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末魏武帝-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羽再勇再猛也不可能以一当万。

正如曹操说言的一般。项羽在东窜的途中遇上了桓、李必、骆甲的六万骑兵的猛烈阻截。

千余骑兵几乎丧失殆尽,只余下二十四骑。

项庄在冲杀的途中死在了乱兵之中。

身后骆甲领千骑追来。项羽舞动着长戟大笑道:“诸位可敢随项某回马一战?”

二十四骑大喝,“愿效死力!”

“杀!”项羽再度咆哮了起来,率领士兵掉头向骆甲的追兵杀了过去。

随着兵刃碰撞的声音响起,大块地鲜血和尸体从马背上落在地下。

随着项羽手刃骆甲,独杀两百骑兵以后,他们成功地击溃了追来的千骑。

而这一刻,项羽地二十四骑只有六人存活了下来。

马蹄声再度响起,前方不远处又有大部队逼近,人数不下于四万。

六骑相互对视了一眼,突地齐声道:“霸王神勇无匹,一人一骑足以杀出重围,我等存在以是霸王累赘,望我大楚武运长存。”

“不要!”项羽神色大变。

六骑已经同时引颈自刎。

看着六将的尸体,项羽眼中的英雄泪再度留了出来,低语道:“带他们冲出重围才是孤王的最后心愿,你们既死,我项羽安能苟且存活!”

他历吼一声,仰天长啸,云气聚合,声震四野,独自往四万来兵冲杀了过去。

一人一骑杀入四万兵丛之中,来往之间所向无敌,无一合之将。

一口气杀得四五十人,身上也再度受到了一次砍伤。

突地,项羽的大戟竟然被人架住了,一怔之下,方才看清对方:此人身材魁伟,三四十来岁年纪,浓眉大眼,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你是谁?”项羽很是好奇,究竟是谁能当他一击。

“蒙恬!”来人正是原大秦第一勇士蒙恬。

“是你?”项羽意外的笑了起来。

正文 后记,天下归一(全书完)

项羽那充满死志的眼神,突然燃起一丝斗志,一种渴望找到对手的斗志,喝道:“让我来见识一下大秦第一勇士的到底有几斤几两。”

蒙恬并不答话,手中乌黑马刀横于胸前,门户封锁的极为严谨:仅仅在气势的对持上他以全军覆没,项羽让无坚不摧的霸气已经将他死死笼罩了起来。

项羽表情随和,大戟直往蒙恬挥舞过去,没有惊涛骇浪的杀气,也没有激荡交错的风声,他手中的大戟自然的运动了起来,如日月星辰般变换流转,以不可思议的角度往蒙恬杀去。

“喝啊!”蒙恬突地暴喝一声,好似平地里响起了一个炸雷!借此一喝之威,手中马刀化作一道黑龙,变化无方的杀向了项羽。

项羽平静无波,蒙恬咆哮如虎,兵器交错中听得两声巨响,洒出一片红光。

两骑相互调换了位置。

蒙恬胸口的龙鳞甲上出现了一道裂痕,鲜血不断流下,他面色沉重一言不发,虽然依旧受了伤,但他的气势有增无减。

项羽的面色依旧如此平静,但眼中却出现了一丝赞许,“你是在战场上唯一一个能当我两合而不死的人。”

他项羽是天生的战神、斗士,平素里一生武艺以是天下无敌,但这一上了战场,他身上的热血便会***起来,武艺更上一筹。

好比樊哙,在切磋的时候,他勉强能接项羽三合。但这一上了战场,他们对战三次,樊哙没有一次能接下项羽一合。最后一次,更加是一击毙命。

蒙恬,这位大秦第一悍将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战场上接下项羽两合而不死的人物。

“再接我一合!”他爆喝一声。寒光闪烁。大戟突然变化成一条黑线。无声无息地直刺蒙恬地咽喉。

“叮!”兵器交错而过。又是一蓬鲜血溅出。

项羽地戟如羚羊挂角一般。无迹可寻。在蒙恬粗壮地右臂上狠狠地划出了一条深可见骨地伤口。血如泉涌。

蒙恬看着自己地伤口。突然“哈哈”大笑。“再来!”

蒙恬喝令所有兵卒原地待命。意图根项羽觉个胜负。

以蒙恬地为人本部至于如此不智。只因扶苏地胸无大志。让他光复秦国之心破灭。生无可恋。

之所以助曹,全因扶苏的委托和对扶苏的承诺。

如今大局已定,以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止曹操一统天下的脚步。

自己的四万大军已经将项羽团团围困,他是不可能一个人抵挡地住自己指挥的这四万大军,所以自己死不死结局都是一样。

项羽的盖世豪情让蒙恬折服。出于对项羽的敬佩,他选择了跟项羽一战,哪怕死在项羽的戟下也无怨无悔。

“不用了!”很意外。项羽反而制止了蒙恬再战的意图,“你是一个勇士,我项羽眼中唯一的一个勇士。但你不可能接的下我第四合,再打下去已无意义。我项羽不想再死前,杀一个值得赞赏的勇士。”

蒙恬无语而对,确实如此。

项羽地戟他挡不了,他只能依靠经验技巧避开身体的要害,先前一戟蒙恬右手受到了重创,已经不可能发挥出十成力量。更加不可能抵挡的了项羽地第四招。

项羽就像是一个怪胎一般,虽然身上已有十余处创伤,但他的战意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减弱,反而是越战越勇,鬼神难当。

“帮我一个忙可以吗?”项羽爱怜的抚摸着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铁戟,想起以死的爱驹乌骓,脸上难掩伤感之色。

“但说无妨,只要霸王不强人所难,我蒙恬就算是性命不要。也要替霸王完成者最后心愿。”蒙恬的这一声“霸王”叫的是心服口服。虽然,项羽是灭秦的罪魁祸首,但不能否让他确实是一个当时罕见的英雄人物。

“把我地头交给二弟吧!”他怕蒙恬不知道这个二弟是何人,又加了一句:“也就是曹操。蒙恬双目圆瞪,惊出声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项羽从容笑道:“我项羽一生最敬重的人便是季父项梁和亚夫范增,最看中的则是二弟,他的才干普天之下没有几人可以相比。只可惜……”他失落的叹了口气:“我一直将他看做是最得力的臂膀,却没有发现他跟我自己的同样的人物。有着同样地野望。”

“告诉他。这一战,我项羽败得的心服!他是我项羽唯一的对手。我项羽的头,也只有他有资格拥有。”随即,他大笑着高吼:“若非我愿,谁能杀我!”

说罢,大戟一转,锐利的戟锋往喉间划过。

盖世英雄,就此陨落。

历史上项羽不甘败于刘邦这小人之手,高呼非战之罪,但如今败于曹操之手却是心服口服。

蒙恬将项羽的话带到,曹操脸上并无胜利的喜悦,略有伤感的说道:“将我大哥以帝王之礼,厚葬江东。”

项羽一死,江东无主,江东五郡皆受张良游说归降曹操。

天下除临江、衡山、辽东外,以皆归曹操统治。

三月,临江王、衡山王、辽东王以及魏国文武大臣上书曹操一统天下,功高至伟,愿意尊他为皇帝。

曹操坦然接受。

于泰山之巅祭祀称帝,改国号为“周”,并定都于咸阳,入主阿房宫,占了一个现成的便宜。

本来以曹操之意,直接以“魏”为国号,但张、萧何、张良、尉缭一至反对,张良最是坚决,说道:“天下纷争因七国动乱而起,此乱持续八百余年,各国子民相互敌视。因暴秦强大,使能让各路诸侯统一而战。现六国皆亡,唯独魏国存在。余下六国子民当如何去想?如此对治理天下不力。臣下以为乱由七国,止于七国。七国不存,天下归一。”

曹操有些不喜,但也颇为认同,又问国号该如何而立。

“周,大周!”萧何提出了一件建议,“天下诸国本是大周子民。现在重归大周,天下百姓必能支持。”

曹操略一沉吟,也便同意了下来。

对于国号,他本人也不太在意,只要皇帝宝座坐地是他,至于叫他什么称呼都是次要地。

四月,张、蒙恬请辞离去,表示功成身退。

对于蒙恬,曹操并没有挽留。但张却是死活不让。

面对这种有大才又忠心的人才,曹操焉能放手。原先,他还因为张地特殊身份对他有些防范。但现在天下归一,张功不可没,心中疑虑也全然消散。

最后,曹操甚至不惜将张软禁起来,只要他一日不打消这个念头,便一日不放他自由。

终于,张妥协,不再提请辞一事。

于此同时,曹操还多多留意张良的举动。张良跟张一般,品德高尚如同圣人,不求名利。

这天下刚定,正是用人之际,他怎么可不可能让张良这类人才归隐田园。

不过,张良似乎也没有归隐的意图,而是坦然的接受了曹操御史中丞以职位,在内事中为天下百姓牟福。

细细想来也是,这张良在历史上之所以会归隐。乃是为了明哲保身。这刘邦并非没有容人之量,而是他没有御人之才,更加没有显赫的功绩。

张良地存在只会是功高震主,而对大汉王朝没有任何好处。

但现在情况不同,曹操至丹阳白手起家,经历大小战役无数,先是破秦,后是一统之战。凡是重大战役,没有一次少得了他的指挥。

完全可以说上一句。这大周的天下三分之二是他曹操一人打下来的。

他本人往那里一站。不管文治上的功绩,还是武勋。谁震的住他。现在地曹操才不过三十余岁,至少还有三十年可活。

张良有何愁没有时间机会为天下苍生效命。所以,张良压根就没过归隐的想法,反而一心为大周的未来筹划着。

曹操用半年的时间颁布新法,改变制度。他以“无为”治国安民,并且沿用了汉朝的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九卿则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延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等等。

萧何为丞相这点毋庸置疑,随曹操患难与共的桓被封为太尉掌管军事,张受封为御史大夫,陈平是尚书令,尉缭被封为延尉,掌管法律。夏侯婴被封为了大将军,虞子期封为车骑将军,韩信受封为了骠骑将军,其他人等也各有封赏。

这天下安定下来不久,张良便在适当的机会提出了罢免诸侯王位的举措。

与此同时,衡山王吴芮在张良地劝说下知趣的自免王位,曹操大喜赏金万两,封他为荆州牧。临江王共尉舍不得眼前荣华,公然举兵反抗。

曹操命豫州牧周勃、徐州牧李左车和荆州牧吴芮起兵伐之,大破共尉于临江。

辽东王高仲本举棋不定,见共尉下场也不敢造次,自消了王位。

武帝二年,曹操至书于南越武帝赵陀,望他归顺大周。

赵陀回书,愿将帝号改王,自降身份,但大周不得干涉南越内政。

曹操大怒,这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对于这赵陀他也略微了解。

当年,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他派屠睢为主帅,年轻地赵陀为副统帅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

后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陀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始皇三十三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秦二世时,由于先后有陈胜吴广起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

秦朝末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陀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