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背叛-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小宁从一见面就开始注意夏英杰了,此时坐在前面还不时地回过头瞟一眼。夏英杰看在眼里,反感在心里,却并不表现在脸上,依然与林萍谈笑。

这时,杨小宁转过脸来搭了一句:“夏小姐,你的条件太优越了,如果在国外肯定会有发展,窝在这座孤岛上不觉得屈才吗?”

夏英杰笑笑,说,“我本来就没什么才,也就谈不上屈才。

“谦虚了,谦虚了。”杨小宁没趣地自语着把脸又转回去,不再搭话了。

天府饭庄所处的这条街被当地人俗称“白吃街”或“腐败街”,马路两侧餐馆林立,一家比一家豪华、壮观,各家的迎宾小姐也是各有风姿、争奇斗艳。这条街集中了天南地北各种风格的名莱佳肴。

江薇选择这里,足见她对这次会面的重视。

高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几分钟,夏英杰和江薇在饭庄门口等候。将近一点的时候,一辆出租轿车开过来,从车上下来两男一女,明眼人不难看出,那位中年妇女一定是老板的妻子,另一位文质彬彬的青年大概是秘书。书商是一位中年男人,穿着一般,个头不高,人却显得精干、老练。

江薇上前招呼,为双方做了介绍。书商取出一张名片递给夏英杰,名片上印着:湛江万路达文化公司总经理苏卫国。

“今天夏小姐作东。”江薇笑着打个手势,“各位请进吧。”

进了餐厅,选了一个单间人座,服务小姐站在一旁带着职业微笑等他们点菜。夏英杰把菜谱递给客人请他来点,苏卫国接过菜谱却放下了,喝了一口茶水说:“如果你没有作品,是不会到这种地方花冤枉钱的,我相信你一个月的工资不够这顿饭钱,既然来了就说明你有作品,有诚意,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不过话要说清楚,饭费得三七开,我付七成,这样分配公道一些。”

“苏先生,这是什么意思?”江薇的脸色顿时变了,冷冷地问道。

“别误会,我没有半点轻视的意思。”苏卫国解释道,“我是商人,只认作品不认人,我不会因为一顿饭将来在交易上补人情。我倒是希望能请你们,但你们不会接受,你们是另一种女人,所以咱们各吃各的。”

“实在。”夏英杰说,“就按苏先生说的办。”

于是,在座的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口味轮流点菜,气氛并没有因为刚才的事而受影响,反倒显得更宽松了。苏卫国出于谈话方便,把服务小姐也打发走了。

夏英杰直奔主题说道:“苏先生,今天对我来说是个机会,我想先介绍一下我写的那本书,如果你对书的内容有兴趣,我希望不久能够合作。同时借这个机会我也想了解一点出版、发行方面的情况,用新潮的话说,叫作双向选择。”

苏卫国说:“我是靠出书吃饭的,能找到上品的书稿就与淘金者发现金矿是同样的心情。请夏小姐先介绍稿子吧。”

夏英杰如数家珍,从小说的主题、情节、特点作了详细介绍,还回答苏卫国提出的一些问题。从对方的眼神里夏英杰看得出,苏卫国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否则不会表现出相应的耐心。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苏卫国凭自己特有的职业嗅觉,从夏英杰的谈吐里感受到了这位女作者的语言能力和思想境界,尤其使他感兴趣的是她对生存、对社会较为客观的认识,丝毫没有浪漫的水分。经验告诉他:只有这样的作者才能写出较有深度的作品。他凝视着夏英杰,问道:“夏小姐,请问你今年多大了?”

“二十五岁。”夏英杰答道。

苏卫国十分自信地说:“你的谈吐和你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已经不能和你的年龄成正比了。你固然进过高等学府,但是人的生存意识决不是从中国的教科书里可以学到的。我想,要么你的生存环境比较特殊,要么,就是你身后有一个好教练。”

“也许。”夏英杰说,“但是我现在关心的是你的经纪能力,万一我的书稿还值几个铜板,就得靠贵人帮忙。”

苏卫国介绍了自己作为经纪人的业务实力。

当代中国,书商无疑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而苏卫国则是这个群体中较为成功的一员。他拥有两百多万元的经济实力,关系网四通八达,出版界朋友遍布大江南北,强大的发行网络可以渗透全国每一座城市。他有自己的信息收集程序,有自己的编写人员,他可以和全国数千个书摊中的任何一个摊主取得联系。

夏英杰问:“在你看来,什么是好书呢?”

“我是学法律的,经商只是这几年的事。”苏卫国先说明了这一点,然后接着说,“所谓好书,就是指既能赚钱又不触犯法规的书。仔细分类,可以把读者分为政界人士、准文化人、闲散游民等诸多类型,盯住读者的口袋投其所好。中国人都知道,读者口味与法律法规有时候是有冲突的,作为书商两头都得罪不起,所以就得在这两者之间游戏。法律和读者都是第一位的,既要保住性命,又得赚取利润。”

夏英杰说:“政府三令五申不许买卖书号,这对你们会有影响吗?”

苏卫国笑笑,说:“协作出版,这是中国的特产,很大程度上成了买卖书号的一种默契,在全国已是公开的秘密。国家制定的稿酬标准早已经过时了,作者根本不要指望能从出版社捞到好处,出一本书,作者不往里倒贴就不错了。”

就这样,他们在饭桌上谈了一个多小时。

临别时,苏卫国问:“夏小姐,你这本书最快什么时候能完稿?”

“如果顺利,可能在七月份。”

“那好,我等着。”苏卫国说,“写完后你可以按名片上的号码打电话与我联系,看过稿子我们再谈具体条件。如果可能,也可以把这种供求关系以合作的形式固定下来。”

“靠写书活命,我还不敢有这个自信。”夏英杰笑着说。

双方在饭庄门口道别了。

上车后,江薇问:“感觉怎么样?”

“至少不像是个骗子。”夏英杰说,“如果与他合作比出版社更实惠,当然还是要多挣几个了。万一真发点小财,你江薇功不可没。”

“那又怎么样?再请我来吃一顿了?”

“自己人,还用得着这种俗套吗?”夏英杰故意这样说。

江薇开心地笑了。

离开饭庄,她们立刻去国商大厦接王海。路上,夏英杰到邮局把信发了,寄出了文稿竞价报名费,又在一家办公用品商店买了两千张专用打印纸。

宋一坤在家里等候王海的到来。

他已经从江薇打来的电话里得知夏英杰面见书商的事,尽管他心里认为没有必要,但口头上还是同意了,毕竟多一点信息、多一条渠道并不是坏事。况且,江薇已经安排好了,这里面还有一个人情和面子问题。

三点钟过后,门铃响了,王海在夏英杰和江薇的陪同下,出现在宋一坤面前。

久别重逢,王海显得格外亲热,一口一个“坤哥”,从箱子里取出两条奥地利名牌香烟和精美的工艺火柴,还特意给夏英杰带了不少国外名牌化妆品和高级巧克力。而宋一坤则淡淡地应酬了几声,对礼品没有兴趣,也缺乏热情,似乎不是接待一个远涉重洋的朋友,而是接待一个邻居。

王海对宋一坤的性格则真的是见多不怪。

夏英杰从厨房出来,将热气腾腾的茶水端上,给在座的每人倒上一杯,看见桌上的化妆品便责怪道:“王先生,你大老远来看一坤,心情已经尽到了,还买东西干什么。”

王海嘿嘿地笑着说:“我没有多少文化,是个粗人,不会买东西,也不会送东西,如果有的失礼怕地方还请嫂子多原谅。”

“打住。”夏英杰笑着说,“以后不许叫我嫂子,我还没转正呢,说不定哪天一纸休书扔过来,让我怎么下台?”

夏英杰的语气里多少含点抱怨宋一坤的意思。宋一坤全当没听见,起身去书房取了一千元现金递给她说:“今天吃饭,你肯定借江薇的钱了,马上还了。”

江薇笑道:“错啦。今天碰上个正人君子,那书商怕将来在交易上补人情,所以各吃各的,没花多少钱。”

夏英杰接过钱说:“这钱还得用,因为林萍来了,刚巧和王先生坐的是同一班飞机,还带着她的男朋友。我得去南都饭店照应一下。”

“林萍?”宋一坤记起来了,问,“她来干什么?”

“她要出国了,来道别。”

“坐飞机来道别?”宋一坤忍不住微微一笑,“谱儿不小嘛。”

夏英杰说:“我晚上得陪林萍吃饭,管不了你们了,就委屈你们一下自己搞点吃的。江薇下午还有公事,我顺路就过去了。”

江薇说:“我晚上有饭局,如果太晚就不能接王先生了。”

“王海坐出租车回去。”宋一坤说。又对夏英杰说:

“把东西收了,忙你的事吧。”

夏英杰找了一只礼品袋,将桌上的化妆品和巧克力全部收进去,只剩下两条烟,然后提着袋子与江薇一起走了。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宋一坤把王海带来的香烟拆开,取出一支点上抽了几口说:

“不错,就是劲儿小了点。”

王海问:“坤哥对我不太满意,是吗?”

“是的。”宋一坤说,“把金龙打成残废,太过分了,他现在妻离子散,这辈子算完了。”

“哪是他自找的。”王海不服气地说,“偷税是我干的,既然坤哥替我顶罪了,我总得给你一个交待,不然我成什么人了?再说,连补带罚那么多钱,你被判了,公司垮了,这么大的损失,他刘金龙还不该负点责任?”

“算了,过去的事不提了。”宋一坤压抑地叹了口气,问道,“你在江州日子不短了,没到林枫家里去看看?”

“看了。”王海说,“你出手就是一万,我给少了拿不出手,也给了一万。其实,我的日子也不好过。”

“那是你胃口太大了。”宋一坤说,“你把红旗都插到维也纳了,又杀回来干这么大的场面,资金紧张是正常的。”

王海想说“根本不是那码事”,可话到嘴边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只是含糊地笑了两声,转而道:“一晃快两年了,坤哥一觉睡了这么久,听说懒得连翻身都得让人帮忙,是不是该动动了?”

宋一坤喝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玉南那边我委托人搞了一个专利产品,投产以后应该有点效益。阿杰这本书快写完了,估计也会有一笔可观的收人,有了知名度以后,前景会更加乐观。我是既抓物质财富也抓精神财富,一切都按部就班,没什么要动的。”

“哦,是这样。”王海牵强地附和了一句,流露出的那种心态分明是不愿看到这种结果。他打起笑脸说,“坤哥,我可是把丑话说在前头,有一天我要是混不下去了,就来投靠你。”

“笑话,”宋一坤说,“你们都是干大事的,讲的是大场面大气派,不能同我这个奔小康的相提并论。再说我的庙太小,房檐就那么高,想站直了就得碰破脑袋。”

“那我就蹲着。”王海呵呵一笑,而后又感慨地说,“要是上海的公司不倒该多好哇,那样做生意才真叫过瘾,好像不知道怎么回事儿钱就从天上掉下来了。我一直搞不明白,你怎么会知道哪里有生意,哪里没生意?你怎么知道该找什么人谈,该怎么谈?”

“多用点脑子,什么都有了。”宋一坤语气平缓地说,“中国解放四十多年了,乱哄哄斗来斗去,到现在才想起来立法,谈何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