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仕途-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参知政事,所行变革之事,依然短命而夭么?”

    “子贤,你的意思是除了官家支持外,这个主持者还需坐到宰执之位么?”

    沈欢默然,当是承认。改革向来都是利益变更的事情,最容易得罪人,也最有风险。为了一力推行,只有让改革者掌握最大的权力与声望强行推行,除此难以成功。之前的商鞅就证明了这个事实,而历史的神宗皇帝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因此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让王安石重返中枢,后来为了变法措施顺利推行,更是一下子把原来的宰相给放下去,使王安石上位。

    司马光眼神闪烁了一下,最后沉声道:“如今官家已经铁了心变革,正是我大宋除弊端更旧俗之时,大有为之局面,想来也令老夫激动,若是现今的宰执之人因为私心不肯力行。||?首?…?发.junzitang.||或者退让,老夫宁愿得罪别人也要弹劾对方!人尽其才,也是老夫的心愿!”

    “啊?”沈欢吃了一惊,司马光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他已经打定注意要推荐王安石上台了,若韩琦再不肯改变,他宁愿得罪对方也要为王安石出力!这值得么?沈欢心里暗暗地问,他也清楚。司马光与王安石交好,甚至可以说是最要好的朋友,历史上前期司马光也是一力支持王安石上台的,可是后来的结局谁又想得到呢?这也是令沈欢为难的地方,他不可能直接向司马光说出他们以后会怎么样怎么样。有时候,知道得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老师说到点子上了!”沈欢转移话题说道,“一个宰执,当然应该顺应时势为天下百姓谋福利!那么,老师。学生倒有一个疑问了:到底宰执之人应该要有什么样地能力才算合格或者优秀呢?”

    “什么样的能力?”司马光也愕然,“子贤,你这问题倒是把老夫难住了。若说宰执之人,入得官场,能上升到这样的人选,朝政方面的能力倒是不大有质疑的地方了。因此老夫觉得贤德更是宰执之人该有的品质,甚至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学生完全同意老师所说!是地。贤德很重要!”沈欢笑了笑,最后轻轻地问了起来,“老师,您觉得介甫先生具有这样的品质了么?”

    司马光顿时勃然变色:“子贤,你这话太过无礼放肆了!王介甫道德才学,世所钦仰,就是老夫。一直也都以为榜样,你怎能这样怀疑一个高德之人!”

    沈欢赶紧道:“老师,学生从来不怀疑介甫先生是个正人君子!只是学生觉得介甫先生的性子有时候太过固执了。@@这种态度若用来做学问。那是一等一的优秀;可若要身为宰执,好像就太过了,需知身为宰执,位在中枢,统管百官,最需要的便是统筹工作,发挥出百官的最大能力来,而这样就需要宰执具有或强硬或柔和的手腕。是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点,试问老师。以您对介甫先生的了解,他能做得到吗?相反,若是一个宰执太过意气用事,闹得百官不和,朝廷汹涌,倒非天下之福了!”

    司马光道:“子贤言辞太过了,介甫性子是有点拗,不过老夫深信在大是大非面前,他还能把持得住。更何况现今朝中诸臣,与他都有着交情,甚至是知交好友,又岂会闹成什么不可收拾的地步!”

    “老师……”沈欢还想继续让司马光打消推荐王安石的意思。

    “子贤!”司马光不悦了,“所谓闲谈莫论人非,王介甫怎么说都是长辈,你一个后辈,总揭人短处,反而会令人以为你心胸狭窄。更何况他就是你地岳父了,亲家之间,更该和睦敬爱,岂能有诋毁之言!”

    “老师,学生可不曾诋毁……”

    “子贤,王介甫是什么人,老夫与他知交二十年,还不比你清楚吗?”司马光还是不让沈欢接续说下去,“至于举荐与否,此事老夫自有分寸,你就不必多言了!”

    “唉!”沈欢无奈地看着一脸正色的司马光,暗叹一声,也许,不论他如何努力,宿命这东西,怎么也改变不了!

    司马光又道:“子贤,先帝驾崩就快要百日了,你与王家闺女的婚事,也该有个定论了。再拖下去,老夫也难以向王介甫交代,下月中旬,你们就把这个事情定下吧。你看如何?”

    “一切听凭老师吩咐!”沈欢无奈地说道,心里有一种很荒谬的感觉,他在劝着司马光不要举荐王安石,而他偏偏就要成为王安石的女婿,以女婿抵制岳父,还有比这更不可思议的事吗?另外就是司马光现在要一力举荐王安石,偏偏对方上台后与之成为仇雠一般,最后造成最大的历史遗憾!太荒谬了!

    沈欢这边大发牢骚地当儿,官家赵顼那里也没有闲着,他面前只站着三司使韩绛一人,身在大殿里,韩绛并不敢多言。

    倒是赵顼捧着一大叠文稿,长长地念了一大段:“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接着又赞叹道:“说得好啊!真的妙极了,此万言书所言,大合朕之心意。数年之前就觉得著者大有才华,如今读来,更是佩服著者的才情!韩计相,你说这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真有人能做得到吗?”

    韩绛作为王安石的好友,当然清楚官家看的正是王安石数年前所上的《万言书》,书中恳求变革的念头,殷殷在耳,现今官家正有此意,当然会满意得很。

    韩绛恭了恭身子,回答道:“陛下,微臣为三司使,管管财政做做帐目尚可,若要说生财,则力有未逮!至于这个生财之法,臣敢说,此著者确实是有地!”

    “哦?”赵顼大感兴趣了,端坐起身子来,“韩计相,这也是朕找你来的原因了:你也知道,最近朕都为了这个变革一事烦心,现在大家都在吵谁是最适合主持变革的人选。今日持国先生看朕烦闷,特意又找出这本《万言书》,要朕看看!而且持国先生也极言此书著者有着当世无双地才华,能为朕排忧解难!持国先生为你之弟,据说此书著者也是你的朋友,因此朕想问问你这个王安石之事!”

    “不知陛下想要知道什么?”韩绛微笑问道。官家口中的“持国先生”,就是他的弟弟韩维,他们都是王安石的好友,对王安石的才情,向来佩服。而他也明白弟弟主动的原因他们都觉得,是时候让王安石重返朝廷了!不管是为了私人利益也好,还是为了天下之福也好,他们认为,以王安石内里的锦绣文章,早早退隐,就真是太可惜了!连老成稳重地弟弟都动了心思为王安石说话,他此刻也已经做好了为对方延誉地打算。

    赵顼看了看手中的万言书,神情一下子神往了,幽幽地道:“韩计相,当日朕还在藩邸时就曾拜读王安石此书,恨不能与之一晤!后来他辞官退隐,朕也是可惜,不过持国先生与朕聊起地时候经常提到这个王安石,说很多观点都是从他那听来的。总之,对这个王安石,朕已经是如雷贯耳了。朕想知道,韩计相,你说这个王安石是朕需要的人吗?”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起用

    来了!韩绛心里早已做好如何回答的准备,闻言笑着道:“不知陛下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

    赵顼犹豫了一下道:“朕需要的不是文才横逸的大儒,需知这方面朝廷大有人在。朕需要的是能为朕定国安邦之人,特别是能为解决朕甚是焦虑的帝国财政问题之人!朕观王安石说大宋此前问题在于无治财之道,难不成说他有此之道?”

    韩绛笑道:“若陛下真需要这样的人才,那么安石便是最合适的了!臣与之相交二十年,对于他的一切,都算了解。此人文才不下永叔公,通达六经,有天下大名;于政道亦有造诣,特别是经济之道,更胜同时之人数倍,依臣观之,朝中无人可及也!况且此人有大毅力大魄力,正是开创新局面的最佳人选!陛下欲要改革,非此人不能成功!在此臣举荐其为朝廷所用,请陛下重新起用安石!”

    “起用?”赵顼给韩绛说得热血沸腾,大是心动,最后又不快了,“韩计相,王介甫的大名,朕当然早就听说,就是当年先帝,亦欲引其为朝廷所用,免得遗才人间,因此两次下了起用诏书,可他都以无心仕途为由拒绝了。你说,若朕还下起用诏书,他一再拒绝,岂不是让朝廷大失脸面吗?”

    “陛下莫忧!”韩绛坚定地说道,“王介甫与臣相交,他的臣倒是了解不少,他之前拒绝起用,无非是要守孝而已。其母过世,其在江宁丁忧,不敢奉诏,正是人子之理。从先帝登基到如今。其已丁忧逾三十个月,已然期满,若是陛下再下起用诏书,再由老臣以朋友身份相劝,让其以天下社稷为先,那么事情倒是十拿九稳了!”

    “真的?”赵顼惊喜莫名,“人尽其材。也是朕之心愿,若能让大贤为朝廷所用,朕这个诏书也是下得,纵使要丢脸面也在所不惜!”

    “陛下之明,有如日月!”韩绛为了赵顼真正能起用王安石,倒不惜拍下马屁了。

    赵顼开心呵呵笑了起来。之后愁色显上脸颊,道:“这个诏书,下得是下得,不过你看是否让政事堂议一议。毕竟这个人上来,也是要给事做的!”

    韩绛生怕夜长梦多,赶紧说道:“陛下,韩相公一生为公,为朝廷选取贤才,他肯定也是同意的;至于欧阳公,说到底王介甫还算是他的学生呢,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吧。还有就是司马君实,陛下。他与王介甫亦是好友,若陛下还不深信王介甫之才,不如召司马君实问一问。如何?司马君实为人如何,想必官家是清楚的,另外司马君实亦是政事堂之人,有他遴选,亦无不妥!”

    赵顼沉吟一下才道:“这是应该地!”于是诏来寺人,令其去诏司马光晋见,待寺人走了几步,又叫住了。最后吩咐。“去把三司盐铁副使沈欢也诏来!”

    看寺人领命下去后,转头看见韩绛一脸疑惑的样子。不由笑道:“韩三司,是否奇怪朕为何让沈子贤也过来呀?”

    “臣愚昧不知!”

    赵顼笑着问道:“沈子贤在三司办事,他的能力,韩计相认为如何?”

    韩绛考虑了一下道:“亦是一把为政好手!”

    “诚然!”赵顼赞道,“朕与沈子贤相熟数年,他的能力,朕亦看在眼中,也是一个颇有经济之道的人。如今朕要变革,首重经济问题,若能有他相助,可事半功倍。再说他就要是王介甫的女婿了,到时翁婿两人能通力合作,更是佳话,于国于民都有利。你说,朕要起用王介甫,是不是也该让他知道?”

    韩绛没想到官家如此看中沈欢,吃了一惊,最后强笑道:“陛下深意,臣自是难以揣度!”

    赵顼哈哈大笑,转头又与韩绛说起王安石来。韩绛对待王安石,那可是赞扬又赞叹,极力把王安石塑造得无比强大,让赵顼心里的印象更好了。一时半刻之后,寺人传报司马光与沈欢皆已在殿外。

    赵顼让他们进来,待两人山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