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弄青鸾-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不必多礼。”隔座的漓央虚扶了一下,“论辈分,您是长辈呢。”
“殿下抬举了……民妇此番进京,实则有事相求于相爷夫人。我与相爷夫人虽是同宗本家,但是多年未曾走动,若不是如今情势紧迫,老妇凄苦伶仃无人可求,也恬不下这张脸来,麻烦相爷夫人……”
陈氏忙道:“妹妹这是哪里的话,我们本是同宗亲人,亲人有难,哪有不相帮的道理。只是我多年深居后院,也不懂这世情艰苦,实在有心无力,特来求见娘娘帮衬一把,可赶了个巧,听娘娘说,漓儿正要去北地,想着他也许能帮上什么忙的……”
漓央坐在一旁,已将两人推攘之间话中之意猜测到七八分,再不接茬,怕是让陈氏下不来台,便乖巧道:“不知姨姥姥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如若能帮衬一二,我自当尽力。”
奶娘想起不知生死的小公主,情真意切,真真是悲不自禁,直言自己命苦。说她独女早丧,单留下一个外孙女,十六年来与她相依为命,不想老家遭了天灾大旱,她那外孙女逃荒途经渡州地界武威山时,被流寇所掳去,至今下落不明。
漓央这几日在朝堂上,也多听闻北地之乱,一揣度,便知那里官府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去整治山寇。更何况,这老妇人官府内无人疏通,官差们对于这种费力之事,多半也不会理睬。
说来也巧,他此番代天子北巡,所去就是灾情最重的渡州,渡州地处北川要塞,朝廷也极为重视那里的安定。而自从闹起了饥荒,渡州的流寇山贼也与日俱增,直接威胁着百姓的安全。
“您且安心,我正要去渡州处理灾情,剿灭那里的匪贼,如若姨妹还尚在人世,我必能将她寻回来的……不知姨妹芳名怎么称呼,相貌如何,寻人之时,也好有个依凭。”
“我那女子,乳名儿唤作木苏,是她……她娘起的,长相……说来也奇,和娘娘小时候长得极像的……”
漓央眉目微动。
陈氏故作惊奇道:“你那个女儿,小时候长得便同我的眉眉最像,如今她的女儿也像眉眉么?”
奶娘擦了擦眼角的残泪:“是啊,只是她没有娘娘这般好的命……”
……
安如眉请了宫里画工最好的画师,以她为形,画了一幅少女像。画中女子十五六岁的年纪,青春活泼,稚嫩鲜活如三月的春花,隔着画纸,都透着一股逼人的明艳来。
就连看过画像的奶娘,都连连点头,说正是她家的姑娘,不过要更画做男儿装扮。
漓央拿了修过的画像,随行数百人,押送着赈济的粮草物资,沿着官道,星夜兼程三天四夜之后,终于抵达了北方重镇渡州,一路所见,哀鸿遍野,饥民遍地。
离渡州城门还有数十里,便有大批流民尾随着粮车亦步亦趋。漓央挑开车帘朝后望去,满眼都是面黄肌瘦的难民,若不是押送粮车的士兵看起来威严孔武,漓央毫不怀疑,他们会一拥而上,瞬间将数百辆粮车疯抢光。他甚至在他们像饥狼般的目光里,看到了他们好像要把人都生吞下去的欲望。
为首的押运官,护卫韩队正驱策着马疾走几步,来到了皇子的车驾旁,低低禀告了一声,准备加快行军速度,他有些担忧,这些饥民越聚越多,发生什么无法掌控的乱子。
这样的担忧,漓央也颇为认同。他们面对的一大群即将被饥饿逼得理智崩溃的难民,他们已经整整饿了好几个月,甚至更久。俗话说鸟为食亡,为了这一口粮,谁也无法保证,这群快饿疯的人们会干出什么。
略一点头,漓央放下了车帘,重新回到车中。
外面传来了队正催促的吆喝声,队前打着明黄御旗开路的四人扬鞭,驱着座下的马开始紧走,整条队伍的行进速度突然加快,却更刺激了跟随的灾民们,漓央听到外面突然喧闹起来的嚷叫声,有人在不住哀求着。
“官老爷赏些粮吧……家里老小都要饿死了……”
不少人甚至不管不顾,追着行进中的粮车,用指甲划挖着上面的粮袋,试图弄破口袋,捡一些漏下来的米粒。
押解粮食的士兵们受了漓央的命令,对这群饥民也不敢下手太重,只持着枪柄去驱赶。
这般不痛不痒,更让饥民们得寸进尺,场面很快就失控了。
漓央第一次直接与底层市井百姓打交道,完全没有处理此类事情的经验。他有些头疼地按住了太阳穴,想起朝堂之中,一些大人私下里说起市井坊间之事,痛骂刁民的情景。
当时漓央还未感同身受,只是圣贤书治国策上说,要爱民如子,对于某些大人口中的刁民,他完全无法认同,刁民之刁,大抵是苛政所逼出来的。
如今亲历这样的事,他才心有戚戚然,无论人祸还是天灾,只要是实在威胁到生存的事情,逼得人不得不刁,哪有天生的刁民呢,都是生活和情势所迫罢了。
正是能体谅这些饥民的苦处,漓央无法做出冷血的决断,伤害这些手无寸铁的灾民。
押粮的军士艰辛地护着粮车,趋步快行,而灾民们见得不到粮,一边紧追不舍,一边破口大骂起来。
漓央活了十六年,从未听到过这等市井粗鄙不堪入耳之言,一张俊雅的脸不由逐渐沉沉如夜。正当他束手无策时,远处有响马声渐渐逼近,“哒哒”而来,快马的嘶鸣在混乱的吵闹声中格外清晰。
有灾民往声源处一望,尘土飞扬里,几面简陋的黑旗插在马背上,随风猎猎。
不知谁惊慌失措地喊了一声:“山上的贼寇来啦!”
刚刚还与士兵们撕扯的灾民们,听到贼寇来了,哪里还有方才那般张牙舞爪咄咄逼人的气焰,都忙往后跑,躲到整队迎敌的押粮士兵们后面去了。
这般场景,倒让人想起放羊人养的羊群,欺负着忠厚老实的家狗,却在遇上狼的时候,惊惶四散。
蹙着眉,漓央看向车外,韩队正在马车旁勒着马,压低了声音:“殿下无须惊慌,这些乌合之众,处理了便是。”
漓央知这些禁军护卫的本事,对上一群蟊贼,倒无甚心忧,只远远向来人方向瞥了一眼,待看到那山贼头领身后的一个少年喽啰时,猛地睁大了眼。
是画上的,那个他名义上的“姨妹”。此刻她正是少年打扮,一双凝黑的眼珠四处打量着,大约是意识到了此刻形势的险峻,眉头微蹙着。看她的位置,靠近头领,像是山贼头领那粗野汉子的亲信,在一群人里也颇有些地位。
漓央打量她片刻,似察觉到了他的目光,马背上的人飞快转头掠了一眼,看到马车里坐了个肤色雪白的玉人,当下也是一愣,随即便大大方方看着漓央。
在那直白得毫不掩饰的目光里,漓央有种自己被冒犯了错觉。他甩下了车帘,阻隔了过分炽热的眼神。隔了一层帘,漓央微微勾起唇,吩咐道:“将这些胆大包天的贼人,全部杀掉。”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听说我老婆(?)想neng死我?
渣作者挂了两天吊瓶回来惹
按这个慢悠悠的进度估计还有四五章才能直接上垒
哇,心累Orz

☆、第 6 章

杀伐的命令已经下达,生活所迫落草为寇的灾民,和装备精良训练有度的正规军队的对冲厮杀,结果根本毫无悬念。
凶名在外的武威山土匪大头领,英勇地冲杀在最前面。
然后,毫无悬念地,被砍掉了头颅。
漓央听着外面惊慌的哭喊声,还有斑斑点点溅落在玄重车帘上的血色锈迹,内心平静如庙堂里无悲无喜的佛陀,直到——
“你们还在等什么!等着饿死吗?”弥漫着血腥味的风里,有人在大声喊叫,如同沉闷天空炸响的一道惊雷,如同深渊黑海对岸上一座点亮的灯塔,如同……陷落进网中头破血流的绝望野兽,要拼个鱼死网破,冲出来咬死收网的猎人。
女子特有的尖厉,清晰的声线,一下就吸引了整个局势的注意力。
“这些粮食,都会运到渡州的县衙,你们以为,到了沈仲那狗官手里,你们还能分到几升几斗吗?”
在这声音的煽动下,已经安静得像是羔羊的灾民,再次骚动了起来。
“抢粮啊!不想饿死就抢啊!”魔鬼煽动起了人类的本能。
不知是谁射破了装粮的米袋,白花花的大米,一下从口子里涌出来,撒了一地。
饿狼群里,丢进去一块散发着血腥香甜味的肉。
一拥而上的饥民,将护卫粮草的士兵们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他们跪在泥土里,将大把的米和泥,一起塞进嘴里,囫囵吞咽下去,即使脖颈处青筋毕露,双眼噎得通红,也不绝不停止。
他们疯狂地爬上了粮车,发疯般去撕扯车上的米袋,匪贼们骑着马,来回穿梭践踏,将场面变得更混乱。
两声响哨过后,零零散散数十个还活着的匪贼骑着马冲出来,跟着那少年装扮的女子,重新消失在绿林之中。
漓央望着那个人逃走的方向,沉了眸子。身后粮食像水一样,哗啦啦流在地上的声音,哄抢的声音,吞咽的声音,一瞬间,都在漓央的感官中放大,放大……
躁郁。
因为这些愚蠢的,卑微的人,让她逃掉了。
被饥民缠住的士兵,要优先保住粮食,根本无暇去追逐那几个零散的贼寇。漓央甚至看到,那个带头逃跑的人,在狼狈和慌乱中,还不忘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又凌冽,又锋利,如同一场横穿山谷的疾风。
漓央有种自己几乎要被吹落山涧,被咆哮奔腾的山洪吞没的错觉。
那一双眉眼,真是像极了他的母妃。
……
山里的贼寇逃窜之后,护送粮草的士兵用雷霆手段,惩处了几个带头哄抢的灾民,场面得以控制,天子派遣至灾区的赈灾使,终于进入了受灾最严重的渡州。
三月未落一滴雨的渡州,已经是盛夏时节,炎热,干燥,连呼出来的气,都像炭火堆里燃起来的热焰。
城里眼巴巴的灾民们夹在进城必经的主干道上,翘首以盼,他们的皮肤沉黑暗黄,如同失去了水分的橘皮。
漓央出了马车,抬头望了一眼黑压压的人群。目之所及处,都是一张张相似的枯槁的脸,唯独中央大道上,站着那数十几位乡绅官员,却面目白净,衣食无忧的模样。尤其站在人前,为首那位渡州知府沈仲,身材臃肿肥胖,一脸气虚之相,酷暑炙热的烤晒下,出了一身大汗,满脸油光。
漓央神色未变,只是看着沈仲,倒像是看了一头脑满肠肥,即将被宰杀的猪。
都说渡州旱灾最重,饥民遍地,白骨铺道,野有饿殍。要他看来,数百万人受饿,独没有饿到这渡州的父母官呢。
眼底划过一丝冷意,漓央下了马车。银线绣织的云靴踏在黄尘扬荡的沙土路上,黛青色的锦绣衣裳沾了尘埃。那样娇贵的璧人,实在与这苦难深重的红尘,太格格不入了。
“下官见过九殿下,殿下千岁……”沈仲带着当地的乡绅迎上来,满脸堆笑。
漓央眉梢都未动一动,淡漠地应了:“沈大人多礼了。”
身后的护卫队正将天子的御诏拿出来,当众宣读毕。沈仲不敢怠慢,恭恭敬敬接了圣旨,忙不迭应声道:“下官自当竭力协助殿下……殿下远道而来,还请屈身前往府衙小憩片刻,赈灾之事,须从长计议……”
“沈大人盛情。”漓央低垂眉目,“只是灾情刻不容缓,我歇得,百姓的肚子歇不得了。”
沈仲瞥了一眼源源不断入城来的粮车:“殿下的意思?”
“劳烦沈大人寻几口大锅来,就在来往城门这边,搭起粥棚,张贴布告,通知城内城外的百姓,来领粮吧。”
沈仲脸上一闪而过一丝诧异之色,就连他身后那些州府里的乡绅们,也讶异地看着前来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