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将那傲慢的叔孙通赶出王宫……”代王歇粗声下着命令,怒火已经让他不顾一切。

“大王,不可啊!”所谓主辱臣死,代王歇受此大辱,一个个都义愤填膺,大殿上下也只有李左车一人保持着清醒、冷静,也只有他敢出来反对。

代王歇怫然不悦,喝道:“李大夫,你又想说些什么?”

李左车面不改色问道:“曹操的性格如何?”

代王歇一怔。随即也奇怪道:“我与曹操相交不深。但也知他是一个比较好说话地人。”他还记得。当初巨鹿之围解除了以后。曹操还收过他地礼物呢。

“也许是当了王。才不将孤王放在眼里地吧。”想起了叔孙通地张狂。想起了曹操地目中无人。心中地火气又冲了上来。质问道:“李大夫。你这是何意。难道是你希望孤王听从曹操地调遣?”

“正是如此!”李左车心中也怒。但他还是理智地做出了最明智地选择。毕竟国力差别太大。硬碰那不叫勇气。而是愚蠢。

代王歇还未说话。朝中便有大臣不满地叫喝了起来。

“李大夫如此误国言论。理应斩首。”同是上大夫地方重粗声叫喝了起来。“大王若是答应曹操如此过分地要求。那我国威严何在。大王脸面何在。岂不被天下人耻笑乎?”

代王歇向来器重李左车。此刻对他却是充满了反感。不满地望着他。

李左车见代王歇如此。长叹道:“既然大王不愿,那边起兵反抗吧。联合陈余一同对付曹操,或许还有一点机会。”

“因惧怕曹操反对与陈余连手。说走吴秉的是你,现在说要和陈余连手,对抗曹操地还是你……李左车,你究竟有何用意?”代王歇直接喊出了李左车的名字,可见他心中极度的不满。

“大王,反对与陈余连手,是因为曹操势大,我们实力不足,无法与之对抗。避其锋芒是万全之法。可是曹操野心以表,他不仅仅是想要常山,他还觊觎着我们代地,想要吞并我们代地。曹操智勇双全,乃是当世明君。如非别有居心,绝不至于如此傲慢。”

“他写之书信背后另有目的,这个目的便是要激怒大王,让大王拒绝出兵。好给他借口,让他出兵讨伐我国。”

他嘶声力竭的喊了起来:“放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联和陈余,集合两国兵力,在常山抵御曹操。常山山险,我们兵足粮足,未必没有胜利的机会。其二、忍气吞声,答应曹操的请求,让他没有借口进攻我国。我料曹操不仅仅只会用此手段,若我们选择出兵,那么他定还会用其他地方法来激怒大王。让大王失去理智。做出一切出轨的事情,让他抓到借口。从而除之,以达目的。曹操用心之险恶,此计之阴毒,古来少见。”他摇着头道:“如何抉择,只看大王您地了。属下身体不适,先行告退了。”

说完了这一切,李左车丧气的走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李左车得到消息,代王歇听从了方重的两全之策,热情的款待了叔孙通,但借口兵粮不足拒绝出兵了。

他闻之摇头,心知代国以亡了一半,低声道:“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可笑,先贤以作提示,为何大王还会无视?”

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

此言乃赵毋恤所说,赵毋恤乃是赵国先烈,赵国真正的奠基人物。

在春秋时期,晋国并未分裂。赵毋恤乃是晋国上卿赵鞅之子,因母是从妾,又是翟人之女,所以,他在诸子中名分最低。

但为人从小就敏而好学,胆识过人,不似诸兄纨绔。

为了测验诸子才干,赵鞅对诸子说道:“我有宝符藏于常山,先得者赏。”于是,诸子乘骑前往,寻宝符于常山。然而,他们谁也没有找到宝符,只得空手而归。

只有赵毋恤道:“已得符矣。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

原来,根本便没有什么宝符,赵鞅只是让诸子勘察常山地形,唯有赵毋恤精通兵法,深知常山之重要,也因此赵鞅改立赵毋恤为太子。古有警戒,此刻若任由曹操取得常山,不就是等于将代地的门户拱手相让吗?

李左车摇头叹息,苦思应对之法。

上党郡,上党。

曹操行军缓慢如同龟行,一日三歇,一歇便是个把时辰。半月间才刚刚抵达上党,距离常山国还有数百里之遥。

曹操悠闲自在的看着四周风景,到象是来游玩、观光的,而不是打仗来的。

连日来,消息不断传至。

项羽已经答应自己地请求对齐国出兵了。

这断陈余、彭越后路,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曹操真正的用意便是让项羽出兵齐国,让项羽将注意力放在伐齐之上,而不是关中。

让刘邦割据关中,这才是他曹操背后真正的意图。

此乃一箭双雕之法,即可让齐国无力支援陈余、彭越,又可使项羽分心他顾。项羽的长处是打硬仗,他的短处是不善于攻坚,齐国有三座大城,项羽想要攻克齐国并不容易。刘邦有足够的时间攻取关中,而他也有足够的时间拿下北地。

便在此时,一辆马车由北方驰来,已有卫兵来报:“武王,叔孙通先生回来了曹操笑着策马迎了上去。

叔孙通一脸风尘的从马车钻出,入眼便见曹操,心中感动,忙到:“累大王亲自前来,属下死罪矣。”

曹操大笑,见叔孙通一脸功成的表情,已知答案,因而问道:“以通老之能,此行想必以是马到功成了吧。”

“幸不辱命,那代王歇胆小怕事,但还有几分骨气,他借口军粮不足以拒绝出兵。”叔孙通自信满满地说道:“不过……”这时,叔孙通话锋一转,提醒道:“代王歇麾下有一个叫李左车的人,他似乎已经看破了武王的计策,须小心提防才是。”

李左车!

曹操心头也是一震,暗骂自己糊涂,怎么将他给忘记了?

这李左车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当年,汉高祖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韩信率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李左车一眼便瞧出了韩信军的破绽,只可惜陈余不用其谋。《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这“大喜”可见,韩信在庆幸陈余不用李左车之谋,“乃敢引兵遂下”更见韩信也知自己的弱点所在,不敢行军。

若陈余用李左车之计,韩信十有八九会败于李左车之手,当然也不会有著名地井陉之战了。

赵亡后,韩信悬赏千金捉拿李左车,不多时,即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并向他请教攻灭齐、燕方略。

试想一下,这韩信是何等地孤傲,跟樊哙、灌婴、周勃这类老臣,这类战功彪炳的大将站在一起都觉得羞愧,难堪。

李左车却能让韩信以师之礼相待,可见此人地智谋已让孤傲的韩信敬服。

随后,李左车为韩信献上攻略攻灭齐、燕的方略,并留下了一句警世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此人还著有兵书《广武君》一篇,论述用兵谋略,流传甚广。

念及此处,曹操神色也肃容了起来,一路上自己似乎有些轻敌了,这北方却有诸多难得的大才。

彭越如此,李左车也是如此,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过了三日,曹操又得到了燕地的传来的消息,燕王臧荼收到信后同样怒不可解,但他却忍住了这口气,答应出兵相助。

第一百五十二章 挑衅

又过一月半,曹操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常山国的境内,而这个时候,燕王臧荼早已在半个月前抵达常山了,而且还跟陈余打了几战,胜负参半,双方均损失了不少的兵马奇QīsuU。сom书。

这刚抵达襄国城下不久,曹操便得到了消息,燕王臧荼领着三位将军前来拜见。

他早已料到如此,事先布置好了一切,说道:“请他们进来吧。”

再侍卫的领路下,燕王臧荼和三位面容粗狂的将军走了进来。

臧荼双手抱拳,并未行礼,笑道:“燕王臧某见过武王。”他口称自己燕王,显然是在告诉曹操自己也是王,爵位并不低于他,并非他的属下,也不用例行大礼。

倒是他身后的三位将军恭敬的向曹操行礼,拜见。

曹操故作不悦,眉头挑了一挑,冷笑着说道:“哎呀!曹某都忘了,初次见面的时候臧将军还是燕王韩广麾下的大将呢……现在却以是燕王了……”他敲了敲脑袋道:“瞧我着记性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臧荼眼中怒火一闪而过,曹操口称自己是“臧将军”,同时还称韩广为燕王,显然是不屑与他平起平坐,并不认可他这个燕王的地位。

臧荼身后的一位壮士挺身而出,怒道:“我家大王之位,乃是西楚霸王亲自册封。如果武不满,便去和霸王讨个说法,何必如此冷言冷语的明指暗讽?”

曹操拍案而起,怒喝:“你这小崽子是何许人也,孤王说话哪里轮得到你来讽刺?”说着,针对臧荼道:“瞧你领的好兵,一点礼数也不知道,若此人再孤王的麾下,孤王早便砍了他的脑袋了。”

臧荼心中怒意更胜,但他明白曹操这是有心激怒于他,强压着心头怒火。忍气吞声道:“武王教训的是,确是是臧某缺乏管教了……高仲,还不向武王赔罪……”见那出声的壮士不愿,暗中踢了他一脚。

高仲一脸怒容。满不情愿道:“末将性子刚烈。说话多有得罪。望武王切勿见怪。”

“哼、哼!”曹操鼻子冲出两股气流。不屑地瞥着嘴道:“算了。孤王大量。也不给你这等莽夫计较。有损身份。”

“你……”高仲气得几欲发狂。但在臧荼身后两将地拉扯下。再度将怒气压了下来。

“赐坐!”曹操淡淡地说了一句。也没有起身回礼。对于臧荼地致意。丝毫没有任何表示。似乎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臧荼此刻反而看开了。丝毫没有怒容。坐在左上方。三将立于他地身后。

两人不淡不咸地聊了几句。接着。曹操随口问道:“曹某有些不适应北地地气候。因此途中生了小病。耽误了行程。还请臧兄勿怪。”

臧荼心底暗骂,曹操一路上游山玩水,人尽皆知。他也好意思以此为借口?

“无妨,北地偏冷,武王还需小心为上。”纵是心中不满,他还是虚伪的说道。

曹操不紧不徐的说道:“臧兄比曹某早到月半,不知是否以于那些叛匪交过手了?”

臧荼知曹操必然已经收到了他地消息,故而如实道:“有过几次接触,双方互有胜负。”

“不会是臧兄又作壁上观了吧?好糊涂啊,襄国坚固,本就难以攻克。臧兄还按兵不动。给了他们半月的时间休整,岂不是更加难以攻破?”曹操语气完全是针对臧荼来的,尤其是那句“又作壁上观”,更是直刺臧荼胸口痛处。

臧荼勃然大怒,起身大喝:“武王也太小觑我臧荼了,我臧荼从不俱死,只是不愿意看着麾下将士白白牺牲而已。既然武王如此说了,明日臧荼便起全军强攻襄国,不破襄国。死不罢休。”

“口误。一时口误!”曹操见臧荼如此激动,尴尬的笑了起来。然后肃然道:“臧兄既以表态,曹某也不含糊。明日,孤王也起大军强攻襄国,不破襄国,死不罢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