺。”
朱厚照满以为她会求自己赐她一个上门女婿,听到这要求颇为意外,却也生出几分敬意:“准。想不到你身为女儿,雄心不小。”
邱芷蕙谢恩后正要起身,顾锦书突然几步跨到她身边,屈膝一跪大声道:“陛下,到我了吗?我想好了,我要向芷蕙提亲,求陛下为我见证!”
厅上,阮春临脸色都变了,朱厚照翻个白眼,一阵头痛:“这!那——”
邱芷蕙道:“陛下,请听民女一言。”
朱厚照被打断两次,快没脾气了,他双目半合懒洋洋道:“说吧。”
邱芷蕙淡淡道:“民女不愿嫁他,陛下如果赐婚,民女自然不能抗旨,可绝非心甘情愿,请陛下三思。”
朱厚照语塞,看看下面跪的两个,心道这是怎么回事?邱芷蕙还不领情?
顾锦书急道:“芷蕙!”
邱芷蕙额头触地,又道:“求陛下三思。”
顾锦书叫道:“你明明是喜欢我的,为什么就是不肯和我在一起?”
邱芷蕙鼻尖抵着冰凉的地面,不管他说什么,决绝不起。
朱厚照为难道:“这如何是好,锦书,要是邱芷蕙不甘不愿,那朕赐婚就不是成全佳偶,是怨偶啊,你可不要害朕。除了赐婚外你还有其他心愿么?”
顾锦书斩钉截铁地道:“没有。”
邱芷蕙直起身,看向顾锦书说:“这几个月,我想得很通透了,我们不般配,就算勉强在一起,他日也必不会有善果。你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我心意已决,这一生我都不会嫁人。如果这一世得不到完美的姻缘,我宁肯孤独终老,等下一世再寻找。”
顾锦书呆了好久,咬牙道:“好!芷蕙,我等你!就像你说的,这一世等不到,我下一世继续等!”
邱芷蕙淡淡一笑,没说什么,朝朱厚照叩首谢恩后起身离去。
顾锦书在她背后望着,她感觉得到,却头也不回。这时候的他年少轻狂,以为能花一生去等一个人,哪里会知道岁月斧刃刻人的厉害。经过曲榭时,九月的柳梢如同三月,邱芷蕙停下步子来看了看枝头上的光晕,秋光照在她脸上,暖暖的,她忽然想起曾经无意在寺里得的签文,内容已经记不清,只记得是下下签。下下——那就是他们这一世的缘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懂,如果那些无忧无虑嬉笑打闹的时光都是下下,那,什么才是上上?
罢了,罢了。如今再提,已无意义。
这一趟扬州之行,朱厚照什么也没赏出去,他住在顾家,每日游山玩水,尝遍市井鲜食,好不惬意。一晃半月过去,个别大臣开始催促,朱厚照顶不住他们一再劝谏,终于恋恋不舍地拨军北上。临去,朱厚照把蒋瑶叫到面前,笑呵呵道:“朕知道在扬州呆的时间太久,弄得你们一个二个的跑来嫌弃朕,朕马上就走啦!有件事你要记得,若是做的不好,朕回头再来扬州找你算账。”
蒋瑶哭笑不得,忙道:“陛下请讲。”
朱厚照说:“朕在顾家叨扰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赏点什么,于心不安于理不合,想来想去,不如这样,你就将顾家那两对不能眷属的有情人写进府志里,令其轶事流芳后人吧。”
正德十五年,维扬地方郡志编载:扬州东关业盐顾家,富甲一方,房舍逾百,园林十二,无不精妙。有兄弟两人,长子凌章,广陵孝廉,善诗工画,德义并胜,妻邱氏,始一而终,善绣,开江南画绣结合技法之序。次子锦书,字奉恩,为人谦睦,官千户。时宸濠之乱,皆受其害,兄卒,弟戎之,平乱居功不受,辞帝赏,归家尚武。慕女不得……长斋绣佛。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赤日炎炎,南京图书馆成了除商场和茶餐厅以外广大群众一致好评的消暑圣地,不过人们大多挤在二三楼,四楼的图册馆已见稀寥,七楼古籍部更是空空荡荡,整层楼弥漫着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的安静。
这里借书不仅需要图书证,还得同时抵押身份证,林筝轻手轻脚地站在工作台前,唯恐惊扰了其他人:“您好,我看报纸上讲,你们这里有《吴姬百媚》可以借阅?”
灰色制服的工作人员起身去了书柜,不一会把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