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弄青鸾-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如眉伸手拂了拂茶沫子,意有所指道:“我们这宫里,不比其他六宫,在陛下那里最不受宠。而陛下却又看重漓儿,不知多人盯着漓儿那处呢,咱们宫里又不好叫新来的奴婢随意走动打探,所以寻几个宫女的事儿,还是拖一拖才好。再者,过了年漓儿便十七了。”安如眉说到此处,突然抬眼看了木苏一眼,复又垂下眼睑。
“他到了十七,陛下就会急着给他寻一门亲事,那时候咱们宫里再添人丁,人手自然便宽裕了。”
现在已经是初秋,离过年还有几个月。
流苏脸上还有些愁色:“可这几个月,表小姐辛苦怎么姑且得过?”而且入了冬之后,每日五更便得起身叫漓儿梳洗,那可真真是难熬辛苦了。
“不妨事。”木苏笑着,“我在老家的学堂,也是不到五更天便起身了,叫起殿下也不过顺带的事,谈不上什么辛苦。”
好似怕流苏继续缠着要给木苏找几个支使宫婢的话题,安如眉放下茶,有些惊喜,兴味盎然地询问:“你在家乡还读过书?不如姨娘来考考你……”
被这般接了话头,流苏也不好再坚持,只心中暗下心思,必要加倍照顾好木苏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这几章都是甜齁甜齁的
女主不要脸起来更得心应手了(大误)
并没有三更orz
卡文卡到整个人丧得不像样QAQ
对不起啊

☆、第 28 章

怕木苏在深宫里待得无趣,安如眉给她挑了好些画册小说,多是大兆开国以来街谈巷语,稗官野史。
木苏生长在民间,所见三教九流逸闻趣事,可比宫中这些书册上纪录的还要精彩些许。她本不大喜欢这些捕风捉影的猎奇之事,不过也不好推辞安如眉的好意,便接了下来,自己又在安如眉的藏书里挑了几本她未见的精品孤本,也颇为圆满了。
木苏怀里抱着书离去之后,安如眉懒洋洋地半躺半卧回榻上,慵懒无力地唤了几声:“流苏~”
流苏就在外面绣床前坐着,前几日从仓库里挑了一匹素雅浅紫色的金银织锦缎,想着快入冬了,织锦缎面紧密厚实,正好与木苏做一件冬衣。
听见内室安如眉唤她,不过对方软绵绵的声音,想也知道是她的娘娘又借故要缠她,不是什么正经事,流苏便没有放下手里的活计,只侧过身子往内室里看了一眼:“怎么了呀?”
安如眉叫了几声,也不见流苏进来,便道:“你在外面做什么呢?进来陪我啊。”
流苏回过头,继续绕着手里的丝线,笑着说:“我在外面也不是一样陪你嘛。你别闹,我正忙着给木苏做冬衣呢,一会儿你出来帮着我量一量,我见那孩子几乎有你这般高了……”
安如眉未出阁时,就是京城里闻名的高挑美人,身长堪有七尺,比很多男子都要高。木苏显然是随了安如眉,身材也颇高挑,流苏目测过,她几乎都和漓央一般高了。
自打安如眉在皇帝那里撤了头牌,做出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后,雨霖宫里很多事便需她们自己亲力亲为了。像添置新衣这种事,一般都是流苏亲手为安如眉和漓央剪裁,也省得通到内务府的时候,看内官的脸色,受他们的风言风语,无非说什么自家娘娘又不争宠,做新衣裳有什么用。
流苏年轻的时候,也因着不晓得这宫里的势利,遭了几次委屈。后来为了不受这窝囊气,便自己学着做衣裳。她本就好针线,虽说念书脑子不太转得过来,不过手可是这宫里顶尖的灵巧。
跟着宫里内务织造的绣娘学了段日子便有模有样,流苏裁成的衣裳就几乎和内务府织造的没什么两样了。雨霖宫里又不缺绸子布料,流苏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做几件做几件,不必说心里有多自由畅快。
后来安如眉见她剪裁的漂亮有趣,也说些自己想要的款式,流苏无不巧手天成,做出来的衣裳竟比宫里那些娘娘身上的更精巧有新意。两人躲在雨霖宫里,流苏研究些衣着花色,尝试做些点心,安如眉看书练字,打发着时间,日子过得倒也其乐无穷。
安如眉听见流苏在做衣裳,:“你怎么不对我这么殷勤呢?你都好几年没给我做一件新衣裳了……”
“好几年?”流苏笑着啐她,“娘娘您今年开春那件绿薄纱裙,还有夏天那件藕粉色的凉衫儿,那是谁给你做的呀?”
安如眉翻了个身,趴在那里,云鬓坠在榻边,懒懒地笑:“你倒记得清楚……那我不管,今年秋天你再帮我裁一件来。”
“人家皇后的新衣裳都没你换得勤呢!”流苏揶揄她。
“皇后没人疼,可我有人疼啊!”安如眉眯着眼睛,笑得益发舒悦。后宫里那些为了皇帝的宠爱争得你死我活的女人,哪一个有她现在过得舒坦快活。
流苏听她这么说,稍微有些脸红,轻声嗔怪:“就娘娘会安抚人……且放心吧,新衣裳我给你备着呢,过段时间就做好了。”
“哟。”安如眉下榻来,出了内室站在流苏身后抱她,身子都压在她娇小的背上,在流苏耳边笑着说,“还是你知道疼我。”
流苏叫起来:“哎呀……娘娘不要闹,线乱啦!”
……
漓央入了户部的第二天,诗琴果真没来叫起,反而换了木苏。她在殿外叩门,如同诗琴那般守礼尽责:“殿下,您该起了。”当真是一丝一毫的毛病都挑不出。
差点从床上滚下来的漓央只好硬着头皮去给她开了门,她勾着唇角,就站在门口对着他笑:“从今往后,怕是除了我,再没人能碰殿下的头发了。”她不急不缓,仿佛宣示了主权,他的头发从此以后,都归她所有。
漓央从她漆黑的眼底,看到了可怕的占有欲。
……
不过半月,秋风渐起,便又到了秋狝(xian,三声,围猎之意)之时。
每年这个时候,皇帝都要携着文武百官和皇子贵戚们,去京城北郊的围场狩猎。本朝京中奉职的大臣子女,十五岁以上,均可自备马匹弓箭,报与围场管事知晓,领了牌子,便可入场参与秋狝大典。
历代大兆皇帝,都十分重视秋狝大典。
一者,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田猎使粮食土地免于动物妨害,当然算得上一件顶重要的事,天子率领着百官皇室先做出表率,下当效仿,举国推行田猎之风,也为不久的秋收做好准备。
二者,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天下虽平,忘战必危。每年的秋狝大典上,武将骑射竞逐相互比攀,文臣作赋夸耀天子圣德国力永昌,皇帝便在猎场里检阅一年多来的治军成效,以论赏罚。
离秋猎不到两日,流苏便着急上了火。去年漓儿正好满了十五岁,也被皇帝钦点了,跟着去了猎场。他向来体弱,骑御之术也不尽如人意,围猎之时不慎从马背上掉了下来,扭伤了腿,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才好,今年流苏说什么也不敢再让他跟着去了。
可皇家秋狝,为天下表率,漓央身为皇子,哪有推逃之理?陛下也必定是不依的。
安如眉也不能因着这种事给漓央在皇帝面前求情,看着流苏在地下烦恼地绕来绕去,忧虑又无奈地叹气:“担心也无用,与其在这里像热锅上的蚂蚁绕得我头晕,不如去替漓儿备一个大些稳当些的鞍子,寻匹温顺乖巧的马儿。”
木苏从东殿进来的时候,流苏领着星儿正要急急忙忙出门去。
她唤了一声:“流苏姑姑这是要去哪儿?”
“我去太仆寺为殿下寻一匹马儿来。”
木苏便知道了,她怕是正为漓央准备着过几日去秋狝的行李。不过……据木苏在北地时的所见推测,小殿下宁可坐着马车一路颠簸,也不愿去骑马,想来他的骑射之术恐怕并不好。
这回可是木苏想得差了,漓央的骑射岂止是不好,简直就是奇差无比。皇帝也是知道漓央的骑术,故而也并不强人所难,只让他随着文官一起在场外看看别人狩猎便好,自己就不必下场了。
尽管皇帝体恤,可宗室里的皇子王孙向来都是文武兼修,出了漓央这样的偏才,尤其还有涟喻这样把他视为眼中钉的宗亲,当然免不了挖苦嘲笑一番。
去年漓央本来好好在围场外面安安分分地瞧着,涟喻却带着人过来取笑挑衅。漓央自然是没让他讨到什么便宜,涟喻便恼羞成怒地扬鞭,惊到了漓央坐下的马,瞬间窜奔进了猎场。眼看着马儿越跑越快,情况万分危急,漓央只好当机立断,舍了马护着身子滚落下来,才没有酿成更严重的惨剧。
他当时伤得并不重,只休息几日便无事了,不过为了让涟喻多付出些代价,在皇帝面前他自然要卖一卖惨,顺带让涟喻放松警惕,得意忘形上几日,便把他的针对废了个七七八八。
也是那件事后,涟喻更将他视作心头大患,竟然想出了让皇帝派他去北地抚赈,自己派人路途刺杀这等阴毒的法子。
而经过去年猎场一事,漓央看见马匹便有些发怵,能免了骑马就尽量免了,不过今年秋猎,是怎么也躲不过了。
流苏当天下午便从太仆寺将马借了回来,太仆寺的寺卿听说是九皇子殿下要用,特地挑了一匹骟马,唤作乌啼月。
这匹马通体雪白,四蹄乌黑,额间鬃毛打了半个弯旋,好似一轮残月,又因着此马脊背宽硕,就算两个人共骑,跑起来也稳稳当当四蹄生风,太仆寺里有个小吏便玩笑道,若当年牛郎织女骑着这样一匹神骏私奔而去,哪还会有后来“牛女相望处;星桥不碍东西”这样的诗。也因这一句趣意之言,就给这马起了名叫乌啼月。                        
作者有话要说:渣作者科普小课堂
1、关于这个身高七尺的问题。
    古代不同朝代一尺的标准不一样,商朝大约是15…16cm,战国时期23cm左右(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大约就是184的美男子)汉代是23…24cm((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三国志·诸葛亮传》,丞相大约也是184…192的美男子),隋唐一尺就有30cm左右了,到了明清时期,一尺约34…35cm,现代一尺33。33cm。【渣作者的这个尺取24cm多一点,七尺大约也就是个170cm+,现在168…172的妹子也很多嘛!而且重点是,小殿下也只有170+哈哈哈哈哈哈(突然笑死)】
2、关于秋狝
    秋狝又叫秋猎,古代有这个传统,春秋末年就有关于秋猎的记载了,(《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古时候打秋猎一般是田猎,为了让动物不要去吃庄稼保丰收,还有就是为了练兵啦。
3、关于乌啼月
    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一首词,又叫乌夜啼,全文是这样的:“牛女相望处,星桥不碍东西。重墙未抵蓬山远,却恨画楼低。细字频传幽怨,凝缸长照单栖。城乌可是知人意,偏向月明啼。”
你们以为渣作者是真的想给你们科普嘛?颗颗,当然是为了花式普雷了(×喂)
这个是前天欠的更新Orz
渣作者高估自己了,状态真的是超级差,卡得要死人又丧,写到半夜写了一半实在写不动了说第二天起来写吧,结果起来一看昨晚写什么jb玩意然后就全删了。。。。
真·渣渣作者QAQ

☆、第 29 章

秋狝大典少则半月,多则持续一月有余,除去护卫皇室安危的内宫禁卫,王公大臣,入围狩猎者有上万人众,多是各地征调出来的精锐将士。平日里很多驻守在外的将军们也借此时机受诏入京,率领将士,以围猎猛兽,向天子及朝觐藩属夸耀大兆三军的雄姿。
北郊围场占地横跨了一州四县,内里峰峦叠据,沟壑纵横,群林蔽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