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国民党或一贯道,但必须有一个党。”②如果党被红卫兵和革命委
员会置于一边,那只是个暂时现象,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最终目的。
  1967年9月,毛认为到了考虑重建党的时候了。毛说:“党组
织必须恢复,而且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应该召开。”毛是乐观的,他
认为能较快地完成这一任务:“我看,大约就在明年这个时候(即
1968年9月)召开第九次党代会。”③毛把重建党的任务交给了张春
桥和姚文元,还有谢富治,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负责政法工作,也出
尽了风头。10月10日,姚提交了一个初步报告,为党的重建设计了
一些基本原则。④姚的报告拟定出一个严密的程序,要求先召开一次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并通过一个新的党章。
参加大会的代表将与各省“协商”后由中央指定。党代会结束后,
就开始下级党组织的重建工作。根据姚的报告,各级新党委至少要
具体体现“三结合”的原则,即每一个委员会都由老、中、青;工、
农、兵及群众、部队官员和干部结合而成。
  在姚的报告的基础上,11月27日,中央委员会发出了一个“关
于召开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见的通知”。12月2日,又发
布了一个“关于整顿、恢复和重建党的机构的意见”的文件。这些
文件遵循了姚报告的要点,作了两个重要补充。第一,“通知”增
加了一个决定,它其实从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隐隐约约存在着:现
在林彪成了毛的接班人。“通知”宣布:“大批同志建议,党的九
大要大力宣传林副主席是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而且为了进
一步加强林副主席的崇高威望,这一点要写进九大的报告和决议。”
  第二,中央委员会的文件通知各级基层党组织重新开始过“组
织生活”。为指导各级党组织的整顿,各省革委会内部成立了党支
部,通常,它们被称作党的核心小组,其任务是开始纯洁党员队伍,
开除那些已演变为修正主义分子的党员,并从文化大革命的积极分
子中吸收“新鲜血液”。
 
八届十二中全会
 
  因此,尽管预期在1967年秋天开始党的重建工作,但直到1968
年9月最后一批省、市、自治区的革命委员会成立,这一进程才真
正开始。不过,这个重要任务一旦完成,残存的中央领导人就迅速
召开了第十二次中央全会,这次会议于10月13日至31日在北京举
行。
  像1966年8月的十一中全会一样,十二中全会是党中央的一次
残阙会议,中央委员会的正式委员中,只有54人出席了会议,勉勉
强强代表了这个机构现存委员的法定人数。①此外,像前一次中央全
会一样,非中央委员充塞了十二中全会。但是,1966年的特邀观察
员是红卫兵运动中的“革命师生”,而1968年的特邀代表是“中央
文革小组”的成员、各省革委会的代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
负责同志”——即官员。换言之,这些人现在都是文化大革命的幸
存者和受惠者。②
  激进派怀着勃勃野心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要争取大会承认前
两年发生的事件,并完成最高层党的机构的清洗。与第二个目标相
比,他们在第一个目标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这次全会最后的公报
赞扬了文化大革命所取得的成就,歌颂了毛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
继续革命”的理论,坚信毛在这场运动中所作的很多“重要指示”
和林的“许多讲话”是完全正确的,并称“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在贯
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会议拥护毛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认为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
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
常及时的”。会议宣布:“这个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已经取得了伟大的、决定性的胜利”。这次中央全会还放眼于未来,
通过了一个新的党章草案,并宣布将在“适当的时候”召开党的第
九次全国代表大会。③
  这次全会宣布的最重要的决议大概是刘少奇被撤销了党内外一
切职务,并被“永远”开除出党。在这一议题上,全会的决议——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首次在正式公布的文件上受到点名批判——用
煽动性的语言污蔑刘。把他定为“埋藏在党内的叛徒、内奸、工贼”,
是一个“罪恶累累的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走
狗”。然而,中央全会会后散发的证明材料(至少在西方能看到的
材料)主要涉及刘在革命早期的1925年、1927年的1939年的活动,
几乎没有提及他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表现。①这表明,全会在如
何述说刘在1949年以后的活动时,不能取得一致意见。
  在中央全会的小组讨论会上,文革小组和林彪对1967年的“二
月逆流”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奇怪的是,毛在中央全会的闭幕讲话
中对那段插曲所持的观点比过去有所缓和。现在,毛主席把怀仁堂
那次臭名昭著的会议看成是中央政治局成员行使自己的权力,对一
些重大的政治问题发表自己意见的一个机会。不过,全会公报还是
把“二月逆流”斥责为对“以毛主席为统帅、林副主席为副统帅的
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一次攻击”。毛对此袖手旁观。
  尽管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除了谭震林已在前一年遭清
洗外,激进派仍没能保证把最积极地参与“二月逆流”的任何一个
人排挤出中央委员会。李富春、李先念、陈毅、叶剑英、徐向前和
聂荣臻全都留在中央委员会。最为重要的是,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不
但要把邓小平赶出中央委员会,还要把他与刘少奇一道,永远开除
出党。这一建议在毛泽东本人干预后遭到否决。②
  除了这几点以外,十二中全会几乎没有作出什么重要决策。全
会含含糊糊地提到将在工宣队领导下进行“教育革命”,但没有说
要采取什么特别的方案。与此相似,全会把文化大革命说成是“正
在促进并将继续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新的飞跃”,但没有
宣布新的经济计划。文化大革命可能旨在否定60年代初期毛认为是
“修正主义的”某些经济、社会政策,但全会表示尚未确立任何新
的、可以取代它们的政策。
 
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69年4月召开的第九次党代会反映了许多相同的倾向。林彪
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试图证明文化大革命是“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一个伟大的新贡献”。①林彪赞扬了
军队和文革领导小组自1966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他不指名地提到
了幸存的政府高级干部,又一次批判“二月逆流”(“这就是1966
年冬季到1967年春季出现的那股逆流”)是对文化大革命的“猖狂
反扑”,其目的是“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翻案”。
  关于国内政策,林的政治报告——与十二中全会的公报一样—
—实际上没有什么内容。报告只是指出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农
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工业生产……出现了一片蓬蓬勃勃的局
面”、“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并断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命的伟大胜利,必将继续促使经济战线……出现新的跃进”。报告
还宣称,“在文化、艺术、教育、新闻、卫生等部门”的夺权将结
束“知识分子”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这些部门的一统
天下,但没有说明将有什么新政策出台。报告还用相当篇幅提及从
党内开除一些老党员,吸收一批新党员。但是,对这个即将开始的
过程,报告没有提供任何新的线索。
  因此,九大对中国政治重建的贡献在于对新党章和党中央领导
人所作的决议。与上一次在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相比,新的
党章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和继续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这两种提法在以前的文本中都没有出现过。①另外,入党的机会现在
只给那些阶级出身好的人。1956年的党章向参加劳动、不剥削他人
的劳动及承担党员义务的任何人敞开大门。相反,1968年的党章原
则上把党员的来源局限在工人、贫下中农和军人家庭出身的人。
  不过,新党章最重要的特点是简略而缺乏精确性。新党章只有
12个条款,所占篇幅大约只有1956年党章的1/5。新党章没有一处
提到党员的权利,也没打算要详细地阐明各级党委的结构和权力、
处分党员的程序、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周期,及党和国家之间
的关系——所有这些都是以前的党章的重要特点。从党的结构中被
撤销的组织有:领导中共党组织的书记处、监督党的日常工作的总
书记办公室和负责党内纪律的监察委员会的全部组织系统。因此,
九大所产生的党的组织结构,比起文化大革命前的组织结构,必然
更加脆弱、更加缺乏制度化,因而也更容易受到高层领导人物的操
纵。
  党的九大不仅为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看来也为毛以后的时代
选举了一个新的中央领导班子,林彪作为唯一的副主席和“毛泽东
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正式写入新党章,从而确定了他的地位。
上一届中央委员会的167名委员,在九大重新当选为中央委员的仅
54人。一大批没有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委员的省、地级党的领导,
还有一些重要的经济专家,如以前一直在国务院工作的薄一波、姚
依林,此时都被排除在党的精英集团之外。在经历了一场由激进派
发起的旷日持久的运动之后,大部分与“二月逆流”有关的老一辈
文职官员和军官,尽管还保留了中央委员会委员的资格,但都丢掉
了在中央政治局的职位。九大最主要的牺牲者是邓小平,他被贬出
了中央委员会。不过,党代会的正式文件仍没有点名批判他。
  很清楚,参加大会的代表和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证明了文化
大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影响。第一,他们表明了军队突出的地位。
对大会记录片的一份分析表明,在1500名代表中,大约有2/3的人
身着军装。与1956年八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军队代表占19%的数字
相比,这届中央委员会中,解放军代表占了45%。①军队的崛起是靠
牺牲文职官员和群众代表而实现的。前者是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对象,
后者则一直被认为是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受益者。在新的党中央机构
里,群众代表最少。的确,只有19%的中央委员“来自群众”,但
是,他们往往都是老工人、老农民,而不是文化大革命中涌现出来
的年轻的群众积极分子。军官代表数量较大也意味着文职官员的代
表数量下降了,尤其是国务院官员的代表数减少了,他们约占中央
委员的1/3。众所周知,人民解放军和那些政府领导人所受的教育不
同,他们的人生道路也不相同,中央委员会构成上的这种变化,关
系到文化教育程度的下降和国外生活阅历的减少。
  第二,与第一点同等重要的是,大会证明了文化大革命期间造
成的权力分散。1956年,约有38%的中央委员是省级干部,其余的
都在中央党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