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园-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题转到行军打仗方面,裴仁基立刻放开了所有拘束。蹲下身去,用手点了点运河东侧那些标明瓦岗各营大体规模的数字,笑着说道:“想必你这百战之将也不会光看人头数。瓦岗军中能战的各营士卒反而不多,倒是那些稀松平常的熊将,个个恨不得坐拥百万熊兵!”

“我跟他们交过很多次手,感觉当时的瓦岗内营士卒虽少,战斗力却与官军旗鼓相当。至于外营,终归是群乌合之众!”李旭轻轻摇头,对瓦岗军的战斗力做出评价。

“对,内营后来改做了破阵营,想是效仿三国高顺之故事。如今驻扎于百花谷,对虎牢、荥阳两地虎视眈眈。外营还是按众贼入伙前各山头划分,老巢在何处的,便唤做什么营。情况大体如此,但也不可一概而论。若说瓦岗军现在的情况,还真的跟将军不无关系!”裴仁基笑了笑,补充。见李旭满脸不解,他又用手指了指通济渠旁靠近原武一带的平原,低声问道:“我记得仲坚曾经在这里跟李密交过一次手,用千余骑便破了他数万大军?”

“那次是他太嚣张了。原本没那么容易取胜,李密仗着自己一方人多,信心过满,反被我抓到了机会!”李旭想了想,承认。此战是他指挥过的经典战斗之一,至今回忆起来依旧令人热血彭湃。所以话说得虽然谦虚,兴奋的语气却在不知不觉间流露了出来。

裴仁基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了李旭一眼。转念一想对方如今不过二十刚出头的年纪,心中也就释然。顿了顿,说道:“据我所知,自从运河边上败给你之后,李密便在瓦岗力主整军。各外营兵马也的确集中到山寨中整训过一段时日。但后来粮草运输不便,再加上你和张须陀老将军逼得紧,贼众便不得不又化整为零了。这一化,便再也合不起来!”

“想必是在那次整训中,徐茂功又替别人做了嫁衣!”李旭对土匪一直没什么好感,所以不禅从最坏的角度推测他们的行为方式。“以李密的为人,他不可能完全信任徐茂功。只会借徐茂功之手为自己训练兵马,然后再将训练好的士卒交到自己最信任的人手中。”

“也不完全如此。我想应该是有人被你打疼了,所以吸取了教训!”裴仁基摇了摇头,并不完全赞同李旭的看法。“后来瓦岗军中的济阴营、济阳营和齐郡营便脱颖而出,为将者还是原来的人,士卒战斗力却大为改观。将军这次渡河作战时,对这三个营和李密的蒲山公营还要多留意些!”

“齐郡营?”李旭对这个名字非常敏感,皱着眉头追问。

“是啊,大贼孟让原籍就是齐郡,与叔宝和士信还算得上是老乡。”裴仁基点点头,回答。“此人勇力说得过去,谋略也堪称上上之选,因而深受李密器重。此外,济阴房献伯、济阳王伯当两个本事也都不差,这两年瓦岗军四下攻城略地,靠得便是徐茂功的破阵营和另外这三支主力!至于李密的蒲山公营,则是从各营抽调精锐组成的,号称可以以一当十。张老将军便是丧在这个营手里,你遇到后千万小心!”

“多谢德本兄指点。否则,我还真小看了对手!”李旭咀嚼着蒲山公这三个字,半真半假地说道。

裴仁基所提供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李旭已经探听明白的,也有一小部分此前闻所未闻。从了解敌情角度上看,裴仁基在执掌齐郡精锐后,的确于军务上下过一番功夫。这让李旭更放心自己的背后,认为即便裴仁基不是徐茂功之敌,至少在与虎牙郎将王辩联手的情况下,也能将瓦岗破阵营挡在主战场外。想到这,他忍不住问道:“齐郡子弟的士气如何,刚才我只顾及鼓舞郑老将军等人,一时竟忘了关注你这边!”

“大将军尽管放心,只要粮草充足,咱们齐郡精锐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况且这是一支哀兵,自从张老将军故去后,弟兄们就一直想着找机会给他报仇!”

“那我就放心了!”李旭脸上浮现出一丝轻松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取胜的把握又增添了许多,“你麾下这支劲旅先按兵不动,替我将瓦岗破阵营钉死在荥阳西侧。这样,我才能集中全部力量去对付李密!”

“我就知道你眼界不会这么窄,只想着打通运河。”裴仁基用拳头重重地捶了李旭肩膀一下,笑道。“当年在辽东,你便是个胆大包天的!”

“我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事。再这样耗下去,好人坏人就全死光了。”李旭叹了口气,黯然道。“打完了瓦岗,我在河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罗艺、窦建德、高开道,这些人没一个好相与的!况且还有虎视眈眈的突厥人,一旦他们南下……”

一旦刘武周勾结突厥南下,河东太原与河北涿郡都是其必取之地。在数日前接到雁门关再度有变的消息后,李旭便对北方提心吊胆。比起各地盗匪来,突厥人的行径更可怕。他深知草原民族处理失败者的习惯,也亲眼看过雁门附近那些曾经被突厥人攻破的堡寨。

那是比地狱还难以让人忍受的惨景,凡看在眼里者无不怒火添膺。他上次放始毕出关,又将甘罗归还与骨托鲁,便存了让草原上两群狼相斗的侥幸心思。只可惜还没等两群狼斗起来,边关上倒有无数隋将争先恐后引其入室了。

“还是那句话,只要粮草充足,我绝对不会放任徐贼茂功回师!”裴仁基听不懂李旭的忧虑,但他有足够的官场经验赢得上司的好感。

“没问题,我明天便带人去开官库!”李旭笑着保证。

大隋朝存放粮食的官库建立于征讨南陈之时,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惯例。在太平年代,官府每年收上来的米粮大概有三分之一要流入各地官库。大业八、九、十这三年,因为征讨高丽和平息内乱,存粮曾经被消耗掉一少部分,但各地官仓依旧呈大半满状态。只是杨广一直申明他要用其中的粮食做第四次东征之用,因此没有圣旨,地方官员们宁可看着百姓们饿死,也不敢打官库的主意。

李旭在守卫黎阳时已经冒险开过一次仓。事后的境遇证明,只要你拿出足够理由,朝廷未必会追究擅动存粮之过。当然,这个结果可能只适用于他和宇文士及,换了别人,掉不掉脑袋还很难说。所以,这次他见郡兵们缺乏补给,首先便想起了管城内的几个巨大的官仓。

只是他把问题看得简单,地方官员却给吓了个半死。第二天,没等李旭把自己的话说完,荥阳郡太守虞世会立刻将头摇成了波浪鼓,“不行,不行,绝对不行。除非你拿陛下的圣旨来,否则,我决对不能命人将仓库的钥匙给你!”

“我已经让弟兄们去仓库门口等着了。”李旭陪着笑脸,说道。“各路将领都亲自到了,如果郡守大人不肯答应,岂不是让大伙失望!”

“他们失望不失望我不管,照看好官仓却是我的分内之责!”虞世会吹胡子瞪眼,派头摆了个十足。

“郡守大人还是通融通融吧,大不了你先把出库多少的帐记录在案,过后我想办法补!您尽管放心,该按什么规矩来,我决不会坏掉!”李旭轻轻拱手,暗示自己一定会给予重谢。

“那也不行,一旦你将来失言,我找谁去?况且万一被人弹劾了,你有金刀护身,我却只有一颗脑袋,岂不白白给你顶罪。今天除非你先拿出刀来将我砍掉,否则,休想在我这将钥匙取走!”虞世会一甩袖子,将坚挺的后背留给了李旭。

“那我只好用陛下赐的金刀将仓库的门劈开了!”李旭好像也给惹出了几分火,一转身,带着亲兵扬长而去。

“我一定会写折子弹劾你!”虞世会怒不可遏,冲着李旭的背影大叫。

“请便,那是大人份内之责!”李旭头也不回地出门,飞身跳上战马。

郡守衙门的官员哪曾见过这种阵丈,一个个唬得噤若寒蝉。在他们的印象里,虞郡守和新来的李大将军两个都是好脾气的,怎么今天说翻脸就翻脸,一点准备时间都不给大伙留?抱怨归抱怨,众人却不敢真的让李旭用御赐金刀去砍粮库的黄梨木大门,万一那石头般坚硬的木头将金刀给镚豁了,恐怕谁都担待不起。

因此,有机灵者赶紧把仓库钥匙取出来,快马加鞭给李旭送去。其他人则围着郡守虞世会说话消火,免得老大人被气伤了身体。足足折腾了小半个时辰,虞世会终于平静下来,瞪着眼喝道,“都围在这里做什么,去几个人,将出库数量入帐。再去几个人以我的名义写一份奏折,我要弹劾这胆大包天的狂徒!”

“是,属下尊命!”众幕僚慌不迭代地答应,然后着手去执行太守大人的命令。须臾,弹劾李旭的奏折写好了,主簿拿来请虞世会过目。老太守粗粗扫了一眼,命令,“用印吧,找快马送到江都去!”

“是,遵……遵命”主薄咧了嘴,吞吞吐吐地回答。“大人,南边的道路刚刚打通,是否安宁还一定呢。要不,要不咱们将这份奏折送到东都去?”

“笨蛋,东都的官员能管得了姓李的么?”虞世会抬手敲了主薄脑袋一记爆凿,呵斥。

“可,可,路上未必安宁啊。咱们又不像宇文大人,来回都有很多人护送!”主薄向后将身体缩了缩,委委屈屈地提醒。

“笨蛋,当然是等姓李的打通了运河之后再送了。枉跟了我这没多年,怎地这么不开壳呢,你?”虞世会像一头吃饱了肚子的狐狸般眯缝着眼睛,反问。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变徵(7)

管城仓里的规模虽然没有黎阳仓和洛口仓那样大,却也是大隋朝倾数年之力才积攒满的,总量足够十万兵马吃上两年。驻扎在管城附近的各路“饿棍”早就打上了粮仓的主意,只是苦于一直没人敢带头开仓而已。此刻见到李旭从郡守那里诈了钥匙来,岂还会再客气?将军们一声令下,士卒们肩扛手抬,不到两日功夫,便为各自营内补充了足够吃上三个月的粮秣。

武将们算盘打得精,虞世会手下的文官也不傻。无论各支队伍搬走多少存粮,他们帐面上统统再加上一成“消耗”。至于这些消耗最后去了哪里,李旭也不多问,只要郡守府的幕僚将帐单交上来,他一概看都不看便在其上用印。

见新来的讨捕大使如此体贴,文官们也自然有所回报。在征调民夫、修整器械方面大大出了一把力。虞世会手下的主簿袁丰甚至打开了府衙金库,将本来归属于朝廷调度的肉好拨出十余万贯,交给李旭作为奖励有功士卒之资。当然,虞大人将此事又作为一大罪状,写到了弹劾李旭的奏折中。反正眼下南去的道路不通,江都方面一时半会儿接不到他的奏折。待朝廷接到了奏折,荥阳附近的战事想必已经结束,朝廷怪罪不怪罪李旭,都无关紧要了。

如是又折腾了三、伍天,在乡情和饱饭的双重刺激下,平素蔫头耷拉脑袋的郡兵们还真被刺激出几分士气来。李旭见军心可用,便拉出了队伍,气势汹汹地扑向通济渠。

通济渠北段共有四个城市卡在河道上,其中雍丘、陈留两地已经被李旭收复了,瓦岗军一时还无力回夺。另外两个城市一个唤做浚仪,位于通济渠东岸,目前被瓦岗贼周巅、李德仁和周北洮三部合力把守,城内大约有十余万残兵。另一个城市为荥泽,守卫此城的是李密麾下爱将杨德方和郑德韬,城中虽然只有两万兵马,战斗力却远比浚仪城中那伙人强悍。在围杀张须陀老将军的大海寺会战中,此部曾为主力之一。

郡兵们刚刚开始协同作战,照常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