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清穿]长姐难为-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刚好青玉使人送了帖子过来,贾母便立刻想到了让迎春和探春跟着过去,好在各家夫人跟前露露面。

要说贾府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没落下去,贾母确实是第一等的功臣,眼光自然不错。这不,刚参加完洗三宴会的第三天里,便有九门提督的夫人上门说媒主,提亲的对象是迎春。

而对方则是她远方表姐家的次子,她也是那日见到迎春,觉得她模样生的好,性子也温柔,想到表姐前几天做客的时候提起她二儿子到了说亲的年纪,让她帮着留意一些。她回去后问了表姐的意见,说了迎春,她家愿意,就托了她过来说合,

贾母闻之大喜。这对方虽然不是什么世家,但也是殷实的人家,虽说长相很一般,但性格敦厚老实,身上更是有举人的功名在身,来年科举再进一步也不无可能的。

迎春性子软弱,担不起什么大任?这样的人家,迎春嫁过去虽说是低嫁的,但是胜在他家简单,他自己也有举人功名在身,他上有哥哥下有弟弟的,迎春这样的次子媳妇,就刚刚好。

邢夫人和贾赦对迎春这个庶女向来是漠不关心的,对此无感,只让贾母做主就是了。贾母虽然生气贾赦夫妇的态度,但对他们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贾赦夫妻尚且还不管,王夫人就更不会理会大房的庶女了。

他们都不管,贾母便做主拍板订下了这门亲事。

很快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很快就办齐全了,婚期定在了明年杏榜揭晓的前后。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已经七零八落的红楼剧情正式开始,康熙马上要退位……

☆、第85章 突如

青玉在知道迎春定亲的消息;并且对方并不是孙绍祖后,眼眸间只是闪过一丝的惊讶;而后很快就归于平静。

也好,虽然对方只是一般的殷实人家,迎春虽说是庶女,但好歹也是国公爷的孙女,嫁给他虽说是低嫁,但不管如何?总要比孙绍祖那个‘中山狼’要强的多;而且贾母的眼光,还是能够相信的。希望迎春能够幸福!

让人准备了一份贺礼给迎春;并且让翡翠亲自到贾府那边。

说起来现在红楼已经完全变了个样。红楼里的三大主角。

主角之一的黛玉则已经嫁了人;而且根据她在淮洲江家那边安插的钉子传过来的消息;黛玉现在过得很是不错。虽说江家家大业大,兄弟姊妹也多;但是该分出去的也都分了出去,平日里轻易见不到面。而黛玉虽然有些小性子;但被青玉和教养嬷嬷教导的很好,为人处世,人情往来方面上绝对不含糊,该软的软该硬的硬。而且她和江旻很是能合得来,两人在诗书上很有共同语言,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们都不喜欢功名利禄,所以夫唱妇随的,过得很是幸福。

至于婆媳问题上,江大夫人开始的几天里对黛玉的态度,和一般婆婆对媳妇的态度没什么不同的。但是没想到的是,江旻同胞的小妹,也就是江大夫人过三十才得的幼女——江雯很是喜欢黛玉。是以,连带着江大夫人也很快的就接受了黛玉。

总之一句话,黛玉在江家过得很是不错!

根据她手头上的消息,另一女主角的薛宝钗,貌似因为年纪实在是等不起贾府的凤凰宝贝蛋子了,所以在薛姨妈以及薛蟠的劝说下,又寻了王子腾做主,好像也已经找到人家了。据说双方已经在合八字了,只等结果出来就正式的定下婚期来。

现在三大主角里,两个女主角都已经定下来,只剩下贾宝玉现在还是一如既往的照着原著走,已经十七岁的人了,依旧还在内帏里厮混着。虽说他天资不错,在诗词上有着不错的造诣,但性格上却没有任何的长进,一如她初见之时。贾政那边已经是放弃了对贾宝玉的期望。不过因为贾母和王夫人坚信贾宝玉来历不凡,将来必定是有大造化的,所以还是依旧无条件的溺爱着。

呵呵……她现在倒是有些期待起红楼未来的走向了,肯定十分的有趣儿。

随着贾迎春婚事的定下来,探春的婚事也很快的被提上了日程。不过贾母在与王夫人商议的时候,被王夫人以探春的年岁比贾宝玉小上一岁而拒绝,只说等贾宝玉的婚事定下来以后,再说探春的婚事也不晚。

贾母虽然觉得女儿家青春有限,有些不满王夫人的态度,但是转而一想也觉得王夫人说的有两分的道理。在贾母的心中,贾宝玉的地位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探春是庶女,要不是贾母看她有几分精明能干,将来是个联姻的好‘棋子‘的话,在贾府里哪里会有探春这个二房庶女说话的地方。



*

不过青玉此时可没有多少的功夫去关注贾府的那些二三事了。

因为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弘晅的身上,刚出生的小孩子简直就是一天一个样,再加上青玉是修真之人,孕中之时常用灵气来蕴养孩子,所以弘晅刚一出生就白白胖胖的,和一般的孩子有些不尽相同。随着这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弘晅也变得越来的越讨喜,五官长开之后,便更加清晰可见,他完美的袭成了他父母所有的优点。

肌肤白皙晶莹的一戳好像就能出水一样,和胤禑十足相似的丹凤眼,纤长浓密到让人嫉妒的睫毛,挺直的鼻梁,嫣红的如玫瑰花一般的唇瓣,一笑的时候脸颊两边还会有两个浅浅的酒窝。裹在大红色锦缎的襁褓里,比那年画上的福娃娃还要好看几分。喜得青玉每天都要抱着弘晅,狠狠的亲上两口才罢。

胤禑也是初为人父,虽说满族讲究‘抱孙不抱子’但是面对这么可爱的孩子,又是自己的骨血,胤禑偶时会忍不住抱起弘晅逗弄一番。青玉虽然是知道满族的‘抱孙不抱子’的规矩,但是她不是土生土长的人,所以对于这种能够加强他们父子间的情感的举动,青玉是很支持的。至于其他的人,都只是奴婢,虽然知道胤禑这一举动不合规矩,但是见自家福晋都没有说话,他们底下的这些人就更没有说话的余地了。

转眼之间便到了弘晅的弥月之日。弘晅的满月这一次并不如洗三时候的盛大,不过也都是照着以往的规矩来的,亦不算是小。

宴会上也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十分顺利的结束了,不过如果说让青玉感到惊异的事情,倒也有那么一件。

那就是十六福晋郭络罗氏给的满月礼出乎意料之外的十分厚重,而且能够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在看到这份礼单的时候,青玉就知道十六福晋定然是有所求的,不然依照她们平淡的妯娌感情十六福晋顶多是按照规矩来,哪里会备这么厚的礼物,还下了心思来准备?

果不其然,一直到众人都散去后,她方开口说出她真正的来意,想要自己给四福晋的‘求子’方子。

顶着十六福晋满脸恳求的神色,青玉笑道:“弟妹,也不瞒你说。方子我这里是有的,只是却并不是生子的方子,只是一般滋补温润身体的方子罢了。”眼见十六福晋的神色有了变化,又接着说道:“如果十六弟妹不嫌弃的话,我这里就让翡翠抄录一份。”说着看了一下翡翠。

翡翠会意的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十六福晋本来听到青玉说没有生子方子的时候,心里便有些不悦,神色间也带出了些许来,不过见青玉不藏私的拿出来,又觉得自己太过小心眼了,眼眸里倒是浮现了一丝的内疚。

未几翡翠便拿了一个小梨花木盒子过来。十六福晋一见,眼睛瞬间的亮了不止一个瓦度,不等青玉开口,便示意身后的如碧接过去,打开看了看,这才转头笑盈盈的对着青玉道了谢。

待到十六福晋心满意足的离开后,就有明珠有些不满的开口说:“十六福晋难怪讨不了十六……”阿哥的喜欢。

她的话未曾说完,便在青玉的斜眼之中噤声。

“请福晋恕罪,奴婢多嘴了。”明珠当下便跪下来请罪说道。

青玉开口说道:“去把《清心咒》抄写十遍,好好的静静自己的心。好好的想想,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明珠这毛躁的话唠子的性格到如今也没改?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择人的时候,她选了身为孤儿的翡翠而不是一家子性命都捏在自己手里的明珠了。

明珠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有些过了,所以当下也不敢开口辩驳,只应了一声是。

*

乾清宫

康熙躺在明黄色的床上,紫檀木的床散发着幽幽的香气,合着鼎炉里飘出的袅袅的檀香的气息,让人不自觉的就感到一阵的惬意和放松。

不过此刻房里的气氛却不算好。只见整个房间里,只有三人。

其中一个站在床边不远处等候吩咐的是康熙最得力的心腹大太监李德全。另一个一个胡须有些花白,上了些年岁的,是四十余年来康熙专属的太医,太医院的院判田博元田太医。最后一个人,自然就是躺在床上的康熙本人了。

此时康熙躺在床上,早已露出苍老神色的脸上没有一丝的血色。手腕放在床边的诊脉枕上面,田太医正在为康熙诊脉,时不时的动动手指,从他眉头紧锁的样子可以看出,诊脉的结果可能不尽人意。

又过了约莫片刻后,诊脉结束。

“如何?”康熙开口问道。

田太医把诊脉枕收起来,回答说道:“请恕奴才直言。圣上的龙体因国事日夜操劳过度,身子已经有些不堪重负,再加上圣上身上原本就有些小毛病,这一次圣上的病症就是个讯号,圣上须得好生的静养才行。不然再这么操劳的话,恐怕…恐怕于命数上不利。”其实圣上的身体早两年就已经出现问题了,加上年纪也渐渐的大了,也开始有了些小毛病,加上皇子大了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各自为政,小动作不断,也让康熙费尽心力。早两年二废太子的时候,还吐过血,伤了些元气,之后也没有好生的调养,以至于身子的亏损没有补过来。所以他最后的那一句话,还说的还是婉转的。

康熙听到这话,眼睛里闪过一丝的不甘:“除了静养外,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田太医默不作声。

康熙见此,就明了,有些不耐的挥了挥手:“既是如此。你先开药吧。”

“是。”

*

弘晅才满月没两天的功夫,那边就有皇宫里康熙便让人下旨。把从十二阿哥胤祹开始的所有儿子,都加封进位。

十二阿哥胤祹从履郡王晋为履亲王。十三阿哥因为太子一事被牵连,至今还在养蜂夹道之中,此次晋封自然没有他的事情。十四阿哥胤祯则是从多罗贝勒晋为郡王,封号为‘恂’。十五阿哥胤禑也同样的从贝勒晋为郡王,封号为‘愉’。十六阿哥胤禄则从固山贝子晋为多罗贝勒。十七阿哥胤礼也同样的从固山贝子晋为多罗贝勒。二十阿哥允袆之后包括他自己在内,不拘年纪的大小,包括只有几个月大小的二十四阿哥胤秘都被封了固山贝子。

康熙这道圣旨一出,顿时震惊了京城里所有的官员。

这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想起册封起自己的儿子来,莫不是这算是个讯号?暗示着京城里即将有大事情发生?

不管朝臣是如何猜测的,又是如何议论纷纷的?反正康熙自下了这道圣旨之后,便没有多说一个字,该做什么依旧做什么?仿若这件事情压根就不存在一样。只是这道圣旨下的莫名其妙,容不得其他人不去多想和猜测。不过一直到翻年过去了,康熙也没有做出其他的什么动作?这让人不禁的猜测,或许这真的只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封赏罢了。

只是众人心里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