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部分关向应 将军(3)

关向应在晋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贺龙任师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后改为政治委员)。9月,关向应参加中央政治局在洛川召开的会议。同月,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深入敌后,独立自主的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关向应同贺龙一起率领第120师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点燃晋西北的抗日烽火。贺龙、关向应率部抵达晋西北之后,正确执行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晋西北各阶层人民,争取阎锡山的合作抗日,组建地方武装,发展进步力量,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并向平西、恒山、大青山三个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在忻口以北同蒲路沿线及雁北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雁门关附近伏击日军辎重部队,击毁日军汽车上百辆,并收复雁门关,切断大同至宁武、代县的交通,有力地支援了忻口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1938年春,关向应同贺龙一起率领第120师粉碎了日军对晋西北的疯狂进攻,歼敌1500余人,收复被日军侵占的7座县城,从而奠定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第三部分关向应 将军(4)

关向应和贺龙在一起    

  1938年5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第120师派主力一部“沿大青山脉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更广泛地发动内蒙古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进一步扩大八路军在整个敌后地区的战略展开。为此,贺龙、关向应决定组成大青山支队。由李井泉率领,于9月初进入大青山,   同当地蒙汉两族人民的游击队会合,开展对敌斗争和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到1940年8月,大青山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后来与晋西北根据地合称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10月,关向应率第120师政治部大部分干部和教导团700余人,组成工作团,分赴兴县、岚县、静乐、五寨、保德等县开展群众工作,并受中共中央北方局委托,组建晋西北临时区党委。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领导全师在大同雁门关、忻县、太原以西,北自左云、右玉、清水河,南至汾离公路广大地区内,全面展开创建根据地的工作。  1938年11月,日军对冀中进行大规模的分区“扫荡”,冀中根据地形势危急。为加强冀中的对敌斗争力量,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关向应同贺龙率120师主力一部,由岚县开赴冀中,和冀中吕正操所部八路军第3纵队一起,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为统一领导和指挥冀中军区部队的作战行动,1939年2月中旬成立冀中区总指挥部,关向应任指挥部政治委员。冀中八路军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围攻,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冀中抗日根据地。8月,国民党顽固派在全国,特别是在山西的反共活动日趋严重,第120师奉命赴晋察冀边区整训待命。10月下旬,日军集中2万余人,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妄图摧毁抗日根据地。关向应同贺龙率领第120师主力返回晋西北途经北岳区,为配合晋察冀八路军部队反“扫荡”,于灵寿陈庄地区指挥部队歼灭日军水原旅团长以下1200余人。11月7日,又配合晋察冀部队于涞源黄土岭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创造了在反“扫荡”作战中首次毙敌中将级指挥官的记录。   1939年底,阎锡山制造“晋西事变”,集中6个军的兵力向山西新军决死队进攻,侵占晋西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40年2月,关向应、贺龙率第120师主力日夜兼程,回师晋西北,赶走阎锡山顽军,挽救了晋西北的危局。  1940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晋西北军区,贺龙兼任司令员,关向应兼任政治委员。1942年5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关向应任政治委员。9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成立,关向应任书记。1945年4月,关向应参加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46年7月21日,积劳成疾的关向应在延安病逝,终年42岁。  (彭玉龙)


第三部分哈尔西 海军五星上将(1)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William Frederick Halsey,Jr。1882—1959),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因为人随和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  哈尔西于 1882年 10月30日降生在新泽西州的海军军官家庭。中学毕业之后,因为没有获得保送资格而未能考入美国海军学院,只得考入弗吉尼亚大学攻读医学。1900年,由于母亲再三恳求麦金莱总统而获得保送资格,转而考入美国海军学院。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平平却酷爱足球运动。1904年毕业后赴“堪萨斯号”战列舰服役。1909年,与弗朗西丝•;库克•;格兰迪结婚。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哈尔西指挥着“弗鲁塞号”驱逐舰。美国参战后,哈尔西加入基地设在爱尔兰昆斯敦的美国驱逐舰舰队,先后指挥“奔汉姆号”和“肖号”驱逐舰,获得海军十字勋章。大战结束后,指挥“雅纳号”驱逐舰为参加巴黎和会的威尔逊总统的座舰护航。经过海军情报部的训练之后,哈尔西海军中校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馆海军武官。1924年,改任驱逐舰舰长。两年后任“怀俄明号”战列舰副舰长,晋升为海军上校。  1927年是哈尔西海军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哈尔西出任海军学院“雷娜号”练习舰舰长,而该舰又成为学院飞行学员大队的训练基地,正好寻机学习飞行。海军航海局长想调他去接受专门的飞行训练,但哈尔西因视力问题而未通过体检。1930年,哈尔西赴大西洋指挥驱逐舰分遣舰队。此后,先后在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和陆军军事学院任教官。1935年,哈尔西奉命在彭萨科拉飞行学校受训之后出任“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舰长。两年后调任彭萨科拉飞行学校校长,晋升为海军少将。1938年,哈尔西出任第2航空母舰分遣舰队司令,次年改任第1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旗舰为“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1940年春,升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指挥太平洋舰队所辖的全部航空母舰,晋升为海军中将。任内极力主张航空母舰与舰载机的联络应以无线电通话机取代无线电收发报机;精心组织实战演习,完善舰载机协同进攻战术。


第三部分哈尔西 海军五星上将(2)

率部执行轰炸东京任务的指挥官杜利特尔    

  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夕,哈尔西奉命率以航空母舰为主的第8特混舰队为威克岛运送远程战斗机,因而美国航空母舰得以免遭劫难。哈尔西在返航途中得知珍珠港事件,立即下令在日本舰队可能撤退的方向搜索,准备还击。遗憾的是,搜索一无所获。  尼米兹出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后提出的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的作战方针,得到哈尔西的坚决支持。哈尔西奉命率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先后对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威克岛实施战术突袭,对美军士气和美国舆论影响很大。    1942年4月,哈尔西率载有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25远程轰炸机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和负责支援的第16特混舰队执行轰炸东京的任务。4月18日,詹姆斯•;杜利特尔中校率远程轰炸机群成功地轰炸东京等地,后有部分飞机降落在中国机场,飞行人员得到中国军民的救护。此番轰炸震惊日本朝野,杜利特尔因此晋升为准将并获得国会荣誉勋章,哈尔西也名声大震。


第三部分哈尔西 海军五星上将(3)

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轰炸机从航空母舰起飞    

  未能参加珊瑚海战役和中途岛战役,是哈尔西引为遗憾的。珊瑚海战役发生之时,哈尔西正在赶往战区的途中;中途岛战役之前,哈尔西因患皮肤病而被迫住院治疗。  1942年10月中旬,瓜达卡纳尔岛战事对美军极为不利,登陆美军面临被日军赶下大海的危险。尼米兹任命哈尔西赴努美阿取代戈姆利出任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兼第3舰队司令),指挥该区的盟国陆海空三军,以扭转战局。  根据侦察机获得的情报,哈尔西判断日军即将发动总攻,便设法加强该岛的海军陆战队,部署舰队迎战。10月24日,日军总攻开始,登陆美军则顽强据守,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26日,哈尔西所辖的第16特混舰队和第17特混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圣克鲁斯岛海域交战,美国海军遭到战术性失利,损失1艘航空母舰和74架飞机,日本则有2艘航空母舰受创共损失100架飞机,但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认为“瓜达卡纳尔岛总的形势并非不利”,因为联合舰队舰载机飞行员损失严重。趁日本联合舰队撤回特鲁克岛接受补给的机会,哈尔西加紧为海军陆战队赶运增援力量。哈尔西视瓜达卡纳尔岛战役为南太平洋战区战役的关键,于11月8日飞抵该岛的亨德森机场视察,提出“杀死日本佬!杀死日本佬!杀死更多的日本佬!”的口号鼓舞守军。11月14日,美国海军在哈尔西指挥下向日本运输舰队发起反击。次日,在瓜达卡纳尔岛海域的战列舰交战中,日方损失2艘战列舰、1艘重型巡洋舰、3艘驱逐舰、11艘运输舰和数十架飞机。损失惨重的联合舰队再也不愿支援陆军作战。1943年2月,瓜达卡纳尔岛日军被迫撤离。罗斯福总统为瓜达卡纳尔岛战役的胜利而向哈尔西发出贺电。哈尔西随后晋升为海军上将。  此后,日军在哈尔西的战区接连受挫。就在这时,太平洋舰队情报处破译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将飞抵布干维尔岛视察的情报。罗斯福和海军首脑人物决定击落山本座机。4月17日,哈尔西奉命组织这次“复仇”伏击行动,由18架P—38战斗机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执行。次日清晨,美国战斗机低空飞至预定空域后拉向高空。当山本乘坐的轰炸机在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下出现时,美国飞机从高空直扑目标,以12架战斗机引开6架护航机,以6架战斗机将2架轰炸机击落,山本毙命。  1943年5月,盟国的“三叉戟会议”决定实施“双叉冲击”,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同时向日军发起进攻。哈尔西奉命组织指挥所罗门群岛战役。第3舰队得到加强,计有6艘航空母舰(舰载机540余架)、2艘战列舰、49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还配属有海军陆战队。  6月30日,哈尔西部在新乔治亚岛实施登陆作战,遭到日本守军的激烈抵抗。海战速度的加快促使哈尔西更换陆战指挥官。8月25日,美军攻克该岛,歼敌约9000人。  根据预定计划,哈尔西的攻击目标将是科隆班格拉岛。该岛有1万日军严密设防,强攻不仅会造成重大伤亡,而且将使作战旷日持久,因此,哈尔西决定对该岛围而不攻,越过该岛而攻取韦拉拉维拉岛,为后来尼米兹提出“越岛作战”提供了成功的先例。


第三部分哈尔西 海军五星上将(4)

哈尔西海军上将    

  在布干维尔岛登陆作战之前,哈尔西奉命将一些舰船和部队调给组织指挥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斯普鲁恩斯,因而必须考虑以奇制胜。11月1日,哈尔西部以数处佯攻吸引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